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16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面对的是美国,攻击效率低一点也很正常,可是低到5%,20枚导弹才能摧毁1个目标,那就很不正常了。

以当时的情况,美军完善的防空与拦截系统确实起到了作用。

问题是,导致攻击效率如此低下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共和国军队自身。

根据战后公布的一些消息,大陆战场上的作战消耗远远超过了之前预期,原本计划能够使用半年的弹药储备,结果在前4个月就消耗一空。要知道,这里的“弹药储备”包括共和国军火企业在此期间生产的弹药。也就是说,到4月底的时候,共和国军火库里的巡航导弹就将告罄。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消耗速度超过预期,所以在2058年初,国防部就调整了弹药生产计划,要求军火企业提高产能。

问题是,在生产能力无法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即新建造的厂房还没有竣工、新订购的生产线还没有投产,而已有生产线已经24小时不间断的运转,要想提高产能,唯一的办法就是简化生产程序。如此一来,肯定会降低弹药的技术指标,即降低弹药的性能。

正是如此,在太平洋战场上,轰炸机使用的巡航导弹实际上是“简化版”的巡航导弹。

按照共和国国防部在战后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早在战争爆发前,共和国天军就针对战争期间,各类精密弹药(即精确制导弹药,天军是精确制导弹药的最大买家)的消耗量将超过战前预期、库存不足、产能不够等特殊情况,制订了一份秘密备用方案,而该方案的核心就是通过降低战术指标来简化精密弹药的生产程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提高弹药产能,满足战争需求。

就拿专门供战略轰炸机使用的重型巡航导弹来说,在不配备核弹头,也就是不以战略打击为主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降低部分不必要的战术指标,比如可以将复合闭路制导系统简化成最基本的控制系统,即利用一个电磁场强度过载断路器,让制导系统在受到强制电磁干扰的情况下自动关闭,导弹则按照固定弹道飞完最后几十千米,从而省去了复杂、而且昂贵的闭路制导系统,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问题是,简化了制导系统,导弹的攻击精度肯定会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先进的制导系统还对提高突防率有很大的帮助。仍然以重型巡航导弹来说,在突防阶段,即便遇到强制电磁干扰,导弹上的一套光学传感器还是会继续工作,接收到高能激光照射的时候会让导弹进行规避,并且在规避之后让导弹回到原来的弹道上,从而使导弹具备应付激光拦截系统的能力。简化了制导系统之后,这些功能都不存在了,或者被弱化了,从而使导弹在拦截系统面前的突防效率大打折扣。

这一点,美军的战斗记录就能佐证。

根据战后收集到的相关证据,在2058年4月27日到5月7日,马里亚纳群岛的美军防空部队与防御系统击落与拦截各类目标近6万个,其中拦截系统拦截的超过5万个。即便这一战果有些水分(共和国天军在战后只承认不到20%的巡航导弹被美军拦截,而当时能够进入美军防御系统拦截范围的只有战略轰炸机投射的巡航导弹),减半计算的话,也足以证明简化后的巡航导弹确实存在严重的性能缺陷。

问题是,在战争期间,保证产量永远比保证质量重要得多。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生产的“黑豹”坦克被共认为最优秀的中型坦克,性能远远超过了苏联的T…34。可是其产量却比T…34低得多,即便不考虑因为过于精密导致较高的故障率,1辆“黑豹”都要面对近10辆T…34,这样的数量差距,足以让任何性能优势变得荡然无存。

当然,性能上的缺陷也不能回避。

由此可见,战争期间,共和国陆续淘汰了巡航导弹,用使用相对简单的非制导弹药与动能弹药的空天轰炸机取代了战略轰炸机,也与巡航导弹本身的缺陷、特别是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难以大幅度提高产能有很大的关系吧。

只不过,谁也不能否认,这11天的轰炸取得了决定性的战果。

别看只轰炸了5000多个目标,而且其中半数以上都是移动目标,即车辆、舰艇,而不是基础设施,可是千万别忘了,轰炸范围就那么大,即便算上所有岛屿,马里亚纳群岛的陆地面积也就只有1000平方千米出头,与一座拥有500万人口的城市的城区面积差不多,而在这么一座城市内,真正值得轰炸的军事目标与重要基础设施肯定不到5000个,甚至不会超过500个。

从共和国天军公布的轰炸结果来看,在这11天的轰炸之后,马里亚纳群岛上的美军军事基地基本上全面瘫痪。说的准确一点,是暴露在地面上的基础设施全部被摧毁,或者失去了修复价值。也就是说,天军按照计划完成了轰炸任务。虽然以当时的情况,共和国的情报系统肯定掌握了部分美军地下设施的情报,而且天军也有对付地下设施的弹药,但是从战后公布的一些资料来看,天军并没轰炸岛上的地下设施。

可以说,这算得上是个比较大的失误。

要知道,对登陆部队来说,真正的威胁肯定不是来自地面,而是来自地下。

从战术上分析,登陆之前,共和国海军肯定得夺取制海权,至少要在登陆期间掌握制海权,不然运送登陆部队的两栖舰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陆战队上岸之后的进攻行动也得不到保证。以共和国海军、以及陆战队的火力,能够发起登陆战役,就有足够的能力摧毁岛上的军事设施,准确的说,是地面军事设施。别的不说,只要有一支航母战斗群的护航战舰在登陆场附近活动,就能用舰炮摧毁马里亚纳群岛中任何一座岛屿上的地面军事设施。相对而言,美军的地下设施都很坚固,不是海军与陆战队的战术武器所能对付的,肯定得使用大威力武器,而这也正是战略轰炸机的强项。

事实上,陆战队上岸后,最大的威胁就来自地面以下。

后来为了这件事情,天军还处理了几个专门负责战术规划的高级参谋。

不管怎么说,这个失误让海军与陆战队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在轰炸机全力出动的时候,海军的太平洋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也已开赴战场,第一舰队在马里亚纳群岛西部海域活动,第三舰队则在北面的火山群岛海域活动。如此一来,相对较弱的第三舰队就能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掩护,而第一舰队则担负起了夺取制海权、以及支援陆战队上岸的重任,同时还得在战役开始前,为两栖舰队与运输船队清除航线上的威胁,确保登陆部队到达战场。

让人有点无法理解的是,美国海军并没采取相应行动。

直到5月7日,美军太平洋舰队的第三舰队、第五舰队与第七舰队都没有出现在马里亚纳群岛海域,其中第三舰队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南太平洋上掩护运输船队,第五舰队在北太平洋上保护正在阿留申群岛上施工作业的工程部队,第七舰队则退到珍珠港、整编才刚动员起来的预备役官兵。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美军没有出动舰队,与共和国海军争夺制海权的意思。

当然,这并不表示美国会放弃马里亚纳群岛。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美军没有派舰队过去,与战况有直接关系。即在共和国天军轰炸机部队的威胁下,美国海军不敢让舰队贸然靠近马里亚纳群岛。不管怎么说,如果100多架轰炸机同时出动,再加上几艘神出鬼没的潜艇,任何舰队都很难抵挡来自天上与海下的联合袭击。

事实上,轰炸期间,美军一直在向马里亚纳群岛增派作战力量。

4月30日,美军就在密克罗尼西亚的波纳佩岛附近海域部署了一座由40艘模块船组成的超级海上基地,然后出动200多架垂直起降运输机,昼夜不停的向1000多千米外的关岛运送作战物资、武器装备与军事设备。根据美军的记录,在5月7日之前,就向马里亚纳群岛运送了至少4000枚区域防空导弹(都是以集装箱的形式封装好了的,运到发射阵地上与火控系统对码之后就能使用),不然岛上的区域防空系统也不可能击落近万个目标。在此期间,美军至少向岛上运送了50万吨弹药物资,而且绝大部分是专门提供给陆战队炮兵部队的炮弹。更重要的是,美军至少向马里亚纳群岛增派了15000名官兵,而且基本上都是从陆战队其他部队抽调来的老兵。

由此也看得出来,美军不但不打算放弃马里亚纳群岛,还做好了死守的准备。

同样的,共和国海军也不会退缩。

5月7日夜间,登陆前的火力准备开始了。

与前期轰炸相比,登陆前的火力准备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即针对登陆岛屿、甚至登陆岛屿上的某一特定区域。比如登陆海滩进行火力准备,重点打击该区域内的敌人,以及敌人的反登陆设施。

如果说在此之前,共和国天军的轰炸行动还算得上是有板有眼的话,那么共和国陆战队选择登陆塞班岛、而且将登陆场定为岛上最北端的萨瓦内塔角,那就非常出人意料了。要知道,萨瓦内塔角南面千米处就是北马里亚纳群岛的首府,即塞班市。准确的说,萨瓦内塔角是塞班市郊区的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也是岛上3个向游客开放,而且拥有全套基础设施的海滩浴场之一,如果不是因为战争爆发,每年5月初,这里至少会聚集上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不可否认,在风景如画的海滩浴场登陆,迎接共和国陆战队官兵的肯定不是身着比基尼泳衣、皮肤晒的黝黑的金发美女,而是无情的枪弹、以及松软沙滩上的陷阱。虽然从突然性上讲,岛上的守军也很难料到共和国陆战队会如此大胆,在距离塞班市如此近的地方,也就是距离守军防御中心如此近的地点上岸,但是对登陆部队来说,上岸也许不难,可是要想在上岸后站稳脚跟肯定不容易。别的不说,冲滩之后,因为登陆场东西宽度不足千米,所以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