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狂人-第5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王进并不知道,北洋之所以如此迅速的转变态度,决定不惜得罪日本人参与青岛作战,他只猜中了一小部分原因而已……
    袁世凯纵横前清和民国政坛这么多年,其政治手腕绝对不容小觑。如果王进不是拥有超前记忆和眼光的话,以各种盘外招屡屡使不适应的袁世凯和北洋吃鳖,想要和这等久经前清官场风浪的老油条斗,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
    瞧瞧孙中山奋斗了多少年,为了拉拢海外华人势力,甚至不惜加入洪帮这等社团组织。在清末发动一次又一次可以说得上以卵击石一般的起义,期间牺牲的革命志士不知凡己,直到1911年前清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才总算成功了一次。
    就算声望已经达到了如此高度,孙中山在与袁世凯的争斗中依旧不敌,被袁世凯三下五除二便给弄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可见袁世凯的政治手腕之高超老辣。
    王进一连串手段确实捏住了袁世凯的脉门,让他不得不跟着光复军的脚步走,但是袁世凯也有自己的心思。眼下的国内局势已经越发明朗,形成了以占据北方地区的北洋集团和盘踞南方精华地区的民主进步党两强对抗的局面。
    不说统一全国那样的大话,对北洋的绝对控制力是袁世凯一定要保住的。他敏锐的察觉到,经过王进这几年的一番折腾,北洋内部隐隐出现了不受控制的情况。虽然只是一个苗头,但就是苗头也足够让老袁惊心不已的。
    不说别的,北洋之虎段淇瑞,自从湖北在王进手头吃亏回来之后,便与袁世凯有了隔阂。说起来老段也算冤枉,谁叫他是安徽人捏?
    王进从安徽崛起,在湖北与老段打了一架,顺带着挑拨了一番离间。果然他回去之后,当了小段时间陆军总长,然后便被放到河南剿匪,一待就是两年多时间。
    老段又不是傻子,一开始可能没有感觉出来,可是时间一长他很敏感的察觉出老袁对自己的防范和打压。不然以他在北洋集团的身份和地位,不可能调离中央太长时间。就算河南局势需要他坐镇,也可以派遣老段的手下具体负责实际事务就是。
    虽然袁世凯的借口倒也充分,但依旧改变不了他心中的猜忌和戒备。古人说得好,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老段也是个倔强之人,自然有意无意的与袁世凯保持了距离。
    更让袁世凯感觉不安的是,段祺瑞与他心中的下一代接班人袁大公子关系不怎么样,不时的还互有龌龊发生。这一点是袁世凯最为担心的,如果没有他作为后盾,袁大公子无论如何也斗不过段祺瑞这样的老油条。
    要知道,老段几十年的经营,就算袁世凯也不敢轻易对老段做出过分打压的举动来。他现在的年纪也不小了,是该为继承人好好打算一番了……

第三百零五章 市区控制权

    袁世凯心中有一个很大的野心……
    人年纪大了,不免污七八糟的想法就多了起来,可不会因为身份特殊就有什么改变。反而因为尝试到了权力的美妙滋味,越发舍不得放弃,就算有一点可能也接受不了。袁世凯就是如此,他想把手头权力一代代传递下去,最好能有个千秋万代!
    可是眼下的袁大公子还太过稚嫩,无论是本身能力还是手头力量,根北洋那帮老油条比起来,都差得太过遥远。之前他也不是没给儿子提供过方便,袁大公子身边也聚集了不少门客,在政府方面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袁世凯可是很清楚,在这个乱世只有政治势力是完全不够的,手头还必须得有枪杆子才成。所以,他也要想方设法给自己儿子创造机会,创造在军中培养人望和安插亲信的机会。
    民主进步党与北洋集团达成秘密协议,朱家宝接到密电放开枣阳防线,放任囤积于阜阳的光复军主力部队通过。
    朱家宝尽管对这样的命令十分不满满腹牢骚,他不是一个心胸开阔之辈,王进带给他的耻辱他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更何况,光复军在他眼中就是洪水猛兽,谁知道他们进来之后还会不会乖乖退走?
    同时他又松了口大气,不管如何枣阳方面的紧张压力却是减轻不少。他也用不着独立对抗光复军带来的威胁,只要将山东一众大城市还有战略要地守牢极可。
    胶州半岛战火连天,无数隐藏窥视在暗处的会党武装力量,在光复军的配合领导之下,对日军后勤线展开了力度十足的破袭战。凡是日军没有重兵防护的地带,就是游击队们活跃的地区,各种阴损手段层出不穷搅得日军后路一片天翻地覆。
    日军指挥官也是个狠角色,眼看先锋部队已经直逼青岛市区,在海军舰炮的配合下拿下青岛指日可待。对于后路快要闹翻天的局面只是稍微关注一下,派出少部分精锐主力负责沿路运输护送重要的战争物资,其余后勤部队被严令固守不得胡乱出动。
    就好比二战时侵华日军所做的那样,日军据点大多以胶州半岛境内主要道路为主,只要保住主要道路交通能够正常运转,就已经达成了他们尽快占领青岛的附属条件。
    而日军主力集中火力攻打青岛,只要能够顺利拿下青岛市区,在有强大的舰炮火力支援之下,任何势力也别想再染指青岛分毫。
    于是,在青岛德军消极的抵抗下,日军大部队很快进逼青岛市区,在市区的众多街巷中与青岛守军展开激烈残酷的巷战,青岛市区陷入一片战火之中。
    到处都是枪声,到处都有喊杀声,每一条街区每一道小巷都可以看到奋力搏杀的两方人马。鲜血撒遍整个青岛市区,中国人的顽强抵抗也出现在青岛每一个街巷。
    没错,与日军部队进行惨烈巷战的部队,基本上都是参与了青岛市区防御圈的中国人组成。其中光复军自然是主力跟领导者,配合其他熟悉青岛市区地形的本土势力武装人员,毫不畏惧与日军在青岛市区展开残酷而又惨烈的巷战。
    至于青岛德军,早就心无战意的他们龟缩回了市区核心防御工事群内,如果不是参战光复军指挥层极力反对,也可能摸不下面子的话,只怕他们早早就向侵略日军投降了。
    真别怀疑,真实历史上的青岛德军就是这么干的。德国殖民者在青岛经营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一点防备工事都没有?以德国人严谨的作风,如果不是英法等列强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太过庞大的话,青岛租界完全能变成上海租界那样的存在。
    青岛德军有了退缩之意,这个消息第一时间传到王进耳中。王进气愤不已但也没敢怠慢,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赶回合肥,再一次找上德国驻合肥商务代办处,强烈指责青岛德军的窝囊行径,要求代办处给予青岛方面足够的压力。
    商务代办处的德国官员们也是郁闷万分,瞧瞧这破事闹的。王进强烈的指责引起了他们极大的不满,可是他们还只得捏着鼻子自认倒霉。谁让自家人在青岛表现差劲,并被一再纠出来亮相?德国人还是比较讲究原则的,对于这些破事他们不认也得认。
    无奈之下,商务代办先生顾不得面子上的那点事情,表示自己也没有多大办法。不说他的级别比起胶澳总督来差距不小,他一个文职官员也无法指挥得动那帮骄傲的军人们。
    王进真有一种吐血的冲动,在心底不知道把这帮德国佬骂了个几百遍啊几百遍。他也直接放弃了绕圈子,言明了此行的主要来意:青岛德军不想跟日军拼命也可以,战局不利的时候甚至投降保存德军战士们的生命安全也无所谓。
    青岛本就是中国的土地,自然由中国人来保护。他的意思很简单,青岛德军可以坐山观虎斗,但是青岛市区的防御工事必须全部交到参战光复军手中。尤其是青岛市区内的要塞炮台和堡垒,还有军械弹药仓库必须全部交给参战光复军控制。
    德国商务代办表示他做不了主,他会将王进的合理要求转告青岛德军指挥高层,让他们自己决定如何去做。
    王进也没再过多纠缠,他要的就是在个答案。有了驻合肥商务代办处做中间人,再加上参战光复军高层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与青岛德军高层打好了招呼。在多方全力配合之下,参战光复军很轻易的就接收了青岛市区除了德军所在堡垒之外的控制权。
    如果可以的话,德国人也乐意给嚣张的日军一个深刻的教训。而且参战光复军之前的表现也证明了他们的实力,德国人也希望光复军在巷战中有良好的表现。更何况有协议在前,德国人就更没有理由拒绝。
    就这样,青岛丝区控制权落入光复军之手……

第三百零六章 赌一把

    在民主进步党的紧急催促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加快了运转速度,由养好伤势的段芝贵统领,以袁大公子袁克定为副手,抽调河南北洋军一个主力师的部队,迅速通过豫鲁交界地区进入山东,汇合山东北洋军一部向青岛方向做出试探性推进。。)
    作为地主山东都督朱家宝也是此次出征副手之一,负责北洋军在山东地区的后勤情报事宜。出征北洋军到了济南之后,无论民族进步党方面如何催促,北洋军却死活不出动,找各种理由搪塞,不想趟青岛那一摊浑水。
    这帮家伙,打得倒是好算盘!王进安抚住性情急噪的手下将领,一脸不屑的说道。
    都督,青岛的情况十分危急,可是北洋方面还拖拖拉拉,咱们要不要做点什么?
    他们爱咱们折腾是他们的事,不用过多理会他们。青岛战事刻不容缓,咱们得加快行军速度,在日本人彻底拿下青岛之前赶到,给他们来一记猛的!
    青岛巷战进入了惨烈的相持阶段,日军一波接着一波涌入青岛市区,想要在短时间内肃清市区顽敌,彻底掌控整个青岛。很明显日军指挥官想拿下一个设施完整的青岛市区,还没有被逼动用极端手段的时候,光复军主力部队能争取的时间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