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暴-第6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chūn秋正盛,还没到这个地步,待七十以后退休也可。”
    “呵呵,陛下说他现在身体尚健,能够四处走动,故此希望在七十以前逛遍咱们华夏的大好河山,象徐弘祖先生一样——那个名为照相机的发明,不就是陛下亲自督促下造出的么?”
    在这篇俞国振八年后退位的专访中,俞国振特别提到了“照相机”这一发明,这是半年前才被推出的一种新型机械,也是华夏化学和光学发展到了一个高度的结果。用它可以清楚地将风景、人物留下影像,据说在不远的将来,还要推出彩sè的图像。
    对于提倡大写意的华夏艺术来说,照相机的逼真影像,实在是有些不合。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却是一个让人惊讶的东西,只要保持几秒钟的静止姿态,便能摄出人的影像来,实在神奇。
    顾炎武知道,这是华夏化学和光学历经了近三十年高速发展后的结果。在俞国振的亲自过问下,数以百计的研究员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jīng力在这件事情上。顾炎武以前不知道俞国振为何要如此,这一次,他却从俞国振那边得到了某种答案。
    “陛下为帝,也可以游历天下根本不需要退位啊。”王传胪叹道。
    “若是为帝却游历天下,只怕会有荒误国事之举,如同隋炀帝一般?”顾炎武似笑非笑。
    “这……”王传胪也就是发发牢sāo,他知道,顾炎武是俞国振的死忠,俞国振的决定无论正确不正确,他都会衷心拥护。
    “首辅,莫非你是想要连任?”
    写了这么多年的时政评论,顾炎武的政治嗅觉也是极为敏锐的从王传胪的反应中,他终于明白了王传胪的意思。
    王传胪没有回应这个问题。
    俞国振根本没有给他提出再连任一届的机会,连皇dì dū要退位致休,他一个首辅,又凭什么连续坐下去?
    更何况,俞国振还批评了这几年种下生产过剩病因的事情,显然对于他能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抱希望的。这种情形下,换更有办法的人上来,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谁更有办法?
    王传胪已经知道俞国振心中理想的下一任首辅人选是谁了。
    “将岸啊……”
    “老将,这次需要你出马了,人道是老将出马,一个抵俩我要看看你能不能抵俩个首辅用。”
    与此同时,俞国振在书房里正接见将岸。
    王传胪的第一个任期当中,除章篪辞了次辅之职退休之外,将岸、张正都在职,另外还补充了四个次辅,但到了王传胪的第二个任期,因为蟾洲出现了一些问题,将岸被任命为次辅兼蟾洲总督常驻于蟾洲,实际上是被王传胪排出了中枢圈子,只是在这次联席会议之前,他才回到上海。
    听得俞国振这话语,将岸好一会儿没有开口。思忖了足足有五分钟将岸才道:“陛下托以重任,将岸不敢不竭尽全力只是对于生产过剩之事,将岸实在没有太好的办法,如今唯有一策,那就是以武力迫使欧罗巴、天竺和波斯诸国开放市场。”
    俞国振摇了摇头:“武力绝对不是办法,反抗不会停止,我们就算把反抗者杀尽,那自己的目的还是没有达到,仍然解决不了国内生过剩的问题。而且,我不希望开一个先河,凡有内部矛盾,便转向外部输出,以对外战争来解决内部矛盾,最后的结果不是培养出军阀,便是将自己拖垮。
    军国主义从来不是俞国振的第一选项,华夏到现在,已经遥遥领先诸国,只要维持其发展,哪怕其间出现一些类似于经济危机这样的波折,都不会影响华夏光明的未来。相反,试图为了一个小小的内部矛盾,去挑起对外战争,其结果只会激化内部矛盾,这是俞国振的认识。
    “那当如何应时?”
    “我们现在是物质财富产能极大过剩,却不是整个财富产能过剩。”俞国振对王传胪时并没有详谈,但对着将岸,他觉得可以透一下底:“我们如今已经修出足够多的路,这些路可以将百姓送到华夏大好河山的各处,游览这些大好河山,便可以带动无数人就业….……..他们有了工作有了收入,便也有了财力前去购买多余的产品口”
    俞国振解决的方案,就是调整华夏的产业结构,将能制造jīng神财富的第三产业在产业中的比重极大提高起来!
    华夏有的是壮丽风景名胜古迹,有的是自然奥妙人文场所,这些年来,华夏百姓的识字率增加,对美的欣赏能力也在提高,这些都将迫切地变成消费需求,而这些需求,将成为华夏下一轮发展的巨大的推动。
    对于将岸来说,这是打开了一扇新门。
    “无怪乎陛下受访时说,要用照相机去摄下各种奇景……原来陛下是这般打算!”

七二零、人有散时曲有终(四)
    “这里便是我们华夏朝太皇的故居了,当初太皇就是在这里,训练出无敌的虎卫,平贼定寇,开始他波澜壮阔的征程!若没有太皇在这里的基业,就没有如今的华夏,也没有我们五亿三千万的华夏子民!”
    导游拿着一个电喇叭,指着细柳别院向众人介绍道。此时已经是华夏三十年,离崇祯五年俞国振开始自己的事业时起,整整过去了五十年,就连俞国振退位太皇,也已经过去了六年。
    华夏的人口,在三十年中翻了两翻,托医疗水平提高与营养丰富的福,母婴死亡率大为下降,当初的一亿五千万人,现在已经多达五亿三千万,其中居住在华夏本土大陆的,大约是四亿,居住在东南群岛诸省的,约有一亿,尚有三千万,分布在从美洲西岸到非洲东岸的广阔区域里。
    跟在导游后面的旅行团人数约是三十个,在细柳别院象这样的旅行团,每天至少要接待上百个。旅行团的成员也有老有少,年长的戴着花镜的一对老年夫妻发丝如银,不过他们的感情却是相当好,老人总是牵着老妇的手。
    “崇祯五年,也就是五十年前,因为太湖中的水匪袭击,上皇第一次带着部属出战,那个时候,上皇才虚岁也只有十六岁。”
    “大家可以看看,这座细柳别院规模其实不大,一进来之后,最惹人注目的,就是这里的cāo练场,你们还可以在cāo练场上看到黑sè的火烧过的痕迹,那是张献忠三次烧毁细柳别院留下来的……”
    导游开始会声会sè地讲起当年的战事,从清剿水匪到与张献忠的三次会战,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都是他们所知道的历史的一部分,但导游还说了一些细节,让人仿佛穿过时空,回到了那个时期。
    银发的老妇抬眼看了老头一眼:“当时情形真如此?”
    “呵呵,导游么,柳敬亭的弟子,总有些吹嘘。”老人微笑回答:“也没有这么惊险,倒是如是当年遇着了一些事情,她身子骨弱,如当初大冬天里落水也有关系……”
    人一老了,就容易回忆当年往事,老人说到这里时,便有些神思驰荡。老妇浅笑着看着他,足足过了几分钟,老人才回过神来:“啊,落后了,咱们得赶几步,莫要被抛下了。
    “只有你抛下别人的份儿,现在也尝尝被别人抛下的滋味,有何不可?”
    “话可不能这么说……”两俩口斗着嘴,紧了几步向导游那边追去,虽然白发苍苍,但他们的身体却很好,小跑几步也不气喘。
    “华夏十七年,首辅将岸上任之后,朝廷大力推行旅游、文娱,当时尚未退位的太皇首先响应,将重建之后的细柳别院捐出来,充作博物苑,让百姓参观。如同咱们华夏所有博物苑、自然景区一般,这里收的门费,仅是象征xìng的一枚银元——也就是现在我们所使用的一元纸币。”
    “当然,既然成了博物苑,我们除了可以看到当初太皇生活起居的地方,也还可以看到咱们华夏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展……诸位请随我来,出了细柳别苑,在后边大伙还可以尝到最正宗的新襄卤煮,这可是不能错过的美味。”
    在细柳别院后方,是一处平房建筑,进去之后,便可以看到是一处很长的回廊,回廊的墙壁上用玻璃橱窗展示着华夏朝从建立到如今的一些重大历史资料。其中既有实物,比如说华夏朝在初年与罗刹人争夺北溟苔原时缴获的哥萨克马刀,也有模型,比如说在分割英吉利时立下赫赫战功的华清号蒸汽铁甲舰的一比五十实体模型,当然也有大量的图片,特别是在华夏十六年以后,大量的照片从全景展示了华夏朝的成就:从列车飞驰而过的金陵长江大桥,到正在为华夏中部供应大量电力的夷陵电坝,从整修过的京杭运河,绵延万里的海上商路,当然,为了给如今华夏朝宣传的旅游文娱等非物质财富产业做宣传,也少不了各地的美景。
    回廊的后半部正在增加展位,游客们看到几个工人正在将一个银灰sè的瓶子放在一个展柜中,详细的介绍资料还没有贴好,只是有个“铝瓶”的硬纸片。
    “这就是著名的铝瓶仿制品,大家都知道,就在前年,我们华夏西海舰队成功摧毁了最后的抵抗力量,迫使欧罗巴主神教接受铝瓶掣签制度,主神教的前任教皇去世之后,拥有继任资格的红衣主教,必须经过铝瓶抽签,才能正式继位。”
    银发老人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消息让他觉得心情极为舒畅。
    “现在,在欧罗巴,几乎凡有主神教教堂的地方,就有道观,许多城镇也出来了佛塔,孔子书院更是到处都是。我们华夏兼容并包、厚德载物的普世观念,正在影响着欧罗巴,将欧罗巴从极度自私自大的一神邪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给它们带去理xìng与光明……”
    “导游阿姨,为什么是个铝瓶?”有个小孩儿开口问道。
    “哦,大家知道,最容易分解出铝的办法,是通过电解,但是欧罗巴直到现在还只是进入蒸汽时代,还没有正式投入运作的电厂,囡此他们不能自己大量生产铝。我们华夏的铝制品,在欧罗巴的售价非常高,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