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3-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而自损不少。惊诧之下,他不由得起了惺惺相惜之意,感慨不已。

这时候,一个状况狼狈的士兵赶来,颤抖着声音禀报道:“大帅,马将军刚才在林子里,在林子里被人杀了李定国大吃一惊,脸色一变。马进忠是他麾下大将,极其悍勇,一般人哪能杀得了他?“什么?!”

那士兵回头,指着重围之中浴血奋战的东青,“就是那人,先是装受伤,然后趁马将军不备,就暴起突袭……”

没等眉头紧锁的李定国说话,旁边的一员大将,总兵徐天佑立即上前请求出战:“大帅,此人定是鞑子未来储君,此战若容他逃脱,日后必为我朝大敌,请容末将出战,斩其首级来献!”

李定国两眼望着战场,徐徐道:“不要杀他,最好生擒,有皇子在手为质,清国皇帝必然妥协。”

“遵命!”

由于李定国派人传令要生擒东青,所以没有几个敢对他下杀手的,这样一来,已经渐渐窘迫的东青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机会,更是抖擞精神从容应战,极尽勇猛。远远观望,俨然有'三国演义'里长坂坡赵云在曹军中七进七出之势,令人见之咋舌,震撼不已。

李定国心中佩服,不过也不着急,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不信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能抵挡多久。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明军的继续增兵,东青有些支撑不住了。

眼看着胜券在握,不曾想从包围圈的西北角突然杀入一支足有千人的清军,锋芒犀利。不消多时,就杀入重围,救出了已经强弩之末的东青,然后奋勇突出,朝着被撕破阵线的西北方向奔驰而去。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视野之中。

目送着己方剩余军队尾随着追赶而去,逐渐消失。厮杀声越来越远,李定国不由得叹了口气,看来全歼清军的战略意图,恐怕难以达成了。这半路上杀出的“程咬金”,可是个实实在在的厉害人物。只这般年纪,就能万军之中从容脱身,若再兼之文韬武略,假以时日,必然成就非凡。未来有如此劲敌,只恐这匡扶明室的大业,将会更加艰巨。

想到这里,他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心情格外沉重。

第九卷 净土千秋掩风流 第八十八节 恨生瑜亮

十一月二十六日,湖南长沙府。

窗外阴雨连绵,室内更是阴仄一片,光线昏昏暗暗的,让人根本看不出此时究竟是早是晚。东青坐在中堂的椅子上,断了指头的左手上缠绕着厚厚的纱布,他脸色苍白,眼神阴郁,不知道在默默地想着什么。

自从在衡州城郊遭遇兵败之后,他们不得不连夜退到湘潭,在湘潭再次搜掠一番之后,领兵退到城池坚固,易守难攻的湖南首府长沙,与李定国军相持起来。那一战,他们败得很惨,十万大军只回来了五万,而且几乎个个带伤,狼狈不堪。至于他们这些将领,更是没有一个全身而退的,各自带了或轻或重的伤。一等伯程尼,正白旗前锋统领锡图库战死,尼堪受了重伤,脱离险境之后立即陷入了昏迷。昨天才醒来,神智倒是清楚了,就是不能动弹更不能下床。无奈之下,尼堪只得命人代替他写一个请罪的折子,用六百里快马送到燕京。接下来究竟如何受惩,他也不愿意去想了。惭愧和懊悔交织之下,他的情绪恶劣到了极点。众人也知道他这种心态,所以去探望之后,也就知趣地各自散开了,不敢多说话,免得给他填堵。

东青现在很想弄清楚,究竟是谁给他下的毒。那把佩刀是父亲赏赐给他的,而且还是在临机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有毒。如果有毒,只能说明是有人要谋害皇帝,只不过这染了毒液的刀阴差阳错地落入他手里,害他差点丢了性命。

“你也在武英殿当了五六年的差,每日都能看到皇上,皇上的一举一动,你也清楚得很。本贝勒想知道,皇上可有亲自擦刀的习惯?”

明珠在东青小时候,就伴随他左右,更是一起经历了出生入死。夺宫这样的变故,所以感情深厚。后来明珠升了官职,曾经被调到武英殿给多尔衮当过二等侍卫,虽然不是贴身的那种,不过每天也能见到皇帝的起居活动。因此,他知道的一些事情。东青未必知晓。

眼下,明珠斜签着身子坐在下首的椅子上,一只胳膊用绷带悬吊着…………几天前地那场生死鏖战,他负责断后,千余人最后只有十几个生还,他就是其中之一。真如死里逃生一般。东青以为他不会活着回来了,所以再见他时,竟然当即失态,过来和他抱在一起,几欲痛哭。

“回贝勒爷的话。似乎没有。奴才从来就没见过皇上亲自擦刀。这把刀平时一直在皇上跟前。随身佩戴,或者放在寝殿,外人没有机会接触到的。要说擦拭,也是殿内宫女的职责。”

东青沉吟片刻,说道:“宫女的话。必是经过严格审核才能接近皇上身边,要是真混入了奸人,皇上也不会一直到现在都平平安安。她们恐怕就算有那个坏心,也没有那个胆量敢谋害皇上。况且皇上没有亲自擦刀的习惯,这在刀锋上涂了毒液,究竟能害到谁呢?”

说话间。他用没有受伤地右手拿着脱了鞘的“斩月”宝刀。缓缓地翻转着,看着雪亮的刀锋上那些新近增添出的微小豁口来。那天他用这把刀前前后后杀了数百人。再好的钢刀也不能不卷刃。而经过了这么多人的血肉洗刷,刀刃上地毒液早已消失殆尽,根本查验不出是什么毒了。

明珠猜测着说道:“会不会是大战前两天,贝勒爷带回营帐的那个汉女干的?汉人向来敌视咱们,何况她被掳来,心存不不甘,很可能设法报复。至于后来自缢,很可能是畏罪自尽。”

“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但是这些女人在送进大帐之前,必然经过层层搜查,身上不留任何私藏物品,衣服也是全部换过的,甚至连亵衣都没有穿,哪里能藏得住东西?”东青说到这里,眯缝起眼睛思忖了一阵,忽然有了新地想法,“除非,咱们这边出了内奸,有意令负责检查地人漏掉某个环节,或者在检查之后,悄悄地把毒药塞给那个女人,指使她投毒。”

明珠立刻明白了,他觉得这个可能要大很多。那个女人既然是湖南本土人,说是专职奸细不太可能,多半是被居心叵测的人挟制了家属,不得不受命铤而走险,在东青的刀上下毒。而事后知道不能活命,必被灭口,所以提前自我了断了。

“奴才这就带人去调查,看看指使那个女人的奸人到底是谁,能不能查出来。”

东青的脸色更加阴沉了,薄薄地嘴唇抿出一个冷峻的弧度,摆了摆手,说道:“算了,本贝勒看也不用查,就算查到又能如何?没有确切的证据,还不是没办法抓出幕后黑手?他既然如此精心谋划,完美实施,那么必然会扫清一切可以供我们排查的途径,咱们现在再去查,晚啦!”

明珠很不甘心,他觉得有这样一个居心叵测的歹人潜藏在大阿哥身边,极其危险,这次没害成,难保不会再有二次行动。这一次幸运躲过,那么下一次呢?下下一次呢?“贝勒爷,奴才以为,不管幕后指使是谁,您身边必然出了内奸。否则怎么会被人知道,您有亲自擦刀的习惯,所以不在别地地方下毒,偏偏在您地刀上下毒呢?更想不通的是,他们怎么能料到,您会在擦刀地时候伤到手?真是蹊跷得紧哪……”

“这个人,本贝勒差不多能确定了。”

东青将怀疑的重点落在了多尼身上。如果毒确实是那个女人下的,就必须先保证这个女人会被他挑中。而多尼先挑选了这个女人,很可能是为了避免她被别人挑走而令计划夭折,后来又将她送给了自己,这样看来就合理多了。至于知道他有亲自擦刀的习惯,多尼也具备这个条件,现在想来,他至少在多尼面前这样三五回过,被多尼暗记于心加以利用,也是很可能的。至于如何能算准他擦刀的时候割破了手,就实在太匪夷所思了。从他第一次拿刀到现在。这些年来他擦刀的次数没有上千也有数百,一次都没有弄伤过自己。至于这一次,也是因为多尼说到孝明怀孕的事情,让他一时之间心神大乱,不知不觉间就懵然地割破了手指……天啊,难道……

无论如何。东青都不敢相信,多尼这个一直在宫外的人,怎么会和皇宫内院有联系,甚至知道他和孝明之间的私情。然后算准了他的反应,就故意在他擦刀的时候提到孝明地事情,故意刺激他。令他走神。如果这个假想是真的,那还了得?多尼简直不是个人,而是个未卜先知的神了。

他很快否定了这个假想。因为,如果多尼真的有渠道,在后宫有内线。发觉了他和孝明的私情。那么想谋害他实在太容易了,只要捅破这个秘密就足够了,多尔衮就算不杀他,也绝对会废黜他。多尼完全不必绕这么大的***,干这种成功几率微乎其微。还要各种条件具备地阴谋举措。再者,多尼比他年长几岁,前些年一直在外征战,和他交集不深,更没有任何恩怨。就算最近因为在争功问题上的面和心不合,最多也就是生生闷气。万万达不到必欲置他死地的地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多尼都没有半点谋害他的动机。何况他刚刚中毒的时候,多尼甚至冒着性命之危亲自帮他吸吮毒液。当时那焦急万分的模样,怎么看也不是伪装出来地。他怎么可以单凭一点点没有实据的推测,就轻易地冤枉好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想到这里,他又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也许又不是,这事情,没那么简单……”

由于现在是秘议,左右侍从早已遣出,确认没有人偷听,明珠这才忍不住出言提醒道:“有些话,奴才也不敢明讲,只不过实在不能看着贝勒爷继续置身于危险之中。那女人没人指使自是最好,万一真是有人指使呢?这个人,必然是和贝勒爷有利害关系的,只有铲除了您,他才有出头的机会,或者不被您妨碍的机会。这个人,贝勒爷心中应该有数。”

东青听了之后,不禁悚然动容…………符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