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寻找回忆-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抱歉,先生,希望我们下次合作愉快。’如果和对方比较熟,我就会说‘嗨,老兄,你这次投资的钱不见了,趁早选择下一个项目吧。’就这样。”丁飞羽说到这里,想起很多投资人听到这个消息时的表情,有些眉飞色舞起来:“当然如果成功了,我就会说‘哈,先生,恭喜你,我们的计划成功了,现在你准备花多大的代价得到它’。如果我们对这个成果的价值达成了共识,我的投资人会再付给我一笔钱,当然研究费用也会有一部分折算到这笔钱里。如不能达成共识,我才可以发布这个成果,看其他人有没有兴趣。如果有人感兴趣,他除了付给我一笔钱以外,还要根据一定的标准付给我的投资人一点钱,免得他血本无归。如果还是没人感兴趣,那么很遗憾,我浪费了时间,我的投资人浪费了金钱,就是这样。当然事实上还会有一些其他的手段,比如投资人收购了我的成果,又被其他人买走,或是投资人觉得投入产出比很不划算,就会与其他人分享成果和研究经费。总的来说就是这样,相当于全世界的企业在给我们提供经费。”他摊了摊手,示意自己讲完了,谁有问题请提问。没办法,讲课讲习惯了。

满桌的人都是一个表情——震惊。对于受到国内正统教育的这些人来说,丁飞羽口中的弗雷实验室根本就是一个无赖,投资人花了钱,却并不拥有投资项目成果的所有权。最后还是燕然疑惑的问:“为什么会有人投资也许没有结果的研究?”

丁飞羽很赞赏的看了她一眼:“知道风险投资吗?其实是一个道理。没人敢赌一个项目会不会有成果,这个成果又会对他们所处的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只要一个行业内部存在竞争关系,我们就不会缺乏投资人。”他的目兴越过张雨和燕然,望着朱延军:“您还认为弗雷实验室的模式能在国内成功吗?据我所知,国内不会有企业肯花这么大的一笔钱来购买未来才可能用到的东西,他们从不考虑一年之后的事。”

朱延军勉强笑了一下:“丁先生对国内企业的行为模式很熟悉?”

丁飞羽耸肩摊手,做足全套,就是不说话,只是高深莫测的笑。

朱延军游说失败,只好脚踏实地的打丁飞羽钱包的主意:“现在很多跨国公司纷纷到国内投资,听说邓弗雷名下的明日投资也已经开始在国内考察。丁先生不准备在家乡投资吗?”

丁飞羽微微一笑,今年网络泡沫破灭,概念股集体跳水,纳斯达克也受累崩盘。很多人认为是新一轮全球经济衰退的前兆。这些跨国公司涌入国内,不过是看中了国内低廉的人力成本和广阔的消费前景。前者在国内还没有完善的劳动保护法律的条件下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后者就见仁见智了,估计没人会想到一个每年GDP以百分之十左右的速度增涨的国家,国内消费市场会长期低迷,通货保持萎缩状态。但是降低成本除了人力成本后,还有个成品率的问题,就算都用不花钱的奴隶,出的全是废品也没人受得了。国内人力是便宜,技术水平就不敢恭维,所以只能适合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形企业。

但是这些话要涉及民族感情,估计说出来没人爱听,丁飞羽当然不会自找没趣,所以他笑着对朱延军说:“明月投资的事情我倒是还知道一些,他们准备在长三角一带建立汽车工业帝国。”他看到叶知秋有些不以为然的样子,知道在奇瑞没出来之前,国内汽车行业实在让这些比较有民族气节的青年伤心,笑着对叶知秋说:“明日投资这次在国内的投资行为是由高尔全权负责,他可是货真价实的中国人,和你一样黄皮红心。除了资金来自国外,所有技术和人员都会留在国内,高尔说他要打造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汽车。”

他又转头对朱延军说:“如果高尔成功的话,整个汽车产业链将尽可能在国内展开,我想可以为机具厂争取一些订单。”

这个消息可以说是朱延军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即使丁飞羽能出比日本人更多的钱来购买机具厂,也不过是每个工人多分一点钱而已。但是如果能够加入国内汽车产业链,就不仅仅是意味着这些工人们有了工资而已,还意味着接触先进技术,融入现代机械制造行业的机会,所以朱延军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连忙向丁飞羽说:“那可是太好了,如果丁先生肯接收机具厂员工的话,我想市里很可能会免除丁先生购买机具厂的资金。”

“不。”丁飞羽笑着摇头,市里打的算盘倒不错,机具厂的土地谁也搬不走,只要答应了接收机具厂的员工,市里就是甩掉了最大的一个包袱:“我不收购机具厂,那块地还是卖给日本人吧。”

                  第二十三章 山寨机芯片

解释一下,其实MTK并不等于山寨机,只不过MTK成就了山寨机,山寨机又捧热了MTK而已

桌子边上坐的这些人,除了燕然之外都对丁飞羽的话感到很意外,刚才还豪气干云的要出两个亿,现在又不买了,那你说那么热闹干嘛啊?

张保贵刚才情绪不好,酒喝得急了一点,就觉得头有点晕。这会儿听说丁飞羽又不想买机具厂了,把酒杯往桌上一顿,眼睛就立起了,要发飙。

这些人中只有燕然早就知道丁飞羽会这么说,这还是她的功劳呢,所以这时候只有她有心情看热闹,她坐在张保贵对面,正好看到张保贵的表情变化,心里就偷笑,“丁飞羽这个小女朋友什么都好,就是老丈人脾气太暴,不好伺候。”

丁飞羽也是人精,话一出口,眼睛就溜着大伙呢,一看张保贵把酒杯放下了,就知道不能再憋着了。这要是因为卖关子挨顿骂可得多冤啊,还没地儿说理去。

所以他看了一眼张雨——没别的意思,就是同情她摊个这么暴脾气的爸爸,对朱延军说:“现代的城市规划,工厂都要尽量远离市区。机具厂现在的位置离市中心太近,我买下来也不能建工厂,还不如卖给日本人。然后把有能力有技术的人集中起来建新厂。”他可不傻,虽然不如燕然对于机具厂现有技术条件那么了解,但是用脚指头想也知道其中会有一些光吃饭不干活的。他要投资不假,可不是盖慈善院,那是社保的活,捞过界是要倒楣的。

不过说完这句话,他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来,有点脑子的人就能想到机具厂现在的位置不适合再开工厂,日本人要买下来干什么?难道小日本要开发房地产?问题是就成水现在这个经济规模,开出楼盘来也得在手里捂着。丁飞羽可是知道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一直到零四年国家在北疆进行免除农业税试点,农民收入增加,才真正带动了成水的经济发展。等到成水的房地产升温,也是零六年以后的事了。小日本现在就圈这么大一块地,最少要等五年后才有可能产生效益,这么大笔资金一压五年,实在不像日本人的作风。他隐隐觉得哪里不对,一时又不得要领,就问朱延军:“日本人要买机具厂做什么?”

燕然对于这桩购并案的顾虑,朱延军也能想到,只不过这事和他没有切身的利害冲突,所以想得没有燕然那么全面。听说丁飞羽不准备和日本人抢生意,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成水就等于有两笔投资了。他看到丁飞羽问他日本人的目地,就有点发愣。好像听日本人说起过,不过他没记住,就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不过日本人一直都是要地不要人,应该是要搞房地产吧!”

丁飞羽摇了摇头,心说日本人没你这么笨,但是也知道从他的嘴里问不出什么来,就改变了话题:“朱秘书长知道成水有什么电子方面的人才吗?”

这话问朱延军,基本上就相当于问道于盲了,所以朱大秘书长有点茫然的说:“人才嘛,师院也许有吧。”

丁飞羽听了这句,就知道他老人家也不知道。上辈子他老婆就是成水师院计算机系的,跟电子系离得也不远,师院有什么人才他还不知道?一般人眼里的高手,基本上就相当于当时会用电脑打字的人在电脑盲眼里的地位一样,看着手指上下翻飞,神妙无比,其实就是纯体力劳动,没什么技术含量——无他,但手熟尔。

要说还得夸年青人脑子好使,他这一把话题拉到专业知识上,丁文鹏和张雨精神头就来了。话说这两个小家伙大学四年可不是光混饭票了,多少都灌了一肚子学问,明不明白、会不会用两说,东西可是结结实实装回来了。

因为朱延军提到了成水师院,所以丁飞鹏就有发言权了:“大哥,你找电子系有什么事儿啊?师院的老师我都熟。”

丁飞羽差点就张嘴问他:“岳振眉你认识吗?”幸好嘴闭得快,没说漏了。想想岳振眉是九八年到的师院,丁文鹏是九九年毕业,应该认识岳振眉。但是九八-九九学年丁文鹏大四,也未必就老实在学校呆着,能不能认识还真就不一定。就笑着向大家解释:“我看大街上用手机的人越来越多,想起我们实验室里有一种放弃了的芯片组,可以用在手机上,功能比现在市面上的手机丰富很多,如果有人能继续开发的话,市场应该不错。”

他说的芯片组当然就是说的后来的MTK芯片组,只所以说是放弃了的,是因为这种芯片组根本就没有在弗雷实验室出现过。正常情况下,弗雷实验室的各种实验都是有记录可查的,如果日后自己的话流传出去,可能会有好事者去查弗雷实验室的记录,到时候就漏馅了。现在自己说是放弃了的芯片组,要是有人问起,完全可以安排邓弗雷站出来说:“对啊,有这么回事,当时我看丫没什么用,顺手扔了,也没空记那玩意。”

他这里倒是想得周到,在别人耳朵里听来就又是一层意思了。这桌坐的这些人,也就是张雨和丁文鹏明白芯片组是干什么用的,但是也不妨碍别人听懂丁飞羽的话。大家一起感叹,“瞧人家那地方,扔了的破烂都比现在市面上卖的东西功能多,怪不得从那里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