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星霸-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爆虫洞也有很严格的要求,否则要么会影响虫洞内部的稳定,要么扩充了入口的直径达不到破坏的目的。当然,在莱茵号来说,这个问题不大。虫洞真的很长,而且有岔道口,本着保险的目的,选择了继续航行,在虫洞中的航行超过二十地球年后,出来竟是一片陌生无比的星域——地球所在的银河系。也是,虫洞一般是两个空间折叠的点,而且穿越虫洞并不需要太多时间,当然比起直接航行更加不知要节约多少时间了。但是,虫洞也有大小和长度,需要在内穿行几十年的虫洞,至少相隔几个河系了。

按道理说,脱险后应该高兴才是。但是疲累,忧伤等等笼罩在剩下的四人当中。大家都知道时日无多,已经再没有希望回到遥远的炎火星系。如是将那些进入休眠仓等待回家后见家人最后一面的船员相继唤醒,休眠虽然能够延缓生命机能,但不能完全终止,如果时间足够长久,以这些船员进入时的身体状态只会让他们的生命在不知不觉中消逝。宇宙如此美丽,生命如此美好,在最后的时光就好好欣赏下吧。

没有争斗,没有研究,没有丝毫的功利心理。当然,既然是游玩,有危险也会早早避开,甚至已有文明踪迹的星球也很少光临。就这样时间慢慢过去,倒也发现了些文明的遗迹或者有特色生命的星球。只是,大家都是游玩的态度,哪怕有些文明的遗迹的确有研究的价值也没去理他。直到一个个终老,安详的离开这个世界。

此生无论是莱茵伯爵的寿命还是船员们的寿命,都不足以支持返回炎火星系了,但是莱茵伯爵在最后想到一个方法。

他将所有这些年莱茵号得到的资料记录在一个小小的智脑内,并重新对飞船设定了认主程序,同时设定了知识传承。不过认主程序只要是碳系种族,有一定智慧的生物都可以。不过知识传承的要求高了很多,至少是基因相似度达到90%以上。

同时,作为接受飞船的代价,所有认主成功的生物都将被强行种植一种基因病毒。只要接受飞船的主人在一千年内前往莱比利斯文明莱茵家族就可以解除这种病毒。

将一切都安排好后,在不知不觉中他来到了太阳系中的地球,发现这里竟是与家乡出奇的相似。想起自己后半生的经历,想及自己同甘共苦的船员,想及故乡的亲朋戚友,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起。看惯了宇宙文明与星球星系之间的生生灭灭,但是看着身边随同的船员一个个离去,还是忍不住的伤心、痛苦,念及不知相隔多少个星系的家人,心中思念万分。

六千多万年以前,地球人类还没开始进化,莱茵伯爵因着自己最后的希望,利用手中科技手段,稍稍影响了下,在地球物种当中增加了些莱比利斯人基因。期望逝去之后有朝一日有人发现并继承星极舰莱茵号,将记录所有资料的智脑送回炎火星系去。将所有一切都准备好后,就静静的等待自己最后时刻的到来。

沧海桑田,原来的海洋成了陆地,原来的陆地变成了海洋。

本来莱茵号就是隐藏着的,后来地壳变化,莱茵号更是深埋地底。期间多次地壳运动莱茵号也多次激活启动应急机制,但是因为没有后续的命令,也就继续深埋地底。也因为莱比利斯文明的技术,飞船历经六千多万年,竟然到现在还是完好如新。

这次地壳再次变化,飞船应急机制再次激活。好巧不巧的,当林星掉下去的时候被飞船扫描周围环境时发现,紧急之中救援程序启动,牵引光束将林星救到了飞船上。也是运气了,因为受伤,基因同时也被飞船检测到,如是,我们的故事开始了。

莱茵舰的资料

莱比利斯文明是七维颠峰文明,其最新研制的探索舰代表了其文明的最高成就。

莱茵号是“星”级系列探索舰之一,自然上面还有“日”级、星云级探索舰,不过那个购买需要的代价太过庞大,一般为皇室和大家族所拥有。

莱茵号“星”极舰从外面看,光长度折合成地球计量单位就长2853米,呈纺锤形,最大直径935米。但是如果你以为这艘飞船就只有这么大那就错了,因为折叠空间技术的使用,内部空间是外部空间的10倍以上,说是个城市都不会说错。

作为探索舰,莱茵号防御强大,探测距离惊人。防御方面,光船外能量罩防护就有七层,哪怕是赶上恒星爆炸都能坚持一段时间,有这点时间当然足够飞船脱离那片星域了。加上达到一百米厚度的特种金属舱壁以及舱壁每10米一层的磁性能量防护层,哪怕是外层能量防护罩被打穿了,也不是一时就会威胁到里面的安全的。所以哪怕外面的环境如何恶劣探索舰都能圆满的完成任务,再危险的地方也敢去探索。而探测作为探索舰最重要的功能,当然也是保命的最佳武器。毕竟不可能傻呼呼的跑到恒星里面去吧,再好的防护也经不起恒星内部的炙烤和燃烧啊。

动态探测上,至少周围十万光年的距离是不在问题下的,要知道“星”极探索舰最远跳跃距离就有两万多光年。如果在运动中不停的进行跳跃且是超远距离跳跃,要是不清楚跳跃落点的情况可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特别是探索舰这种作为探索作用的飞船,前面的路都是未知的,都是需要探测的。当然如果说起来,远距离探测和近距离探测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就必须说到静态探测了。

所谓静态探测只是相对动态探测而言,毕竟宇宙是不停运动的。五百光年内大到恒星系,小到足球般大的陨石,都可以探测发现得清清楚楚,这就是静态探测。别小看只是五百光年的距离,要知道宇宙中恒星是多大,而依附的大多数行星往往只是相当于一个大西瓜上的一个看不大见的灰尘罢了,芝麻都算不上,加上恒星发光发热以及发出各种辐射,想要探测到行星、陨石甚至是有生命的星球不是件容易事。

而且作为七维文明的颠峰,探测都是适时的,就相当于我们看书一样,想知道我就知道了。唯一的遗憾就是时效上滞后了些,毕竟光都要走那么长的时间。所探测到的是多少光年就是多少光年前的景象,不过这也没什么,七维文明的科技可以弥补这些,通过智脑的演变和推理基本上与现在情况八九不离十,而不会真的跳跃时冒冒失失的在某个星球爆炸时跑到爆炸中心去。

说完防御,攻击方面也不得不提,那也不会弱到哪里去。其最大武器是星际黑子炮,光预热就要半个多小时,射程2光年,其威力可以轻易的毁掉一个地球大的行星。至于其他舰炮,那也是恐怖的家伙。不过都是能量炮,实体炮是没有的。

其实说起来,最神奇的是飞船内部。壮观,伟大都不能形容内部的景象。

内部空间分为20层,而且每层都有至少100米的高度,如果说及长度和宽度,那至少是接近或超过万米的距离。最中间两层,一层是生活与控制区,一层是娱乐与训练区。站在生活和控制区里,如果没人提醒,你一定会以为在某个城市小区里。天空是蓝色的,有天空有白云有太阳,在阳光下,一栋栋奇怪的房子和别墅立在大路边,房子旁有草坪还有树木。如果不是知道这是飞船内部,没人怀疑这是一个小区里。这的确是个小区,是船员们生活与工作的地方,草坪是真实的,树木是真实的,房子可以随居住者心意的改变而改造。

绿化不错,甚至还有小片树林。天空,白云,阳光不是真的,当然如果林星不是自己知道他也不知道那是假的,这也可见七维文明的高明了。作为飞船中宝贵的空间,这是很奢侈的。不过想起七维文明的恐怖,莱茵伯爵考察探索携带的人手,这又理所当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知那些小草和树木生存了多少年了。但是看样子并不是很粗大,应该都是特殊品种。这一切的维护都是生活机器人负责,只要有能源,这里的植被就不会变。

娱乐与训练区里,除了一个很象是球场的地方和生活区一样有天空、白云运用了仿真技术外,其他地方就差了很多。而且一层之内还要再次细分下去,所以就给人感觉在那“球场”边有很多奇怪的建筑物。林星知道那都是训练的地方,包括那片“球场”就是训练衣甲类的地方。

再上两层是研究中心,老实说,小的研究设备生活区里也有,但凡大的课题绝对在这两层。一层是生物研究中心,一层是矿物研究中心,这里有着完善的各种大型设备。莱比利斯人因为活的长久,因为各种技术的运用,脑域开发的结果,人人都是研究员。社会需要他们创造的智慧,文明需要他们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探索未知,研究未知,促进社会进步就成了每个人的责任。当然,飞船毕竟不同于星球,一切都以飞船为轴心,这也就是飞船上为什么只有这两种研究中心了。其实,莱茵伯爵随行人员大部分就是出于研究的目的才带上的。当然,因为莱比利斯人寿命长,一人身兼多职也是可以的,这也造成了平时协助开船,战时负责战斗,有课题时研究的现象。

生物研究中心也是存放基因修复液的地方,因为经常要观测各种基因修复液在不同物种不同基因注射不同基因修复液后的效果。

再往上走,14、15、16、17四层是生物标本室,实际上它还是活体休眠仓。也的确在14层有两万个休眠室是给自己包括类人种族使用的,另外还有三万个不同类型的是给其他文明种族使用的,剩下的就是留给其他生物使用的了,这就占了四层中的两层半,剩下的空间是植物区。

其实,说好听点这些是休眠室休眠仓,不好听点,大部分是捕捉了其他种族生物等回去做活体研究用的活体“标本”室,毕竟谁能保证漫长的时间里这些生物不会衰老和死亡呢,休眠还是要延缓生命周期很多的。休眠仓里面还有很多种族和生物的标本,死的,几百万年后早就死得不能再死了。

植物其实种类更多,不过占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