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双木缘(红楼)-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了,纯属无中生有的诬告。”
  闻言,慕辰心中大喜,然面子上依然保持正经模样,故意假装沉思了一会儿,才回答问题:“皇上说的是。朝廷要寻一个治河的人才不易。尤其是像林大人这般深得民心的好官,若是能升任河督一职,统筹治河事宜,必能事半功倍。”
  水溶向来在朝廷打顺风旗子的,看皇帝和慕辰俱对林如海赞叹有加,他温和的笑道:“微臣觉得也是。林大人此人一片赤诚,实属难得的栋梁之材。只是,皇帝刚刚下了免职的文书。此刻又要升任,难保朝中的大臣们不会非议。”
  “这事有什么好非议的?”皇帝回过头,冷笑一声道:“倘使谁敢无事生非,朕就让他学着林如海的样,去大堤上同民工们一块扛沙包,做苦工。人家堂堂的探花郎,正二品的盐道御史都能做的事。难道朝廷里那些个吃饱了欢喜寻闲事的大臣们,就不会做。他们的来历,又有几个比得上林如海的?”
  “来人。传朕的旨意下去。升任桐城县知县林如海为治河总督。至于高仁上回的本子,给朕严加驳斥下去。命他回去好好闭门思过几天,反省一下。”说着,皇帝唤进太监苏拉,吩咐此事。
  慕辰和水溶见状,相互对看一眼,彼此心中俱是一片欢喜。至于俩人欢喜的原因,彼此心知肚明。
  “世兄,听说你家王妃这些日子旧病又犯了?”慕辰故意试探着问水溶家的私事。
  听他问话,水溶面露哀色,幽幽的道:“王太医说,贱笄她……最多能捱过后年春天了。”他与郡王妃虽说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然婚后俩人敬慕有加,不曾红过脸半次。
  见他是真心实意的悲痛,慕辰不愿去戳人家的心上事,忙劝慰道:“世兄不必忧虑。有道是吉人自有天相。按小弟的意思,既然太医院的太医不顶事了。倒不如光邀民间的良医前来问诊。世间藏龙卧虎之辈多的是,难保其中不会有可以治愈王妃的高人。”
  “子辰的主意倒是不错。为兄回去后就命人办理此事。”水溶细想片刻,点头赞道。
  慕辰谦虚的说道:“相信王妃她会平安度过此关。”
  水溶温温和和的笑道:“借子辰的吉言了。”
  俩人闲叙了片刻,见时辰不早了,俱起身向皇帝告退,坐轿离开皇宫,各自回府。 
  

  ☆、姑苏时光

  林家三口回到姑苏城的老宅子里,摆脱掉了一身的繁文缛节,离开了朝廷上的是是非非,他们一家的日子过得非常的轻松惬意。再加上,姑苏城当地的乡绅、官员时不时地上门来寻林如海出去聚会,闲谈。一家人比起之前的任何时候,更为和睦融洽。
  黛玉呢,也拾起了前世的淡然心境,专心致志地打理家务事。偶尔陪着弟弟林融念书,说说天下奇闻,姐弟俩人闲暇时,亦会带着下人们去附近一带的山山水水游玩赏析。
  而作为一家之长;林如海对於一双儿女喜欢一天到晚往外面跑的行为,倒也不禁止。只在私底下,一再关照刘伟紫鹃好生看好姐儿哥儿,不要让他们去危险的地方。
  当然,林家家族里后院的风言风语也从未停过。眼红的,幸灾乐祸的,毁谤的,同情的,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们说不出来的。好在黛玉当年赠医施药的事给人留下的印象颇为深刻,再者,林家此番落难全是为了安徽那边的灾民们。那些个闲言碎语也就没机会传扬出去。
  林如海摘印罢官了,誓以治河为平生大事的潘季驯一时间也找不到去处,权衡过后,他跟着林家三口一同回了姑苏城,等候可以一展心中抱负的机遇。
  而黛玉从弟弟口中知道潘季驯在湖州的老家,除了一位寡母,再无其他亲戚。她细细想了想,跟林如海一商量,瞒着潘季驯,把潘氏接到家中一块住了。潘季驯事后得知此事,沉默良久,对林家三口愈见亲密。
  时光穿梭如天上流星飞逝,转眼间,林家三口回姑苏城已有月余。或许是前段时光的大水把天上的雨水都给卷干净了。姑苏城里接连着一个月的天气俱是晴好无雨。这也把林融給乐坏了,天天捣鼓着姐姐陪着他出去游玩,今儿去无锡惠山品二泉水、游鼋头渚,明儿吵着要去杭州看啥个雷峰塔、西湖……黛玉瞧瞧地里的租子收得差不多了,家里也没啥大事情,便同爹爹说,想带着弟弟、潘氏和一干下人,去杭州城玩了两天。
  起先听紫鹃去讲,潘氏有点犹豫,不想麻烦人家千金小姐,后听儿子劝说,想想潘家受了林家诸多恩惠,如今人家小姐要出门去,身跟前也没个老人照顾,便答应下来。
  她呢,只在初到林家的时候,见过黛玉一面,那一面还是匆忙急促见的,当时就觉着黛玉不愧是大门大户家的小姐,那通身的气派,是一般人家的闺女学几辈子都学不来的。而她住到林家后,见黛玉跟前的丫鬟早晚都来问寒问暖,衣食吃用无不精致,心里边的局促随即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真心实意的欢喜。
  潘氏坐在屋子里,手里拿着儿子身上换下来,据说是林家小姐亲手为林老爷做的夹棉秋衣,喃喃自语道:“可惜两家的门第不配。我们老潘家高攀不起他们林家。不然,以林姑娘的品貌,若能到我们潘家来当个媳妇儿,真是这世间最最称心如意的事了。”叹息完,她抱着衣服起身,打算去井边打点水,洗掉。
  这时,紫鹃奉了自家姑娘的命,领着几个小丫鬟过来送些做冬衣的衣料和新到的棉花。她前脚方踏进月洞门,瞥见拿着衣服去院落后头井边去洗的潘氏,忙快步赶上去笑道:“潘妈妈,我家姑娘交待过。这些粗活你不用做的。你们几个先把东西送进去,尔后把屋子收拾干净。”抱着东西的小丫鬟应声进屋子。
  说话的同时,她笑着从两鬓花白的潘氏手中拿过脏衣服,递给身后黛玉派到潘家母子住的院落里伺候的丫鬟玳瑁,顺便递了一个让她拿走的眼色。紫鹃一直寻思着从潘季驯手里,取回黛玉为自家老爷做的秋衣。这回好不容易遇着了,岂会放过。
  潘氏不清楚她的心思,笑着回道:“我身子还利落,不敢总是麻烦玳瑁姑娘做事。以前在湖州老家,这些洗洗刷刷的事,我还是做得来。”
  “潘妈妈,今时不同往日。我家老爷说了,潘先生早晚会是个贵人。而你老人家早晚也会被被朝廷封个诰命夫人当当。所以那,这些粗重的活,还是让给我们这些当丫鬟的来做。你老人家就好好歇息吧。”见顺利拿回秋衣,紫鹃的嘴巴越发得像涂了蜜糖般甜。
  伺候黛玉六七年,紫鹃这丫头将自家主子心思细腻,做事欢喜反复考虑后果的性子学到了八九分。她寻思着,隔壁头小郡王的脾气难料的,倘或是晓得自家姑娘将亲手做的秋衣送给潘先生穿,难保将来不会生出大事情。到时,自家姑娘的脸面上不好看。潘先生的前程也堪忧。仔细想了许久,紫鹃决定换回衣服,不给人留下流言蜚语的借口。
  闻言,潘氏欢喜的谢道:“紫鹃姑娘说笑了。季驯那孩子若是有那富贵命……”
  这时,相思一路小跑过来,扶着月洞门喘息了会,面色泛红地打断潘氏的谢词,问道:“紫鹃姐姐,姑娘要我来问你。潘妈妈的行李准备好没?若是有什么缺的,就去库房里领用。”
  “哦。你回去告诉姑娘一声。就说我知道了。”紫鹃搀扶着潘氏,别过脸,答应道:“相思,你先去雪雁那边看看融哥儿的东西收拾的怎么样了?”
  “我刚去了那边回来。他们都收拾好了。”相思笑嘻嘻的说道:“紫鹃姐姐,我先回去跟姑娘复命了。潘妈妈,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跟紫鹃姐姐开口。她可是我家姑娘身边的第一大红人。”话还未说完,她便笑着跑个没影儿。紫鹃无奈摇头。
  见状,潘氏赞了一句:“相思姑娘的性子真是活泼。”
  她这话明着是说相思活泼,实际上亦是在夸奖黛玉为人宽厚,善待跟前伺候的丫鬟们。
  紫鹃听出她话中的意思,眸光一闪,柔声解释道:“相思她们是东平郡王府里送过来伺候的。比不得一般的下人。”
  “相思是郡王府里的丫鬟?”潘氏很是惊讶。
  回想当初与玉竹嬷嬷的相处,紫鹃甚是感慨:“嗯。是郡王府里的老嬷嬷亲自为姑娘调教的贴身丫鬟。”
  她之所以说出这事来,也是为了彻底消去潘氏心中留存的幻想。顺便警告潘季驯不要生出一丝一毫倾慕的意思来。
  “原是如此。”潘氏恍然明白过来,立时清楚林家的这位姐儿身份尊贵异常,不是一般人能够随意亲近的。
  俩人进入屋子,潘氏见到放了一桌子的衣料和新棉花,心里欢喜得不得了。又见先进屋子的小丫鬟不仅把屋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床上的帐子也换了厚实的棉帐,被褥枕头俱是簇新的。她眼圈不由得一红,碍于屋子里的人多,强忍着鼻翼间的酸涩,谢道:“你家姑娘想得真是周到。将来一定会有好报的。”
  紫鹃温柔回道:“承潘妈妈的贵言了。”说着,她扶潘氏坐到桌子旁的圆凳上,转过身,帮忙收拾行李。不一会工夫,便将衣物打好包袱。见事情做完了,她与潘氏说笑了几句,起身告辞。
  回到黛玉屋子里,紫鹃倒也不敢隐瞒擅自收回秋衣的事,看看屋子没人,凑到黛玉跟前把这事和心中的担忧一五一十说了。黛玉听后,稍停了一会,方道:“你遣人送两身新的过去。”
  紫鹃的担忧一下子提醒了她,现今的轻松时光不过是暂时的,保不准哪天,旨意下来了,他们一家便又要卷进漩涡的中心去了。爹爹在桐城县的事,是有眼力的都见得到的。官职被贬,不过是上头一时不察,出现的疏漏。待查明真相,爹爹的官职,就难说了。
  黛玉偏过头,看向玻璃窗外摇曳的竹枝,墨绿色的叶片随风晃动,算算时间,他们回到姑苏城个把月了,按道理,京中那边该有人上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