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从天外来-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有及第,苏家扶持他们做官。若落第了,若是愿意,也可以和他们父辈一样,继续成为苏家子孙幕僚。

    当然,这之前也是要经过培训,毕竟,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这个能力,同时又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就像专替幕主起草各类文字书启师爷,给上司禀帖、夹单、双红,给同僚信函、应酬等都得他落笔,那一手骈四俪六裁剪功夫就连很多两榜进士都自愧不如。不仅如此,又因着县官照例负有考核地方生童学业责任,所以有还要替幕主拟考题、批卷子。

    而专门协助幕主审理刑事案件刑名师爷,不但要精通律例、法令、成例及公文程式、办案顺序。尤其还得会钻空子、补漏洞。

    还有专门协同幕主办理钱粮奏销、地丁人口、门牌清册、田地丈量、开仓赈济、杂税征收这一类业务钱粮师爷,那是一流会计师。不仅如此,地方赋税上应征收数额、实收数额、花户欠缴数额、已解送上司数额、以及库存数额,甚至前任官员或其他衙门职员挪用款项,那都得存脑子里搁着。还有,政府资金开支和解送情况也钱粮师爷监督之下。要审查《赋役全书》以明确合法支出项目、数额,以及须向各类上级衙门解送必要经费。也必须明确各类经费中哪些是要优先解送。

    后还有管着出纳账房师爷,和钱粮师爷又不一样,钱粮只负责审计但不负责现金实际收支。可账房却是要筹划各种各样收支,诸如给各类上司准备寿礼、年贺礼以及其他节庆礼品,为上级衙门门丁支出门包费,以及接待到访官员各类花销等。这就不仅要打一手好算盘,而是得明白官场中厉害关系了。又因为这些账房师爷大多管着这些私账都是些灰账黑账,便是非幕主心腹中心腹,不得充任了。

    还有签押房里职位,像是分别办理核稿送签等事务发审,盖章用印,登记立号文件号件,抄写誊正书禀,掌管升堂审判例行事务值堂……

    都是苏家这上百年来为了子孙后代慢慢培养出来,名分上虽同样是下人,可他们苏家身份也要比一般下人来体面,而苏家他们身上投资也是不菲。

    因着这些职位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充任,个个都得有一手漂亮馆阁体不说,就说用印做列,平时平时用红印、国丧时用蓝印、祭祀用水印、考榜用正斜印、税契用接缝印、联批用骑缝印、串票用半边印、告示用中斜印……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丝毫不错。还有值堂,整个审判过程中,都要站老爷身后仔细聆听证供,并确认口供未被书吏篡改,这没有一定功底可是做不来。

    而这些本事,除了家传之外,听说苏家不但请了老前辈回来教习,还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实习。这样大手笔,可贞听说时候就唬了一大跳了。

    听完自家人情况后,白氏又抓紧机会把衙门里二尹三衙四老典、酸甜苦辣吃皇粮、生老病死鸡毛官、富贵威武贫贱六房和狼狗狐三班说给可贞听。

    还有那些个县令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市场、治安、陋俗,尤其是基层衙门重要“劝课农桑”四个字,齐齐地掰开了揉碎了,细细告诉可贞知道。

    多谢姐妹们支持了,今天量多~

    *d^_^b*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五章 教诲(二更)

    多谢凤轩轩粉红票,多谢多谢~

    虽然之前白氏也曾书信中多次教导过可贞这些,可书信哪里比得上面对面教习,所以又不辞辛苦重复了一遍,只盼望可贞能这有限时间里多了解一些这里头弯弯绕。

    若是旁时候,一慢三四梆子都响了,林氏是肯定要催着白氏可贞早些歇息。

    其实说不得早白氏和可贞说着这些官场中事儿时候,就催着要休息了。

    毕竟牝鸡司晨,这些外头衙门中事儿,身为内宅妇人还是少理会好。

    可到底今时不同往日,林氏私心里也只盼着白氏多说一些,可贞也能多记住一些,多知道一些。当然,林氏用意也不是让可贞去插手政事。而是希望可贞听说了明白了这些事儿后,以后但凡有事儿,事到临头不至于一念之差,犯下什么错儿或是做下什么让自己后悔事儿来。

    有些事儿,林氏她不说,并不代表她不知道。只不过因为有众人,个个都比她想深远,并不需要她再多说什么罢了。

    她这辈子,旁人经历过事儿她也经了,旁人不曾经历过事儿她也经了。不说以前,就说她跟着顾浩然那年间,各种光怪陆离事儿也都着实见识过一番了。衙门里那些个佐官胥吏们究竟是怎么桩子事儿,她心里明镜儿似。

    而可贞,她经过事儿虽不多,尤其是这些年平安顺遂,可到底这经历也比一般人来丰富。未出阁时候,一过来就见识过了黑暗一面,后来也跟着白氏接触过官场中这些人这些事儿。自打出阁后,虽然没有直面面对。可因为毕竟苏家身份那里,间接也都是接触了不少,所以她心里也自有杆秤。自然知道白氏指点她都是顶顶重要。所以听起来,也格外用心。

    “这些个师爷,若有家人跟去任上,你要把她们视作自己人那般好好照料。若是没有家人身边,那你要派人仔细照料着他们生活了,一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办差,二来也能仔细他们一不留神受了旁人蛊惑和利用……”

    可贞点头应是,照顾好这些人让苏慎没有后顾之忧。这是她为人妻责任。

    “……虽说你公公、祖父都挑了得力人给你们使,可一码归一码,你们也不能事事都靠着底下人。也要趁着这个机会跟着好好习学起来。到底还是那句话,自己会才算是真会。一个老爷,行动离不了人这可是不行,到底十八般武艺全都拿手里才是正经。”

    这个道理,可贞自然是明白。

    所以这两年来。相应律例典籍,她真是巩固了再巩固,就是想着关键时刻是不是能帮衬苏慎一把。

    而京里苏慎,也很是明白这个道理。

    就算为人处世知十分不如行七分,可到底,总得知道十分才能说这么话吧!若是事到临头一摸两只脚。给上司禀帖、夹单、双红,给同僚信函、应酬都要书启师爷起草;连律法都背不下来,律例、法令、成例都要刑名师爷提点;钱粮奏销、地丁人口等等都只有钱粮师爷谙熟里头门道。连赋税簿子都看不懂——那他还当什么官!还不如趁早回家做个田舍翁,免得给祖上抹黑。

    白氏见可贞明白这道理,点了点头又道:“你要知道一句话,‘任你官清如水,怎敌吏猾如油’。虽说我听着你公公拨给你们那些个家人应该都是精通吏道。有他们帮衬着,衙门里那些老油子们也并不敢太过放肆。可到底老虎也有打盹时候。衙门里那些吏员们虽然人小位卑,可却俱是久练成精,你略行差踏错,就会被他们捉到把柄……”

    可贞听了又是好一阵点头,这样话,不仅白氏,大太太亦是说过。

    虽说官吏官吏,可胥吏和官员是不一样。

    就说出身,但凡官员,哪怕是品秩极低乃至未入流杂职官,都有所谓“一命之荣”。因为这些都是由天家任命或吏部铨选,是可以列入政府正规编制,即便不是公务员那也是事业编制,是可以依法享受不同政治待遇。同时也受到诸如籍贯回避、京察大计等制度约束。

    但吏员就不同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政府雇用人员性质,按上辈子说法就是临时编制或是企业编制。特别是州县衙门内吏员,一般都是从地方上拣取“有德”、“有才”人充任。“有德”标准是循良无过,“有才”标准是书写计算,选取方式则是由耆老公议或考选纳赀,只不过一旦落入实践,大多是为地方上绅富所把持了。

    那些个官员还能三年一考几年一迁,可很多吏员大多都是当地豪富推选,世代盘踞地方衙门,早已是内外勾结一气形成地头蛇势利了。

    而因为官员回避制度,外放官员到了州县来当官,都是外乡人。有人上任时候连语言交流都成问题,还有官员就是因为语言不同去职,所以谈不上熟悉民情明察秋毫了。好容易干到有点熟悉了,又得依官制调动,再派来继任者,一切又从头开始循环。所以再精明官员,也无法摆脱吏员欺瞒和干扰,倘若这官员本来就是庸碌无能之辈,自然就要被吏员随意摆布了。

    甚至可以这样说,那些世袭、资深吏员看来,这州县衙门真正主人本就是他们,上面派来当领导知县不过是个客人罢了。客随主便,这可不是一句虚言。

    所以可贞初初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这心里真是“突突”了两下。之前担忧又都冒了上来,这哪里是去做官,分明是去上刀山下火海。

    可随后又有些释然了,若是那些寻常百姓人家子弟,说不得遇到这样胥吏是毫无办法。因为很多乃至一榜两榜出身官员,做八股文头头是道,做“亲民之官”则昏昏如也。

    那些吏胥们只要凭借他们通晓办事律令、格式和成例资本,就能蒙骗乃至挟制官员,甚至于引诱他们同流合污。左右,有当官前头顶着呢!即便事情发作了,倒霉还是当官。

    可到底,苏慎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就是听着这些事儿经着这些事儿长大,又有那么多专业过硬自家人帮衬着,他自己也不是不求上进人,肯定不至于这般恐怖。

    只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可贞紧紧地给自己上了根弦。

    就像林氏说,走不通“老爷”那,改道去走“太太”那情况也实是不少。

    有些内宅太太奶奶们,“夫人外交”用那叫一个炉火纯青。还有一些官员们,借妻子做掩饰,假以惧内为名,以妻子名义收受贿赂。毕竟这样一来。总要比自己亲手接过来得干净一些,出了事儿也有开脱余地。据说这官场里也有个说法,叫做“老爷不爱钱,太太爱钱”。老爷得名声,太太得实惠,这也算是官场中老传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