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重工-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赶到现场,这边只能是先开始工作了。
    “李师傅,你看咱们该怎么干。”
    冯啸辰陪着一名前来帮忙的老工人爬到了钳夹车上,开始商讨焊接方案。这位老工人名叫李青山,是松江省通原锅炉厂的八级铆工。专家们有研究力学的,有研究金属材料的,当然更多是研究机械的,他们能够计算出受力情况,并认为通过焊接的方式可以修复受损部件。但具体到该如何进行操作,还得听听这些铆工和电焊工的意见。
    铆工也叫冷作工,或者叫钣金工,是专门从事金属结构生产的工种。虽然叫作铆工,但他们的技术并不仅限于铆接作业,还包括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兼具了电焊工、钳工等多方面的技能。其实,电焊也可以叫作热铆,所以有“铆焊不分家”的说法。
    铆工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工,而是金属结构生产中的指挥者。他们要负责按照图纸进行放样、下料,然后再组织其他工种进行安装作业。在工厂里有句老话,叫作“铆工要老,焊工要小”,意思是说铆工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年龄越大,越有价值;而焊工需要体力好、眼力好、细心,所以越年轻越能干。当然,后一句话并不是说焊工就不需要技术积累,只是说在同等技术水平下,年轻焊工比年龄大的焊工更有优势而已。
    这一回,李青山是带着3名徒弟前往京城去参加几部委组织的电焊工大比武的,正好坐上了这趟列车。听说前面发生了事故,需要招募优秀焊工去参加抢修,李青山便带着徒弟们跟张和平一块过来了。
    “哎呀,怎么会裂得这么厉害。”
    李青山蹲在裂口前,看着断裂开的钢板,啧啧连声。
    “是啊,100厚的钢板都被撕裂了,这东西得有多重啊天道宠儿'穿书'!”另外一名跟着爬到钳夹车上来的电焊工也咂舌道。他叫王建国,自称是山北省一家机械厂的工人,今年26岁,却已经是五级焊工,在山北省机械系统里小有名气。说来也巧,他此次也是去京城参加电焊工比武的,听到列车广播里的通知,便跑来帮忙了。
    “听说是300多吨重呢,随便颠一下的力气都不小。”李青山道。
    “不过也没关系,重新焊上就是了。上次我们省里体育馆的大梁开裂了,就是我去给焊的,现在一点事都没有。我就因为这个得了个省里的青年突击手。”王建国略带着几分炫耀地说道。
    冯啸辰看了王建国一眼,问道:“王师傅,以你的看法,咱们该怎么焊?”
    王建国用手比划着,说道:“从这到这,开两个坡口,用506号焊条焊上。然后竖着在两边各开四条纵贯槽,深和宽各是15左右,200长,嵌进14的钢筋,再做封焊。上次我焊我们省体育馆的大梁,就是这么干的,把省工学院的好几个教授都给镇了。”
    短短一会工夫,他已经把焊体育馆大梁这件事给说了两遍,估计这是他这辈子干过的最辉煌的事情了。冯啸辰听着他炫耀,心里有点不痛快,却又说不出是什么理由。细想一下,焊接体育馆大梁这种事情,能够落到他这个才26岁的青工头上,也说明了他是真有几把刷子的,就算拿出来吹牛,别人不能说啥。
    “李师傅,你的看法呢?”冯啸辰又转向李青山,问道。
    李青山微微皱着眉,说道:“小王说的这种方法,我们叫作埋筋铆接,倒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不过我总觉得这个裂口的地方有点不对。”
    “怎么不对了?”没等冯啸辰开口,王建国先抢着发问了。他刚刚说了个好主意,李青山却来了个“不过”,这让王建国颇有些不悦。
    李青山没有太在意王建国的态度,而是用手指着裂口对冯啸辰与王建国说道:“冯处长,王师傅,你们来看,这个裂口是左右裂开的,但裂开的地方并不是一条整齐的缝,而是互相岔开的。我琢磨着,火车开动的时候,一动一停,这个力气是向后和向前的,而不是向左和向右的。如果照王师傅说的,在裂口两边埋上加强筋,防的是左右的力气,而不是前后的力气,我担心这样补焊上去之后,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李青山先前称王建国为小王,被他呛了一句之后,便改口称他王师傅了,这其中的味道冯啸辰是能够感觉得到的,至于王建国有没有感觉,就不好说了。不过,李青山提出的这个问题,倒是让冯啸辰觉得有些道理。
    在定子运输过程中,液压杆支臂受到的力量是顺着列车方向的,虽然钢板撕裂的口呈左右方向,也就是垂直于受力的方向,但并不意味着是一个垂直的力撕开了钢板。王建国提出的方案是用八根钢筋把裂口两端的钢板连接起来,明显是选错了强化的方向。
    “李师傅,我觉得你是过分担心了。”王建国道,“我焊我们省体育馆大梁的时候,也有个专家说受力方向不对,可别的专家就没这个意见。事后证明,这样焊是没问题的。八根钢筋埋进去,能拉住多大的力,你肯定想不出来?”
    “这本来也不是想出来的,而是算出来的。”冯啸辰冷冷地回了王建国一句。尼玛,你是个话痨啊,每句话不提你们那个狗屁体育馆的大梁就不行是不是?
    李青山看了冯啸辰一眼,似乎是与冯啸辰心有戚戚。不过,他倒没有跟王建国计较,而是转头向着车下喊了一声:“晓迪,你上来看看,这个地方我有些看不准。”(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七章 强中更有强中手
    听着王建国蹲在车上对自己的师傅夸夸其谈,通原锅炉厂18岁的女焊工杜晓迪在车下早就气得俏脸生晕了。她是李青山带着去京城参加电焊工比武的3个徒弟之一,另外两位都是男工,岁数也更大一些,算是杜晓迪的师兄。
    刚才大家从客车那边一路走过来的时候,这个王建国就凑在他们几个人身边高谈阔论,显摆自己多么有能耐,还“晓迪”长“晓迪”短地跟她搭讪,一会说请她去山北省骑马,一会说有机会可以教她几手电焊的绝招,三句话里头倒有两句说的就是体育馆大梁那点屁事。
    冯啸辰没有听到前面的话,不知道那个体育馆大梁是怎么回事。杜晓迪、李青山他们却早就知道了,那其实就是一根普通的钢梁,承重也就是几十吨的样子。至于说全省只挑中了王建国去焊这根钢梁,一方面是王建国的确有点技术,并非浪得虚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山北省本身只是个农牧业为主的省,全省的省、地、县几级下属工业企业的数量还不如通原市一个市的企业多。王建国在山北省能够牛烘烘地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实在就是因为山中无老虎的缘故。
    王建国在杜晓迪一行面前卖弄才华的原因,杜晓迪以及她的师兄高黎谦、刘雄心里都如明镜一般,那就是因为杜晓迪长得漂亮可人,这个王建国肯定是动了不轨之心。就在刚才,高黎谦和刘雄二人站在车下,斜眼看着王建国,低声议论着要把这小子切成几块才比较解恨,他们甚至都已经商量好了是用剪板机还是直接做气割,唯一不确定的就是丫脸皮这么厚,用寻常的设备到底能不能切开。
    听到师傅招唤,杜晓迪连忙上前,轻盈地纵身一跃,便跳上了钳夹车。王建国见美人上来,心里乐开了花,连忙让出一个位置,想让杜晓迪蹲到他身边。杜晓迪哪会愿意和他凑在一起,直接就挤到李青山和冯啸辰中间去了,却没想到这样一来正好与王建国变成了面对面。对方那两束贼溜溜的目光简直就粘在她脸上了,让她觉得像是被滴了一泡鸟粪一般地恶心。
    “晓迪,你看看,这个裂口的样子,像不像跃马河大桥的那次?”李青山没有注意到王建国的表现,他用手指着裂口,对杜晓迪说道。
    杜晓迪忙里偷闲地瞪了对面的王建国一眼,然后从身上背的一个工具包里取出一个放大镜,凑上前去仔细看了看裂口的部件,点点头说道:“我觉得挺像的,您看,这里就是蔡教授说的那种片状结构。'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什么意思?”冯啸辰问道。
    杜晓迪扭头看了冯啸辰一眼,又回头看看李青山,不知道该不该向冯啸辰解释。李青山说道:“冯处长是技术专家,你把上次的情况跟他讲讲,让他帮忙确定一下reads;。我不太记得蔡教授说的那些,你记性好,就说一说吧。”
    “嗯,好的。”杜晓迪对自己的师傅显然颇为尊重,她转回头来,用手指着那个裂口,对冯啸辰说道:“冯处长,你看一下这个裂口上金属的断裂情况,能不能看出有纵向的条理状裂纹?这种开裂,叫作层状撕裂,也就是这块钢板其实是一层一层叠起来的,后面这个定子向前一冲,就把钢板给撕成了好几层,因为每一层都没有原来那么厚,吃不住力,所以就会断开,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晓迪,你这就是乱说了吧?这明明就是一块整钢好不好,哪有一层一层的?”王建国说道。
    众人都没有搭理他,冯啸辰接过杜晓迪手里的放大镜,仔细辩认了一番,点点头道:“倒是有点这个感觉,我觉得还是请曹总工上来看看,他是金属材料专家,肯定更懂得这个。”
    冯啸辰说的曹工是指江城钢铁厂的副总工曹广山,刚才他已经在车上对裂口进行了目测鉴定,判断可能是存在着锻造时候的缺陷。听到冯啸辰喊他,他顺着车边的铁梯子上了车,来到开裂的支臂跟前。
    这么小的一块地方,要想蹲下更多的人就很困难了。冯啸辰向王建国递过去一个示意的眼神,王建国愣了一下,终于还是不情不愿地站起了身,把位置让给了曹广山。刚才冯啸辰向大家都做过自我介绍,王建国知道他是个大企业里的副处长,心里多少有些怯意。他可以不把李青山这样的八级工前辈放在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