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天子门生-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逐流在一旁冷眼旁观众人的反应,并不出声。让江逐流感到高兴的是,众位大臣之中主张强硬应对辽国使臣的占据大多数,不过是皇帝党人,很多太后党人比如吕夷简、钱惟演等人也纷纷主张对辽国强硬,这也许就是江逐流在兴州大胜助长了大宋群臣的信心吧。相比而言,那些主和的人数就少得多。而且都是文臣。

刘太后看江逐流不说话。本来想直接点将,后来转念一想,就挥手说道:“吕夷简、王曾、钱惟演、江逐流、晏殊,你们几个给哀家留下来,其余各位大人暂且退去吧。”

王曾此时已经从洛阳河南府通判被调到京师人参政知事,也就是大宋副宰相,仅次于吕夷简。

一众文武群臣退出去后,大殿内只剩下方才太后点名留下的几位大臣。刘太后看着江逐流说道:“江舟,你方才为何一言不发?”

江逐流躬身回答道:“太后,众位大人珠玉在前。臣不敢置言。”

刘太后微微一笑,说道:“现在这里留下地都是国之重臣,你有什么话尽管说来。”

江逐流看了一眼吕夷简、王曾等人,这些人都是强硬派,就知道太后地心意了,于是躬身说道:“太后和陛下既然把几位大人留下,心中早已经有定见。臣的想法和太后、陛下如出一辙,毫无二致。”

赵祯也笑了起来,说道:“江舟,你现在说话越来越圆滑了。”江逐流连忙道:“臣不敢。臣就是盼望太后和陛下断然拒绝辽国的无礼要求,不给他们任何非分之想。”

刘太后就道:“江舟,这事说起来容易,但是必须有一番合理的说辞。辽国国书上所言,李德明当日曾经接受过辽国的封赐,被封为大夏国王,辽国现在就以这个为借口向我们讨要兴州啊!”

江逐流微笑着说道:“太后。李德明当日接受我们大宋西平王、行夏州刺史的封赐在前,接受辽国的大夏王封赐在后,这就是我们光明正大的理由。况且臣捉了李德明之后一直不杀,就是为了应对辽国讨要兴州这一天。让李德明在朝堂之上亲口向辽国使臣萧孝穆说出兴州乃大宋的土地,不比什么证据都有效的多吗?”

刘太后莞尔一笑,说道:“江舟,怪不得你当日一再要求哀家派人好生看待李德明,务必要让其保持身体康健,原来是为今日之事做准备啊!也是,李德明在我们大宋手中。不怕他不按照我们地要求说话。”

夸完江逐流之后,刘太后又问吕夷简、王曾、钱惟演等人,认为江逐流所言之法是否可行,吕夷简等人俱都说可行。

于是刘太后就说道:“江舟,明日朝堂之上。就由你出面和辽国使臣萧孝穆交涉。如何?”江逐流躬身说道:“臣遵太后懿旨。不过太后、陛下,在朝堂上拒绝辽国使臣萧孝穆好办。如何使他们主动提出用燕云十六州交换兴州比较难。”

赵祯就问道:“江舟,你既然提出这个问题,心中可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江逐流说道:“陛下,臣这里倒是有一个主意,只是需要吕夷简、钱惟演等大人的配合。”

赵祯就道:“江舟,你说出来听一听。”

江逐流说道:“臣以为辽国使臣萧孝穆为了要回兴州,必然会对朝中主要大臣进行贿赂。吕夷简、钱惟演、王曾等大人都身居高位,深受太后和圣上的宠信,对朝政影响举足轻重。所以萧孝穆今天肯定会派人去私下和几位大人进行联络。”

吕夷简、钱惟演和王曾面色都非常难看,只是江逐流的话还没有说完,他们没有办法上前辩解。

江逐流继续说道:“吕夷简、钱惟演等大人见到这等情形,不要冒然拒绝,只要为难地说道,想要索回兴州也不是不可以,我等可以在皇帝和太后面前进行斡旋,只是难度比较大。也许辽国拿燕云十六州过来交换,我等在太后和圣上面前也有一个拿得出手的理由。大致意思如此,至于怎么样说得委婉含蓄,就看各位大人的功夫了。总之,要让辽国使臣萧孝穆明白,我大宋皇帝非常看重兴州,绝对不会放手,即使辽国拿燕云十六州来换,还需要各位大人拼命地努力说服圣上和太后才是。所以各位大人这个时候可以狮子大张口,尽可能多的向辽国使臣索要金银珠宝的贿赂,只有这样,辽国人才会认为我大宋皇帝和太后其实并不想用兴州换什么燕云十六州,是几位大人拼命地做了很多功夫,才为辽国争取到了这个理想的结果。”

吕夷简、钱惟演和王曾等人这时候才长长出了一口气,面色缓和下来。

皇帝赵祯哈哈大笑,刘太后也莞尔笑道:“江舟,你的这个主意太促狭了,不过哀家看着这正是对付辽国那等野蛮人的好主意。”

赵祯就对吕夷简、钱惟演和王曾说道:“几位大人,方才江大人的话你们可曾听清楚?他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你们回去若是辽国人派联系人上门偷偷联系,你们就不要拒绝,按照江大人的言语去做就是。至于辽国人送上地金银珠宝,就当是他们替朕赏赐给你们的了。”

吕夷简、钱惟演和王曾几人诚惶诚恐地还要推辞,刘太后就说道:“列位大人,就不要推辞了,只要能促成这件事情,哀家和圣上还另有封赏。”第二天朝堂之上,辽国使臣萧孝穆趾高气扬地要求大宋归还大辽的兴州,并拿出李德明在大辽至圣二十六年(公元1008年)接受大辽封赏的“大夏国王”回的谢恩书为证据。

江逐流则迈步出了武将列班,拿出了大宋景德三年(公元1007年)李德明为了感谢大宋朝廷封赐西平王,行夏州刺史的谢恩书,证明在大辽国封赏李德明之前,兴州已经是大宋的国土,并质问萧孝穆道:“兴州、夏州乃是有主之物,尔等大辽又另行封赏,这岂不是和上门抢夺财务的强盗无疑吗?”

萧孝穆则强辩道,李德明先是依附大宋,后来受我大辽皇帝仁化感召,就归附了我大辽,这实在是你们大宋德政出了问题,不能使臣民归心,与我大辽何干?我大辽封赏李德明比大宋晚,更证明兴州乃我大辽的国土。

江逐流就道,既然大宋大辽各执一词,争执不下,看来需要李德明亲自出马来说明兴州是属于大宋还是大辽了。

李德明早就被押解在殿外,此时被带上大殿,自然知道该怎么说话。他当场就告诉辽国使臣萧孝穆,兴州一向就是大宋的属地,至于当初大宋景德四年他接受辽国皇帝地封赏,乃是因为辽国皇帝用武力胁迫,他没有办法之下勉强做出的违心之举,根本做不得数的。李德明还当场写下了西平府所辖十五州俱都是大宋国土的字据,签字画押安上指模,功夫做得十足,大辽使臣萧孝穆哑口无言。

第一卷 第三百六十二章 汴京盟约

这一切萧孝穆都隐忍下来没有发作,他知道,要想索要兴州,不是在朝廷上几句空话就可以,必须给大宋一点切实的压力才行,让大宋知道,假如不给大辽兴州的话,后果会非常严重。于是萧孝穆就打算派心腹回辽国,让大辽皇帝耶律隆绪立刻调集兵马,聚集在燕云十六州,做出一副大兵压境的态势,告诉大宋,如果不给兴州,那么只有一战。

萧孝穆这边刚把书信写好交给心腹,这时候他的随从就递过了潜伏在大宋京师的细作递过来的消息,大宋皇帝已经下令,调集各路禁军往河北路集中。

萧孝穆倒吸了一口冷气,辽国铁骑出战就胜在突然迅速,攻其不备,假如大宋提前把军队集中起来进行防守,大持久战,辽国人并不见得一定能取得便宜。关键此时大宋军队和当初澶渊之盟时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据大辽皇帝耶律隆绪陛下所言,在兴州时曾经看到大宋军队守城器具非常犀利,非战士血肉之躯可以阻挡的,而大辽兵力在攻打党项时又损失了将近一半,此消彼长之下,大宋军队又提前做了准备,真的要开战,后果如何还不好说。

这边萧孝穆正在盘算究竟该如何应对,那边随从又过来禀告,说另一个大辽细作要求紧急面见燕王大人。

萧孝穆就知道一定是出大事了,否则大辽细作不会要求亲自面见。一般都是把消息写在绢帛上或者书信里找个机会偷偷地递给接头人传过来了事,现在既然要求亲自见面,说明事态非常严重,而且这件事情之后。这个细作就不在留在大宋了,他的身份已经曝光了。

萧孝穆连忙让随从把细作引了进来,细作一见面就着急的说道,大宋朝廷内又传来消息,为了绝了辽国对兴州的念头,大宋皇帝下了诏书。准备一弘扬佛法地名义在温泉山上修建一座庙宇,并在庙宇里建造高塔。这件事情表面看着没有什么,但是实际上大宋朝廷是想借着修建庙宇大兴土木的时候掘断契丹龙脉。而那个高塔其实就是镇龙塔,死死地压在契丹龙脉上面,而且宫内已经传来密诏,让大宋各地官员寻找一种叫做“降龙木”的神木,准备压在高塔的地宫,让契丹龙脉从此烟消云散。

萧孝穆听了大吃一惊,如果大宋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大辽即使夺回兴州。还有什么用途?于是萧孝穆连忙派人到大宋宰相吕夷简、枢密使钱惟演家里去,再送出一份厚礼,让他们务必要拖延大宋皇帝这个诏书,同时让吕夷简和钱惟演尽量想办法说动刘太后,说大辽使臣正在考虑用燕云十六州和大宋交换兴州,并尽量让刘太后明白,燕云十六州对大宋非常重要,远比占领兴州,掘断辽国的龙脉对大宋更有利。

昨天萧孝穆已经送过一份厚礼给大宋这两位权势滔天地大臣。可是吕夷简和钱惟演都为难的说道,照眼下的形势,如果单纯让太后和皇帝把兴州送给大辽,谁也不敢说这些话,唯一有机会地就是用一些大宋也比较在意的土地来交换。如果辽国人能拿出燕云十六州。他们这边再去向刘太后陈情,或许还有一丝可能性。但是也并不保证能说服太后和皇帝。因为太后和皇帝都认为契丹人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契丹龙脉之故,所以把兴州给了辽国之后契丹人就等于如虎添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