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军挟上党大胜之威而来,来的是如此从容。如果燕军着急忙慌的刚刚获胜就杀入河南,葛从周有信心给予他们一个迎头痛击。可是人家却坐守上党一个多月,稳稳当当消化了胜利果实。然后才出兵汴州,用兵之略显得如此冷静和稳健,让葛从周只能徒呼奈何。
    泰宁军的东面是齐国——葛从周估计“齐国”也“国”不了多久,他们与河北的纠葛太深,绝对是指望不上的;南面又是豺狗一般的杨行密,向他求援……肉包子打狗,见过回来的么?
    一方面要阻挡着燕军的雷霆之势,另一方面还要警惕齐军从背后插一刀,同时还要防范吴军趁火打劫——不。他们已经趁火打劫了,坚守下邳的李晖向自己求援多次,自己也是爱莫能助。
    河南千里平坦,简直无险可收。而且一旦打起来,粮草供应会极度困难,因为燕军有大量骑兵存在,是绝对不可能放任泰宁军往战区输送粮草的。这样的仗。该如何打?
    葛从周反复思量这个问题,最后不得不承认,己方在任何一点上都没有优势。真要打下来,泰宁军的下场可想而知。因此,葛从周琢磨来琢磨去,觉得只能劝说梁王,干脆避让燕军的鼎盛兵锋,果断的放弃河南,去和杨行密“讨要”一块地盘。
    想到这里,他又马上记起了李晖自下邳发来的三次求援书信,觉得此事不能再耽搁了,应该分兵救援下邳。李晖是曾经和杨师厚一起,在淮南地界上千里转战过的大将,对于兵进淮南,有着足够的经验,无论如何,也必须将李晖救下来!
    正要开口让人进来传令,却听见外头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葛从周以为是梁王和敬翔来了,心道正好把这番情弊向殿下陈说一番。于是勉力抬手示意,他身旁的侍女连忙靠过来,搀扶着他依在竖枕上。
    杨崇本掀开厚重的棉帷,迈步进了内书房,身后跟着几名军校,手中各自捧着一个漆黑的木盒。进来之后,杨崇本和军校们都半跪于地,向葛从周请罪。
    “大帅,末将等有罪在身,还请大帅重重责罚!”
    葛从周愣了愣,忽然间预感到情况可能有变,强忍着胸腔内传来的阵阵疼痛,咳嗽着问:“殿下呢…。。。咳……敬相呢?”
    杨崇本将身子伏地,埋着头禀告:“殿下和敬相他们,他们……闯入大营欲夺兵权,末将等不服……起了冲突……”
    见他支支吾吾,葛从周忍耐不住,急道:“快说!”
    杨崇本回头示意,几名军校将手中漆盒捧起,挨个打开,送到床边。
    葛从周眯了眯眼睛,仔细辨认过去,等看清楚之后,猛然间炸了锅一般,指着杨崇本破口大骂起来。杨崇本和军校们不敢回嘴,只是低头跪伏,任凭葛从周谩骂不止。
    直到葛从周骂累了,又愤怒的将靠枕扔向杨崇本等人,将他们赶了出去,内书房才算安静下来。
    杨崇本坐在门外石阶上,脸色平静。军校们小声问道:“指挥,大帅发怒了,这下子该如何应对?”
    杨崇本淡然一笑,道:“就在这里等。”
    “等……?”
    “不错,等……咱们军中五六万弟兄的性命和前程,大帅不会不管的,咱们就在这里等着,等大帅想明白了,便没事了。”
    在石阶前一直等候到月上三竿,内书房帷帘一挑,侍女探头向外张望,口中轻声道:“将军,大帅让你进来……”
    杨崇本深吸了一口,搓了搓麻木的双腿,一跃起身,随着侍女进到内书房。
    葛从周侧躺在床榻上,背对着杨崇本,一边咳嗽一边缓声道:“你去传令,让张延寿在任城主持议和。泰宁军可归降燕王殿下,并送上六州之地,但某有三条:其一,保全将士性命,不得滥杀;有欲归乡者,厚赠钱缗,不可为难;其三,将官之职可以转调,但不得无故贬斥;其三,有家眷为燕军所获者,必得发还。”
    听到第三条时,杨崇本心中百感交集,重重向葛从周叩首:“大帅,泰宁军上下,必保大帅之位永固,若是燕王不允,某等愿意战死……”
    “这就不要提了,咳……某这身子骨,再也不能领兵了……但要和燕王说,咳,若是燕军想过大江,必得去救下邳,李晖知晓淮南情事……不过听说杨师厚已经降了燕王,有杨师厚在,想必燕王也有南征之策。但让张延寿尽些力气吧,拉李晖一把,李晖苦守下邳,也着实不易。”
    “末将明白,末将这就赶去任城……”
    “还有……问问燕王,能否为梁王殿下厚葬……这不是条件,是某的请求。”
    “大帅忠义!”
    背对着杨崇本,葛从周摇了摇手,示意杨崇本可以离开了。杨崇本再次恭恭敬敬叩首三次,然后退出了内书房。
    ……
    三月初一,驻守任城的张延寿、丁会、霍存、杨崇本等泰宁军高级将领,将四门打开,正式归附燕军。三月五日,兖州易帜,李诚中进入兖州城中,前往葛从周府上探望了这位斐声宇内的一代名将。
    李诚中没有为难泰宁军,皆因这支军队确实战力不俗。按照军事参谋总署对于降军的方略,暂时授予泰宁军新的野战军番号——兖州军。泰宁军上下官职不变,全军只有数千人自愿返乡,留在军中的仍有五万人。因为这支军队兵员太大,所以在使用上进行区分,张延寿任左厢都指挥使,霍存副之,丁会任右厢都指挥使,杨崇本副之。军事参谋总署从教化司抽调了一批教化官和虞侯,将兖州军左右两厢的厢一级指挥部建全。军一级的指挥框架则暂时不设,以待将来。
    降军自然有降军的觉悟,张延寿、丁会、霍存、杨崇本等人立刻请战,要救援被吴军围困在下邳的李晖,尤其是杨崇本最为积极,自从和娇妻团聚后,他的心情大好,对于李诚中几乎是感激涕零,此刻自然要好好变现一番。
    李诚中本来还想请葛从周出山,担任兖州军统制,或是到军事参谋总署任职。李诚中拿出虞侯司副总管的职务热忱招揽他,可却被葛从周婉拒了。葛从周病体沉重,的确不能再劳心劳力了,因此,李诚中干脆将梁王在汴州的宫室赐给了他,让他去汴州安心休养。
    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让葛从周留在兖州,这一点葛从周心知肚明,于是也不耽搁,没过几日便将家眷迁居汴州。他等若是以自己为质,换取泰宁军将士的安全,这么光明磊落的做法倒让李诚中略感有些惭愧和内疚。
    三月十五日,新设兖州军左厢抵达徐州,与钟韶的南路军会师,兖州军右厢则赶到了沂州南端的承县。两路大军稍作整顿后,一西一北,向着下邳进军。
    吴军大将王茂章猛攻下邳月余不果,接到燕军即将赶到的消息后,连夜撤军,下邳之围遂解。
    三月二十日,燕军开入下邳,李晖向钟韶投降。至此,雄踞中原二十年的宣武系军事集团,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枢之要
    ps:  晕菜,神的愤怒兄,这个这个这个,大额打赏,叫老饭情何以堪!内牛满面啊!一会儿继续码字,今天必须加更了。
    泰宁军的不战而降,令河南道大部地区成了李诚中控制的土地,如今的李诚中,不算关外千里沃野,已经实有河北、河东、河南中西部六十余州,人口一千三百余万。按照河北方面的估算,几为天下户数的四成!
    如此一个庞然大物成型,令王师范察觉到了天下大势的变化。
    王师范本为将门之后,父亲王敬武牙将出身,后任平卢节度使,王师范可谓子承父业,是典型的官二。说起来,这位官二在天下诸藩间也算大大有名,但出名的并非其武勇。王师范笃好儒家,家中藏书过完,帐中延揽了一大批“圣人子弟”,最喜谈论经文。虽说诗词不行,但学问很深,是藩镇中最有学识的。他推崇孝道、爱戴百姓,治下可谓安居乐业。
    但王师范似乎并没有继承到父辈的武勇,无论对内对外,都更倾向于权谋解决问题。王师范十六岁接掌缁青大权,部将卢宏不服,王师范就写信说,自己年纪轻轻,资望不能服众,只求保全性命,情愿将大权交给卢宏。结果,王师范在宴席上将前来收权的卢宏斩杀。
    天复二年,王师范起兵响应朝廷号召,讨伐朱全忠,但用兵之道仍然不脱权术。他命部将化妆成商贩走卒,同时混入河南十多个州城。想要以此“奇计”获胜。近乎儿戏一般的用兵方略,结果导致的就是损失惨重,仅有刘鄩侥幸成功。其余全数失败,刘鄩也被困在兖州经年之久,无法在缁青战场上出力。这也导致在后来应对梁王大军时,缁青方面实力大损,几乎无法应对,只能向河北跟淮南求助。
    因此,梁王曾经评价过王师范。说他“长于政干,缺虎狼之势,上可入朝堂。下可为州县,独不能藩镇。”
    因为身边之人大多与河北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所以王师范对燕军的声势是非常清楚的。节度副使李嗣业已经出任河北官职,常与王师范有书信来往。向他细数河北的各项“新政”;幼弟王师悦在范阳军校学习一年。对燕军军制很熟悉,不停向他灌输燕军的优势;而二弟王师克更是才从上党回来,对于燕军的强大作战能力极其畏惧,在王师克的叙述中,燕军是“不可敌”的,这令王师范对战胜燕军几乎不抱什么指望。
    就在王师范还在犹豫之中时,心腹将领刘鄩收到了葛从周的书信。刘鄩和葛从周在兖州相识,两人城上城下对峙了一年之久。竟然因此成了好友。刘鄩待葛从周老母如亲生,葛从周则尽力为刘鄩提供给养。两军到了后来竟然相敬如宾,说起来兖州之战也算是战史上的一朵奇葩。后来刘鄩撤离兖州时,葛从周的母亲干脆认了刘鄩当干儿子,左手拉着葛从周,右手拉着刘鄩,让他们以后一定要相互支持。
    葛从周将自己的考虑告诉了刘鄩,劝说刘鄩入燕。刘鄩也是个忠义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