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异姓王爷-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场例行操练禁军的的制度是宋太祖赵匡胤留下来的,作为后周时期领兵打仗的统帅,对如何治军他是颇有心得,在北宋建立之后就确定了“少、严、精”的基本思路;而时常练兵,优胜劣汰,才能确保朝廷手中掌握的这支军队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

到了仁宗时期,禁军的数量已经大大增加,“自厢兵而升禁兵,禁兵而升上等,上等而升班直”也不再按照当初严格的筛选了。可是每三个月一次地例行操练、优胜劣汰这一习惯却保持了下来。

虽然宋朝是文人政治,可是这条祖宗家法的威力还是有的,每到了练兵之时。由皇帝亲临校阅。朝中地文武百官都要参加。今天也是如此,岳明一看文武百官都到齐了。急忙赶到御驾前参拜仁宗皇帝。

赵祯今天看来心情极其舒畅,冲着台下一摆手笑道:“爱卿不必多礼,快快平身!…………上台赐坐!”

岳明一看高高地点将台上赵祯位居中央而作,两旁坐的都是一帮显赫地文官,而武将们全都在台下的两侧垂手站立。他虽然担任的是武职。可终究算是个文官,刚想跑到台上找个地儿坐下。没想到还没等他站起来,忽然听见有人在上面大喝一声道:“慢着!…………皇上,岳明逾越礼制,目无君上,该当治罪!”

岳明吓了一跳,站起来冲着台上一看,原来是王曾站起来正冲着皇上发飙呢;还没等赵祯表态,就听着王曾接着怒斥道:“岳明明明知道今天是皇上阅兵练武的日子,可是竟然到了现在才到,自古都是朝臣跪迎皇上。*****哪有皇上等着臣子的道理?”

“王大人所言极是!”吕夷简一看皇上还没有将岳明问罪地意思。急忙出班附和道。

我靠,这两个老家伙看来是存心跟自己过不去了。自己来早来晚与你们何干,他一看皇上的脸上对他们所说地根本就无动于衷,于是也毫不理会,大踏步地就上了点将台。

“皇上!”王曾大吼一声,激动的好像是谁刨了他们家祖坟似的,“子曰:礼,人之干也;不学礼,无以立。像岳明这等不守礼法之人,皇上不可听之任之啊!”

吕夷简也如一只下山的猛虎,来到仁宗面前,大声地道:“子曰:为国以礼,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皇上……”

岳明一看赵祯的脸色就知道,皇上虽然烦这两个老头,可是也不能当着众臣的面加以反驳,于是快步来到王曾和吕夷简的面前,呵呵一笑:“二位大人,你们嫌我来晚了就明说嘛,别一口一个子曰的,老圣人怎么能知道我是刚刚接到了皇上的圣旨,立即就快马加鞭地赶来的?再说了,就是老圣人转世,他也没有办法让我身上生出两只翅膀吧!…………老圣人要是知道你们这样强他所难,那可就该生气了啊!”

此言一出,站在台下地那些武将们一阵哄笑,赵祯也笑得捂着肚子,这“子曰”二字他都听了快二十年了,今天总算是让岳明给变换出了一点儿新意,刚刚喝到嘴里地一口茶“扑哧”一下也喷了出来。****

李迪见状急忙忍住笑,大声咳嗽了两声起身离座,一本正经地道:“大庭广众之下,不可以圣人自娱!…………既然岳大人说是刚刚接到了圣旨,实属有情可愿;皇上,还是赶紧下令阅兵开始吧!”

岳明一看总算是出来一个明白人,于是紧接着就将自己事先预备的第一颗炸弹抛了出去,只见岳明稳稳地来到仁宗面前,奏道:“皇上,今天是大阅兵地日子,事关国之根本。皇上秉承太祖圣意,检阅三军,正是为了洞悉军机,以便将来更好的处理军国要务!为此微臣提议,等会儿在演练阵法、比武操练的时候,应该让下面的那些将领也上台来,以便于皇上随时垂询各种练兵之法,以便于皇上早日洞悉各种阵法之利弊,也好让皇上将来决策军机、运筹帷幄啊!”

这一下岳明可算是捅马蜂窝了!无论在何种场合,文官都比武将高出一截来,这是太祖的时候就定下的不成文的规矩,甚至还规定在各方面都相同的条件下,文臣的升迁也要大大快于文臣!让那些武将们都上台来围在皇上的左右,这不是白日做梦吗?顿时台下就是一阵骚动之声。王曾刚刚被岳明问了个面红耳赤,如今一看岳明说完那番话之后,还是那副笑呵呵的样子,心里就是一阵哆嗦。到了现在,他算是真的害怕了。这小子只要是一笑呵呵的,那肯定让自己弄个灰头土脸!看了看皇上身边一言不发的王钦若和丁渭这两个老狐狸,王曾犹豫了片刻也只能是保持沉默了。

还有一些文臣刚想出言反驳。可是细细一想却没能抓住岳明半点儿地把柄。并且这小子一口一个太祖,一口一个为了皇上日后考虑。如果出言反驳,哪不是跳出来明着要跟太祖和当今的皇上过不去吗?如今满朝的文武都明白,皇太后权倾朝野地日子已经过去了,皇上亲政近在咫尺,朝中即将面临着又一次地大换血。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站出来既冒犯了太祖皇帝又跟眼前地皇上过不去。那不是明摆着犯傻吗?

王钦若刚才还和丁渭在一起嘀咕,前几天他们本想着在岳明的身上动点儿心思,看看能不能逃过眼前这一劫,可是哪知道岳明嘻嘻哈哈地撂下一句“好说,咱们之间有什么事也好说”,然后就扬长而去了。

两个人冥思苦想了几天也没能体会到这句话究竟意味着什么,如今一看岳明在皇上和众臣面前侃侃而谈,王曾和吕夷简他们又是出来跳着高的反对,立即就意识到几天前岳明给他们那句话的深刻含义了。

丁渭贪恋富贵之心绝不亚于王钦若,在关于王钦若送岳明那座宅子的事上。丁渭时不时地都在暗恨自己下手比王钦若慢了半拍。如今一看王钦若还想着在这个节骨眼儿跟自己争风头,于是抢先一步地站了起来。说道:“皇上,臣有话上奏!”

仁宗一看丁渭那副急不可耐地模样就知道他要出言反对岳明刚才的那番话,有心不让他开口说话,可是丁渭在先帝地时候就被晋封为晋国公,头上也戴着一顶太子太师的帽子,如今又是宰相,于是犹豫了一下,只好说道:“晋国公,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丁渭答应一声,规规矩矩地就跪倒了仁宗的面前,叩首道:“臣刚才听了岳大人一席话实在是犹如醍醐灌顶啊!想想臣当年追随先帝,每每遇到军国大事都常伴先帝左右,参赞军机,后来又执掌枢密院,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微臣受了先帝的教诲,时常和军中将领同泽同袍的结果啊……”

还没等他说完,王钦若也争先恐后地就跪倒了仁宗面前,慷慨地打断了丁渭说道:“皇上,当年太祖皇帝之所以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就是因为太祖皇帝凡是遇到军中要务常常事必躬亲,刚才岳大人所言极是,皇上要想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灭西夏、驱契丹,皇上也要效法太祖皇帝啊!”

岳明一看这两个家伙还行,没辜负自己的一番深意,心里暗暗叹道:“这奸臣们虽说坏事做绝,可是还有一样好,那就是什么事也顺着皇上的杆儿向上爬,嗯,只要你们俩把这种察言观色的本事保持下去,那就不用担心日后被皇帝抄家贬谪了!”

赵祯本来就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能够亲自指挥千军万马、和军中地将领畅谈用兵之法,这是每一个处在这个年龄段地人的梦想。如今一看岳明这个提议竟然也得到了枢密使和宰相地赞成,于是龙颜大悦,站起来大声地道:“好,就照岳爱卿所奏,让下面的那些将领上台,以便朕随时垂询!”

这可是自有宋以来开天辟地的头一回啊!从太祖开始,每次的校场操练禁军,那都是文官围绕皇上左右,武将们在台下站立,谁也不能越雷池一步,如今这条不成文的规矩今天竟然被打破了!

激动啊,长脸啊,让人浑身热血沸腾啊!那些武将一听到皇上下了口谕,又看了看王曾和王钦若那干平日里都想骑在武将们头上拉屎的那帮文臣们,如今全都缄口不语,他们先是感激地冲着岳明行了个注目礼,然后兴冲冲地就走上了点将台。

(要打赏、要月票、要板砖、要鲜花……无论什么,来点儿就行啊!)

第二卷 玩转京城 第七十五章 晴天霹雳

赵祯的圣旨一下,就见台下一个年轻的骑都尉来到点将台的正下方,单腿点地向上行了一个军礼,然后顺势站起“啪”地回身,冲着校场正前方的三衙司三位主帅大喝一声:“皇上有旨,操练开始!”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九千名铁甲禁军炸雷似的高呼一声,然后齐刷刷地举起了手中的兵器。这时就见校场左右的两侧同时出现了两个军校,他们彼此呼应地快速将各自手中的小黄旗一摆,置放在校场两侧的十八尊号称“震天响”的大炮一起轰鸣。

岳明刚开始还真被那巨大的轰鸣声吓了一跳,还以为这个时候就有了“弗朗及大炮”,于是急忙顺着那阵阵浓烟望过去,却发现这大炮的个头也着实不小,就是不见大炮口指向的地方有炮弹落下,不禁大失所望,顿时就明白这大炮的作用其实就如同后世的“二踢脚”,根本就没有半点儿杀伤力可言。

三十六声礼炮响过之后,就见校场上的三个整齐的方队瞬间就开始变换队形,台上的那些武将之中有几个领了皇上的口谕,就站在皇上旁边开始小心翼翼地进行同步讲解了;而大部分的人则没有这么幸运,刚开始还侧着身、踮着脚向前凑了凑,可是一看左右的那帮文臣们对他们怒目而视,那毒辣的眼光足可以让他们浑身发颤,于是心里一想到这阅兵结束后地日子。权衡再三还是知趣的退了回来。

岳明一看这点将台上的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些除了围在皇上身边的武将们,剩下的还有一大帮都杵在那儿,这点将台本来就不大,这样一来,那些文臣们可就惨了。想上去可是没地方,下去跟那些小小地都尉、军校们站在台下。那跟被人当中羞辱而死又有什么区别?

岳明一看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