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开饭馆-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家,勤快的唐秀儿已经收拾好了,正在为唐伊宁的不知所踪而急得团团转,正想去找,结果一跨出门就看见自家哥哥抱了个孩子回来,顿时囧了:“哥,你怎么这么会儿就给我生了个小侄子回来呀?嫂子呢?”
  “……”唐伊宁也囧了。
  简单说明缘由,唐秀儿红了眼圈,立即跑去拿衣服和木盆了。唐伊宁叹气,知道秀儿是可怜这孩子遭遇。果然,秀儿回来后就一直看着哥哥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就说吧。”
  “哥……那个,我知道咱家很穷,可是,你看,这么小的娃儿,丢了多可怜啊,不如……不如咱就养了吧?就当是添了个弟弟呀!”一说到弟弟,秀儿的眼睛都亮了。
  唐伊宁绷着脸,不高兴了,看得唐秀儿只紧张得搓衣角,结果却听他说:“你哥我是这样的人吗?人既然带回来了自然就是我唐家的人了。不过这事有点儿复杂,明天得去村长家给孩子上户,这样他才能算是我们家的。这样,明天我带孩子去,秀儿你该干嘛干嘛,如果有时间,就做件衣服给孩子吧,老穿这么富贵的衣服也不合适是不?嗯,这衣服不好,你看着办吧,剪了烧了都成,就是别让它完整。还有孩子的名字。唔,他是我在河里捡回来的,清河里见孩子这事可不常见,就像河里的鱼一样,不如小名就叫小鱼儿,大名,大名叫……唐清河?”
  “……哥,弟弟都是河里的鱼了,还是别叫清河了吧。不如叫唐清水吧!”虽然清河这名字不错,可这人家一叫,究竟是在说清河呢,还是在说人呢?这不添乱吗?
  “呃……那什么,叫水的太女孩子气了,我看,清书怎么样?”
  “不好不好!一听就像是大家说的那些酸秀才。再说了,咱家也没钱给他读书,只要他平平安安就行了。”
  “也对哈。平平安安……清平,清安……那就唐清平吧。”
  于是,小家伙在唐伊宁臂弯里睡着的时候,他的新名字就这么被决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哎,每次更文看到这个点击率心都拔凉拔凉的……
今天在教研室忙了一天,晚上才有时间,更完了点儿,大家见谅~~~~~~~~




3

3、初入县城买卖难 。。。 
 
 
  夜里,唐伊宁厚着脸皮跑到三叔家借了一百个铜板,第二天,唐伊宁喂小家伙吃了点儿米汤就带着人去找村长了。村长年过六旬,已经做了爷爷,见到小鱼儿很是喜欢。唐伊宁隐瞒了小鱼儿的身世,只说是捡到的,可能是人家家里养不活所以弃了的。村长也觉得孩子可怜,只是考虑到唐伊宁家的情况,就有些犹豫了。
  “宁娃子,你们家就两个娃娃过生活,没多少收入,怎么能再养一个孩子呢?我看,不如抱到城里去,看看哪户人家愿意收养他,一来你们不必那么辛苦,二来,这城里确实富裕些,对孩子也好。”
  唐伊宁当然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城里人并不比乡里人质朴,不一定能真心待他。况且,这孩子说不定还有仇人在呢,若是送到城里岂不是很危险?虽然会很辛苦,但他将来找了媳妇生了孩子不照样辛苦?所以关于这一点唐伊宁倒觉得没有什么。村长见唐伊宁不肯,又劝了一会儿,可唐伊宁还是坚持,最后也没办法,只得给孩子上了户。这件事办得很容易,这年头拐卖孩子的或者父母卖孩子的多了去了,官府也见怪不怪,天高皇帝远,他们不上报,这来上户的人家自然更不会去告他们,这白来的钱谁不要?所以村长很快就给办了下来。从此,唐伊宁家正式多了一个人口。
  小鱼儿很乖,要尿了或者饿了的时候才会哭,平时也就乖乖地让人抱着,躺在床上就是一个人玩儿脚底板也不会哭闹,倒是和捡回他时的样子不同。唐秀儿格外喜爱这个弟弟,每每干完了活儿抱着就不肯撒手,唐伊宁也由得她。日子渐渐步入了正轨,唐伊宁小时候也没少干过农活,因此也不会觉得辛苦。
  三叔和三婶知道他们家添丁,便送了些鸡蛋过来,唐伊宁说什么也不肯收,不过后来还是拗不过三婶的劝说,只能收下,毕竟人家都说了,这是给孩子的。唐伊宁家本来养了四五只鸡的,只是父母死的时候卖了来买棺材了。现在家里虽然还不到揭不开锅的状态,但剩下来的即只有几个铜板,连买块布都买不起。唐伊宁愁了。
  “哥,你抱着弟弟,我去洗尿布。”唐秀儿说的尿布,就是小鱼儿穿的那件衣服做成的。
  比起唐秀儿,小鱼儿更喜欢唐伊宁,即使唐伊宁不逗他,他也会咧开小嘴无齿地笑。
  小鱼儿现在五个月大,自从到了他家就开始瘦了,没办法,营养跟不上啊。唐伊宁倒是想给他弄头羊来,可没钱,只能每天喂米汤米羹。他也怕孩子长大了身体不好,但附近的人家也没见那个女人才生了孩子,人奶是肯定没有的,至于牛奶,村里唯一的那头耕牛是公的,羊的话倒是有,只是和那家人不熟。
  “哎,小鱼儿啊小鱼儿,你怎么就让我给捡到了呢?这不是找罪受吗?”唐伊宁叹息。不过虽然这么穷,他也没想过把小鱼儿的长命锁卖了。那是属于小鱼儿的私有财产,他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动。
  “这样下去咱仨都得饿死。不行,明天我得上山一趟!”
  清河村背靠大山,村民吃的肉多半都是山上的野味。只是不好打,人们也大多没有时间上山去找吃的。而且他们分不清哪些有毒哪些没有毒,也不敢贸然弄回来吃。
  打定主意,唐伊宁第二天就吩咐好了妹妹,背着篓子上山去了。
  古代的空气真的是现代没法比的,自然,清新,一入山里唐伊宁就觉得身体无比畅快。山路艰难,唐伊宁也不怕,他小时候可没少调皮捣蛋,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小case。村民上山多半都是为了打柴,捡些竹笋,连蘑菇都不敢往家里拿。唐伊宁倒是不怕,春天是野菜盛产的季节,蕨菜,蒲公英,马齿笕到处都是,还有椿菜,唐伊宁当即乐了,决定近期内就靠这些野菜为生。其实他知道村民还有一个不愿意上山挖菜的原因,是觉得野菜吧,就是给吃不饱的人准备的,而且为了这么点儿菜上山,麻烦。反正家里萝卜白菜多的是。
  最难得的是,还是他发现的那几株青椒。这里的人并不喜欢吃辣,因此对辣椒的种植业很少,清河村里他基本上就没看到过,后来问了唐秀儿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并不是没有人种,而是种的人太少,而且辣椒不是用来吃的,只是做香料的时候里面需要少许辣椒,可唐伊宁是重庆人,麻辣都吃,因此他高高兴兴地整株都挖了回去,决定在院子前开一块地来种青椒。
  第一次上山唐伊宁没敢走太远,只是探探路,熟悉地形,走丢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于是觉得差不多了就下山了。
  到家的时候正是中午,唐秀儿已经做好了饭,没想到自家哥哥居然就回来了。
  “哥,怎么这么快?”
  “呃,我看差不多就回来了。来,小鱼儿,哥抱抱。”
  他一叫,小鱼儿就急急地张开双臂想扑到他身上。
  “唔嘛!”在小鱼儿脸上啃了一口,唐伊宁满意了,对唐秀儿说:“啧,不愧是咱家的娃,长的就是好看,你看这嫩嫩的脸蛋!对了,那些菜你放那儿吧,我想做些泡菜,还有那几株青椒,你可千万别动,我想种在屋子前的。”说的就跟秀儿会抢他宝贝似的。
  唐秀儿哭笑不得,瞪了自家哥哥一眼,就跑去盛饭了。
  一顿吃完,唐伊宁赶紧去捣鼓他今天的收获。泡菜是他的钟爱,特别是泡青椒,一想到那酸辣滋味他就忍不住流口水。不过现在这青椒还没长好,只能看种的活不。把青菜洗了晾着,唐伊宁就去逗小鱼儿玩儿了。
  几天后,唐伊宁的泡菜就能吃了。加了点儿调料,吃得唐秀儿腮帮子股股的,一个劲儿往嘴里添菜。
  “哥,没想到你以前不能做菜,现在能做了竟然做得这么好吃!”
  那当然!唐伊宁得意地想,他可是厨师呢。不过现在他放心不下妹妹和弟弟,要不然他真想去城里找个活计。这事得压压,等小鱼儿大些了,唐秀儿也成年了再去吧。不过,唐伊宁摸摸下巴,虽然不能去城里干活,但去赶集的时候卖点儿东西总行,况且他现在可是负债累累呢。想到就做,于是唐伊宁去弄了几个竹筒,把泡菜和吧和吧装了,塞上木塞,用绳子串起来,一动就叮叮当当地响,惹得小鱼儿连拍了两个巴掌,小脸笑得特欢。于是唐伊宁意动,心想咱家小鱼儿还没有玩具呢!于是把泡菜一丢,又拖着柴刀上山砍了几根小竹子回来,做了一个竹风铃,这下不单小鱼儿乐了,连唐秀儿也喜欢得紧。唐伊宁一拍脑袋,他怎么就没想到呢?城里姑娘小姐不少,这竹子又不要钱,做起来也不费事,价格便宜些,没准儿能卖得好呢。于是才下山的唐伊宁就又上山去了,惹得唐秀儿直说他这么大人了,还想什么做什么,没个计划。好在上山的路离他家很近,也没费什么事。
  隔天就是赶集日。村里赶集一般都是走路去的,只有一两户人家有耕牛,可以做成牛车,图方便快捷的人付上一个铜板都可以搭车。唐伊宁把俩小的留下看家,便搭着牛车进城了。
  原城不大,甚至还比不上现代稍微大一点儿的镇,但赶集日却热闹得紧,周围村子的人在集市上吆喝买卖,抽热闹的城里人今天也出门了。一时间街上叫卖声此起彼伏,喧嚣热闹,让已经习惯了农村安静的唐伊宁还有些不自在了。
  和同村人约好回去的时间,唐伊宁就找了一个地儿摆个地摊。唐伊宁没有那些个抹不开面子的想法,因此摆好了摊位就像旁边的大妈一样扯开嗓子叫卖。
  这个时代当然有泡菜,只是他们不爱吃辣,而且做泡菜的手艺确实不好,做出来的泡菜并不是偏辣,而是太咸,还有一股子发酵的霉酸味道,因此做得很少,只在炒菜时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