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侍赶紧道谢,将荷包放在袖。武阳郡公赏赐的都是稀罕玩意儿,自己得好生收着。“刚下朝,殿下正在御书房,皇口谕,武阳郡公可直接去御书房见驾。”他恭敬地回答。
    崔瑾点点头,随着他赶往御书房。一路,遇到不少宫人,纷纷避让一旁行礼不迭。待崔瑾过去,仍偷偷远远地张望着,直到见不到影子,这才回过神,与那相熟的低声嘀咕:“武阳郡公这一年又长高了,长俊了,怪不得个个都说他是天的神仙下凡,不然,哪里有如此过人风姿?”又有那管事的内侍听见,忙呵斥一番。虽然是称赞武阳郡公的话,但也不能有自己这种人说出来。
    御书房,李世民正在一一召见大臣议事。偏殿,崔崇、李俊、房玄龄等人在喝茶吃糕点。见到崔瑾,李俊便下打量着,一边点头:“精气神儿还好,听说你从西域回来,只在苏州待了几日便匆匆赶回京城,也着实辛苦了些。”
    崔瑾给众人行礼,微笑着回答:“劳叔祖担心,侄孙身子骨健壮,所以倒也没感到如何劳累。此番西行,倒是看到了不少有趣的事儿,都已记入游记,待修改后,便可印刷出来,让世人也能略微了解那些国家的风土人情。此外,侄孙每到一国,都购买了大量书籍,包括人地理、历史学等等,但要翻译出来,尚需花费不少工夫。”
    房玄龄抚抚胡须,微微一笑:“听遗爱说,你为了翻译那些书籍,特意在各国买下识字的奴仆,难为你想得周到。虽说那些国家离大唐尚远,但能让世人了解外面的世界,免得做那井底之蛙,这也算是一桩大功劳。”
    长孙无忌甚是满意这个小女婿,胖脸堆满了笑容,心里很是得意。“小十三郎啊,你这几年做得极好,圣一直都想给你赏赐,但又碍于你的年纪实在太小,所以便一直留着。如今你也有十四岁,不算年幼,正好,正好!”他笑眯眯地拍着崔瑾的肩,话里话外便透出了多层意思。作为李世民最亲近、最信任之人,也是最了解李世民之人,自然知道的旁人多一些。
    崔崇与李俊互望一眼,摇摇头,略一些担心,又有些期盼。
    李靖对崔瑾招招手,唤到自己跟前:“那几本册子可都研究透彻?前次你回来太过匆忙,还没来得及考校,过几日你有闲了,便到某那里去一趟。”
    崔瑾心头一转,想到李靖必是猜测到柴绍和自己企图说服李世民对高句丽动手。所说一直联系不断,但为防泄露机密,信也只是些问候之语,哪里敢涉及国家、地方大事儿。若是对兵书有所不解,也是通过自己的特殊渠道,又用了专门的密码书写,然后让武珝翻译过来,送到李靖府。待李靖讲解后,再次经由武珝翻译,变成普通的信函,送回苏州。“后日是休沐,若是叔祖能抽出空来,侄孙想去拜访。”崔瑾恭谨地回道,并笑着,“此次侄孙可搜罗了不少稀玩意儿,天竺一位城主送了一把短刀,据说是该国国王所赐,改日还得请叔祖品鉴。”自然是极为贵重的,面镶嵌的宝石便价值连城,作为一件礼物倒也适合。
    李靖不置可否地点点头,不再多言。他在外本不喜言语,即便是在朝堂,若非不得不开口,他都是沉默寡言,不对任何事情做出明确表态,怕被人猜忌。直到后来,随着崔瑾与皇家的关系越发紧密,得了李世民的宠信,又将世家和勋爵、皇家之间的关系密切联系起来,这才斟酌着多发表几句意见和建议。
    御书房内,柴绍正在对自己呈送的奏章进行解释。这六年来,针对高句丽作战,已经进行了无数次地沙盘演练,又进行了几次海预演,各个环节和细节,都充分考虑,包括出征人员、粮草征调、船只和武器配备、作战计划等等。可以说,如今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天子允许,待明年春暖花开,便可开战。
    李世民脸一片沉静,但内心却如波涛汹涌,无兴奋。他自认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史最有雄心大志、最为圣明的皇帝,自从将dong突厥和吐谷浑纳入自己的怀抱后,便早想将留在高句丽的前隋百万原将士遗骸迎回来,狠狠地教训一番那不知好歹的高句丽王,但是,又防备着西突厥和吐蕃,寻思着将这两根骨头也吞进肚子,然后,一路西行,打通陆丝绸之路。哎,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君王,真是不容易啊,整日在地图划着,对那些地方好不眼馋。如果,将西域、东北、漠北都划拉进大唐的怀抱,再加如今已经占领的流求、吕宋、爪哇等地,大唐便是华夏历史版图最宽广的朝代,自己便是华夏历史最英明神武的帝王。如此,一直被世人诟病的弑兄囚父,便将永远掩盖在自己的丰功伟业下。
    李世民紧紧地按住桌案,声音微微有些颤抖地问:“嗣昌,你有几成把握让高句丽臣服?”
    柴绍自信地笑着:“微臣有八成把握,兵马有,粮草有,武器有,加小十三郎这几年通过商队派出的无数细作,早渗透到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各大城市,收买了不少官吏,甚至他们的重要大臣也在掌控之。这些,便是已经打探到的消息。”他从怀里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送到御案。
    李世民惊讶地扬了扬眉:“小十三郎?”
    李承乾一听,心头微微一颤,忙笑道:“阿耶可忘了,几年前表弟便说借用经商之便送了些人到高句丽,您当时还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说费时费钱费事儿,但也免得如那隋炀帝一般多次劳而无功,反害得民不聊生败家亡国。”
    李世民皱皱眉头,随即舒缓了笑容:“是记得有此事,好像当时朕还告诫小十三郎不可轻易涉险,更不许亲自到那高句丽去。”
    李承乾松了口气,笑盈盈地道:“阿耶好记性。表弟一直记得您的话呢,所以即便多次出海到那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等地,但都没岸去。表弟还抱怨说,姑父约束得严,但凡到一地,都是先派出一大批兵士岸,待将码头控制住,再允许表弟带了护卫去。姑父,这些年让您费心了!”李承乾深深地对柴绍鞠躬行礼道谢。
    柴绍哪里敢受礼,侧身避开,又行了君臣之礼:“微臣深受皇恩,唯恐不能尽责尽职。小十三郎才识过人,心怀大志,又感念圣和太子对他的恩典和信任,故此整日筹算如何扬大唐国威,如何固大唐江山,年纪虽小,但胜在有拳拳报国心,着实让人可叹可赞。”于是,他便仔细讲述着这几年崔瑾所作所为,一桩桩一件件,虽然也密报,但哪里如口所述那般生动鲜活,让李世民和李承乾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声声赞叹。
    见李世民一直未曾让人召见,崔瑾干脆拿出一本书来研读。房玄龄凑过去一看,呵呵,那字,不认识。崔瑾解释,自己正在学波斯楔形字,因为买了不少书,而负责翻译的奴仆人数少,又担心他们虽识字,但学功底不够,所以还不如自己学了试着翻译。众人默默点头。
    见崔瑾不断地翻阅着,崔崇忍不住问:“瑾儿,这些字你都已认识?”
    崔瑾抬起头,微微笑着:“是,祖父,这本书孙儿已粗粗读完,只是有些语句还不太明白,所以才再细读一次,过几日便可翻译过来了。”
    众人轻吁一口气。长孙无忌揪了揪自己的胡子,问:“小十三郎学了多久,居然便已经能完成读懂这些波斯了!”
    崔瑾略略矜持地笑笑,低声解释:“或许因小婿记性好,所以学了两个月,倒也能读完整本书了。只是,若要用波斯写章便要费劲儿了。”他有些惭愧,自己只是能读能认,但好些不能写出。
    长孙无忌咧咧嘴,差点将胡须揪掉,疼得轻嘶一声。

第四百三十六章 受封国公
    崔瑾正在与大家闲聊,李世民便让人唤他们进去。请大家搜索(六零文学)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洗了手,整整衣裳,将洒落在衣裳的糕点碎屑抖了抖,这才跟着宫人进了御书房。
    见到崔瑾,李世民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崔瑾莫名其妙地扬扬眉,自己好像没有找他惹他吧,干嘛好不易回来见一次便横眉竖眼的?眼风一瞟,见到一旁的李承乾一直略带担忧地瞧着自己,耸耸肩。
    李世民为众人赐座,崔瑾左右瞧了瞧,偏偏没有自己的位置。站在屋子间,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却并不说话。李世民等了片刻,只见崔瑾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因为微微垂着脑袋,也看不清他此刻脸的情绪,又听他叹气,忍不住冷哼一声:“你叹了甚气?难道让你进宫面圣也是委屈了你不成?”
    崔崇一听,扯了扯嘴角,这话,若是对旁人说,不知会如何让人惶恐不安了。
    崔瑾抬起头,眨眨眼,唇边一抹淡淡的笑意:“圣恕罪,微臣惶恐!微臣这一年来几乎都是在大大小小船度过的,整日飘忽不定,这一下子脚踏实地的,便觉得头重脚轻,突然有些不适应罢了。”
    李世民眼闪了闪,这小子话有话?他不认为睿智如崔瑾会随意说出什么无聊闲话来。这混小子是对自己即将对他的安排不满意么?难道他不想留在京城?李世民看向李承乾,李承乾微微摇头。又看向柴绍,柴绍正垂着脑袋喝茶。其余各人,都是恭敬地垂着眼帘,仿佛没听到、没看到。心不由微怒,自己这番心思,难道不能领情?那海行船,随时随刻都面临危险,虽说如今大唐制造的船舶高大坚实,但若遇到暴风雨或者海啸,你再大的本事也无法施展。更让人操心的是,这小子居然想跟着柴绍去高句丽,战场无眼,你即便有万钧之力,面对千军万马,你又能杀得了几个,挡得住几个?而这小子又是个混不拧清的,说不得要仗着自己一身好功夫冲锋陷阵,但凡有一丝损伤,与他胸腹的那般本事相,都是得不偿失。虽说,他在信,一直未曾提过要随军征讨高句丽,但先前柴绍十句便有一句不离“小十三郎”,如此明白的事儿了,难道自己还听不懂?所以,此刻,李世民是既矛盾又纠结。心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