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旺夫-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想着,小小稍稍沉吟了一下,然后对下人吩咐道:“带少爷和小姐下去休息,将冯夫人请到花厅当中,请她稍后,本夫人换身衣衫便出来……”。下人领命而去……

小小本来是想回去换上自己那一身诰命服装的,但是后来转念一

想,既然人家是主动上门拜访,又不是正式的场合,自己也没必要刻意换上那身官方的衣裳,给人家压力。这样想着,便打消了换衣裳的念头,带着几个丫鬟,面带笑容的朝花厅而去……

花厅当中,冯青莲的夫人冯氏端坐在客座之上。只见她年约三十

出头,皮肤甚是粗糙,特别是一双手,按理说,她的夫君身为五品大员,她也应该养尊处优才是。可她的一双手却显得甚是粗糙。颜面上虽然带着笑容,可那笑容下面,却掩盖着丝丝愁容和不安,还有忐忑与期待……

第二二三章 小小的手段

“刺史夫人到……”

随着花厅外面的门子高声唱到,花厅内的冯氏更加局促不安,一条手帕在手中来回绞动变形,眼看着是要报废了。

她那位年约十五六岁的女儿,亦同样是满脸紧张,似乎此次拜见小小,对她们母女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小小在身后四名丫鬟和翠巧的簇拥下,娉娉婷婷的进到花厅当中。

这倒不是她喜欢讲排场,而是初至杭州,不知何人值得相交,何人需要提防,故而只能先摆起刺史夫人的架子,以观别人的反应。

进了花厅,抬眼便看见那位冯夫人恭恭敬敬的站起身来对自己盈盈一福,她身边一位年纪轻轻,长得到甚是标致的小美人,想来就是她的女儿了。只是,这对母女为何都面有菜色?还有,她们身上的衣裳,也是寻常百姓人家都穿得起的普通粗麻布,这是为何?堂堂上州五品司马的妻女,为何显得如此……寒酸……?是的,寒酸,这一对母女给小小的第一印象就是寒酸!

再细细一看这对母女的双手,冯氏的一双手就不说了,粗糙无比,这还可以理解,毕竟她操持家务这么多年了,看她们母女身上的穿着打扮,就知道家境定然不会很好。可是,她那女儿,看年纪至多不过十五六岁,一双原本应该青葱白嫩的玉手,此时看上去却也是千枯粗黄,这哪里像是一个官宦之家的小姐啊?说难听一些,连江府的粗使丫鬟看上去都比她金贵得多……

的确如此,冯氏和她的女儿,见小小身后的丫鬟都是穿金戴银,而她自己母女俩却身无长物。如此强烈的对比,让她更为自卑和局促:“下妇冯氏携小女彩衣,拜见夫人……”冯氏行完礼之后站起身来,头都不敢抬得太高,眼光畏畏缩缩的想看又不敢直面小小,一边轻声的说着初次见面的拜见之词,一边小心翼翼的从女儿彩衣手中接过一个小小的包裹:

“这是下妇跟小女的一点心意,还请夫人笑纳,万勿嫌弃……”

小小听着这冯氏的话语,看着她的一举一动,见她递过来的那个小包裹,乃是一个青布小包裹,包裹内不知道包着何物,看上去至多不过巴掌大小。心中不由想到,没想到夫君说的竟然是真的……若是举办一个宴席,邀请这杭州城内的所有官员家眷来参加,恐怕一下子就能收他个成千上万两……

不过,这冯氏母女如此寒酸,却为何要向自己送礼?这样想着,小小冲翠巧递了个眼色,示意她将包裹接过来打开看看。翠巧本就聪明伶俐,跟了小小这么长时间,早就和夫人心意相通,而且这种待人接物的事情也不是头一次做。得了夫人的示意,她便轻轻踏步上前,从那个比自己还小两三岁的冯彩衣手中接过包裹。在接过包裹的那一瞬间,小小和翠巧,都分明从冯彩衣的双眸当中,看见了深深的无奈和心痛……

虽然冯氏母女都强行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反而强颜欢笑。但是小小心中的迷惑却更甚了,待翠巧将包裹打开,小小脸上的笑容便渐渐僵住了。只见那包裹当中,竟然是一颗颗银豆子,其成色有新有旧,怕是存放了一些时候了。

这银豆子,其实便是一些散碎的银两,是从那些五两、十两一锭的银饼子上剪切下来,作为小额支付用的,其价值比一个大钱多不了多少。冯氏母女穿得如此寒酸,送的礼也送得如此寒酸。而且在自己和夫君刚到杭州便眼巴巴的前来拜访,如此急迫,究竟所为何事?

“冯夫人,不知你这是何意?”小小无论多聪明,此时也已经被搞糊涂了,这唱的是哪一出啊?

冯氏见翠巧将包裹打开看了之后并不曾当场交换,而是坦然自若的放进了怀里。脸上的表情甚是复杂,既有辛酸无奈,又有窃然欣喜,还有那么一丝丝的……切齿痛恨,她不像小小那般懂得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什么都表露在脸上。所以,这些复杂的表情变化,一丝不差的全部落在了小小的眼里,故而有前面那一问。

冯氏听见小小发问,终于暂时收起自己心中那些复杂的思绪。可是由于心绪太过激动,竟然一时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这时,她身边的女儿冯彩衣轻轻的开口了:

“回夫人的话,小女子和娘亲此次专为拜谒夫人而来……”

“噢?是吗?仅此而已?”这个冯彩衣胆色倒是比她娘亲要大一

些,不过,小小见她说到一半欲言又止,便轻轻出口问道。

冯彩衣或许是有些胆识,但是她在小小面前却又相差太远了。听见刺史夫人不依不饶的追问,扭捏了一会儿,终究还是紧紧的抿一下嘴唇,轻轻的点了点头:“嗯!”

“呵可,倒是有点意思……”小小心中如是想到**母女俩送的礼,就知道这恐怕是冯家竭尽所能才拿出***而且瞧冯彩衣方才那副心痛的表情,这些银豆子恐怕来得殊为不易。如此好不容易才挣来的银豆子,就为了拜谒自己而别无所求,别说小小,就是一旁的翠巧和江府那些丫鬟都不相信。

“彩衣小姐,我家夫人问你的话,希望你能慎重考虑清楚再作答,若是错过了机会,以后恐怕就难说了……”翠巧心中对彩衣好勇气甚是赞赏,于是出言提醒和暗示道。

那冯彩衣倒也聪明,她听懂了翠巧的暗示,抬头深深的看了翠巧两眼,面泛挣扎的表情,良久之后终于一咬银牙:

“回夫人和这位姐姐,其实……小女子今次和娘亲冒昧前来,除了拜谒夫人之外,还有……还有一事相求……”“果然如此……”这是江家所有人的共同心声。小小的柳叶眉微微向上一耸:

“何事?”

“回夫人,小女子的伯父,如今正关押在刺史府的大牢内,小女子斗胆,求夫人大发慈悲,每日里能派人前去探视一番,送些粗茶淡饭…

……”既然已经开了头,冯彩衣干脆便竹筒倒豆子一般,一股脑全说了出来。随即又想起了什么,急急忙忙的补充道:

“夫人请放心,便是一些下人仆役用剩下的残羹剩饭都好,小女子和娘亲,会定期送银豆子过来,作为饭钱和谢意的……”

小小和一旁的翠巧瞪大了眼睛,世间竟有这样的事情?

“难道刺史府的大牢内,连囚犯的饭食都不管的么?即便真的不管,那你们又为何不亲自送饭?偏要拐弯抹角,找到我这里来?”小小满脑子的问号,化为一连串的问题,劈头盖脸的抛了过去!

坐在客座的冯氏,总算是回过神来,闻言先是制止了冯彩衣张口欲答的冲动,然后长叹一声:

“回夫人的话,刺史府大牢所有的囚犯都是管饭食的,唯有家夫的这位堂弟,自被抓进大牢那日起,前任刺史大人便下了严令,不得给予饭食。仅是每隔一日,予半碗稀粥吊着性命。若非狱中一名狱吏同家夫有旧,偷偷将此消息告知家夫,恐怕小女的这位堂伯,早就已经被生生饿死在狱中了……”

“那你们又为何找到本夫人这里来?”小小还是搞不清楚状况。

“回夫人,一年前,狱吏传话说,若是再不能保证一日三餐,恐怕家夫的这位堂弟便熬不下去了。家夫急得一夜之间白了头,下妇不忍见家夫如此焦虑,便厚颜上门,到刺史府祈求前任刺史的夫人,求她帮忙。那位刺史夫人禁不住下妇的哀求,答应了下来,不过……不过……”

“不过要你每月送例钱过来,对吧?”小小已经大概猜到了是怎么回事……

冯氏闻言连连点头:“夫人英明,确是如此。当时,前刺史夫人要下妇每月送她五百贯。虽然昂贵,但为了能保住堂弟的性命,家夫和下妇还是咬牙答应了下来。那位刺史夫人倒也守信,每日都会派人为堂弟送去两餐饭食。虽算不上丰盛,倒也是和刺史府的下人们的饭食一样。不过四个月后,家中本就不多的积蓄终于全部用完,再也无力支付每月五百贯的例钱。家夫又变卖了家中的一栋祖宅和一间商铺,所得的两千贯在四个月后又分毫不存。至此,家中已经卖无可卖,一贫如洗……”

“据我所知,尊夫冯青莲大人,乃是杭州府的第四号实权人物,为何清贫至此?”小小问出了心中最迷惑不解的疑问。

冯氏苦笑一声,笑容极度苍凉:“回夫人,家夫是杭州司马不假,可上有杭州刺史,杭州长史,杭州别驾。这三人串通一气,欺上瞒下,早就已将杭州城经营得铁桶一般。偏偏家夫又清廉自守、刚直不阿,不肯与他们同流合污,之所以还不曾被他们以同样的理由打入州府大牢,都是因为家夫手中掌管着杭州府四成的府兵,令他们投鼠忌器。不过若非朝廷临时将前任刺史调走,恐怕不需多少时日,家夫也难逃此劫了。

即便如此,家夫却也无力将堂弟从刺史府的大牢当中救出。好在家夫是文官出身,写得一手好字。为了不让堂弟在狱中受罪,每日当差回家之后,家夫便到集市卖字。有那些手足府兵看顾,倒是没人来骚扰家夫。

妾身每日里便和小女一道,为人……浆洗一些衣物,赚些大钱和银豆子,再加上家夫那些手足兄弟的资助,又勉强度过了两月。但是两月之后,家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