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夺明-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便有了大批言官同时上疏弹劾杨澜的事情。

这件事打了杨澜一个措手不及,魏尔刚若是知道杨澜心里面在想什么地话,他应该会感到得意。因为,直到现在,杨澜都不晓得这暗箭究竟是何人射出的。

魏朝为什么会知道这件事情呢?

这是因为王安也参与了其中。

谬昌期从魏尔刚那里得到情报之后,他不敢自作主张,立刻和身后支持他的那个东林党大佬商量,那个大佬让他找上了杨涟。

东林党有许多言官,上疏弹劾杨澜不成问题,但是,这些奏折能否通过司礼监转递到万历帝面前就有些问题了。

以往。万历帝虽然躲在深宫,不理朝臣,但是,他有时候还是要翻阅一些奏折的,虽然不处理,但是,不表示他不关注。

但是,到了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萨尔浒大败之后。万历帝便连奏折都不怎么看了。基本上,都是那些奏折到了司礼监。也是交由内阁处理。

谬昌期等人不知道方从哲会不会包庇杨澜,毕竟,当初杨澜可是靠向了方从哲,算是方从哲一党。

所以,他们觉得不能让方从哲处理这些和杨澜有关的奏折,他们务必要想出办法,让司礼监的人将这些奏折呈递到万历帝面前。

要想达到这个目地,便需要内侍的帮助了。

随着太子朱常洛地位的稳固,王安在宫中地地位越来越高了,权力也越来越大,就连司礼监地秉笔太监也仰他鼻息。

杨涟和王安交好,于是,在杨涟的牵线下,王安也介入了这件事。

当日,王安利用东厂地人将杨澜抓入黑狱,想要暗中置杨澜于死地,结果,杨澜毫发无损的出来了,他安排在东厂的那个人当了替罪羊,不得不亡命天涯,其他那些安排在东厂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都受到了上头的警告,现在一个个循规蹈矩,有些事情也不好再为他去做了。

以往,王安还只是因为治国理念上的不同,看不惯杨澜,那么,现在他就是对杨澜恨之入骨了,毕竟,杨澜让他有了一些挫败感。

当他得知杨澜和魏忠贤是外祖父和外孙地关系时,他更是恼羞成怒,觉得自己被魏忠贤背叛了。

要知道,魏忠贤可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居然不晓得魏忠贤的外孙考取了状元,这种背叛的感觉让王安无法忍受。

因为,魏忠贤介入过东厂黑狱暴乱一事,所以,王安认为杨澜之所以能够从东厂安然无恙地出来,魏忠贤肯定做了手脚。

他觉得自己非常愚蠢,被魏忠贤摆了一道。

在这种愤怒的情绪驱动下,王安介入了此事,在他的安排下,万历帝的案头上便多了这些奏折,果不其然,瞧了这些奏折后,万历帝龙颜大怒。

虽然,他没有像王安,谬昌期等人期待的那样直接派锦衣卫将杨澜抓入大牢,而是召见杨澜,给了他一个自辩的机会,但是,王安相信,最终皇帝还是会处置杨澜和魏忠贤地,就算不杀了他们,也会将他们流放蛮夷之地。永世不得回归。

这会儿,王安躲在东宫自己的住所里,正在等候底下人的回报,他希望能够听到自己希望听到的好消息。

“来人!把他的官帽脱下,官服剥了,带入诏狱看管!”

沉吟了一下。万历帝最终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一时间,他不知该怎样处置杨澜,以欺君之罪将他和魏忠贤杀了,然后流放他的全族?万历帝觉得这样地处置太严苛了。

祖孙之情,人皆有之,就算他是皇上,也摆脱不了。

将心比心,万历帝认为魏忠贤和杨澜的作为其情可悯,就这样将两人杀了。万历帝毕竟不是他地祖父嘉靖,心肠还没有这么坚硬,他做不出这样地事情来。

就这样将杨澜放了。让他官复原职,或是继续那个任命,让他担任朱由校的侍讲?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地事情,不说,万历帝还没有出那口被欺骗地戏,就凭杨澜和魏忠贤的关系,这两人便不能留在朱由校身边,至少,两个只能留一个。一个留下,另一个便要远远地贬出去。

还是那句老话,内侍和外臣勾结,乃是当皇帝的大忌。

万历帝绝对不会容忍这一点,这是他的底线,既然魏忠贤和杨澜之间的血缘关系无法割舍,那么,两人中便只能留一个在朱由校身边,或者。两个都不留?

万历帝还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所以,他让锦衣卫将杨澜带入诏狱看管,等他想到办法时,然后在解决。

两个锦衣卫从殿下行了上来,一左一右往杨澜走来。

怎么办?

反抗?

还是顺从?

最终,杨澜还是决定俯首就擒,只要不是当庭格杀,日后总有机会的。还没有到狗急跳墙的时候。于是,他很认命地低下头。跪伏在万历帝的面前。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鼓噪声。

两个锦衣卫地脚步顿了顿,万历帝的脸色沉了下来,他阴着一张脸,注视着外面,视线中,朱由校慌慌张张地从殿外奔了进来。

万历帝曾经吩咐外面的侍卫不要放任何人进来,所以,那些侍卫正慌张地跟在朱由校身后,想要拦住他。

“够了!由校进来,你们退下!”

朱由校进入殿中以后,他放缓了步子,但是,还是很急切地行了过来,刚要跪下给万历帝磕头,万历帝摆了摆手,有些不满地说道。

“由校,什么事情让你如此慌张?”

朱由校抬起头,额头上还带着汗珠,他那略显稚嫩地声音在殿上回荡,最初,还有些怯生生的味道,到得后来,便流畅起来了。

“皇爷爷,不知杨澜和李进忠犯了何罪?皇爷爷要将他们抓起来!”

万历帝的脸色更为阴沉了。

“他们犯了欺君之罪,他们两人明明是外祖父和外孙的关系,竟然隐匿不报,居心何在?难道,朕不该治他们的罪么?”

面对万历帝那张阴沉的脸,朱由校明显有些害怕了,但是,他还是鼓起勇气说道。

“皇爷爷,李进忠和杨澜没有隐瞒他们之间的关系,一开始,他们便告诉了孙儿,并没有故意欺瞒孙儿,他们见不到皇爷爷,自然不可能告诉皇爷爷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他们没有犯欺君之罪,要怪就怪孙儿,没有早些将这件事告诉皇爷爷,让皇爷爷您老人家知道!”

“什么?他们一早就告诉了你!”

万历帝有些诧异了,要是朱由校一早就晓得杨澜和魏忠贤的关系,那么,杨澜他们便不说存心欺瞒了,如此,也就不会存在什么阴谋了!

毕竟,朱由校晓得了他们地关系,要是觉得不妥,他可以选择疏远其中一人啊!

只是,朱由校年幼,还不晓得内外勾结的厉害关系,这才没有当一回事,如果,他有自己阅历,恐怕早就采取行动了吧?

“此话当真?”

朱由校用力地点点头,声音带着一些委屈。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啊!孙儿又怎敢欺瞒皇爷爷?”

“嗯!”

万历帝点了点头。

现在,事情又不一样了,到底该如何处置杨澜和魏忠贤呢?这是一个摆在万历帝面前的难题。

瞧见那两个锦衣卫像木头一样一左一右地杵在杨澜身后,万历帝皱了皱眉,他挥挥手,把那两人赶了下去。

“杨澜,起来说话!”

万历帝有些不忍地瞧了一眼仍然跪在地上的杨澜,让他起身说话。

“谢主隆恩!”

杨澜高呼了两声,艰难地站起身,跪在地上半个时辰对他来说只是小儿科,当然,这会儿,他要表现出很累的样子。

“由校,你说,我该怎么处置他们!”

万历帝指了指杨澜,对朱由校说道。

他想要考校一下朱由校的能力,让朱由校明白内侍和外臣勾结的可怕,历朝历代的宦官祸是权臣擅权,基本上都是走地这样一条路。

朱由校眨巴了一下眼睛,说道。杨澜和李进忠都没有错,为什么要处置他们呢?一切保持原样不好么?”

万历帝笑了笑,摇头说道。

“不管怎样,这两人是不能留在你身边了,虽然,他们没有错,不过,他们自身的血缘和亲属关系就是一个错!”

朱由校有些不明白万历帝话里的意思,他用恳切的目光瞧着万历帝。

“皇爷爷,他们都是对孙儿真心好的人,让他们留在孙儿身边好不好?”

万历帝摇了摇头,但是,瞧见朱由校满脸的失望,他又有些不忍,叹了叹气,说道。

“这两人,你只能留一个在身边,你选吧?”

“啊!”

朱由校脸上的失望之情丝毫未减,让他二选一,这是一个让他困难无比的决定,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杨澜说话了。

“臣恳请陛下,臣愿意离开京师,削职为民,还望陛下恩准!”

第二集 京师风波恶 尾声

黯然销魂,唯别而已!

“是我连累了你!”

魏忠贤的样子看上去苍老了许多岁,两鬓已然花白,头顶也多了几缕银丝,额头上皱纹如沟壑起伏,说话之间,双眼中一丝晶莹微微闪烁。

“哪里?不关姥爷的事,时也!命也!上天要这样安排,我等凡夫俗子又有什么办法对抗呢?”

杨澜面带微笑,语多劝慰。

风吹过,头顶树梢沙沙作响,远方,不知哪一处高楼飘出阵阵丝竹声,哀伤的曲调随风而来,在林间枝头缭绕,分外凄婉。

“来!姥爷,我敬你一杯!”

杨澜双手举起酒杯,端在身前,与下巴持平。

“好!干杯!”

魏忠贤举起酒杯,手微微发颤,酒杯中的酒水摇晃着溢出酒杯,淋湿他的手,濡湿了他的衣袖,他面上带着笑,眼睛眯着,额头的皱纹皱得更深了。

“砰!”

酒杯重重地放在桌面上。

“姥爷。孙儿离开京城后。便不能在一旁侍候您老人家了。宫中人事复杂。京师风波险恶。姥爷。您要多多保重啊!凡事三思而后行。务必要小心!小心!又小心!”

杨澜望着魏忠贤。言辞恳切地说道。

“我知道了!”

魏忠贤点点头。他偏开头。然后低下来。略略过了两个呼吸地时间。他这才抬起头。就在他低头地一瞬间。他地眼角垂下了一滴浑浊地泪。

这是六月十三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