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侯门女之将门妇-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方烨有意招易子轩婿的想法,确实让天太君很是震惊。只是在短暂的愕然之后,天太君就静心沉思了起来。东方烨见天太君并没有直言拒绝,而是用心思量,便知天太君已有五分的愿意,心中也跟着松下口气。

  半晌,天太君方点头道:“以如今东阳公府的权贵,已是不需再用联姻来巩固地位了。况且,寒门出身的子弟,能靠着自己奋斗,拼到如今正四品的官位,可见他的不凡之处。再者,你向来看人就是极准的,又甚少夸赞何人。他既然能得你的欣赏,我也就没有不放心的。只是听晨儿说,那易子轩今年已二十有五,虽然从未成过亲,可到底年长了舞儿十岁。这亲事成与不成,还是要看舞儿的意思,你不可强命于她。回头你把五位人选调查精细,送过来让我过过目,然后再送去给舞儿挑选。”

  东方烨见天太君在易子轩的事上点了头,心中舒畅,又陪着天太君说了会儿话,喝过了华嬷嬷送上的醒酒汤,方请辞回了桃源轩歇息。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马上就要挑选老公了。

  虽然没有现代婚姻自由,只是比起古代,女主在亲事上已经算是非常自由了。

  同人新坑连载:

  且看十六岁的花季女主,冠上“手冢”的姓氏,所过的早婚生活……求支持!求包养

  作者专栏:求收藏!求包养!

  ☆、第二十三章    太后赐婚

  六月底,东阳公府为东方晨的嫡长子东方思明大办满月宴。东方烨嫡长孙的满月宴,这阵势自然不次于凤舞的及笄礼,因此东阳公府的赫赫权贵又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天太君还特例允许四位姨娘的娘家人,可以借满月宴之日,由东阳公府的侧门而入,到梅兰竹菊四阁探望四位姨娘,只是要在申时正之前离府。

  最早赶来的就是李姨娘的母亲,因为家里经营着尚不算小的酒楼,在寻常百姓家里也算是小富之户,故穿着打扮也算得体,贺满月的喜礼备得也还算上得了台面。

  只是天太君、高夫人和席氏、凌氏带着凤舞、凤蕊、凤玲招待前来赴宴的女客,故李夫人仅拜见了连珠夫人,送上了喜礼,就被管事媳妇引去了李姨娘所居的竹阁。

  待丫鬟们奉上了香茶、果点,李姨娘便挥退了众人,抱过刚满月不久的四姑娘凤玉,递进了李夫人的怀里。

  李夫人看着怀里半眯着小眼睛的外孙女,喜欢得笑弯了眉,夸赞道:“我们小凤玉可真是好看,长大了,定然比你娘还要出众。”

  李姨娘在旁笑赞道:“国公爷的样貌极好,玉儿长得像极了国公爷,想来长大后也绝不会差的。”

  说着,又委委屈屈的苦叹道:“只可怜命却平常,托生到了姨娘的肚子里,连满月宴都不得操办。若不是连珠夫人送了一桌席面过来,老太君和国公爷、夫人又送了满月礼,恐怕满府里的人都忘了竹阁里添了一位四姑娘。”

  李夫人闻言,皱眉瞪了李姨娘一眼,然后小心的将凤玉交回李姨娘的怀里,又从怀里掏出一条赤金的金锁链和一对小金镯子,递给了李姨娘,方叹道:“东阳公府向来都不太看重庶出子女,只是到底是赫赫国公府,再不看重也别寻常人家的嫡子女要过得好。当初你既然死活都要嫁过来作妾室,如今就不该抱怨这些嫡庶之别。好在你这胎生得是女儿,只要用心把她抚养成人,再嫁个好婆家,你往后也老有所靠。你们夫人至今仍未生下嫡子,她若认了无子之命也罢了,若真动了抱养庶子之心,那张姨娘和刘姨娘的好日子就过到头了。”

  李姨娘边小心的将小金锁链和小金镯子给凤玉戴上,边幸灾乐祸的嘲笑道:“还是娘心里有主意,知道养女儿比养儿子的好处,没让我也跟着她们犯了糊涂。”

  李夫人指着炕桌上带来的精致小木盒,嘱咐李姨娘道:“你不是说郡主最喜爱精致的小摆设吗?这是我让你爹和你哥弄来的一块玉石,雕了一朵盛开的水莲,用紫檀木雕的莲座,你想着孝敬给大姑娘。记着娘的话,要哄好老太君,要讨好大奶奶和大姑娘。只要她们看你顺眼,你在这国公府里就有好日子过,往后小凤玉也能养得顺、养得好。”

  李姨娘笑着点了点头,将那小木盒收好,又拿了两匹天太君赏的进贡的好料子给李夫人,娘俩又说了会儿私房体己话。待用过了午饭,喝过了茶,李姨娘才吩咐丫鬟送李夫人离去。

  

  满月宴摆在晌午,所以到申时初左右,男女宾客就渐渐散去了。僵着笑脸陪坐了一整日的凤舞,可怜亏亏的向天太君告了懒,就躲回忘忧轩去歇息了。

  留在正厢里看屋子的橙玉见凤舞回来了,忙倒了温茶奉上,并捧过来李姨娘所送来的小木盒,笑禀道:“姑娘,这是五姨娘送给姑娘的,说是添妆之礼。还说请姑娘不要嫌弃礼薄,好歹是她的一份心意。”

  凤舞闻言,好奇的打开小木盒,见里面放着一朵精致的玉雕水莲,拿出来仔细端详过后,笑着点了点头,一面将玉水莲放回小木盒子里,叫青鸢盒进东里间收好,一面吩咐青鸢道:“她送添妆之礼,是她的心意,我却不能白收了这份礼。正好四妹妹的满月礼,我还没有送,就拿前日宁乐郡主送的那块玉佩还礼吧。你让红袖去送,她嘴巧,会说话。”

  青鸢笑着应了一声,捧着小木盒进了东里间。不多时,又捧着一个更小的木盒走了出来,站在正厢廊下,唤来红袖,将小木盒递给她,嘱咐了她几句话,就催她往竹阁去了。

  青鸢刚想转身回正厢,就听得轩外有一阵脚步声传来,忙停了脚步,又转正了身子,果见四个小丫头抬了顶小轿进来,小轿旁跟着的是席氏的随侍丫鬟。

  “姑娘,大奶奶过来了。”青鸢边扬声向正厢里回禀,边快步下了正厢台阶,与席氏的丫鬟一起,扶着下了小轿的席氏,迈步进了正厢。

  凤舞已在堂屋里迎接,边亲自扶着席氏进西暖阁坐下,边笑问道:“今日折腾了一天,大嫂不早些回景风轩歇着,怎么倒想着过忘忧轩来了?”

  席氏笑着将手中的五个信封放到炕桌上,接过青鸢奉上的茶,挑眉回道:“大妹妹快些看看吧,这可是费了公公和你大哥好些的工夫呢。”

  凤舞不解的看了看席氏,又看了看那五个信封,心中越发的疑惑。随手抽出一个信封,取出里面的信来,只看了一眼,就明白了席氏脸上那暧昧的笑意。

  那信上白纸黑字,写的是静成侯嫡长子的详细资料,连静成侯三亲六故的资料都有。另四封不用看,凤舞也知道写的定然是另四位公子的详细资料,这是东方烨要她挑选夫婿了。

  席氏见凤舞手里虽拿着信,可眼睛却望着西洋钟,并没有要仔细看的意思,以为她是临要出阁,心里难免忐忑不安,便轻拍了拍她的手,笑着安抚道:“我们女儿家总有要出阁的一天,这五位公子都是公公精挑细选的,万是不会错的。大妹妹只管安心挑选合心意的就是了,旁的事情自有祖母和公公去料理。”

  凤舞回过神来,将手中的信放回信封里,边笑着点了点头,边让青鸢把那五封信先收起来。

  席氏又贴心的笑劝了凤舞几句话,又夸赞了几句她已绣好的喜帕,方请辞回了景风轩。

  韦嬷嬷见席氏走了,才从东暖阁里走进西暖阁,一面让青鸢去把那五封信取来,一面笑劝凤舞道:“虽说女儿家的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咱们东阳公府向来不喜盲婚哑嫁,为的也是夫妻恩爱、白头携老。国公爷既然已费心挑好了人选,又详细调查了家世背景,姑娘也该上心的仔细挑一挑。姑娘已是行过及笄礼的,无论如何也要在年底之前出阁。时间本来就紧得很,姑娘若再这么不紧不慢的,老婆子可就没法向去了的永乐长公主交代了。”

  凤舞见韦嬷嬷又要老篇长谈,忙头痛的接过青鸢送来的五封信,撒娇的求饶道:“好妈妈,我这就仔细挑选,妈妈快别唠叨了。”

  青鸢笑着扶韦嬷嬷在炕榻上坐下,奉上温茶,又贴心的挑亮炕榻上的烛火,打趣凤舞道:“姑娘快些挑选吧,韦妈妈可是坐在这里看着呢。”

  凤舞见韦嬷嬷果然一脸温和笑容的盯着自己,只得不情不愿的拿起那五个信卦,逐一打开细看。看到最后一个信封之时,她不敢相信的瞪大了眼睛,那白纸黑字的第一行,赫然写着——易子轩。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在看过四位爵位权贵世家的公子之后,竟然会看见寒门出身的易子轩的资料。下一刻,那双深邃冷漠的眼眸再一次浮现在眼前。

  韦嬷嬷见凤舞的神情从漫不经心转为了专注,便好奇的伸长了脖子,望向凤舞手中拿着的几张纸。少顷,不解的皱紧眉头,喃声自语道:“这易子轩应该是此次两疆战事中的那位易小将吧?才不过正四品的官位,又是寒门出身,国公爷怎么相中了他呢?他可要比姑娘大了整整十岁呢。”

  凤舞又细细的看了一遍易子轩的资料,见他老家在临近南疆的玉林县,父亲早亡,家中除了易母,还有回娘家守寡的两个姐妹,以及她们的三个孩子。虽然还有几房远亲,却都是十几年没有来往的。易子轩虽然已二十有五,却从未娶过亲,身边不仅没有妾室,连侍妾也没有。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好在随着他官职的晋升,家里的境况也转好了许多,只是尚称不上富足。

  韦嬷嬷见凤舞一直仔细翻看着易子轩的资料,心里一沉,不安的劝道:“姑娘,你可要想仔细了,这易子轩不过是寒门出身的正四品小将呀。姑娘是永乐长公主和东阳公的女儿,是东阳公府的嫡长女,是皇上亲封的忘忧郡主。姑娘这般贵重的人品身份,可万不能糊涂的下嫁寒门呀。”

  凤舞笑着安抚道:“妈妈也太过多虑了,大嫂也说了,父亲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