魔刊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烽火之烈焰兵锋
烽火之烈焰兵锋封面

烽火之烈焰兵锋

报告错误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上传者:卡车 作者:未知
小说大小:943K 更新时间:2023-06-04 完结状态:全本
小说热度:0 推荐量:0 收藏量:0

您可能喜欢

简介:一个网吧游戏玩家有一天在网吧玩游戏,后来网吧突发事件他来到了抗战时期,他将如何结束战争呢?79187抗战时期相关的武器()在机枪方面,抗战时中国各派军队装备的轻机枪主要是口径7.9毫米的捷克式(与德式枪弹通用),质量优于日军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中国人称“歪把子”)。1939年日军研制出九九式轻机枪,同样没有大量生产。日军重机枪为九二式,靠弹板供弹,操作不便且易卡壳。中国军队使用的重机构多属马克沁式,除需水冷这一麻烦外,可靠性好得多。抗战后期国民党军还大量装备了美制汤姆逊、英国的斯登冲锋枪,侵华日军一直未装备此类武器。日军主要装备手枪是的南部十四年式(中国人称“王八盒子”),因弹簧钢质量差使供弹常出问题,被兵工界称为“二次大战中最差的手枪”。中国当时用的进口手枪杂乱,不过其中多数是德式毛瑟自动手枪(即“二十响”),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自动手枪。从当时中国主要装备的枪械质量看,要稍优于侵华日军。抗战前中国军队派系杂乱,不过从清末起军界大都看中德式7.9毫米口径枪械,最早大批量装备的步枪便是毛瑟枪的改进型——“汉阳造”。1935年南京政府根据德国顾问建议,以德式Kar98毛瑟步枪为标准统一全军,除外购外并在国内仿造为“中正式”。此种枪在二战中也一直是德军主要装备,性能优于日军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枪。参加过抗战的老人大都知道,七九枪的伤口进去的眼小,出来能带出一块肉;6.5毫米的“三八大盖”不仅口径小,且因弹道设计缺陷造成“进去多大眼,出来多大眼”。当时人们戏称:“用三八枪打中鬼子,过几天鬼子又回来了”;“三八枪打中抗日战士,养几天伤继续抗日”。日军也深感三八枪威力小,1939年研制出7.7毫米口径的九九式步枪,性能与德国98式相当,却因生产能力所限仅有少量装备。...
    [置顶] 管理员 对所有小伙伴说: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于 2024-06-26)

  • 游客 对烽火之烈焰兵锋说:😍 朂 新 偸 啪【 93mx.top 】俛 费 看【 93mx.top 】太 摤 孒 😍(于 2024-04-12 02: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