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火行业与其他生产制造行业有很大的区别。不说别的,某些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制费用高达数十亿、甚至数百亿,最终的产量却少得可怜。比如,美国在研制F…22战斗机的时候,投入300多亿美元的研制经费,产量却不到200架,平摊下来,每架的研制经费就超过2亿美元。虽然很多研究成果会在其他武器装备上得到利用,或者在民用领域得到推广,但是高昂的研制费用能让任何一个国家望而却步。研究F…35的时候,美国就以“共同开发”的名义邀请其他国家参与研制工作,分摊研制费用。

扩大出口,成为分摊研制费用的最佳办法。

仍然以美国为例,美军采购的F…16战斗机的价格仅为出口价格的50%。通过大规模出口,不但能够以量产的方式降低制造成本,分摊研制费用,还能从中赚取高额利润,刺激军火企业开发新技术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整合军火企业也是缩减费用的有效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有数百家军火生产商,仅制造军用飞机的企业就有波音、格鲁曼、道格拉斯、共和等十多家企业。经过数十年发展,美国的军火生产商减少到了十多家,生产军用飞机的只剩下了波音、洛马、诺斯罗普与通用电气四家。企业越大,资本越雄厚,投入研发的费用越多,开发新装备的能力越强,竞争力越高。

共和国要想成为军火生产与出口大国,必须尽快整合国内分散的军火制造企业。由国家来做,不但效率低下,还与即将出台的《政府行为规范法》相抵触。在此情况下,只能由民营企业来做,通过联合、收购、吞并等方式逐步将各家军火制造商整合到一起,最终形成一家或者几家超级军火生产商。

当然,改革要一步一步的走,军火领域也不例外。纪佑国让蔺彦博等人出资成立“中重公司”,只是军火企业改革的第一步。

了解了纪佑国的想法后,蔺彦博不再担心什么。

按照“中重公司”与国资委签的合作协议,参与合作的32家国营军火生产企业在“中重公司”各拥有1%的股权,国资委以技术入股的名义拥有17%的股权,另外51%的股权中,蔺彦博与李成文各占12。5%、叶永畿占10。5%、龙誉腾占8。5%、龚书涛占6%、剩下的1%归蔺慕华。

最初,李成文与叶永畿并不赞同国私联营。在他们看来,国家入股的直接后果是分散了股权,对公司经营非常不利。与政府谈判期间,李成文与叶永畿提出了他们的想法。经过磋商,最终在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国资委与国营军火生产企业只有“分红权”,没有公司决策权。除了由国家安全部门负责技术保密工作之外,其他事务由蔺慕华代表的董事会全权决策。

签署了协议,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5天之内,“中重公司”的审批工作全部完成,董事会也宣告成立。虽然蔺慕华只有1%的象征性股权,但是在其他六人都无心过问公司的情况下,赋予蔺慕华全权决定公司经营事务的权力,由蔺慕华担任董事长。

除了日常经营外,公司的另外一项关键工作就是技术保密。军火贸易与国家保密工作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各项先进军事技术。不管在哪个国家,哪家军火公司都与政府签署了相关保密协议。什么武器能卖,能够卖给哪个国家,不由公司决定,由政府等国家权力机构决定!因此在“中重公司”中,军情局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按照纪佑国的吩咐,潘云生派了两个最“可靠”的人去“中重公司”负责营销与技术保密工作。不但是最“可靠”的,还是最“神秘”的两个手下。毕竟,军情局不能明目张胆的经营军火买卖。

蔺彦博乘坐的私人飞机刚刚从机场起飞,李存勋与刘晓宾就来到了“中重公司”总部。

对两个“职业间谍”来说,这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

两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服从女老板的指挥!

    卷四 军火帝国

第10章 新人报到

进了电梯,刘晓宾不自觉的打量了一下身上的衣着。

“你在看什么?”李存勋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注意大门处那个侍者看我们的眼神了吗?”刘晓宾苦笑了一下,“简直就像看到了进城的乡巴佬一样。”

“得,就你观察仔细。”李存勋摇了摇头,“别抱怨了,至少老潘没把我俩派去守边关。”

“李哥,你怎么不跟老潘说说?”

“说什么?”李存勋也苦笑了起来,“能说的,我都说了。老潘是啥脾气,你不清楚?昨天晚上我还专门跑去找了他,结果一句话就把我顶了回来。”

“什么话?”

“还不是五百万的年薪。”

刘晓宾迟疑了一下,随即笑着拍了拍搭档的肩膀。“看来,我们哥俩得耗在这里了。”

电梯停了下来。李存勋摇了摇头。没再说什么。

按照潘云生地安排。李存勋出任“中重公司”专管营销地副总裁。年薪250万元。外加不低于年薪地年底分红;刘晓宾出任“中重公司”专管技术与客户资料地副总裁。待遇与李存勋一样。

在其他任何一个“打工仔”眼里。500万薪酬地工作算是顶天了。

李存勋与刘晓宾却不这么看。在军情局工作。他们从不关心收入问题。所有开支都可以报销。虽然干外勤又苦又累。还时刻面临生命危险。但是外勤特工有很大自由。不会受到太多约束。

接到命令时。李存勋就找潘云生谈过。他地想法很简单。去“中重公司”管理营销与技术资料。随便派两个内务人员就行了。没必要“浪费”军情局最出色地两个间谍。

潘云生的答复很直接:没得谈。

后来,李存勋又找机会跟潘云生谈了几次,对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

潘云生派李存勋与刘晓宾去“中重公司”,不仅仅因为他俩最可靠,也不仅仅因为他俩的身份连军情局的其他人员都不知道,而是因为他俩短期内无法执行外勤任务。

从美国接回蔺彦博、搞垮CIA前任局长帕墨尔、直接导致前总统贾培尔在“戴维营爆炸案”中丧生,CIA将李存勋与刘晓宾列为了“头号通缉犯”,分别悬赏1500万与1000万美元卖他俩的人头。

在日本“策反”小泽、搞掉福田多闻、鸠山家族灭族、直接导致军人上台执政,日本情报机构也将李存勋、刘晓宾、还有被两人策反地宫本健太郎列入“黑名单”,悬赏1000万与500万美元通缉李存勋与刘晓宾。

2015年,两人还在印度搞了那么多事情出来。

在此情况下,别说让李存勋与刘晓宾执行外勤任务,就算在国内,他们的安全也得不到绝对保证。半年来,李存勋与刘晓宾基本上无所事事。

潘云生肯定不会让两人闲着,总得给他们安排点事情做。

李存勋不但明白潘云生的想法,还清楚局长让他们去“中重公司”就职的真正目的。

作为外勤特工,李存勋与刘晓宾最多干到45岁,之后要么“退休”、要么转做内勤与管理。当年,潘云生从外勤转为管理,干了近十年,才成为军情局局长。更重要地是,不是每一个外勤特工都能转为管理人员。

李存勋是潘云生一手栽培的高级间谍,个人能力十分突出。虽然潘云生从来没有向李存勋提起过,但是李存勋知道,潘云生一直将他当作接班人培养。

要想成为军情局局长,必须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不说别的,军情局有3200多名在国外执行任务的间谍、13000多名在国内执行任务的外勤特工、35000多名内务人员与情报分析员、多名技术人员,另外还有一支只有潘云生知道具体人数的“鼹鼠”军团,总人数接近6万人。管理好这么多人,让每一个人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潘云生最多再干一届,所以李存勋不可能走潘云生的老路。要在这么短地时间内获得管理经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李存勋去管理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

想到这一点,李存勋就知道今后与外勤任务无缘了。

来到蔺慕华的办公室,李存勋与刘晓宾的衣着立即让蔺慕华瞪大了眼睛。

“你们怎么穿得这么随便?”蔺慕华打量了两人一番,明显对两人身上的夹克很不满意。“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要给公司员工做表率,不能再像以往那样随便了。”

“蔺总,我们也是刚刚收到消息。”

“不要这么叫我,像以前那样,叫我蔺小姐,或者慕华。”

刘晓宾苦笑了一下,没再多说。

蔺慕华从抽屉里拿出两个牛皮纸袋。“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抽空到商场去两套像样点的西装,有必要的话,我很乐意当你们地着装顾问。”

“这就没有必要了。”李存勋拿起纸袋,丢了一个给搭档。“老潘向我们大概介绍了一下情况,我是公司的营销副总裁,小刘是……”

“这些只是对外公开的身份。”蔺慕华拿起了一份文件,“刚刚收到的,最新的订单。”

“这么快就有第一笔买卖了?”刘晓宾立即拿起了文件。

“还没有谈成,算不上买卖。”

李存勋习惯性地掏出了香烟,反应过来后,朝蔺慕华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你们随意吧,不用在乎我。”蔺慕华淡淡一笑,说道,“文件是外交部送来地,伊朗提出了新的采购意向。外交部已经给伊朗照会,让伊朗政府派人跟我们谈。”

“竟然买这么多武器!”刘晓宾惊呼了一声,“战斗机、潜艇、坦克、防空系统,简直是无所不包,伊朗地胃口不小嘛。”

李存勋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与军情局联系了吗?”

“这就是你们的工作。”蔺慕华淡淡一笑,说道,“你们来之前,我与国资委地同志通了电话,大概了解了一下军火交易的过程。在伊朗采购团到来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哪些武器能卖,哪些武器不能卖。其次,我们还要准备好可以出售给伊朗的武器资料,供伊朗采购团参考。因此,你们最好尽快搞定这两件事情。”

“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