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户媳妇也难当-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穷苦人家的血汗钱。”蒋世友有些吃惊:“高利贷?”

    周韵点头道:“不错,据说她在外头找了本地的地头蛇,收十五分的息,利滚利。”十五分的息指的是月利率,若是借款十两银子,第一个月利息便有一两五钱,利滚利便是从第二个月起本金升为十一两五钱银子,第二个月利息为一两七钱二分五厘,利息计入下个月的本金,这样不停的滚雪球,到了一年后,十两银子的借款回收的本金加利息足有五十三两五钱有余,翻了五番。这样的借贷伴随的是高昂的利率,流水般的回报,迅速聚集的财富。当然,也有着无奈的泪水,悲哀的卖儿卖女,生不如死的家破人亡。

    蒋世友慢慢放下杯子,道:“这样荒谬的借贷,怎么会有人愿意去借呢?”周韵摇头道:“谁家没有个急事难事,若是有人病了,看病请大夫就能拖垮一家子。亲戚朋友处实在借不到,便只能去借这样的高息钱。”

    蒋世友无声地叹息,无论在哪个时代,现代或是古代,金字塔最底层的人总是最可怜的,他们无奈地充做基石,像狗一样生活牛一样劳作,却总是身不由己地被庞大的负担压碎碾为尘土,像蝼蚁一样卑微地死去。

    周韵见他目光渐淡,心里总悬着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她继续道:“菊芳一年多的时间敛了一千多两银子的钱财,我都收着了,一则看周围哪些穷人家缺钱,可以救急,二来咱们这里秋天短,等到了冬天,都拿来买米粮衣物布施给穷苦人家。以前虽然也有这么做,到底银钱不够,施舍不得多少人。”

    蒋世友眉头舒展,道:“这样很好,取之于人用之于人。也算是让菊芳承担责罚。娘子总归是善心人,心肠好。”

    周韵本来和缓下来的脸色蓦然僵住了,她有些不安地看了蒋世友一眼,又立刻转开视线,低声道:“这话真是受之有愧。芳姨娘——菊芳她,是神智不清被带出去的,净水庵的师傅愿意收留她,从此她便要青灯古佛过一生了。”净水庵是秦楚城外山里一处小庙,规模与白莲庵是不能比的,香火少得多,那里的生活自然也很是清苦。她也不知道是何缘故,这些话明明可以不说,或者等以后时过境迁再慢慢找机会仿佛不经意间透露出来,可她偏偏脑子一热选了最笨的方法来坦白。就好像她明明对菊芳恨之入骨,费了这样的的心力人力来设局,偏偏最后关头却饶了她一命。

    蒋世友不曾想到菊芳竟是这样的结局,不免怔愣了好一会,半晌,他淡淡道:“你不是个心地邪恶的人,这样做必定有你的道理。”严格说来,他也没有指责周韵的资格,由于他的到来,菊芳无可避免地失宠,又因为他隐藏的狂躁症,险些令她受伤。对于她们之间的恩怨纠葛,他只能选择沉默。

    不知何故,周韵心里有什么突然放松下来,又有什么好像骤然皱紧了,只觉得这房间里闷得厉害,全身不适,一刻也不想多呆。她按着桌子起身:“时间不早了,三爷也准备休息。明早还要吃药呢。我去叫露桃来收拾桌子。”言毕,她头也不回地转身,仿佛身后有什么在追一样,匆匆地开门出去了。

    后来周韵再也没露过面,只有露桃佳玉两个在屋里伺候。问起三少奶奶,回答道她在隔壁侧厅里安歇了。蒋世友心里有些惆怅,收拾洗漱完毕,躺在床上,他脑子里放电影一般一幕幕闪过这些日子经历的场景。从车祸后的穿越,在菊芳屋里第一次见到被围攻的周韵,到后来来到正房与周韵朝夕相处,在之后被识破身份,再到如今,他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有周韵的参与,这个外表温雅的女子润物细无声地侵入了他的生活和思想,更令人不解的是,即便她渐渐露出截然相反且并不可爱的另一面,他也能理解和接受。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他越想越心烦意乱,好不容易压抑下的心情又蠢蠢欲动,蒋世友翻了个身,决定继续鸵鸟下去。

    次日晨,老太太又遣了齐妈妈过来看望蒋世友,她前一日也来过一次,偏蒋世友正在昏睡,齐妈妈在床前瞧了一番,又将药方子细看了看便回去复命了。这次见蒋世友已经醒来,齐妈妈心内欢喜,却也知道这病的源头不甚好说问询出口,只问了下身体情况,确定无碍后便含笑止了话。

    周韵知道她是来问菊芳的处理情况,便将她请到侧厅一一告知,齐妈妈跟着老太太几十年,也经了些风浪,听到疯癫入庵堂修行的结果并没有感到意外,只是依旧微笑着道:“三奶奶宅心仁厚,这样宽待下人,简直是菊芳祖坟上冒青烟了。”老太太屋里的人,不管心思细不细,说话什么的都不甚顾忌。周韵知道她的意思,也不回答,只跟着点了点头。

    齐妈妈是知道周韵的闷葫芦个性,当下也不多说,只笑道:“昨日大老爷传信来,说是四日后就到,能赶上一家子团圆过中秋节呢。”蒋家大老爷考了二十多年的乡试,屡败屡战,今年恰逢科举年,两个月他前便带着仆从去了省城蜀州城备考,如今算来考试已经结束,也是该回家了。周韵面露欢喜:“伯父回来,老太太心里也高兴些。”她没有问考试结果,从齐妈妈的话里已经听到了结局。想必又是三年的等待,等下一次的乡试机会了。齐妈妈笑笑,告辞离去了。

    周韵目送她离去,自己又坐在桌边出了会神,才想回去隔壁,便听得有人来报吴老六家的来了。周韵微愣,她原本是打算把菊芳和那两个丫头都交了吴老六发卖,可最后还是决定将菊芳送到庵堂,那两个丫头送了乡下佃农家做媳妇。于是也就不和吴老六家的相干了,无人走漏风声,她这会儿却巴巴地来了,却不知是何缘故。周韵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不免又惊又喜,忙道:“快请。”

    吴老六家的一身玫瑰紫的绸缎褙子,照旧是往日那笑呵呵的模样,慈眉善目的看着不像是个人牙子,倒有几分像个惜老怜贫的富家太太。她一见周韵便哈哈笑道:“托奶奶的福,您要找的人这会儿就在秦楚呢。”

    周韵心里阴郁一扫而空,忙起身道:“在哪里?我这就去请了来。”说着就要吩咐下去。

    吴老六家的忙笑着拦道:“三奶奶这么心急做什么?我们那兄弟年纪大了,又是才到的这里,这会儿还在我家休息呢,我就是来知会奶奶一声,若要请人,后日一早就来我家下帖子。”

    周韵闻言,忙定定神,笑道:“多谢老吴嫂子,这样的事派个人来知会一声也就罢了,你亲自前来,实在是太客气了。”

    吴老六家的摆摆手,爽快笑道:“若是别人也就罢了,三奶奶孝心虔诚,又和我投缘,少不得只好想法子把人给请来了,只是他人老了脾气大,跟个老小孩似地,一概行事作风都古里古怪,若有什么冲撞府上的,还请三奶奶不要见怪的好。再者,他实则来我们这里小住养老的,不想闹得沸沸扬扬大伙儿都知道没个清闲,所以也请三奶奶不要声张的好。”

    周韵听了这话,知道她是特地为了自己的请求才将人请来的,不免心中感激,忙点头道:“吴嫂子尽管放心,我定会照做。”

    有了吴神医的好消息,周韵心里的阴霾消散了许多,偏巧中秋将至,回周府也有名正言顺的名号。她一路想着这事,连自己习惯性走回了正房也没发现,蒋世友正在练字,见她边走神边慢慢走到桌前坐下又继续撑着桌子发呆,忍不住问道:“娘子在想什么?这样全神贯注。”周韵一惊回神,一眼看见近在面前的蒋世友,手忙脚乱下险些碰倒了手边的茶杯,顿时窘得脸色通红。好在她段数高超,不过几个吐纳的工夫,脸色又渐渐恢复白皙,她轻咳一声,道:“方才齐妈妈说大伯父就要回来了。”

    “哦?”蒋世友随口道,他停住的笔继续开始写下一划,显然对这个问题并不很关心。

    周韵继续道:“大伯父这回又没有中举,三爷若是和他见面,言辞上注意些为好。”

    蒋世友的注意力被“又”和“高中”这两个词吸引了,他好奇道:“大伯父这是第几次乡试了?”周韵心里默默算了一遍,道:“应该是第七次了。”

    蒋世友目瞪口呆,他迅速算了算,乡试三年一次,三七二十一,也就是说,这位蒋家大老爷花了二十一年在乡试上头了,在现代,绝对算的上考试专业户。周韵见他震惊模样,忙道:“这并不稀奇,有些人七八十岁才中举的呢。大伯父虽屡屡落地,却从不气馁,县里文人提起他也甚是敬佩的。”这里还有些话不方便多说,原本已经是秀才的大老爷走的是经商一路,偏生不幸的是有了个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的神童弟弟,更不幸的是这弟弟英年早逝,蒋老太爷捶胸顿足悲伤不已之余,便把希望放在了大儿子身上,逼得已经娶妻的大老爷重新捡起书本开始念书备考,从此每一届乡试都再未缺过席。

    蒋世友不知这层缘故,只以为是蒋大老爷自己思想觉悟高超,不由得自愧不如,他迟疑道:“若是有朝一日中举了,会不会反倒不妥?”范进中举即发疯的先例家喻户晓,若是得不偿失就不好了。周韵一番沉吟,肯定道:“应该不会,大伯父昔年经商,也是经过大喜大悲的人。断然不会为了这样的事而承受不住。”

    蒋世友点点头,他放下笔,认真地看着周韵,问道:“娘子,你觉得我适合做什么呢?”周韵略显疑惑:“三爷是说哪一方面?”

    蒋世友慢慢挪过来,坐在她对面:“我想过了,虽然我腿脚不便,可老这么无所事事总归是不好。读书或经商,又或者别的什么事,大伯父都这么努力,我也总得给自己找些事情做。”这事有些突然,周韵一时没回过神,以前的蒋世友因着腿脚残疾身体孱弱的关系,入不得官场又也入不得商场,家里分得的财产,若是不大手大脚挥霍,也能不愁比不愁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