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誓不为后-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服药后,很快就好了起来。

接下来,朱元璋要做的,是选择要对付谁的问题。他在营帐中,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李善长对着朱元璋说道:“将军,陈友谅势力极大,而张士诚器具狭小,依我之见应该先易而后难,先攻下这个张士诚,收服了他的手下的兵马,夺取了他的地盘,然后方可言及攻到陈友谅。”

刘伯温站起来,指着图上的江浙一地说道:“朱将军请看,这江浙一带,素来是鱼米之乡,膏腴之地,历朝历代这些地方都是东南赋税的重要地方,微臣也是生于其间,长于其间,期间的利弊渊薮,微臣是很清楚的。倘若主公挥兵进剿张士诚,刻期奏功之后,定然能将这一片肥腴之地的好处都收归自己所有,那么到了那个时候,军中的用度自然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支持,兵粮足准之后,方可以于贼势愈来愈大的张士诚一较高下。如果眼下和张士诚交战,恐怕我军的实力还是微有不济的地方。而且军队就食于战场周边,没有相应的粮草兵饷支援,也非久战之计。”

徐达在一旁大摇其头说道:“军师的计策素来末将都是很佩服的,可是这一次我觉的我们非要在这两个人之间选择一个敌人的话,我觉得先要把陈友谅揍趴下才是一个好策略,陈友谅这个人素来喜欢生事,而且秉性喜欢占人的便宜,如果我们陈兵东南,与张士诚打在了一处,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个死敌陈友谅定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肯定会在屁股后面搞出什么花样来的。如果陈友谅也来攻打我的后方,则两个方面都会极为吃力,所以我反对先攻打张士诚,我觉得要打,就先将陈友谅给灭了,这样子才能无后顾之忧。”

周德主说道:“徐将军,你这话就不对了,打仗么,当然是要照着兵法来,我等眼下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克制陈友谅,如果贸然与陈友谅开站,反而可能别成友谅拖死在战线上,我同意军师和李善长大人的意见,我觉的,柿子也要捡软的先捏一捏,陈友谅这个柿子固然是很大,可是眼下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有些大有些硬,我们还没有这个实力一下子把成友谅给灭了,不过张士诚可就不同了,以我们的实力对付张士诚已然是足够了,所以我觉得如果要兴师作战的话,一定要先挑选这个张士诚。”

朱元璋听得了这几个人的意见,沉吟了半响对着曲流烟说道:“曲流烟,你的意见如何。”

曲流烟环顾了一眼屋子里头的总人说道:〃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同意徐达将军的意见,先行和陈友谅决战。就是说先撇下弱小的张士诚,而先攻打强大的陈友谅。以我看来,张士诚的器小不堪造化,眼下只是专心于经营东南半壁,而没有心思顾及其他的事情。如果不去攻打他,他也不会主动的请战。陈友谅的特点是志骄,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如果我进攻陈友谅,张士诚必然不会救他,而进攻张士诚,陈友谅就一定会动员全国兵力来救,我就要两线作战,到时就很难说。

争霸天下 第四十三章 趁乱谋反

朱元璋对楚流烟的意见,深以为然。只不过陈友谅有庞大的水师在手,是朱元璋远远不及的。陈友谅又占据湖北和江西等地,属于长江上游,朱元璋所在的应天,是长江下游。要攻打陈友谅,必须要仰首而战,这对朱元璋而言是很不利的。

李善长、刘伯温所言,都符合情理,楚流烟、徐达的意见,在出奇制胜。经过深思熟虑后,朱元璋终于同意了楚流烟、徐达的意见,先攻打陈友谅。这时候,陈友谅已经在采石称帝,国号汉,自称为汉王。

朱元璋命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帅,蓝玉、汤和为左右先锋,并率领傅友德、冯国胜、周德兴等人,向池州进攻,没有想到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居然很快就攻占了池州。接着在九华山下大战,徐达、常遇春率领将士,一鼓作气,很快就拿下了九华山。

此时,谁也没有预料到,又一件事发生了。

仍旧是杀降。常遇春杀了三千人。在蓝凤凰死后,所有的人都以为常遇春杀降的嗜好已经改掉。徐达再三叮嘱常遇春,九华山一战的降兵,要收归元帅麾下,无论如何也不能杀掉。却没有想到,常遇春一面答应着,一面把降兵杀了个精光。

三千人,无一幸免。血流成河,哀鸿遍野。

常遇春特意派人给陈友谅送信去,说是遇人杀人,遇神杀神,你区区一个陈友谅,又算得了什么东西。

陈友谅收到书信大怒。他麾下有三十万水师,兵精将强,而朱元璋手下的水师,只不过才区区一万而已。朱元璋竟然感这么挑衅,岂不是活得不耐烦了么?

陈友谅出动全部舰队,包括他的精锐战舰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鳖等,这些战舰都有几层楼高,炮火齐全,朱元璋的舰队,在这些战舰面前,显得只不过像是渔船一样了。

陈友谅精兵一出,势如破竹,很快,太平失守,应天危急。

此时此刻,朱元璋手下将士一片混乱,而朱元璋也没有时间追究罪魁祸首常遇春了。他现在应该做的是想到对策,来应对眼前的局势。于是,朱元璋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参与者包括他手下所有的将领和谋士。

朱元璋高踞帅坐,沉声说道:“如今的局势,想必大家都已经清楚。不知道诸位将领可有什么好主意,能够对付得了陈友谅?”

令朱元璋大失所望的是,大多数的人都主张逃跑。有个谋士名叫方臣的说道:“启禀大元帅,陈友谅有浩浩水师三十万,我军只有一万水师而已。如今和陈友谅打仗,打的就是水上战争。依我看,实力悬殊,取胜无望,倒不如感觉退守定远,保存实力,以图有朝一日,东山再起,或者割据一方,做一方只王者,也好过全军覆没。”

另外一个谋士说道:“方先生说的有道理。只不过,眼前这个局势,陈友谅怎么会允许我们安居定远?依我看,倒不如和陈友谅投降吧。投降以后,说不定还能谋得一官半职,将来陈友谅当了皇帝,我们还有荣华富贵可享。要是现在不投降,恐怕以后想投降都没有机会了。”

朱元璋不禁大怒,他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怒气,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冷冷的扫视着下面的谋士和将领。

李善长说道:“元帅,我倒是有个建议。退守定远实在是太远,战线拉开太长,最作战不利。而投降,又违背元帅想争霸天下的初衷。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先避在紫金山,等到陈友谅放松警惕,再重新把应天拿下来,不知元帅意下如何?”

朱元璋听了李善长的话,沉思了一会儿,也默不作声。李善长的话,固然有几分道理,可是要让朱元璋这么轻而易举的把应天城让给别人,也不是他心甘情愿的事情。可是要是不放弃应天,陈友谅一旦攻打进来,恐怕再想逃走,也不容易了。

朱元璋习惯性的把目光转向了楚流烟,问道:“流烟妹子,你的意见如何?”

楚流烟的目光,悠远绵长,她说道:“我想见陈友谅一面,看能不能和谈,暂时与他划江而治,保住应天。我们好不容易才打下应天,就是就这么轻易放弃,于心何忍?纵容要听天命,也要尽人事。何况,我始终认为天命所归在元帅这里。”

楚流烟从容不迫的把话说完,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毫无疑问,与陈友谅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此计不通。

朱元璋摇头说道:“流烟妹子,此计不通。陈友谅乃是一个奸险小人,他如今处于胜势,与他谈判多半不成,要是他不顾道义,怒斩来使,那岂不是眼睁睁把你送火窟么?此计万万行不通的。”

“元帅,现在除了这个法子,就只能退守紫金山了。难道元帅要看着这么多年的心血,付诸于流水么?”楚流烟谆谆善诱:“去找陈友谅谈判,总是有一线生机。”

刘伯温站了起来,说道:“元帅,流烟姑娘说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就让笑笑跟随保护,可保流烟无虞。”

“我也去。”徐达霍然站了起来:“既然只能去找陈友谅谈判,我也去。”

朱元璋沉思一会儿,心中明白,要是当真谈判,应该他这个主帅身先士卒,前去谈判。可是陈友谅乃是奸险小人一个,要是施什么手段,谋害他,那岂不是前功尽弃了么?他是万分不舍楚流烟前去的,可是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

他想了想,终于点点头,说道:“好吧,就让流烟和天德带着笑笑前去谈判。此去危险重重,要是稍有不慎,你们要想法子先逃出去为好。”

楚流烟与徐达点头答应,带着笑笑赶去与陈友谅谈判。朱元璋特意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二人,信中所写,无非是希望与陈友谅谈判,并就之前常遇春杀降一事,表示了歉意。朱元璋原本就是地痞流氓出身,所谓拿得起放得下,也并不觉得写这信有什么不妥当之处。

可是,在楚流烟与徐达走后,军营中却有人觉得很是不忿,认为朱元璋根本就不配做元帅,想娶朱元璋而代之。那个人就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

朱文正本来是朱元璋的侄子,他投奔朱元璋后,曾经立下大功,朱元璋就把他收为义子,希望他能大有作为,却没有想到,朱文正狼子野心,觊觎主帅之位已经很久了。如今,恰好陈友谅大军攻来,朱元璋无从招架,常遇春被申饬,徐达与楚流烟离开,这正是夺取主帅之位的好机会。

是夜,朱文正帐中灯火通明。他高高盘踞在主位上,下手坐着陈其、慕容泷等谋士和将领。

朱文正站起来,踱来踱去,想了半天,终于说道:“如今元帅无能,致使我军受到陈友谅狙击而无力自保,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陈其站了起来,躬身道:“当取而代之。”

陈其的话,说得如此明白,倒是把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

慕容泷说道:“将军,你可记得烛影斧声么?当可效仿。”

朱文正大喜,说道:“既然两位将军都支持,也未尝不可。只不过,有一件事,本将军一直未能决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