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帝国风云-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卫军里藏龙卧虎。“有识之士”比比皆是有人对龙卫军的未来忧心忡忡。有人对帝国的未来惶惶不安而更多的人则对自己的命运担忧害怕。诸如衡水孔颖达、盖达等便是被帝国所通辑的叛逆。而平原刘黑闼、李德逸等更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河北贼帅本来大家在伽蓝的“庇护”下尚可隐姓埋名潜身藏匿但杨恭仁和崔逊一来秘密便要暴露很多人很多事根本瞒不住局势会迅速“失控”。
    =
    最先找到伽蓝的便是刘黑闼、曹旦、李德逸、赵君德和王安。
    自伽蓝到河北与义军打交道以来曹旦就成了伽蓝和各路义军之间的“中间人”。此次“募兵”事件曹旦全程参与。从高鸡泊义军的角度来说曹旦是加入龙卫军的最佳人选。至于刘黑闼根本没有选择因为刘炫的关系他从认识伽蓝以来便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此次“募兵”事件他是义不容辞唯有牺牲自己的利益以保全河北各路义军的生存。
    李德逸是豆子岗义军最早的首领之一阿舅军就是由刘霸道和他一手建立但自刘霸道被伽蓝和他的西北兄弟斩杀之后阿舅军溃不成军一夜间分崩离析除了铁杆兄弟外余众皆被其他义军收编。李德逸无奈之下只好效命于孙宣雅。昔rì的“霸主”如今在“小弟”帐下讨生活那种失落和耻辱可想而知矛盾冲突也是接踵而至。( )好在关键时刻孔颖达到了豆子岗要“募兵”扩军李德逸毫不犹豫第一个跳出来“投奔”孔颖达。豆子岗的格谦、高开道、孙宣雅、石祗阑等义军首领正为如何处置李德逸而发愁于是大家你情我愿一拍即合高高兴兴地“分手”了。
    赵君德和王安都是清河义军的首领因为实力有限听命于实力最强的张金称、张金树兄弟。劫掠黎阳仓之后大家都蛮高兴的结果自信心“爆棚”狂妄自大竟然不知死活地击败了官军杀死了右候卫将军冯孝慈捅了一个天大的马蜂窝。伽蓝一来四面围杀清河义军转眼间土崩瓦解。张金称的死活暂且不论清河义军的死活必须要解决否则清河世家豪族的脸往哪搁?赵君德和王安甘愿“牺牲”带着队伍“投奔”了伽蓝于是伽蓝解除了对清河义军的围剿任由清河义军重新集结。
    做“贼”终究是一条死路而当今政局也看不出做“贼”能做出个王侯将相出来所以胆子大的走投无路的为形势所逼的就抱着一丝侥幸一丝撞大运、天会掉金蛤蟆的念想摇身一变“洗心革面”做了官军。哪料官军的戎装还没有穿拿着屠刀的“刽子手”就来了。
    伽蓝的承诺是否兑现?今rì的伽蓝是否有实力保护他们?
    对于刘黑闼等人的疑问和忧惧伽蓝十分重视即便他们不找来伽蓝也要找他们认真的谈一谈。这一谈就很深入由而下。从帝国权力最高端向下俯瞰帝国的政坛把帝国政治纷争所导致的一系列矛盾和由这些矛盾所导致的已经显现和尚属隐xìng的危机一一阐述。
    在伽蓝看来这支龙卫军如果存在下去并逐渐发展成为一支重要力量。那么在关键时刻自己就能利用这股力量改变中土的命运所以对于眼前的这些历史人物这些未来会影响甚至改变中土命运的英雄豪杰能否信任自己为自己所用忠诚于自己。就成了重中之重而若要赢得他们的信任就必须首先敞开自己的胸怀首先给他们以信任。至于能否实现自己的理想。那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自己要把改变中土命运的理念传递出去这些理念或许就能改变这些人的命运而这些人的命运改变了。中土的历史相应的也会有所改变。
    刘黑闼和曹旦早已领略过伽蓝那与众不同的、堪称惊艳的才智而李德逸、赵君德和王安却是第一次见识自始至终他们都被伽蓝的述说所吸引。结果越听越是心惊越听越是心悦诚服。最后钦敬有加膜拜不已。
    伽蓝阐述的重点便是帝国zhōng yāng集权改革的失败。随着这一政治的失败皇帝和zhōng yāng威权丧尽失去了对地方和军队的控制结果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败亡统一的中土将在一夜间分崩离析到了那一刻在群雄争霸的年代实力决定一切谁有实力谁将赢得整个中土世界。
    话说到这个份白痴都知道伽蓝有“野心”。虽然伽蓝口口声声说未来河北义军将成为主宰中土命运的主要力量之一所以现在他们必须以“妥协”来赢得发展的时间但实际大家心里都清楚伽蓝征募河北壮勇组建新军真正的目的是要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一旦时机成熟凭借他手的这支强悍军队河北义军谁能当之?既然大家都不是伽蓝的对手都要附翼于伽蓝那么未来主宰河北的霸主必定就是伽蓝。
    再回到事情的原点可以预见伽蓝绝不会失去对龙卫军的控制以他的个xìng和才智观国公杨恭仁和黄台公崔逊恐怕都免不了被“架空”的命运。
    刘黑闼和曹旦当即表达了对伽蓝的“忠诚”。既然伽蓝以诚相待他们当然唯伽蓝马首是瞻。李德逸、赵君德和王安也纷纷拍胸脯表“忠心”。
    伽蓝一笑置之接下来他当着李德逸、赵君德和王安的面毫不避讳地询问刘黑闼和曹旦“邯郸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邯郸的事?什么事?李德逸三人目露疑惑之sè。
    曹旦微微一笑把李密、王仲伯等一干杨玄感的叛党正被押送行宫一事娓娓道来。
    李德逸三人暗自吃惊。伽蓝当真是无法无天这种事也敢干?竟敢打劫皇帝的死囚?此事一旦暴露后果之严重可想而知除非……除非伽蓝的预判是正确的帝国将在未来几年后陷入崩溃之绝境但问题是如此一个庞大的帝国又有多大的可能xìng在几年后便摇摇yù坠?除非……除非伽蓝也要造反而且正是他的造反给了帝国以致命一击?
    此事越想越是令人胆寒让人恐惧。联想到伽蓝刚才说述说的有关权力顶端的各个贵族集团之间的激烈博弈和厮杀李德逸等人突然顿悟原来王朝的更迭如此简单或许伽蓝所在的贵族集团所追求的目标与杨玄感所在贵族集团发动的叛乱目的如出一辙都是要攫取大隋的国祚。
    “救人出来易如反掌。”刘黑闼说道“只是救出来之后如何处置?将军打算把他们藏匿于何处?假若他们拒绝将军的安排怎么办?”
    伽蓝迟疑稍许问道“善后之事交给你如何?”
    “将军有意把他们藏匿于平原公(郝孝德)帐下?”刘黑闼当即反问道。
    伽蓝犹豫良久说道“待某见到蒲山公后再做定夺。”
    =
    =
    =(未完待续。。)
    注册会员可获私人书架看书更方便!永久地址: 】

第两百六十二章 龙卫军的复杂局面
    杨恭仁和崔逊抵达龙卫军大营宣军官们的任命。  无弹窗 更新快
    杨恭仁现在的官职是正四品的吏部侍郎与骁果军统帅折冲郎将属于同一品秩只不过一个是官职一个是武官职。皇帝让杨恭仁出任新组建的隶属禁军编制的龙卫军统帅却不授其以与之相配的武官职很明显就是要限制杨恭仁的权力授其的统兵权是暂时的东征事罢即收回统兵权。如此一来杨恭仁这位统帅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有掣肘下有牵制某种意义他有统帅之名却无统帅之实。
    伽蓝做为龙卫军副帅、果毅郎将崔逊做为龙卫军监军、监察御史在皇帝这种有意的安排下各自“瓜分”了一部分杨恭仁的统兵权三人实际形成了牵制谁都无法完全掌控龙卫军而真正掌控龙卫军的唯有皇帝一人。
    皇帝不仅把龙卫军的统兵权一分为三还在人事任命再一次牢固了这种互相牵制、互为掣肘的局面从而确保自己对龙卫军的控制。
    在人事任命龙卫军统帅部的高级幕僚诸如长史、录事参军事、诸曹参军事等等都是杨恭仁的部属而左右龙卫府的雄武郎将、勇武郎将校尉、旅帅和正副队长包括两府的幕僚司马、司兵、司骑都是伽蓝的部属。
    这种人事任命旋即在龙卫军内部制造出了统帅部、监军府和左右龙卫府三大势力。这三大势力中看去伽蓝的实力最大。但实际他的权力最小他的全部武力都被统帅部和监军府左右钳制了。统帅部看去被“架空”了但杨恭仁是中枢长官代表了皇帝和中枢。只要他坚决遵从皇帝和中枢的命令那么他就能把手的权力用到极致。谁敢违背皇帝的命令?谁敢与中枢对抗?至于崔逊这位监军手里更是拿着皇帝赐予的“尚方宝剑”。何谓“监视刑赏奏察违谬”?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只要不遂我意我就可以告你弹劾你黑的我都能把它说成白的。
    杨恭仁是皇族。理所当然为皇帝效力维护皇帝和帝国的利益。崔逊是世家豪门代表了中土门阀士族的利益。伽蓝则代表了帝**方的利益而他所在的帝**方势力。更是帝国改革派的坚强后盾。这三大势力是今rì帝国政治博弈的主要力量无处不在因此刘炫、孔颖达和薛德音等人即便知道伽蓝是杨恭仁的外甥伽蓝与崔氏之间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甚至这三股力量在杨玄感之乱中还曾联手辅佐越王杨侗平息了“风暴”。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但面对东征结束后不可预测的帝国政局这三股力量是否愿意挟越王杨侗而掀起新一轮的皇统之争的风暴谁也不知道。所以随着杨恭仁和崔逊的到来。龙卫军内部的斗争必会愈演愈烈。
    =
    大军议结束后众将和幕僚纷纷离去。中军帐内只剩下了杨恭仁、伽蓝和崔逊。
    杨恭仁高踞座伽蓝和崔逊分列左右气氛非常严肃。
    “陛下决意要发动第三次东征。”杨恭仁的声音低沉而缓慢透出一股深深的疲惫和忧郁“估计二月初尚书都省就要做出决策然后诏令天下征召军队筹集粮草。三月初陛下和行宫就要赶赴辽东战场。”
    杨恭仁的目光从伽蓝和崔逊的脸缓缓掠过“留给龙卫的时间非常少在未来一个月内龙卫不但要整军训练准备北辽东还要戡乱平叛确保永济渠水道的畅通。”说到这里杨恭仁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停留在伽蓝身“依伽蓝将军的奏报永济渠一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