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暴-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有这等说法,这动物与树木,同属一源?”周皇后听这个倒是很有兴趣,她再贤淑,可后宫之中的生活还是比较无聊的,不仅是她,在她身边的小媺娖,也听得津津有味。
    方子仪心中一动,想到一件事情:“娘娘,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臣妾此次来,为坤兴公主殿下准备了一件小礼物,如今就在外边。娘娘可亲眼辨析,这《生灵纲目》总纲的说法是否正确。”
    周皇后听得是一件小礼物,正犹豫是否收下,朱媺娖先拍起小手叫好来。她也从周皇后身边跑到了方子仪身边,扯着方子仪的袖子连声道谢。这小模样儿,让方子仪想起子柠小的时候,对她更生好感。
    至少这位小公主身,并没有天家贵女的那种傲气,周皇后教育得非常好。
    不一会儿,小太监将礼盒搬进来,放在一小几,方子仪请将门窗尽数打开,这样光线就好一些,然后将那礼盒里的东西搬了出来。
    这东西,就是一架显微镜。
    在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出透明玻璃之后,玻璃产业就是俞国振重点研究的一个方向。这个时代,这可是独家生意,即使是欧洲人,也无法在大明与新襄进行玻璃制品的竞争。而且俞国振也很清楚玻璃产品在军事与科研的价值,比如说望远镜,再比如说显微镜。
    “这是什么?”朱媺娖看到这个由钢铁和玻璃组成的东西,好奇地问道。
    “这是显微镜,是我家相公造出来的。”
    方子仪很是自豪地说出“我家相公”四字,周皇后抿嘴微微一笑,果然,那个俞济民倒是个谈话的好话题。
    “显微镜?那是啥用的?”朱媺娖满脸都是不解。
    “就是将小的东西显得大来,这座显微镜,可以将东西放大一百倍!”
    “啊?”周皇后的好奇心也起了,她有些惊讶。方子仪肯定不会当面骗她。那这个由一些铁管和部件组成的小玩意儿,真有这样神奇的妙用?
    方子仪向周皇后道:“娘娘,请遣人摘一片树叶、取一根发丝来。”
    不一会儿,便有人从御园里摘了一片树叶,而发丝就更简单,直接从一个小宫女头摘下,吓得那小宫女瑟瑟发抖。方子仪将树叶放在了显微镜下,调好之后。对朱媺娖道:“公主殿下,你来看看?”
    朱媺娖倒是很想过去看,但周皇后却拉住了她,略有些担忧地道:“这东西……可有危险?”
    “娘娘请放心,且看臣妾试用。”方子仪凑到显微镜那边,看着衬在铜板之的树叶,放大一百多倍之后,那树叶极为清皙,就是细胞都能观察得到。方子仪虽然看过不只一遍了,但每每看到之时。都还是忍不住目眩神迷,感叹造化之玄妙。
    每当这个时候,她就非常庆幸,自己嫁给了俞国振。若不是俞国振。她哪里看得到这么玄妙的微观世界?
    见她试用并没有什么问题,周皇后还是让一个宫女前去试看,那宫女小心翼翼凑去后,然后惊呼出来:“真……真的,好大!”
    这一次朱媺娖再也按捺不住,她挤开小宫女。自己搬了个锦凳垫着,爬了观察台。旁边的宫女太监们慌忙将她扶住,但这时她已经凑到了显微镜前,哗地惊呼不断了。
    这座显微镜,原本是荷兰人虎克发明的虎克显微镜,而此时虎克才四岁,俞国振便将他的伟大发明夺了来。虎克是如何制造出镜片。一直是不解之谜,以当时的磨制技艺,他根本不可能制造出如此jīng巧的镜片,俞国振恰恰知道他的秘密,他无非是利用了熔融的玻璃液自身张力。知道这个原理,多做几百次试验,自然就有了现在的镜片。
    朱媺娖看得欢呼不停,先是看树叶,然后看发丝,再然后摸着什么都往显微镜下塞,甚至连自己的小手也塞去试了一试。听得她大呼小叫高兴无比,周皇后对方子仪的好感更是大增,她自己也忍不住凑去看了看,然后极为惊讶地道:“俞济民当真是巧手,这样jīng妙的东西,他竟然也能制成!”
    “其实说穿了也就没有什么神奇的,如今番人在海航行,多用千里镜远眺,据闻军中也有用此物。显微镜不过是依着这个原理而制,当不得娘娘如此夸赞呢。”
    尽管俞国振被夸让方子仪非常高兴,但她还是很冷静,她知道巧手固然可以让人赞叹,但在某些时候也会变成惹祸的原因。比如说,若是有个老顽固以木匠皇帝天启旧例,说这是奇技yín巧会引得天子玩物丧志,那么自己这次送礼,不但没有帮助俞国振结好皇族,反倒是惹来祸患了。
    “哇,水里好多虫子!”
    周皇后听出了方子仪话中的意思,正一笑yù言,突然听得朱媺娖嚷了起来。原来朱媺娖看别的都看厌了,便要宫女去大殿前防火的水缸里打了点水来,一看之下,顿时惊住了。
    周皇后凑过去看了看,脸sè沉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水中……怎么会有这么多虫?”
    她倒不是对方子仪发怒,而是对着那些太监宫女。一个太监应声道:“奴婢就去吩咐,把水全换了……”
    方子仪却道:“娘娘,臣妾也曾经看过,发觉几乎所有水中都有虫,但水若是煮沸了,那虫子便死了,喝下去并不碍事。”
    周皇后将信将疑,唤人打来干净的井水,还有玉泉山的泉水,在显微镜下一一试过之后,她才感慨地道:“原来如此,坤兴,你以后喝水,再也不能喝生水了!”
    朱媺娖也被那些虫子吓到了,闻言点了点头,她歪过脸来,看着方子仪:“这些道理,都是那位本领很大的俞济民教你的么?母后,能不能请俞济民也来教媺娖?”
    孩子的童言,方子仪并没有往心里去,而周皇后却是心中一动。未完待续。。

三三一、勘破执念思后手(一)
    崇祯下朝后,得知俞方氏还未离宫,便没有急着来见皇后,后来听说皇后还留了方子仪用午饭,他心中不免也有些好奇。
    召见方子仪以示恩宠,完全是因为俞国振的缘故,在崇祯原来的设想中,留她半个时辰左右就很了不起了,没有想到最几乎是一整天。
    这让他越来越好奇,到后来干脆派了个小太监去守着,自己则将几位分守城池的文臣武将一一召来询问警戒情况。都是些每日问几遍的东西,崇祯也觉得有些厌烦,可是若不盯着,又不知道这些人会玩出什么花样来。
    到了傍晚,那小太监终于来报,俞方氏已经出了宫,崇祯这才放过那几个被弄得精疲力竭的大臣,匆匆赶到坤宁宫。
    远远地就听到了朱媺娖欢快的笑声,这声音极是悦耳,听得崇祯也被感染,即使是在如今局势下,他也苦中作乐地笑了笑。
    “看来那位俞方氏人挺不错,皇后竟然还留了她用饭。”跟着朱媺娖玩了会儿显微镜,崇祯向周皇后道。
    周皇后点了点头:“确实是大家闺秀出身,举手投足都知礼仪,而且甚为谦和,坤兴很喜欢她。便是臣妾,也觉得其人如芝如兰,虽言语不多,却自是芬芳迷人。”
    在周皇后的口中得到这样的评价,那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了。
    周皇后沉吟了半晌,轻声问道:“有一件事情,今日坤兴想让俞济民给她当师傅。”
    崇祯听了哑然失笑:“孩子话儿,外臣如何能来给公主当师傅……嗯?”
    他知道周皇后说话不是没有理由的,提朱媺娖的这话,可不仅仅是让他发笑。他偏过头去,周皇后却又抿着嘴,什么都不肯说了。
    “慈烺啊……”崇祯恍然大悟。
    周皇后之子朱慈烺,在崇祯三年便被立为太子,他现在也已经七岁,按民间虚岁来算,应该是八岁了。崇祯这些年来一直为朝廷的事情焦头烂额,对这个儿子的关注未免要少了些,到这个时候,他猛地想起,该为太子选侍班讲读官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
    崇祯此前一直在伤脑筋,除了赏赐田宅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来笼络俞国振。皇后的提醒让他精神大振:若是任命俞国振为太子的讲读官,那么便算是太子的老师,两人有了师生关系,还愁他今后不殚精竭虑为朱家皇室效力?
    而且,俞国振今年才二十岁,比自己要小近十岁,大明的天子少有长寿者,若是自己有什么意外,有俞国振辅佐太子,何愁朝中有什么动荡?
    “皇后所虑之事,朕已经明白了。不过,想让俞济民为太子讲官,这可不大容易……”
    崇祯想得更多一些,他后宫里佳丽不多,除皇后外,就田贵妃最有宠,而田贵妃子嗣也不少,皇后虽然是个大度的,却总得为自己的骨肉做些打算。若俞国振真成了慈烺的讲官,那么太子手中便有了一个可用的人……然后崇祯就从自己的想象中清醒过来。
    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俞国振对当官没有兴趣,他的性格也有些偏狭,杀性过重,不适合为太子师。
    很短的时间里,崇祯便在俞国振身上又找到了许多缺点,这让他犹豫起来。
    俞国振并不在意崇祯在宫中琢磨着是否要让他当太子讲官的事情,他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建奴身上。
    自上次枣林村之战过后,建奴谨慎得多了,俞国振迟迟也没有找到作战的机会。反倒是建奴,颇有斩获:七月二十一日,他们围攻定兴,到七月二十七日,攻破城池,杀了致仕在家却愤然入城助守的前光禄寺少卿鹿善继。
    “且看仔细,建虏大队人马是不是真离开了!”
    定兴距离京师就有些远了,而且定兴四周,尽是平阔的田野,此时又已经过了麦收时节,田里空落落的,想要接近建奴而不被发现,需要一定的技巧。因此,当霍彦向身边的同伴询问时,他们离建虏人马足有一里多远。
    好在透明玻璃研制成功后,望远镜这种装备,已经配备到了虎卫的每一个棚,所以霍彦在一里之外,伏在地上,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建虏的行动。
    “小心,小心,一队建奴向我们这边过来了,有……十八人,看模样,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