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数字风暴-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闻方没有摆什么架子,但那副信心十足的样子,让大家略微有了些好感。这里是军队,谦虚啊,重视平等交流啊可不是美德。

  被点名的士兵名叫石瑞,讪讪地坐进了装甲车的驾驶舱。10分钟后,他有些纳闷地下来,满头雾水地问道:“这个……长官,你到底对这车子干了点什么?”

  林闻方一愣:“怎么了?”

  “真神了,系统反应速度提高了14%……”石瑞赞叹地说。

  此言一出,大家立刻收起了之前怀疑的态度,立刻围拢上来。这林闻方难道真的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PS:晚上10点还有一章哦……

  第四十一章 数据说话

  “14%?”这是个难以置信的数字。一整套程序到底牵涉到多少环节,虽然这些整备人员多数更注重硬件和机械,却也多少有些耳闻。现在的整备人员,完全不了解伺服软件根本不可能。14%系统反应速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打开一张高精度地图的时候,要比以前快3到4秒,进行地图标绘、共享数据的时候,系统迟滞能降低到0。4秒以下,已经低于在战场上的人员的平均反应速度,几乎就是即时同步了。系统反应速度并不体现在火控等系统,那些都是采用即时激发的模式,开火需要经过大脑,但是那是不经过电脑的。可系统反应速度还是能够在这个环节上发生作用,尤其是在射击导弹的时候。不少型号的导弹,现在还是要依赖视觉、红外乃至于人工进行末段制导。在速度比较慢的反坦克导弹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系统反应速度提升,意味着敌人的一些最后时间的规避等小花招,将完全丧失作用。

  “14%?什么14%”重装备库里又冒出了一个人的声音。林闻方抬头一看,两个略微显得有些苍白的年轻人,向他们走来。如果换身便装,没有人会觉得那两个家伙是军人,黑色的塑胶框眼镜,一头有些乱乱的头发,其中一个夹在耳朵上的铅笔都没拿掉,活脱脱两个技术狂人的形象。可这两个人,都佩带着中尉军衔,袖标显示他们都隶属于天池山基地的武器研发部门。他们两个,一个叫杨明恩,一个叫索超,都是去年刚刚分配进入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

  “哦,是你们两个来了啊。”石瑞认识他们两个,刚刚进入研究所,还担纲不了什么重大项目的两人,一直在和基地的其他部门做对口的技术联络工作,其余时间才参与到几个项目中去。石瑞曾经就一些技术问题请教过他们,对两个技术狂人的印象很不错。“林少校刚刚调整了负鼠型装甲车的伺服程序组,系统反应速度提升了14%。”

  索超脾气比较急,一下子就嚷嚷开了:“14%!不可能!”看他那样子,几乎就要扑上来质问林闻方动什么手脚了。

  杨明恩很沉着,拍了拍索超的肩膀,说:“你叫什么?吵死了。看看不就知道了。”语气中也没对林闻方的成果有太大的信服之处。

  “哦,专家啊。那来看看。我第一天碰装甲车呢。”林闻方半真半假地打了个哈哈,让出了操作台。

  质疑?这种东西哪里没有?他每次进入新的公司,都是关键的技术研发岗位,哪一次不是受到质疑,甚至是摆明了受到打压的?可一次次闯出来,让他对这种事情淡定异常。关键不是受不受打压,而是你能不能顶过去,证明自己是对的,证明自己比所有人都强。能,那你就有资格狂,有资格去嘲笑别人,没有这个能耐,那就闪边甘心当配角去。

  杨明恩和索超都是专家,长期和基地的后勤团队做技术对口,让他们对现在基地这边通行的武器系统非常熟悉。这次王昌文把这两个人要来派给林闻方,看中的就是这点。

  林闻方很谨慎,他将原先的伺服系统全部备份,然后才动手按照火羽的提示进行修改。光幕的左侧是原始程序行,右侧是经过林闻方改动的。相同的模块,都设置了连动观察,可以随时对比原始程序和现在的命令行。两边对照着一看,滚动着屏幕往下拉,杨明恩和索超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林闻方做出改动的地方很多,无一不是关键的点。有的地方删除冗余程序行和注解,有的地方按照原来的流程改进了连续执行效率,现在军方已经全面采用了固态硬盘,但原来的程序组里居然还有原先的读写保护程序,这类系统中残留的无用模块,也都去掉了。不过,这些都是边边角角的改动,影响不大。最关键的是林闻方居然在核心程序模组里改动了算法……

  算法……这可是核心中的核心,所有程序中最有技术含量的玩意。在这个分工越来越明确的时代,绝大部分技术人员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独立操作一次算法有关的开发。但林闻方,居然在短短时间里就已经改完了一个?

  林闻方改动的是系统中最复杂也最耗资源的一个模块:威胁判断。这是系统少有的可能和操作人员意见非常不一致的模块。战士们操作武器进行战斗,对威胁的判断大部分来自经验,但系统却不是,它会根据各种客观条件进行计算,将一系列目标打分后排列给操作人员参考,仅仅是参考。威胁判断是个非常复杂的模块,足可以让水平一般的程序员头昏脑胀完全没方向。林闻方,却根据程序行逆推出了核心的算式,改动了算式,然后将这个算式重新变成精简得多的程序行。不管是数学、逻辑还是程序能力,这个改动都足以显示林闻方超卓的能力了。

  “你居然改了算法……”索超瞠目结舌不可思议地问:“才这么点时间?”

  林闻方撇了撇嘴,对方眼中已经有了崇拜和狂热,刚才的不以为然和冷漠,早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他谦虚地说:“哦,是啊。我的专长是人工智能,和算法打交道很久了。这个领域我熟。”

  索超点了点头,忽然又想到了个问题:“才这么点时间,你怎么看完那么多程序模块的?”

  “我没看完。”林闻方淡淡地说:“看每个模块的头尾就可以了。知道录入接口和输出接口,知道这玩意是用来做什么的就行。看了这些,也就知道需要用多少资源,知道它的确用了多少程序行。然后估摸着自己的水平,要是原来100行,我能用90行写完,那就不管了。如果我能用60行写完,那就肯定需要精简。系统资源占用也一样。我为什么需要看完?”

  杨明恩本来还是很淡定的,听林闻方这么一说,简直变得比索超还要狂热。林闻方的这番宣言表示什么?表示他对自己的程序能力有着绝对的信心,能力极为全面,思路异常清晰,还得加上效率高得离谱。这年头,这样的程序大师可是很少了。

  “林少校,对不起。之前……我们的态度有些生硬。”杨明恩和索超立刻摆正了自己的立场。有这样的能力,哪怕林闻方对军用系统不那么熟悉又怎么样?这些不过是看完说明书的事情而已。可跟着这样的人学习、工作,对他们两个的帮助很大。他们两个没什么野心,也就是对技术有着异常的狂热。“我建议让石瑞进行全面操作测试,程序组上模拟器,进行虚拟实战测试。对您的改进,我觉得需要进行一个全面评估。或许……会对整个基地的防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啊?”林闻方有些诧异:“为什么?”

  杨明恩翻了翻白眼,然后立刻再次立正。他冒了点冷汗出来,意识到翻白眼可不是什么礼貌的行为。

  “负鼠装甲车族,是联邦陆军装备最为广泛的轮式装甲车。我们基地,还有在前面为我们争取时间的217师,加起来有超过250辆负鼠。”索超急不可耐地解释说:“反应速度提高14%这个数据足以让对敌的时候,比以前提前一秒左右的开火时间。这太关键了,在防御战、绞杀战中,这点反应速度的差别,可以决定很多人的生死。”

  林闻方沉住气说:“立刻进行测试,用数据说话。请你们严格检查所有可能出问题的地方,我对军用系统的了解,对这类重装备的了解,远不如你们。”

  杨明恩、索超,以及在场的全部整备人员,齐刷刷地立正行礼,大声地回应道:是。

  PS:准时加更,然后我继续小黑屋去了……

  ……格式化拉票分割线——————————————

  疯狂的拼杀有智慧为底蕴,燃烧的热血用理智来引爆

  战意昂扬的《数字风暴》与你们同在!

  点击、推荐、收藏、书评、签到、打赏……是这场战争最亟需的补给品。

  第四十二章 遵守程序

  如果这时候有人在天池山基地里走过,一定能感觉到那种沉郁却务实的气氛,一种大战将至的气氛。没有人大声喧哗,没有人喊什么口号,大家只是默默地做事。

  基地所属的军力不算太强,除了特种大队,只有基地守备部队一个团又一个营。基地勤务营虽然有着远超一般营级编制的人数,但一个机电整备连,一个辎重连,一个工兵连,通信连下辖一个报务排一个电子战术排,宪兵和基地警卫合编成一个连。所有这些部队加起来,也不过是4000多人而已。由于天池山基地还是国家级的国防教育与军事科学教育基地,还特别编制了一个宣教、文体为主要业务的部队,编为一个连。计算战力的时候,没有人把这支部队编制进去,这些文体兵,也老老实实在基地一角呆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担负起了基本的基地勤务。天池山基地有独立的飞行大队编制,以直升机和偏转旋翼机为主,仅有的两架战斗机和一家高速运输机都是为了方便重要人员往返各地。飞行大队的主要任务是对地支援,争夺制空权,还得靠空军。

  217师顶上去了,他们能坚持几天不得而知,但让天池山基地在援军到来之前仍然在自己手里,却不是217师的职责,而是他们的。隐藏在山体内掩体一个个启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