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揽众美在三国-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骂一句自己笨蛋,连忙纠集人马从后赶来。但他的铁骑都是重装骑兵,机动力与速度明显有不如公孙度的轻骑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

“好险!”

公孙度一擦头上的冷汗,正要喘一口气,突听一声哨响,一排骑兵又出现在眼前,一杆血红的大旗上绣着一个大大的‘赵’字。公孙度一咬牙,“拼了!”

马不减速的向前杀去。

出现在前面的正是赵云,此时一见公孙度向自己杀来,赵云心中大喜,心说你个老杂毛还真照顾我,让我立此大功。一挺手中银枪径直向公孙度杀来。

“潜龙飞天!”

大喝声中,赵云的银枪一下子砸在了公孙度的枪身上,只觉耳中“喀嚓”一声响起,公孙度的长枪竟然折成两段,不得以之下公孙度将断枪向赵云一投,趁赵云躲的时机拔马就走,但还没等他马头转过,赵云的银枪又刺了过来。

“银蛇狂舞”赵云的银枪卷起万道光芒,如千万条银蛇向公孙度飞去。手无寸铁的公孙度心中一叹,看来我公孙度今天要命丧此处了,无助的看着千万银蛇向自己奔来。

“父亲!不!”

耳边传来一声悲切的呼喊声,公孙康一下扑到了公孙度的身前,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赵云这势在必得的一枪。只听“扑哧!”

一声,鲜血从公孙康的身上如水枪般激射而出,公孙康如疯子般一把握住了银枪,口吐鲜血的大叫道:“父亲,快走!”

“康儿!”

公孙度悲呼一声,差点从马上跌了下去。强忍着满腔的悲愤策马向前狂奔着。看到公孙度已经离开,公孙康凄然的一笑,头一歪,永远停止了呼吸。

赵云用力的一甩,公孙康的尸体飞了出去,跌落于灰埃之中,一会儿的功夫被奔驰的战马踏成了血肉模糊的一团。

看到煮熟的鸭子又飞了,赵云的气不打一处来,心说自己这是什么命,以前打阙机时被阙机跑了,现在打公孙度又被公孙度跑了,这不是熊人吗!想到这不顾一切的向公孙度追了下去。

此时的公孙度手下只剩下几十个随从与杀手团的杀手了,看到赵云追来,不断有人停了下来阻挠赵云前进,而赵云也毫不留情的将他们一个个送上了西天。

天色已经蒙蒙发亮,公孙度与十余骑随从终于赶到了襄平城的城门处。“快开城门!”

公孙度大叫着,忽听一声梆子响,城墙上伸下来无数的弓箭对准了他,只见守城将领卑衍在城上大叫道:“公孙度你这个反贼,滥杀无辜,残害忠良,我卑衍已经将城献与袁新太守了,你全家人头在此,还不下马受降!”

只见城上扔下数十颗人头,正是公孙度的家人。

只听公孙度大叫一声,鲜血从口中喷溅了出来,浑身一阵摇摇欲坠就要从马上跌落下来。就在此时,从远处传来一阵阵连绵的号角声,无数的兵士从四面八方涌出,将公孙度里三层外三层围在中央。

袁新和众将此时也来到帅旗之下,冷冷的看着公孙度。此时的公孙度已经全没有威风可言,浑身的鲜血映衬的他如同一个可怖的魔鬼。看着四周围定的人群,公孙度仰天长笑,两眼中流露出决然之色。只见他拔出腰间的佩刀,冷漠的扫视了一眼四周说道:“公孙家只有战死的雄魂,没有投降的儒夫,袁新!你们来生再决高低!”

雪亮的长剑一瞬间从他的颈间划过,飞溅的鲜血一瞬间成为了一朵血色的鲜花,带走了他那一丝丝的生机。

“主公!”

公孙度仅剩的十几个随从滚鞍落马哭拜于地。领头的一个紫衣人抬起头来说道:“弟兄们,主公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就随他去吧,也省得他黄泉路上无人侍候。”

“愿随主公而去!”

十几个人慷慨激昂的说道。

“好兄弟!”

紫衣人眼中含泪的说道:“昔有田横八百壮士拔剑殉国,今天该轮到天下看看我们辽东人的气节了,弟兄们,先行一步。”

长剑抹脖,紫衣人倒在了地上,几乎与此同时,其余的十几人也血染红尘,横尸当场。

袁新微微一叹,辽东多义士啊!

第047章 建设

公孙度的死亡,宣示着整个辽东终于落在了袁新的手中。深夜之下,辽东太守府内,袁新正在烛光下处理繁多的事务,现在的袁新已经将大本营搬到了襄平城,以利于自己的统治。

徐庶悄悄的来到袁新面前,生怕打断了袁新的思路。“噢,是元直来了,快坐。”

袁新笑着从坐位上站起来。

“主公,打扰了,这次来是有些事要主公亲自决定。”

“元直快说吧,这几天你去安抚百姓,可把我累的够呛。”

“主公,我这次还真没有白去,这就给你说说。经过几天的视察我发现现在的辽东豪强林立,不法行为严重,他们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已经到了不治理不行的地步了。”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元直只管放手去做,杀一批,抓一批,我就不信还治不了他们。”

对于一向主张人人平等的袁新来说,这个问题还是很简单的谁破坏了制度,坚决给以消灭。“可是主公,我们现在已经被朝廷授以官职,如此一来恐怕不符合大汉律令,给人以口实。”

“元直多虑了,现在天下大乱,还有谁有功夫管我们做什么,我不仅要打击豪强,还要实行土地公有,均分给农民,将各项制度的改革进行到底,元直你就拭目以待吧。”

“有主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时间紧迫,我现在就去布置。”

徐庶一行礼,快步走了出去。

自从入主辽东以来,袁新没有一天清闲,各项事务忙的他焦头烂额。今天徐庶所说的豪强问题只是其中一项,袁新这段时间好好整理了一下思路,觉得原来在草原的那一套打击贵族,均分财产的政策还是不够完善,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有必要对各方面进行深化革新。具体的措施袁新决定从经济、政治、军事、农业、牧业、交通,文化与教育等全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今天对待豪强的策略只是其中一项而已。

在经济上,现代社会的发展证明,只有经济强大实力才能壮大,反之如果一味向某一方倾斜发展只能导致统治的崩溃。二十世纪的苏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一味的发展军事,最终致使苏联的经济崩溃,一下分成十几个国家。所以均衡发展并持之以衡是首要任务。

在实际操作上袁新一改有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实行农商共同发展的策略,给商人以政策的扶持,将以土地为主的士家大族改造为商业为主的新兴资产阶级,原来普通的官府业务交由私人管理,特别鼓励外地商人到辽东经商,而辽东的商人走出去以加强商业的流通,而盐铁等经济命脉则由政府把持,这样一来即提高了商人的热情又不至于脱离官府的掌握之外。

为了方便商人的经商活动,由辽东官府出面,在辽东统治范围之内建立票号,(也就是后代的银行)并派出专门的军队进行商业护送,这样就减少了商人不必要的损失,使商人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经商。与此同时,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以鼓励人们从事商业活动而没有后顾之忧。

其次建立各种手工作坊,出于对三国时技术水平的考虑,大规模的兴建各种大型企业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传统的手工作坊就成为经济的中流砥柱,所以官府应鼓励手工业的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塞外的技术水平与内地相差甚远,所幸当今正逢乱世,内地的流民投奔到辽东的很多,应从中选拔技术人员,同时要不惜重金从内地引进人才,与此同时袁新将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科研机构,将原来幽州城救出的顶级工匠集中到一起由自己进行一些现代技术的讲解,用一些可行的现代技术对手工业进行革新,相信不久之后,辽东的手工业一定能够迎头赶上,走在全国的最前面。

第三发展冶铁业,塞外民族的冶铁技术一向落后中原地区甚多,而袁新则尝试过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对冶铁业进行改良,而且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虽说不能同后世的冶铁质量相比,但相比同时期的治铁技术而言已经好的太多,这种新型铁如果用于军事上,其产生的作用是无法推算的。

草原之上以鲜卑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以牧业为主,而中原缺少优良的马种,所以袁新一方面花费大力气发展畜牧业,另一方面从少数民族以低廉的价格收购马匹,一来可以扩大自己的骑兵队伍,二来可以组织专门的商队与中原进行贸易高价售出,再从中原向草原贩卖各种生活用品,从中获取暴利。

而为了实现以上的各项,发展交通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交通发展了,才能加快物资的流通,市场才能发展,所以袁新决定先修襄平到渔阳,襄平到雁门,襄平至云中的三条官道,如此就与内地加强了联系。

农业上,袁新实行安置流民奖励开垦的政策,将从中原进入的流民进行妥善的安置,发给农具与种子,对开垦荒地多的农发给以奖励,十年内所开荒地归自己所有,十年后由官府收回重新分配,对豪强的土地全部以现金赎买,力争在三年之内实现辽东境内土地国有统一分配,如此即安抚了豪强又将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进行了解决,对于有条件农民官府鼓励实行集体农庄制度,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互帮互助,可以说是最早的**的雏形。

而最近投奔自己的国渊更是向自己提出了士兵屯田的策略,袁新深以为然,认为这样既解决了军队的用粮问题,又可以减轻了农民负担。

与此同时,袁新根据后世所掌握的技术对农具进行了改良,鼓励农民使用肥料,虽说一时无法生产出后世的化肥,但塞外的农家肥遍地都是,所以肥源还是不缺的。

对于所有人关注的农业税,袁新也想象后世的中国一样进行取消,但徐庶的一席话使袁新改变了这个想法,在农业占赋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国古代,取消农业税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工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