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士子风流-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小丫头调戏,徐谦压力很大,偏偏这些话在别人听来正常无比,可是徐谦听来却带有一点暧昧不清的意思,他暗骂自己自作多情,索性板起脸来,不吭声了。
    答应下了张太后,天色将晚,徐谦告辞出去。
    次日清早,恩旨便来了,在皇家学堂来,上下人等俱都喜气洋洋,教习们封了将军,虽只是五品,可这种将军乃是世职,属于铁饭碗,虽然来之前晓得学堂前途远大,可以没有实在的好处,难免让人唏嘘不已,现在落实了他们的身份,大家也算定下了心。
    至于其他校尉,则一个个敕封为武英殿校尉,从九品武官官职,看上去虽然卑微,不过一边读书一边做官,已是很难得了。
    赐穿的麒麟服已经分发下来,两百多个校尉人人披着这大红的赐服,平添了许多威武。
    而接下来,徐谦的问题就繁琐的多了。他连忙召集了教习人等,制定了新的校尉招募政策。今时不同往日,对于招生的要求自然更加苛刻了许多。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因为现在的校尉等于是平白就有官做,只要能混进来,那便是从九品,将来编入军中,都是七品至八品的待遇,这已经不再是镀金这么简单,这简直就是买一送三。
    这世上从来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好事,徐谦拟定了两种校尉的招募方式。一种是关系户,这是大明朝的实情,规避不了,这些关系户进来也是无可阻挡,而且关系户进来对学堂也有好处,毕竟进来的关系户越多,学堂本身的实力就越强,王蛛进来,某种程度上王太后是对学堂双手支持的。就算是齐成这样的家伙,也能得到其家族某种意义的支持。
    这叫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的利益捆绑到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会有人四处为你吹嘘,给你抬轿子。学堂但有所需,不需求告上门。自然也有人给你方便。
    所以这些关系户必不可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再者说。皇家学堂本身从一开始,就是靠招募勋贵子弟为名建立,所以改弦更张是不可行的。尤其是这些关系户,大多数来自于亲军内部,关系户的家族,往往和陆家一样,都是亲军中的世职,有这些人和学堂联谊,将来皇家学堂的校尉编入亲军,定然会受到相当程度的照顾,假以时日,整个亲军,必定是皇家学堂的天下。
    而另一方面,徐谦也必须招募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在定下调子之后,徐谦拟定了规则,这批人首先年龄必须是在十六至十八岁,年纪大了不成,再者,要求读过书,至少也要混个童生,童生就意味着,好歹你能读书写字,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最后,自然免不了一些体力上的要求,比如身高、视力等等。
    拟定了规则,便叫人张榜放了告示,整个京师,顿时沸腾了。
    京师里头,多的是读过书的人,在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固然读书才能成为人上人,可问题在于,你就算读了书,却要挤上独木桥,天下几十上百万的读书人,可是每隔三年,能中进士做官的也不过是寥寥百人而已,做官的机会,只有一万比一。在竞争如此白热化的时代,想要靠读书出头,实在不容易,寒窗苦读数十年,一直考到老,人家倒是不怕吃苦,怕就怕没有回报。
    没有回报,就意味着你这一辈子白混了,你穷极了一生所读所学的东西,连狗屁都不如,读书做官这东西,就和买彩票一样,持续都在亏损,大家指望的就是那么一次大奖,中了自然连本带利都捞了回来,可是一旦不中,那就是持续亏损一辈子,不知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其实在这个时代,由于读书人呈几何的增长,使得科举越来越艰难,许多读书人不得不另谋出路,有钱的做个儒商,没钱的只好给人做个帐房,这都还算好的,许多人只能做蒙师,在大户人家还好,包吃包住说不定还送个婢女啥的给你传宗接代,运气不济的,只能到村头去教人读书写字,里里外外就是个悲剧。
    现在,一个新的前途出现,进去就有官做,虽然是重文轻武,可是人家毕竟是亲军武官,显然比寻常武官还是要那么一两个档次,更重要的是,进去操练不但有俸禄,穿的还是体面的麒麟服。
    再加上天地君亲师的办学理念,很合这些读书人的胃口,于是乎,在学堂这里,已是被无数应征者踏破了门槛。
    徐谦看到一个个投递的名帖目瞪口呆,学堂招募校尉,采取的是三个步骤,先是投贴子,就是说,你要报名,先写上自己的年纪、籍贯、功名状况,待投递上去之后,由学堂进行甄别,一些合格的,便让你带着保人和里长进行第二部,即所谓的复核,防止有人弄虚作假,复核通过,就是第三个环节,进行体力上的甄别,通过了这三个关卡,随即便可录用。
    可问题在于,学堂对外招募的校尉是六百五十七人,因为其余的三百四十三人都被关系户占着,这第二期的校尉,徐谦只打算招募一千人而已,可现在收到的名帖,竟有六七万份之多,从京师到通州、天津,甚至到山东,这些风闻到消息的,居然也都快马兼程赶到京师地上了名帖。
    对于这些人来说,进学堂简直就是终南捷径,有官做,谁不做?
    徐谦有点儿傻眼,他没有想到,这天下的官迷竟然这么多,莫非这些家伙不晓得一进学堂深似海,从此你娘不认得你的事吗?
    多半这些人,并不以为意,以为进学堂就是做官,根本没有料到,学堂可不太好混。
    徐谦很是邪恶的挑选着一份份的名单,发现里头的秀才大有人在,竟还有不少,可以称得上地方上的小名士。
    学堂的效率很快,很快便挑出了参加复核的人选,大致在两千人左右,其中超过半数,都是秀才,秀才入皇家学堂,自然引起了不少轰动。
    朝中不少清流捶胸跌足、痛心疾首的惊呼:“人心不古,道德沦丧,堂堂读书人,争相沦为武夫,历朝历代,可有这样的事?人心坏了,人心坏了啊。”
    这些人多半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倒是从独木桥里挤了过去,有了官身,吃着朝廷俸禄,哪里会想到那些穷逼秀才们的苦处。
    人心不古,说的好像古人都是高风亮节,宁可饿死,也要有节操一样。
    徐谦对这样的抨击,嗤之以鼻,甚至是心中窃喜,就是要成心恶心这些家伙。
    忙碌了半个多月,事情总算定了下来,徐谦也就清闲下来,这时却有个不速之客寻上门,却是陆家小姐。
    陆家小姐脸色不善,在徐家和桂稚儿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徐谦看到她来,脑子嗡嗡作响,他眼睛滴溜溜的往陆家小姐身上打量,想看看这陆家小姐有没有带兵刃,不是说同行是冤家吗?这将来同事一夫的……
    陆家小姐见了徐谦来,立即笑呵呵的站起来,热情的道:“徐公子,我的胭……”
    徐谦吓了一跳,眼看事情就要暴露,立即道:“是陆小姐,陆小姐怎么来了,娘子,你没教人给她斟茶吗?哎,罢了,我去斟茶,不能怠慢了贵客。”
    桂稚儿连忙起身,道:“夫君陪着她说说话吧,她是来寻夫君的,我去斟茶。”
    徐谦松了口气,言不由衷的客气:“怎么能劳动娘子,哎……罪过,罪过,不成,我非斟不可……”他口里这样说,不客气的坐下来,桂稚儿朝他看了一眼,脸色显得很不好看,徐谦危襟正坐,显得无动于衷。
    待桂稚儿出去,徐谦连忙苦笑,道:“陆小姐来,不知所为何事?”
    陆小姐笑呵呵看他,道:“怎么,不欢迎?若是不欢迎那我便走了。”
    徐谦虚情假意的道:“哪里的话,倒履相迎都来不及,只是觉得有些突兀而已。”
    陆小姐幽幽叹口气,道:“你当我想来吗?实不相瞒,我来,是受人之托,来送信的。”
    “送信?”徐谦一头雾水,陆小姐能认得几个人,她认识的人,想来就在京师,有什么事直接找上门来就是,何必要劳动她来送信,有蹊跷。(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八章:世事总无常
    见徐谦满是疑惑,陆小姐冷冷的看他一眼,和从前的态度判若两人,旋即从袖里抽出一封书信来,道:“你自己看吧,徐侍读,你藏的很深哪。”
    被个小姑娘目光寒寒的看着,徐谦表示压力并不大,他接过信,发现这信竟没有封泥,心里便不由生出疑窦,这信连封口都没有,岂不是让这送信的人随便开。
    掏出里头的信笺,信笺上带着墨香,却又有一股似有似无的粉香,信笺的纸质是极好的,徐谦在内阁待诏房办过公,对纸张了然于心,这便笺的纸张竟是贡纸。
    徐谦眉头一沉,展开信来,便看到笺上有娟秀小字:“时隔二秋,一向可好?恍惚经年,还记得公子赠句。”再往下,又道:“尊夫人可无恙?不曾想公子竟是负心人。”
    徐谦骤然明白了,这是公主写的,可是为何,这红秀老是问他尊夫人可好,再有,时隔二秋,说明红秀颇为怀念两年前的往事,否则不会特意点明出来,问尊夫人,却意有所指,若是再结合最后一句,直接图穷匕见,骂徐谦是负心人,却又作何解?
    那时候的徐谦和红秀,或许只是朦胧间有几分好感,可也只是仅止于此,大家合作互利,并没有太多瓜葛,按理说,一个女子骂男子是负心,那也该是有瓜葛才是,除非……红秀骂的依旧是徐谦,只是替的却是赵小姐讨公道。
    这就说得通了,红秀是见过赵小姐的,也能看出一点端倪。现在骂徐谦,是鄙视徐谦负心忘义。娶得却是桂稚儿。
    既然她是为赵小姐出头,可是又为何。前头要加一个还记得公子赠句?复杂啊,徐谦感到压力很大,他抬眸,看到陆小姐愤怒看她,心里又想,这封书信,怕是陆小姐也看了,靠!这算什么事?
    公主写信来,暧昧不清。念及旧情,又指责自己有负赵小姐,而娶了现任妻子,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