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从天外来-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说是可以摇桂花了,那更是乐坏了,还不等铺篾簟,就抱着桂花树一通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两人满身都是,欢喜的晏哥儿直唤“落雨了”,

    不过好在一回生二回熟,半个多月后,桂树第二次开了花,两个小家伙就没有那般莽撞了。

    院里的这株桂树是晚银桂,一年可以开两次花,头一次是在八月中旬,倒正好是“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开花的时节,虽说晚银桂的香气在桂树里只能算的上中等,可却最馥郁,花量也最大。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香飘十里,不过整个衙门倒确确实实是浸在这桂花香里头的。

    不过这桂花再香,对于两个小家伙而言,还是比不上摇桂花吃桂花的。所以自第一次开花到第二次开花的这二十天里,真是扳着手指头数过来的。

    因着怕影响两个孩子上学的心情,所以用过朝食送他们去上学的时候,可贞并没有告诉他们今儿要摇桂花。所以等到下学回来,眼尖的小九一看到花厅旁竖着的篾簟,立马猜到今儿肯定能摇桂花了,算算时间也确实差不多。登时欢喜的,人未进屋,欢愉的声音已是进屋了。

    换了旧衣裳过来帮着铺好了篾簟,晏哥儿就开始发力了,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直摇的没力气了,才一屁股坐了下来,又踩着落到了泥地上的桂花玩了起来。

    可贞带着小九撮了一撮桂花摆在水晶盘里,送到佛堂供奉。出来时,晏哥儿不摇桂花了,正撅着屁股把篾簟上的那些个杂在桂花里的小枝小叶拣出来。

    小九也跑了上去,帮着柳月桐月把拣去了杂质的桂花均匀的铺成开来。

    这样的桂花晒上几天太阳,一半直接加工成桂花酱,做点心粥饭亦是极好的。另外一半则是密封起来,泡茶、做酒酿元宵的时候撒几朵进去,那股子清雅是没有言语可以形容的。酿成桂花酒,那是苏慎极爱的。而且这两次收获的桂花收拢起来,给小九和晏哥儿一人做一个小枕头是尽够的,再有剩余的留着做香囊洗手都是趁手的。

    可贞现如今的身子虽并不沉重,可这样的活计还是不碰的。只坐在廊子上看着忙忙碌碌的小九和晏哥儿。同时,这眼神也是不自觉的就往门口瞥。

    两个小家伙不知道今儿天气好的话就会摇桂花,可是苏慎却是知道的。也和可贞说好了,尽量早些回来和孩子们一起摇桂花。

    可都已是这个时辰了,衙门里下衙的云板早就响过了,莫不是又出什么事儿了?

    念头闪过,苏慎已是大步进来了。两个小的一见爹爹,忙丢下手里的活计赶了上去请安,随后一人拉手一人扯衣裳,拉着苏慎去看自己的成果。

    见了孩子,苏慎原本微微有些绷着的脸瞬间松了下来,蹲下身子和两个小家伙看起桂花来。不过可贞却知道,今儿怕是又出了什么让他生气的事儿了。

正文 第三百八十六章 事发

    自打可贞坐了胎,后来又出了那样的事儿,苏慎就仔细着不把衙门里的那些个坏情绪带回家来了。

    只不过,或许苏慎在可贞面前从来就掩饰不住什么,也或许可贞已是把苏慎的那些个微表情琢磨透了。所以但凡苏慎心里有事儿,可贞就肯定能看出一二来。

    好容易等到两个小家伙做完了功课洗漱睡了觉,可贞洗漱好全身都抹上了膏脂过来,就见苏慎正歪在架子床上看着书。

    可说是看书,那眼睛却一动不动,分明就是放空着的。

    看来真是遇上事儿了,而且,怕还是不小。

    可贞上了床放下帐子,歪着头打量他一眼,就去给他揉肩膀,“今儿是不是一歇都未歇的?”

    肩膀那叫一个紧绷,怕是连筋都是硬的。

    苏慎看着书,可脑子里却连一个字都盛不下,满心里都是想的那些个霉米。

    枉他刚刚走马上任的时候还特意去过养济院育婴堂,这几个月每到月末,也都曾唤了各大使过来耳提面命。他虽也知道这些人谋了这样的杂职是为了什么,可却还是没有料到竟会这般阳奉阴违、中饱私囊的令人发指。也气恼自己竟有眼无珠,三番五次的竟都没能察觉。

    正心里失望愤怒之际,听得可贞这么一句话,嘴角就自有主张的勾出了一个笑来。

    她总是有这样神奇的本事,一个照面就能洞悉他的心事。不过,这在苏慎而言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如果不是真的在意上心,又如何会有如此细微的观察和发现?

    这样想着,原本的那些失望怒火似乎都淡了不少。

    看着可贞笑了出来,见可贞已是察觉了,又怕她担心。想了想,索性把今儿衙门里的事儿告诉了她知道。

    “都是仓里的霉米?”可贞很是意外,没想到到竟是到哪都少不了这样的事儿。

    苏慎颌首,“我查过档案了,三处常平仓六处社仓里现如今存放的都是去年今年的粮谷,东仓里倒是存着三千石前年的粮谷,不过据说部分已是霉变,所以今年二月里就已是贱价处理掉,又换了新谷进了仓了,哪来的霉变粮食。”

    常平仓是朝廷为了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使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能起到积极作用。

    按仓法,这般以旧换新是允许的。但凡主官批准后,户房就可以经办了。

    常平仓没有问题,可养济院的孤贫却从仓里领到了霉变的口粮——不是霉米就是结了块的面粉。

    可贞听的咂了咂舌,那这牵扯的人可不是一般的多了。户房宋典吏、常平仓的仓大使、养济院大使,一个都跑不掉。

    可贞不由得摇了摇头。

    难怪苏慎这样生气,来了这儿这么久。他一向看重这些医疗慈善机构,每月都要召见育婴堂、养济院、安济坊、漏泽园四处的大使们说话。这四处地方,也都去过不止一次。可竟然到现在才知道他们背后闹的鬼。怎么能不生气的。

    说起来,现如今,或者说更早以前,朝廷对于设立一系列的社会救助体系,就已然有了想法。更难能可贵的是已是有了一整套以成文法形式规定的制度了。

    而到了本朝,官办的社会救助体系更已是成了气候。

    有专门收养弃婴孤儿的育婴堂;专门收养鳏寡孤独的穷人、残疾人以及基本生活无着的难民饥民的养济院;专门负责收治无钱治病的病人的安济坊;还有专门负责埋葬养济院与安济坊中故去的人。以及社会上因为贫穷无力安葬的人和客死异乡者的漏泽园。

    可谓生有养死有葬,生老病死,一应俱全。

    自然,朝廷会如此这般的关心老百姓的生老病死是有私心的。毕竟国家的财政收入就是赋税,而人口就是赋税的源泉,保养人户的长远意义,也就是养鸡取蛋。况且,恤幼养老、生养死葬这是再传统不过的观念了,当然是不容小觑的。再加上,这些民生工程也都算在官员的考核政绩中。这么多好处加起来,想不重视都是难的。

    可虽说这目的并不纯,可到底不管目的怎么样,老百姓是真实受惠的,这就足够了。

    可这世上的事儿从来是说的容易做的难,虽说上上下下的都三令五申的要为民谋福祉。可有一句话,上有计策下有对策,真心想做事儿的人自然有,可假借慈善救助的名头来发财获利的也真是不少。

    像是掖县这养济院并衙门里的这一干人,就是这般。

    育婴堂、养济院、安济坊、漏泽园四处的慈善经费一般都是以地方财政拨给为主,社会募捐为辅。

    像是本县的养济院,额设孤贫在六十名,但凡满足条件的人投堂后,每人每月给米二斗四升,盐、柴、菜蔬银一百文,这是口食银,每月初二去县仓领取。另外,到了冬天,还有棉袄、絮被、裤褂、帽袜等发给。

    这笔银子看着虽不多,可若背地里筹算的好,对于那些个想发财的大使们来说倒是笔固定收入,长年累月下来,也就可观了。

    所以,虽说州县衙门里并没有育婴堂、养济院、安济坊、漏泽园这一类慈善救助机构的专门编制,也是以杂职掌管的。而且比起设官不给禄的僧官、道官、医官们,这又属于既不设官也不给禄的更次一级。可是即便如此,想巴结这些职务的人也真是不少的。

    毕竟从虚名上讲,编制上没有,可习惯上却同什么里长甲长差不多,好歹也算是个编制外的鸡毛官。况且,虽不给禄,可自己个儿就能捞肥,自然就趋之若鹜了。

    只不过,这样的紧俏货再是轮不到旁人的,不是被主管佐官们带来的师爷、亲属们给占据了,就是给有钱有势的乡绅给瓜分了。没有门路的人,那是连汤都喝不到的。

    所以啊,身份在那里,想要上下其手通同弊合,那就更是容易了,这手段也是百出的。

    譬如说“空堂”,虽说额设几十人,可院里根本就没有这么多人,大使专吃空额,每到领取钱米的时候,就花两个钱雇人去。

    要知道,这些孤贫入院时是都发给腰牌的,上头烙印有岁数相貌,但凡要领取钱米都必须本人到场。可就连这般需要面对面的都能如此作弊,其余上,也就不难设想了。

    本县的养济院,虽说没有“空堂”这般明目张胆,可这手段也不弱。

    养济院大使串通了户房典吏和仓大使,变卖仓里的新粮,买了陈粮甚至霉变的粮食回来顶替,发给一众养济院的孤贫,赚取差额。

    还不止如此,再查下去。

    不仅在米粮上动了手脚,新米换了陈米,新面换了陈面。而且还在银钱上做花样,那些个投堂的连铜钱都没有见过,发下来的都是现成的柴盐菜蔬。可是,食盐是杂了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