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日不落-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01 光复游行
    图书馆的小职员周从文在前大街买了两个又大又香的酥油饼,他日前工资涨了一点,本来日常伙食都是在单位食堂解决,手头宽裕的他现在偶尔也会在路边见到些什么想吃的东西,顺手买下来解馋了。
    今日街上尤为喧闹,道路两旁都挤满了人群,本来也是周日,周从文是不用去上班的。
    他今日出门不在家看书,是对为今日的“光复大游行”。
    “二十年了,大明终于光复了京师,灭掉了满清。”周从文看着街上的人群,心中想到。
    上海真的已经变得越来越繁华,甚至已经不仅是江南的富户,其他地方的富户,乃至外国人都越来越多的跑到上海来。尤其是上海开始荟萃各种大型工厂,不得营生或者不喜种地的手艺人,往往就在上海被招工,成为了工人,生活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很难想象,这座城市在出现一年多的时间里,究竟有人口六十万,甚至正在越来越多。
    周从文想着:“昨日看了报纸,貌似太子殿下是不会从顺天回返上海了,上海自始至终只是理政院的一个驻地,没有提为首都,虽然太子殿下多番提及上海的重要性,想来更多是作为一处经济重镇,国都还是要在顺天的。理政院也设置了时间表,三年内理政院将迁回顺天,上海将成为单纯的直辖市。”
    尽管不再作为行政中心行使职能,周从文仍旧看好上海的重要性。现如今,大明只有两座直辖市,一座是上海,另一座是顺天,顺天显然是要作为国都而进行直辖,而旧都南京居然都没有挣到这个直辖的位置,而是作为江南省的省会存在。
    他正在想着这些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突然人群变得激动了起来,有人叫道:“来了,来了!花车来了!”
    今次所谓的光复大游行,是上海市公署举办的一次活动,这也是在大明历史上第一次举行这样的以群众为主的庆祝活动。上海作为白明修树立的新城市、新文化、新经济和新风貌的典型,自然在许多地方都要做第一次。
    巨大的花车被装点的五彩缤纷,从美术角度来说,这些游行的花车都带有很强烈的中华传统艺术的痕迹,没有什么现代主义,也没有什么欧洲范,就是纯纯的中国风。
    花车游行这种事在中国古代也有,只不过一般称为游街。
    各个单位都参与了,其中有学校、事业单位、工厂,当然重头戏就是大明复国军了,虽然驻在上海的复国军不是收复顺天的部队,但同样战功彪炳,令人尊敬。
    中国人究竟还是非常含蓄的,虽然骨子里爱热闹是不会变的,但是大家都会在一起,却只是谈谈说说,没有几个大声喧哗的。当花车经过的时候,莫名地还有点冷静。
    好在活动的举办者安排了专门的带领鼓掌者,花车经过就鼓掌,大家一从众,场面就稍稍热闹了些。
    周从文也是格外新奇地看着各色花车,让他印象深刻的有一个剧团的花车,上面载了七仙女,七个容颜绝丽的仙女广袖长舒,轻歌曼舞的样子,美不胜收。还有上海市二小的学童们,也是不错。小朋友们穿着校服,举着标语和鲜花,边走还边喊口号。
    “学习复国军叔叔英雄榜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从文倒是觉得,这些小学童们的精气神非常好,有男生有女生,看起来也就是十岁左右的年纪,抬头挺胸的,自信和光荣,没有他那个时候看学堂里那些掉书袋一样的死气。
    “真好!”周从文也大体知道市里的小学是什么样子,里面的很多老师都是极其出色的,他们学习的也不仅仅是三字经、弟子规一类的东西,小学生们要学语文数学,还要学习科学常识,更有接触劳动技能,和所谓的体育。
    健体魄,强精神,周从文是觉得这样的孩子要厉害的多。
    “如果大明真的能实现每家每户的孩子都能念书,都能学科学文化,那大明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光景?真叫人期待啊。”周从文心中想着。
    这游行的重头戏马上就来了,长街上响起整齐的跺地声,民众们也是打起精神。
    “是大明复国军!”
    “好样的!”
    “威武之师、仁义之师啊。”
    其实许多人都是没有见过大明复国军的,但是人们了解大明复国军的事情却不少。战斗力强这个没的说,要不然也不会出现从南打到北,最终顺利复国。当初大明都被赶出了国,流落至缅甸,就是太子集合澳洲军和所剩无几的残兵,打造出了大明复国军,最终破云南、入广东,乃至现在席卷天下。
    许多人还看过不少报纸上的报道,白明修是注重宣传的人。所以军队做了什么好人好事,有什么模范典型,都是要拿出来广而告之的。时间久了,民众们看报就都知道了,复国军是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他们绝对不会侵占百姓的任何财物,任何从百姓那里获得的帮助都是给报酬的。报纸上还时常有复国军帮助老乡的事情。
    白明修对于自己穿越前,中国的军民关系之融洽,印象深刻。他走过很多国家,都不会出现那样的感觉,人民信任子弟兵,信任人民军队。他也要把这种军民关系,在大明这片土地上重现出来。
    除了故事的宣传,他还要让百姓们多见见。
    当民众们看到排面整齐、跨着正步的复国军士兵极有威势地走来,每一个人都沸腾了。每一次摆臂都整齐划一,每一次抬腿的高度都惊人的一致,人们始终听到的只有一个声音,仿佛正在正步行进的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个人。
    周从文看到这样的军队,也是惊喜钦佩:“这可真的是百人如一、令行禁止啊,上下同欲,百将一心,三军同力,人人欲战,则所向无前矣。有此神军,大明无敌!”

302 归朝消息
    上海的光复大游行之后第二天,《大明日报》头版头条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大明皇帝陛下永历将从陪都熙天府回返,参加在顺天府举办的祭礼。
    一时间,几乎全国民众都化身吃瓜群众,开始揣测到底大明的政坛将发生什么样的重大变化。在这两年中,民众已经认定了那位太子监国殿下,是极有能耐的一位君主,他诸多手段不仅快速平定了满清,收复了河山,而且百姓的日子也明显过得好起来。虽说他的许多做法争议很大,比如对汉奸一棍子打死,比如重庶民而束缚士绅的手段,也比如他大张旗鼓地推动新学,号称变革祖宗之法和儒家旧道,开新世立新朝。
    不少东西其实都受到了比较大的非议,但毕竟这一时期是大明推翻满清,恢复汉人王朝统治的关键期,大家的最大公约数就是大明的复辟,其他东西都好说。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留金钱鼠尾,不做奴才,能继续升官发财就好,至于念的是什么书,拜的是哪尊神,并不重要。
    中国人骨子里其实是非常现实主义的。
    不过现在一切不同了,京师被太子亲征攻破,鞑子都被他打杀得差不多了,连鞑子宗室都让他绝了种,就像是当年的北元一样,满清逃到了蒙古高原,领头的还只是鄂硕家的人。
    永历皇帝还春秋鼎盛的,太子凭良心讲还是个少年人,未行弱冠,既然如此,让永历皇帝回归执政,似乎也说得通。
    原来的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此时格外兴奋,他拿着今日的《大明日报》反复看反复看,有的时候还会从椅子上跳起来,鼓掌拍大腿。
    “太好了,太好了,圣上就要回来了!只要圣上收回监国之权,复掌朝政,那么一切都能改变!”
    而坐在他对面的光头老者,却直摇头:“辟疆,恐怕你这就想得差了。能够登报,说明上海这边已经是早有通晓,应是太子殿下亲自去信请圣上归朝的。”
    这光头老者即方以智,之前也是复社四公子之一。曾经长期地逃亡清朝的捕杀,一度落发为僧,大明东山再起之后,他从江西逃回到了江南来,又还俗为民。他的声名极大,不仅江南士绅和名流都愿意接济他,而且当局对他也多番延请,不过方以智早已经对仕途没有兴趣了,便只接了一个闲差,参与筹组位于上海的复旦大学。
    方以智跟冒襄之前有些交情,冒襄这个时候开始呼朋引伴,企图重组复社,也找来了方以智。只不过方以智并不属于对于现实失意的那波人,始终没有同意加入冒襄组建的新复社。
    冒襄还是充满了幻想的,他说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我大明是有皇帝的,又不是坐天下的是那位太子监国。”
    方以智也不懂这货为什么总是跟太子过不去,他道:“不提这收复国家的泼天奇功是太子的,便没有这些事,他也是太子,这皇位早晚会是他的。”
    冒襄不爽道:“这可说不准,毕竟陛下还有其他的子嗣。”
    方以智皱了眉头,说道:“辟疆兄,你这话可不对。”
    他觉得冒辟疆有一点杠精了,虽然理解是因为冒襄没有捞到一官半职,而且江南很多他的亲朋好友都因为汉奸通敌罪,乃至盘剥百姓之类的罪名给处理了。可只要是有一点良心,知道公道的人都能分辨,太子治政的手腕是极天才的,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败强盛的满清,并且恢复地方生产,安民生促经济,已是惊人的成果。
    冒襄却对着方以智直摇头,说道:“方兄,你这想法才大大的有问题,皇上是皇上,太子是太子,如今天下已定,正该是圣上归位的好时候。太子监国不过十六,僭越国君大位,司理国政,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所以,还是应当由皇上重掌国政。”
    方以智觉得跟冒襄是辩不出什么的,只是道:“这些东西,都与我这等布衣没关系,朝政走向我们也决定不了。”
    冒襄叫道:“如何决定不了?没有我们这等士子,谁人为陛下出谋划策,谁来治国理政?现在是规劝圣上归政的好时机啊,圣上从熙天府归朝,我等只需联合一众士子去迎驾,向皇上上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