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夺明-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手下问他该怎么办的时候,春哥准备发飙了。

在他十二岁的时候,他曾经因为一句戏言,提着菜刀将西城的屠户追了整整半个城,那一会,他的心情与现在大概相仿。

基本上,决定他怎么做,或者做什么的并不是他的大脑,而是他的情绪。

“我说,大老爷,杀人不过头点地,你怎么处置我等,说句话就行了,莫要这般折辱我等!”

春哥猛地站起身,扯开喉咙嚷道。

他地手下动手慢了,没有把他拉住,瞧见春哥如此胆大妄为,脸都被吓白了,忙低着头,趴伏在地。

“哦!”

杨澜眼中掠过一丝讶异,他没有想到区区一个衙役班头竟然有这般勇气,犯了错,还如此理直气壮,少见,少见!

杨澜不怒发笑,轻声说道。

“当初,尔等下乡征粮之前,在公堂上,我对尔等说了什么?一切需秉公行事,不可贪赃枉法,欺压良民,若有违反,严惩不贷,尔等是不是把我地话当耳边风了?”

春哥向前行了一步,满不在乎地说道。

“你是大老爷,你怎么晓得我们下面人的辛苦,走这么远地路,又是爬山,又是涉水,到这些穷乡僻壤来喂蚊子,这些刁民又不老实,弟兄几个要是不捞点油水,家里几口人喝西北风啊!”

“是吗?”

杨澜冷笑一声。

“尔等原本没有薪酬,当差只是为了服役,本官上任之后,不是承诺每月发粮饷给尔等。让尔等可以度日么?”

“我呸!”

春哥吐了一口浓痰,双拳紧握,噔噔上前两步,和杨澜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两者之间不过四五步地距离。

“那点散碎银子能顶什么用?还不够老子每个月的酒钱,范县一向都是按照老规矩做事情。上下和谐,你一来就坏了规矩,断了我等的财路,今儿个,给你撩一句话在这里,小的们不服!没有我们这些小地给你卖命,你一个外地人,在范县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春哥先前喝了不少的酒。现在,牛脾气一上来,就有些不管不顾了,不知道该说他勇敢呢,还是无知,面对一县的父母官都敢如此!

以往,县丞李长全在衙门当权,那些县令被其架空,手底下没有人权,也没有财权。若是没有李长全同意,就连一个衙役也指使不动,这样的情况春哥时常见到,故而,他根本就看不起杨澜,杨澜这个县令对他来说,无足轻重。其分量等同于一个屁。

他当值的时候聚众赌博,受到了杨澜的惩处,若不是李长全使眼色让他忍耐,当时,他便要和杨澜对着干,他相信自己只要吼一声,衙门地衙役都会跟着他,若是全体罢工,到时候他到要看杨澜怎么收场。

这次下乡征粮,春哥是得到了李长全的命令。让他暗中破坏收粮。有李长全在背后撑腰,他更不怕杨澜了。反正背后的大靠山都决定和杨澜摊牌了,他又怎么怕得罪对方?所以。这才有了头先的表现,只不过,其行事一如既往地没有用脑子。

春哥捏着拳头,气势汹汹地朝杨澜逼近。

远处,正在观赏田间风光的祝无双等人闻声望了过来,薇薇扔下刚从田埂上摘采下来的野花,向杨澜这边奔跑过来,祝无双等人也只好跟着往这边行来。

春哥的蛮子劲一发作,有时候,就连李长全也有点头疼,曾经某个县令因为一些小事指责了他两句,他一怒之下,便提着拳头向那县令呵斥,那县令吓得面如土色,惊惶而去,事后,李长全出面,摆平了这件事情,不过,这事滋长了春哥的气焰,在他看来,所有地读书人或许都是县令那样的胆小鬼。

不想,他如此气势汹汹,面前那个白面小生却夷然不惧,不仅脸上没有出现害怕的神情,就连坐姿都没有丝毫的变化,嘴角居然还挂着微笑,这微笑……分明,分明带着一些讥诮,让人极其的不爽。

是在假装么?

肯定是,对方肯定是在强作镇定!

脑子里虽然这样想着,春哥却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没有经过大脑便自行停下了脚步,仿佛再往前一步便是万丈深渊。

“放肆,狂妄!尔有几个胆子,敢和县大老爷如此说话!”

徐一生从木椅上站起来,颤颤悠悠,指着春哥,声色俱厉地喝道,随后,他转过身,对杨澜抱拳说道。

“大老爷,只要你下令,我徐家庄几百号人全听你的!”

“哼!”

春哥冷哼了一声,退后两步,对徐一生喝道。

“死老头,不关你的事,少管闲事,老子是李族的人,动了老子,小心铲平你这个破村子!”

说罢,他不理徐一生,望向杨澜,大声吼道。

“老子现在不干了!不穿这身皮了!你能奈我何,弟兄们,跟我走,没有我们这些兄弟帮忙,看你以后怎么办?”

随后,他招呼那些仍然低着头跪在地上的手下,便要转身离开。

“想走,没有这么容易!”

耳边听见杨澜冷冷的声音,春哥便要转头回应,就在他回头地一瞬间,眼角突然出现一团阴影,那阴影迅速扩大,遮挡了整片天空,正当他想要看清这阴影是什么物事时,春哥的身体便飞了起来,犹如腾云驾雾般飞了起来,飞了好几丈的距离,随后,跌落在一旁的水田中,不知生死。

原本已经站起来的衙役们慌忙重新跪下,脑地紧贴地面,瑟瑟发抖。

武大人双手环抱在胸前,呵呵笑着。  。

第三集

第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

雨是从半夜开始下的,最初,雨下得很大,雨点打在河面上,便如春蚕吐丝一般,沙沙作响,一个晚上,李长全耳边都回响着这样的声音,不曾有丝毫的停歇。

这段时间。原本托病回乡养病的李长全并未待在城外的李家庄园内,实际上,他这些天一直都在东昌府聊城,在府衙的各级官员府上流连。

按照原计划,他此时应该还在聊城拜访那些官员,不过,昨天下午,有个下人从范县赶来了,说是范县发生了一些大事情,吴正生,李平,游子和等人不知该怎样处理,希望李长全能尽快回去主持大局。

这便是李长全命令船家冒险在永济渠上夜航的原因。

李长全之所以在聊城活动,和府衙的各级官员打交道,搞好关系,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服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在征粮最关键的时刻到范县来坐镇,检查县衙征粮的进度。

在大明朝,一个知县的政绩好与坏,取决于许多因素,只是,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夏秋两季的征粮行动,若是能按时征收完这两季赋税,那么,他的考绩至少也能达到一个中等,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征粮的任务,就算他把整个县境治理得太太平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吏部官员的考察簿中,他也只能当得一个下等的评语。

李长全之所以在聊城活动。鼓动上级官员到范县去考察,是因为他非常清楚,新任知县杨澜这一季地秋粮征收任务并不能顺利完成,多半会搞得一团糟,如此,有一个上级官员在一旁亲眼目睹这种状况。比他日后打多少小报告都要强。

李长全为什么坚信杨澜无法顺利完成秋粮的征收任务

自然是有着他的理由的。

在县衙的会议上,当李长全得知杨澜要将范县实施了许多年的包税制度改变时,他几乎要站起来拍掌称快了。

包税制度之所以能够施行这么久,自然是有着其深厚地历史背景和原因的。

当然。李长全也承认包税制度有一些不足之处。某些承包了征税任务地大户人家为了减轻自家地赋税任务。想方设法地将自家地赋税任务转移到了其他人身上。这无疑加深了那些平民百姓地负担;有些承包了收税任务地胥吏为了捞钱。不顾底下那些百姓地死活。肆意加重百姓们地赋税……

然而。像以上地那些黑心胥吏。为富不仁地大户人家终究是少数。那些承包收税任务地大户人家或者胥吏他们和自家负责地收税区域都有着千丝万缕地关系。基本上都是本乡本土地人氏。要不就共同拥有一个祠堂。在大明朝。乡土和宗族关系在百姓们心中极其地重要。正因为有着这样那样地亲戚关系。那些包税人在这样地情况下。除了极少数钻在钱眼里地人之外。基本上做不出太过分地事情来。

当杨澜在会议上决定改变包税制度。重新将收税地任务收归县衙之后。李长全自然是笑着赞成地。之所以笑。其实想看地是杨澜地笑话。

对县衙负责收税地这些胥吏和衙役来说。城外地那些农户和他们没有半毛钱地关系。那些人活得好与不好。他们根本就不在乎。虽然。在会议上。杨澜再三警告那些胥吏和衙役。不准他们以权谋私。然而。在利益地驱动下。那些胥吏和衙役真地会把他地警告放在心里了么?李长全并不这样认为。

何况。县衙六房中主事地都是李长全地人。他只要丢一个眼色过去。那些家伙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

虽然是状元郎。毕竟还是年轻气盛啊!

如果对县衙地工作程序不熟悉,初来乍到,正该萧规曹循才是啊!初掌权柄,便大肆改革,说起来,这应该是年岁不大,不够成熟的关系吧?

综上所述,在李长全看来,杨澜改革地税收制度最终只能激起一片民愤,要想顺顺利利地完成秋粮入库的任务,根本就没有什么可能。

由于李长全不是科举出身,所以,府衙那些循科举征途出身地官员多少有些看不起他,不过,他们虽然看不起李长全这个人,却不会看不起李长全供奉的那些黄白之物。

李家在范县也算头一号大族,家大业大,为了让李长全在县丞这个位置上坐得稳当,必要地打点自然必不可少,在东昌府府衙,李家还是有着一些关系的,这次,李长全在府衙活动,想让某个官员前往范县视察范县的秋粮征收任务,便用到了这样的关系。

在聊城活动一段时间后,李长全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昨日,在一家酒楼上,府衙的一个七品推官明确地告诉他,将在三日后前往范县视察工作。

就在李长全兴奋不已之时,他收到了范县出现变故的消息,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