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暴-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请”字,让黄顺心中熨熨贴贴,只觉得在同伴中面子极大。他学着孤独星正了正衣裳,开始向前走,那几个同伴跟在后面,却被家卫伸手拦住:“小官人只请黄顺一人相见,你们且在外候着。”
    那几人哪里敢半句罗嗦,方才又得了黄顺警告,一个个抓耳挠腮在那里。黄顺回头道:“你们放心,我必然在俞公子面前为你们美言!”
    他进了屋子,门尚未关住,从他的背后射进来的夕阳余辉,让屋子里显得不太黑暗。他看到俞国振坐在书桌之前,手中拿着一支笔,笑吟吟地看着他。
    虽然俞国振对他的态度与往日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黄顺却觉得,俞公子的目光简直比太阳光还要强烈,他双膝一软,直接便跪了下来。
    “小人叩见俞公子……恭贺俞公子大获全胜!”
    “你这是何必,快起,快起。”俞国振也没有想到,自己只是看了一眼,这个黄顺就跪了下去,而且还真的在地上叩了一个响头,这般大礼,郑重得太过了。
    “我这不讲究跪礼,你是知晓的,我家中这么多人,有谁见我时行过跪礼?”俞国振放下笔上前将黄顺扶了起来。
    听了这话,黄顺嘿嘿笑着,只觉得心里美滋滋的:“俞公子这是把我当他新襄寨的人相比了,哈哈!”
    “你要见我有何事,大战初罢,我这边还有些首尾,故此有些怠慢了。”将黄顺扶起之后,俞国振伸了个懒腰,自言自语道:“不过,经过这一次就好些了吧,我既然来到这边陲之地,现在暂时顾不得北边,这南边的华夏同族,总得照看好来!”
    当他说这话时,因为是真心流lù,所以他的双眼闪闪发光,有一种让人不得不心折的力量。黄顺被他这目光一看,顿时觉得浑身发热,忍不住就道:“小人替钦州的百姓,再叩谢俞公子一次!”
    (第四更毕,正文已过三千字,感谢郁闷之死、长风01、ckrazy、江湖不老客打赏,感谢大伙今天的月票,我们在历史分类上排了一个半天半个晚上,是大伙为我争来了这样的一个推荐位!能不能继续保有这个位置,也要看大伙的。现在又满了五十张月票,按约定,我会再加更,但今天已经四更了,所以留到明天补更。不过,在此我要问一句:大伙能让我明天再四更么?拿月票砸吧!)!。

一五四、神指赐汝点金山(求月票支持)
    (昨天四更,今天看看几更,贼道三痴大大一声求票,顿时就加了近百张月票,真羡慕啊)
    黄顺是亲历过当年安南扰边之事的,当时钦州城都被攻破,十室九空,原本海商云集的钦州,从那次之后,竟然再无什么商船抵此!
    即使过去了二三十年,当初的事情,仍然是压在钦州百姓心里的一块巨石。这一次海寇来袭,张大疤拉借以倚仗的主力,便是安南人,那堆在港口的安南人头组成的京观,被当地百姓指点了好一会儿。
    若不是当初安南人扰边时的杀戮,俞国振来钦州,也不至于有那么多的空闲荒地。
    俞国振再度将他拉了起来:“黄顺,我初临钦州,人生地不熟,颇得你相助,而且我既立足以此,那钦州便是我家乡,所作所为,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你再这般客气,我便只有请你出去了。”
    黄顺起身后想了想,拱手道:“俞公子,今日大胜,小人无以为贺,愿献十万斤石炭与俞公子!”
    十万斤,按照俞国振与他的约定,那就是一百两银子。从最初他承揽新襄窑场所需要的煤起,到现在他送得的总数,也就是十万斤出头,他这一开口,那可就是白给俞国振做两个月。
    俞国振惊讶地看着他,然后笑着摇头:“黄顺,十万斤煤,也不过是一百两银子罢了,你知道今日这一仗我花了多少银子么?”
    “公子花了多少?”
    “不提赏格,说动时罗峒狼兵出动,花了我一千五百两银子,礼物还不算。调动廉州巡海大使辖下三营水师。花了我六千两银子。从钦州城火药局弄火药出来,花了我一千两银子……”
    打仗就是打钱,特别是想要尽可能减少自己的伤亡,那几乎就是拿钱在砸对手。限于如今的条件。俞国振不能把钱花在提高自己的部队数量与装备质量上,只能求外援。
    这其实是不合算的举动,不过经历过这一次之后,整个西海再无可以威胁俞国振的力量,他总算是有了稳定的后方,可以安心种田。将自己的银子花在给家卫换制更好的装备上。
    比如说,这次出战,家卫身上所着的是竹甲,其防御作用极有限,俞国振其实想给他们换成半身xiōng甲,可是这需要大量的钢。
    “再加上赏格、抚恤,这一仗。我花了近两万两银子。”俞国振算完账,然后拍了拍黄顺的肩膀:“连两万两银子我都花了,还在乎你这一百两?老黄,你好生经营煤窑,将其做大,能够给我充足地供应石炭,那便是最大的支持了。如今我每月大约要消耗八万斤石炭,但到年底。这数字可能要翻一翻,明年这个时候,可能要再翻两翻……你好生规划一下。该修的码头,我遣人去帮你修。”
    “是,是……俞公子厚恩大德,小人,小人没齿难忘!”
    黄顺几乎都要哭了,八万斤石炭相当于八十两银子,年底翻一翻就是一百六十两,明年再翻两翻。那岂不是一个月有六七百两银子的大生意,一年做来下,他也是个万两银子大土豪,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美事!
    “多谢小官人,多谢小官人……不过。小官人,小人还有一件事情要劳烦小官人。小官人有几个兄弟,也都是实诚肯做的人,想请小官人也指点他们一条发财之路……”
    “呵呵,是听了我方才在船头之语,怦然心动了?”俞国振闻言微笑道。
    “倒不是听了俞公子的话,是小人吹嘘。”黄顺有些赧然:“小人得了俞公子照顾,手头宽裕了些,就想着当初与小人一起的几位兄弟,原本是请他们吃酒,席间不免吹嘘了几句,说小人得了贵人照拂,总算是时来运转,他们问起小人始末,小人便将俞公子的指点说出来了。”
    听得他小富之后不忘本,还记得当初一起落魄的老兄弟,俞国振对他生出几分好感:“这事情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不过,老黄,我觉得……你既然有这些可靠的兄弟,为何不将这石炭生意做大来?”
    “石炭生意做大?”
    “对,石炭若是操持得好,可是一个大的生意,比如说广州府,若大一个广州府,足有六十万人,其中住于广州城内的不下二三十万,这么多人吃饭烧茶,都要烧柴,以每人每天花费的柴钱为一文计算,一天广州城内百姓要花上二三百两银子买柴。若是你运作得当,完全可以以石炭取代三分之一人家的柴草,石炭可比柴要便宜,运输也方便。”
    “石炭煮饭烧菜?”
    “唔,这就要用专门的炉子了,可惜不是北方,若是北方,此物必大行其道,不过南方也行,南方多雨,天天买些湿柴不方便。”俞国振略一沉吟:“等我将专门的炉子与制煤器做成后再与你说这个吧,反正不急,倒是明年我需要大量的石炭,你一人未必操持得过来,你何不与这几位兄弟合伙,你得大股,他们得小股,或者干脆你雇他们为管事,替你管着煤矿?”
    这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此前黄顺总觉得,他采的石炭只有一个销路,就是俞公子的新襄窑场,而窑场用量总是有限,若是介绍其余兄弟也来做这个,必定会影响到自己的收入,因此他没有往这边想。可是现在不同,一个月六七十万斤石炭,靠他一个人真不见得忙得过来!
    “我方才跟你说的一个月六七十万斤石炭,还只是保守估计,只是用于烧制水泥石灰和砖瓦,若是……若是人手充足,接下来我还有另一个策划,若是建成了,我一个月的石炭用量,恐怕要超过百万斤甚至更多……”
    “百万斤甚至更多!”黄顺对俞国振却是有着一种极端的信任,俞国振说的只是策划,他却当成了现实,百万斤煤的生意,凭着他现在的那两处lù头煤矿,确实支撑不住,唯一的办法,就是打矿井深挖!
    想到这,他用力点头:“俞公子所言,小人明白了,小人这就去招募人手,开井挖矿!”
    “嗯,此事较急,若有什么需要我相助的,只管来找我。”俞国振道。
    黄顺告辞正要离开,走到门口时却又想到一件事情:“公子说另一个策划,莫非是要以石炭来冶铁?”
    “咦,你也知此事?”俞国振笑了起来。
    “唉呀……也是公子点拨提醒,小人想起来的,佛山阜曾有人也提过以石炭冶铁,只不过他说这石炭冶出之铁,质如土渣,实不堪用,此事干系重大,还请公子明察。”
    他说这话时有些惴惴,一来俞国振要是真开炉冶铁,用煤大增,对他来说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他反对此事不免有些患得患失;二来他对俞国振心怀敬意,怕自己提出反对意见,会引起俞国振的不快。
    但他想到若不是俞国振,他如今还是一个受人冷眼的破落户儿,哪得现在这般说媒的都快踩平了家中的门槛,因此咬了咬牙,他还是说了出来。
    “好,好,你愿意为我着想,我心里非常欢喜。”听得他说这话,俞国振也极是高兴,他不怕别人提反对意见,倒怕别人不愿为他拾遗补缺:“那是石炭中有毒气造成的,我会想法子解决这个问题……老黄,好生做!”
    “是,定不负小官人之托!”黄顺几乎是本能地说道。
    说完之后,他走出了门,然后呆了呆,自己方才的话,倒象极了是新襄寨中大小管家们对俞国振命令的回应。
    想到这,他哑然一笑,自己想得还真是太多了,如果真能在这位俞公子门下奔走个三五年,那可是了不得的资本!
    在他看来,俞国振手下的那些大小管家,一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