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龙吟天-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武昌起义的27年后,同样是10月10日,日军106师团在万家岭遭到毁灭打击,松浦老鬼子侥幸逃生,但手下所剩无几。此仗被称作“万家岭大捷”。

这大捷固然值得称道,但日军一个师团的灭亡,却没有摧毁整体日军的主力,就在中国军队围歼鬼子106师团时,日军在整体部署上,已完全形成了对武汉的包围之势。中国军队被迫全面撤退,10月27日,“万家岭”大捷后的第17天,武汉三镇全部失陷,至此,日军已经付出了20余万人伤亡的代价,中国军队更惨,有40多万将士或死或伤。

吟天小队被投放战场,本来打算再助国民党部队打一场胜仗,结果没想到又是被迫西撤,那心里别提多别扭了。而就在这时,戴笠的情报机关带来一个消息,一位八路军将领,已开始成为日军的噩梦。

若问此人是谁,(拍木)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七回 神头岭日寇殒命 陈旅长偶遇双雄

“志士别东流,豪杰佩吴钩。易水西行日,狂啸解千愁。”一首本套评书作者东旭鹰所写歪诗《刺客行》献给诸位,这诗歌貌似是表现古代刺客荆轲,前去行刺秦王、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时,告别燕国,佩刀西行时的场景。实际上诗中另有深意,是说某些人,出于对国家、对理想的忠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顾一切投身大业,虽然明知也许自己的结局将极为凄惨,将失去很多珍贵的东西,但毅然前行,不计个人得失。心中虽有万般愁绪,却尽付长啸之中。

所以说,自古至今,德才兼备者往往悲剧居多,但只要他们能得遇志同道合的伯乐,即使为知己而死也在所不惜。我个人只希望,在咱们的新社会里,古代压制人才、糟践人才的悲剧不要再上演,每一个德才兼备者都能得到尊重与重视,那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美好和谐、人民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幸福安康,这应该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好,咱们闲话不表,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回书,讲的便是一位壮志得酬的八路军杰出将领,此人姓陈名赓,黄埔一期的高材生。在1925年二次东征时,他曾奋不顾身救出蒋介石,蒋介石对他也是感激涕零。按道理说,如果此人留在国民党内,应该可以得到重用。但是,当蒋介石举起**屠刀时,他毅然从留学中的苏联回国,参加南昌起义。后来,他在上海曾主持中共中央特科情报工作,在红军中曾担任团长、师长,曾与著名的鲁迅先生密切往来,也曾被国民党逮捕。他面对蒋介石高官厚禄的诱惑无动于衷,经国母宋庆龄亲自大力营救,他才回到红军之中。这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中的一个传奇人物,当然了,当时来说,他也是一个非主流的英雄,就跟那个XXX一样。(表演者自定名字,可以说自己,也可以说著名的非主流人物,说东旭鹰,我也不在意)

就在贺龙师长率部收复晋西北、国民党陈诚准备与日军决战武汉时,也就是1938年的3月,这位陈赓,在刘伯承与**的部署下,也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那就是神头岭之战。

话说1938年2月,日本鬼子大举进犯山西南部与西部,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与**的率领下,盯上了日军的108师团,而且发现日军有个好习惯,“一处挨打,八处救援”。刘邓二位首长,觉得日本鬼子这个习惯是非常不错的、非常与时俱进的,因为八路军也有个好习惯,是什么呢?叫“围点打援”,就是我围着鬼子,但不着急消灭鬼子,等你的七大叔八大舅来救你,我在半路上帮你接待一下他们,顺便料理料理,替你们家减减人口。到时不怕你来的多,就怕你不来。

于是,八路军决定攻击黎城,同时派一支主力部队在敌人前来救援的路上,设下埋伏,招待招待救援的鬼子。而这打援的任务就交给了咱们非主流的英雄陈赓。

陈赓接到任务,立刻摊开阎锡山那边传来的地图,拿着放大镜一寸寸找埋伏地点。找来找去,终于发现神头岭有条公路建立在山沟之中,心说这回可捞着了,平型关大捷就是打的一场山沟战。我给他来个故技重施。

陈赓满心欢喜地前去勘察地形,来到山岭上正要往下看……得了,别往下看了,那公路就在眼前,怎么呢?原来那公路是修在山岭之上的,也不知那个倒霉缺心眼儿的,画地图给画在山沟里了。这不负责任的人是从古到今,就没少过,不调查,不研究,想当然一画,就交差领工资了,这可把那干实事的害惨了。

陈赓望着这条山岭上明晃晃的公路,心里这个生气啊,心说这让我怎么埋伏?小鬼子从山岭上一过,低头一看,(日本汉语腔)哟西,八路滴,统统埋伏在这里滴,大大滴好!

你说吧,到时是八路埋伏鬼子,还是鬼子埋伏八路?

这正生气呐,就听附近有两个人在吵架,陈赓好奇啊,这兵荒马乱的,谁还有工夫跑这荒郊野地吵架来?仔细一听,还不是当地人,是两个四川人在吵架。

这两人都牵着马,好像是从这里路过要去什么地方,陈赓带着警卫员躲在旁边一听,呵,这吵架的内容还与八路军有关。就听其中一个人说:“(四川普通话)咱们都是四川人,不去跟着川军,投八路做啥子吗?”

另一个说了:“(四川普通话)国民党内部乱得很,川军吃不开,你看八路就没有那么多弯弯肠子,打起仗来英雄得很。跟着八路打鬼子,那才痛快的很嘛!”

那个一听不高兴了,又说:“(四川普通话)你个王冒险摔坏了脑壳喽,你个‘疯铁骑’疯也就算了,怎么哈了嘛?”这说话有点损了,四川话里,哈就是傻,你吵架归吵架、争论归争论,说人家傻干什么?

那位王冒险听了,当然不干了,立即反唇相讥:“(四川普通话)你哈还是我哈,你个‘狂枪客’慕大柱就知道傻干,打鬼子不是斗气,要讲脑子、讲勇气,八路打鬼子就是凶得很,比中央军都强!”

陈赓一听高兴了,暗暗喊了声“好”,声音不大,但这两位四川人那不是普通人,噌地转过身,齐声喝问:“(四川普通话)哪个偷听?”

陈赓一看藏不住了,只好现身出来,呵呵一笑:“二位不要紧张,我不是鬼子,我是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陈赓,打扰二位了。”

一听说这是陈赓,两个四川人都愣了一下,那王冒险忙问:“(四川普通话)您就是在娘子关七亘村、黄崖底、长生口伏击过鬼子的陈赓陈旅长?”

陈赓一听更高兴了,心说这位四川兄弟对八路军、对我那是十分的了解啊,忙说:“是我,没错,兄弟,你太了解我们八路军了。”

那位慕大柱也说了:“(四川普通话)您就是救过蒋委员长的陈赓陈旅长?”

陈赓脸色一变,低声说:“咱过去的事儿,不提了行吗?求你了,别提了,别提了!”

别管陈赓怎么答,这两个四川人确定了,这就是他们闻名已久的陈赓,赶紧过来见礼。陈赓这才知道,两个人都是有名的四川好汉。王冒险是著名的川中骑士,擅长驾驭烈马,无论多彪悍的马,到他手里几分钟就能收拾得服服帖帖。他不仅驯马术好,武功也是非常高,曾经一人一马独闯匪巢,几十个土匪拿着手枪、步枪、冲锋枪、机关枪对他扫射,他半点不避,飞马而上。奇怪的是,枪林弹雨之中,他不知用的什么功夫毫发无伤,最后反而是那几十个土匪被马踏人砍,伤势最轻的也躺了三个多月。有人问土匪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幸存者半天才说出两个字:“疯子!”从此,这“疯铁骑”的外号享誉江湖。

至于慕大柱,则是川军中的老兵,王冒险的好朋友。他在战场之上,一杆步枪用的那是出神入化,不但指哪打哪,而且善用快枪,曾与三名敌人偶遇,敌人还没反应过来,他几乎是想都不想,立刻“啪啪啪”连开三枪,三个敌人随声而倒,枪枪都打中要害。后来,他的长官来了,很高兴啊,说慕大柱啊,给弟兄们介绍一下打枪的经验吧!怎么你的枪能打得又快又准?

这哥们嘴唇哆嗦半天,就蹦出两个字:“蒙的!”感情他开枪没什么技巧经验,完全凭直觉,要不然怎么能打得那么快呢?结果军中同袍纷纷称他“狂枪客”。

陈赓心说,怪不得这两位是好朋友,一个“疯铁骑”,另一个“狂枪客”,这两个加起来就是“疯狂”啊!不过有句话说的好,“人不疯狂枉少年”,至于具体谁说的……各位自己猜去吧!

这一疯一狂两位高手近在眼前,陈赓有心吸收他们加入八路军,当时就提出邀请。那王冒险求之不得,“狂枪客”慕大柱则一脸尴尬,很诚恳地说:“(四川普通话)陈旅长,不是我不给你面子哈,我已经是川军的人,不能当逃兵的嘛,你多谅解嘛!”

陈赓一听也是,现在国共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我要是把国民党军队的兵招进八路军,那岂不是落人口实,到时国民党说我们破坏统一战线,这屎盆子一扣,那就又要中华同胞自相残杀了。现在国难当头,绝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

想到这里,陈赓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但慕大柱有些不好意思,就问啊:“(四川普通话)陈旅长,你这里是要做啥子嘛,是不是需要我帮个啥子的嘛!”

陈赓一脸苦笑:“哎呀,虽然你是个‘狂枪客’,枪打得好,可惜现在我却用不上你的枪法。唉,我本来想在这里打鬼子一个埋伏,可是,你看吧,这公路竟然建立在山岭上,我们要是埋伏在两边,鬼子一来,四下一看,我们就全交待了。唉,只有另找地方了!”

慕大柱四下一看,也叹了口气:“(四川普通话)这个地方还真不是个埋伏的地方嘛,虽然这里也曾经是战场……”

陈赓一听,嗯?赶紧打断慕大柱:“战场,你怎么知道这里曾是战场?”

慕大柱一指两边:“(四川普通话)你们看,这两边是啥子嘛,都是我们国军的工事,如果没打过仗,哪里来的工事嘛?”

陈赓仔细看去,哎哟,一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