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毒嫡妹纪事-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都别想。”皇帝忍着痛说道,而赵淑娴没有皇帝这样的定力,早已经仪态尽失,痛的说不出话来。
襄平停下来,轻笑着摇了摇头:“父亲,我本来没打算做这样绝。可是你不成全我,我就只好成全你和赵二娘,让你们俩到了阴间,能名正言顺做对恩爱夫妻。你不说传国玉玺藏在哪儿,我自己还不能找么?”
看着襄平阴骘的眼神,皇帝失望透顶地摇头道:“大逆不道!”
襄平不打算和皇帝废话,她时间有限,先找玉玺为要。她本来打算一刀结果了皇帝和赵二娘,但是事到临头,襄平反而犹豫了,到底,那是从小对她予取予求的父亲啊!
襄平内心挣扎片刻,还是没有下得了手。她冷冷看了皇帝一眼,转身朝外走去。
“来人,找玉玺!”
襄平的呼声并没有得到回应,襄平皱起眉,看向不知何时被关上的殿门。
“大姐也太异想天开了,父亲说得对,不该是你的东西,最好想都不用想。”
殿门缓缓推开,大皇子的身形出现在门外,他的脚下已经积了一滩液体,不知到底是雨还是血。
大皇子身后,襄平带来的侍卫大都身首异处,死状凄惨。
见到这副场面,殿内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就连隐在暗处的银枭卫都觉得大皇子下手忒狠。
在场之人都是大人物,见了这等血腥场面也目不改色,沈昭媛虽然文弱,但也难得的没有失态。
可是等殿门全部打开,沈昭媛脸上的平静立刻被撕裂,她目眦尽裂地喊道:“七皇子!”
众人这才看到,大皇子另一手上还提着一个稚童,看模样正是七皇子。七皇子手脚软软地朝下垂着,不知道到底是睡着了还是已遇不测。
大皇子随手晃了晃七皇子,戏谑的目光直接转向沈昭媛:“沈昭媛,现在可以说了吧,解药到底在哪里?”
“我明明把他藏好了,你为什么还能找到!” 沈昭媛眼睛血红,眼看着就要朝大皇子扑去,但被身边的侍女死死抱住,“你个禽兽,你到底把七皇子怎么样了?”
“呵。”大皇子轻轻笑了声,一松手将七皇子扔到地上,发出极响亮的一声重响。大皇子道:“放心,他还活着。现在轮到我来给你们出题了,解药和老七的人头,沈昭媛,你选一个吧。”
说着,大皇子抽出刀,慢慢抵到七皇子脖子上。
“不要!”沈昭媛凄厉地喊道。
襄平见势不对,连忙示意侍从将沈昭媛带下去。可是襄平到底晚了一步,一个母亲的力气大的超乎想象,也不知道沈昭媛哪里来的力气,突然挣脱侍女,连跑带摔地扑到七皇子跟前:“解药我有,我交!”
“沈昭媛!”襄平怒喝。
大皇子露出了满意的笑意,他刷的一声将刀收回去,问道:“你要如何保证解药是真的。毕竟是父亲要吃的东西,容不得丝毫闪失。”
“□□下在香囊里,我每次送七皇子来面圣都会佩戴。襄平殿下怕我被提前毒死,所以给我留了解药,我怕我身上的香味沾染到七皇子身上,所以每次都会扣留一部分,偷偷喂给七皇子。我把存下来的都给你,你能放了七皇子吗?”
大皇子笑了笑,却不说能也不说不能,而是说道:“先把药给我。”
沈昭媛抱着七皇子,死死盯着大皇子,一副拿不到承诺不给药的神态。
“把药拿出来。”许久没说话的皇帝突然说道,“朕还在呢。”
“圣人……”沈昭媛凄凄说道,“妾自知罪孽深重,可是七皇子他是无辜的。妾愿意自裁于圣前,只要圣人能保七皇子平安。”
“放心,朕还不至于对自己的儿子下手。”皇帝道,“把药拿来,朕还能给你留个全尸。”
明明是这样残忍的话,沈昭媛却喜不自胜地磕了头,摘下发钗,从中取出一个纸卷出来。
襄平长长叹了口气,脸色灰败地闭上双眼。
大皇子连忙抢过解药,递到皇帝面前。
皇帝展开纸卷,果然看见里面的白色粉末。入口时,皇帝突然犹豫了。
沈昭媛马上会意,伏在地面上说道:“圣人如不相信,妾愿意现场试药,就是拿七皇子试也是使得的。”
襄平不屑地笑了声,也说道:“那药是真的,父亲尽可放心。”
皇帝犹是将信将疑,他眼角瞅到痛的几乎晕过去的赵淑娴,指着赵淑娴道:“先给她吃。”
襄平的冷笑声更响。
赵淑娴被喂了药,过了一会,果然渐渐平息下来,皇帝这才放心服药。
皇帝腹中的疼痛慢慢消散,他脸色苍白,却还是拒绝了大皇子和内侍的搀扶,自己站起身来。
“传启吾卫,押解大皇女回府。自今日起,褫夺大皇女封号,待在公主府里听候发落。”
启吾卫终于接到诏令,一队队黑衣卫士从府衙里冲出,朝长安的大街小巷奔去。
他们佩刀站了一夜,都在等待出兵的诏令。可笑的是,每一个儿郎都愿意为长安献出自己的性命,可是高高在上的宫廷却因为猜忌,而将他们置之不用。此刻,被憋了一夜的启吾卫终于能光明正大地站出来,履行自己的职责。
启光卫明,守护吾国。
作者有话要说:“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是个bug,君王死社稷说的是崇祯死国,天子守国门说的是朱棣迁都,这句话不应该出现在架空唐的背景里,但是作者菌觉得好合适啊,就擅自用了【捂脸】。


第102章 襄平倒台
雨渐渐在凌晨时分停了; 这一夜; 长安无人安眠。
一个封号为襄平的公主,却给长安带来了大乱。
容思勰在承羲侯府内生生熬到天亮,终于接到了逼宫的最终结果。
大皇女勾结流寇; 意图谋逆,被大皇子当场捉拿。现褫夺大皇女封号,押解回府,听候发落。
无论这其中经过了多少波折,这个结论,就是昨夜之事的“真相”。
盛极一时的襄平公主殿下轰然倒台,她门下的食客四散,往日车马喧嚣的襄平公主府; 顷刻败落下来。
公主府的匾额据说是圣人亲手所写; 这个曾经象征着无上光荣的牌匾,当着众人的面; 从公主府的门檐摘下。龙飞凤舞的“襄平”二字,也被一条白绸覆住,在百姓的围观中送往宗正寺。
此后; 再无襄平公主; 唯有大皇女。
襄平意欲谋反; 被□□在公主府,而其他人就没有这样好运了,容思双作为同谋之一,理应入狱; 但是看在她是宗室女的份上,被转交给宗正寺,悉听发落。
长安永远都是这样,一个人倒下,更多的人起来。襄平公主被废一事很快褪去热度,现在被百姓热切讨论的,乃是荣王、瑞王两位皇子的事迹。
大皇子入宫勤王,平定叛乱,四皇子夜半出兵,保护百姓,就在众人的热议中,两位皇子的声望节节攀升。
朝臣也对两位皇子的义举赞不绝口,那夜发生的惨案似乎被朝臣刻意遗忘,现在最重要的乃是两位皇子,哪位的功劳更大些。
站队的朝臣越来越多,夺嫡彻底从台下转到明面上。大皇子、四皇子之争,已至白热化。
四皇子当日放弃入宫、反去保护百姓的行为受到绝大多数平民的拥护,四皇子在民间呼声极高,但是在皇帝这眼里,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在此之前,皇帝更偏爱四皇子,四皇子毕竟是中宫嫡出,从小到大,皇帝都会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老四,甚至皇位也一直给四皇子留着。可是最近的事情却让皇帝心生不悦,他在宫内性命垂危,而他最爱的儿子却忙着在民间拉拢人心,最先来救他的,居然是一直不甚重视的长子,这让皇帝如何不在意。
且不说皇帝内心的秤杆如何倾斜,四皇子和大皇子的角力也一直不曾停歇。
说实在的,无论是四皇子还是大皇子,他们俩都想弄死襄平。可是襄平毕竟是皇帝宠爱了这么多年的女儿,即使是谋逆这种大罪都不舍得当场诛杀,只是剥夺封号,派人看押着,这份宠爱,连他们两个儿子都不及。
正是因为如此,四皇子和大皇子才不能忍受襄平活在人世。
然而他们俩都想让襄平去死,可是却都不愿意自己动手,如果弄死了襄平,过几天皇帝生气劲过去,又怪罪起来怎么办?害死长姐,这个罪名可大可小,就看皇帝愿不愿意追究。
大皇子和四皇子都不想冒这个险,他们俩过招好几回合,都想激对方去下手杀襄平。京中的局势,就这样诡异地僵持下来。
萧谨言似乎终于忙过了劲,又恢复了往日的作息,但如果和以前比起来,萧谨言的回府时间已经推迟了太久。
容思勰心中埋怨,但手上还是尽心尽力地给萧谨言换上热茶。她伸手探了探萧谨言的额头,叹气道:“好端端的,你怎么就得了风寒?”
萧谨言的病其实七分都是装的,他不装病大统领不放他走,等回到家,看到容思勰这样上心,萧谨言反而不好说出实情了。
萧大郎就死于一场毫不起眼的风寒,容思勰一点都不敢大意,又是吩咐熬药又是端茶送水。萧谨言开始颇为心虚,等被照顾的久了,他竟然不愿意“病好”了。
容思勰侧坐在床上,俯身去探萧谨言的额头,然后又将手放回自己的额头,最后笃定地说道:“你发烧了,烧的还不轻。你先不要动,我去给你端药。”
萧谨言露出一种奇怪的眼神,等容思勰端着药回来时,正好看到萧谨言以拳捂嘴,似乎在笑。
“怎么了?”容思勰奇怪地问道。
“没事。”萧谨言抬头,忍着笑意说道。
容思勰压根不会想到眼前这个人在给她装病,她非常走心地照顾病人,低头吹了吹汤匙里的药汁,然后小心翼翼地递到萧谨言嘴边:“小心烫。”
萧谨言非常受用地张嘴喝下,然而他立刻皱起眉头:“这药谁开的?”
“还是孙郎中啊。”容思勰又舀了一勺,“良药苦口,你多大人了,还挑。”
萧谨言暗暗埋怨孙郎中,有没有点眼力劲,看穿就看穿,为什么要开这样苦的药?但是难得容思勰的所有注意力都在他身上,萧谨言忍了,一口一口地喝下去。
容思勰光闻着味都觉得苦,看到萧谨言一言不吭地喝了药,她连忙送上水:“孙郎中特意嘱咐了,今日换了药方,药难免会苦一点,不过见效快。你再忍一忍,很快就好了!”
萧谨言心知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