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小郎中-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着干粮和水,瞧见左少阳和白芷寒都穿着葛麻布的短衫,头戴斗笠,脚下草鞋,挽起裤管,身后牵着一头耕牛,扑哧一声笑了。

  左少阳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笑什么?有什么不对劲的吗?”

  “挺好的。只是看惯了你穿长衫,现在突然穿短衫,觉得怪怪的。”

  “呵呵,穿长衫没办法下地嘛。”

  “你咋只牵一头牛出来,另一头呢……”

  “耕地一头牛就够了。”

  “一头牛怎么耕啊?”

  “莫非你是用两头牛耕地?”左少阳奇道。

  “是啊,要一头牛怎么扛肩辄?”

  “为什么要扛着你肩膀上是什么?是犁吗?”左少阳瞪眼瞧着苗佩兰肩膀上扛着的犁。

  “嗯,怎么了?”苗佩兰见他奇怪地瞧着自己肩膀上的犁,以为犁上沾有什么东西,忙放下来看了看,却没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左少阳走过去蹲下身将那架犁前后左右看了一遍,苦笑道:“你们用这样的犁,难怪一个人只能种五亩地,还要两头牛来耕了。”

  差不多整个大唐时期,农民使用的都是一种直辕犁,只有到了唐朝末期,才出现了曲辕犁,也叫江东犁。这是水田耕作农具上的一次重大飞跃。现在是唐初,所以苗佩兰扛着的这架犁,仍然是飞跃前的很落后的直辕犁。

  这种直辕犁是用两头牛扛着犁的,两牛并肩抬着一根长长的肩轭,没有犁盘,犁辕跟牛栀是直接连接起来的,这样很笨重,而且难以转弯。而且,也没有犁评、犁箭、犁建的构件,耕得不深,犁底和犁梢也是合在一起的没有分开,操作起来不能保持平稳,深浅也不一。另外,犁谗和犁壁也设计不好,达不到翻土、覆土和碎垡的要求。

  苗佩兰道:“犁田都要两头牛的啊。一头牛怎么耕?”

  “嘿嘿,我有办先”左少阳道,“早知道你是这样耕地的,我老早就改进了,那这二十亩地也早就耕完了。行了,暂时不下地了,我要设计一种新犁,比现在的好用得多,而且可以一头牛单犁,这样一个变两个,不仅耕田的速度能加快一倍,而且能耕得更深一些,还能同时翻土、覆土和碎土。可能要用一上午时间,你在家休息一上午吧。吃了中午饭我们再去。我现在去找李大哥和铁匠造犁。”

  “我还是先下地去耕着吧?我呆家里闲不住,看着地里没动静,心里猫抓似的。”

  “不用,等犁田之后,有的忙的,还要用抄把泥块都哗啦开,事情还多着呢。”


  第314章 书生犁田

  抄?什么抄啊?”苗佩兰问。左少阳道:“就是一种跟猪八戒五爪钉耙差不多的农具。”

  “猪八戒?”左少阳一拍脑门,猪八戒是明朝小说《西游记》里的人物,唐朝人自然不知道,支吾道:“就是一种……,这个,我做出来你就知道了!”说着,左少阳将手里牛绳子塞给白芷寒,快步跑回瞿家老宅去了。

  木匠李大壮这几天都在忙着跟几个兄弟把老槐村的房子都搬到河滩村里来,他是木匠,两个月前又跟着左少阳他们杀了官军,领了一贯钱的赏钱,便用这一贯钱想把家修缮一下。所以这几天他都在河滩村忙着盖房子。不过,房子还没盖好,一家人暂时借住在瞿家老宅里,这会子天刚亮,他还没有出城到工地盖房子去。左少阳找到李大壮时,李大壮已经喝了一大海碗野菜粥,拍着鼓鼓的肚皮,收拾好刀倨带着三个兄弟准备上工地,迎面就撞见了左少阳。左少阳只说了一句:“李大哥,今儿上率你能不能帮我做个物件。是耕地用的。”

  “行……”李大壮甚至没问左少阳要自己做什么,转身吩咐三个兄弟自己先去接着盖房子。完了之后才问左少阳要做什么。左少阳找来纸笔,画了两张草图,一个曲辕犁图样,一张是粉碎泥浆的农具,叫抄,类似于猪八戒的五爪钉耙,只是耙齿还要多一些,而且比较大,没有耙柄,取而代之的是两根绳索,套在牛身上”一人在后面掌握,跟犁田有点类似,用来将水田里的泥巴耙烂,是春耕整地的常用农具”最早出现在宋朝,现在很多山区比较落后的农村还在使用。

  他另外一边比划小着跟他解释具体细节和制作要求。李大壮很快就搞清楚了。满口答应中午之前能做出两架曲辕犁和两架抄耙出来。

  李大壮只是木匠,自然不能作出曲辕犁的铁犁部分,左少阳又画了个草图,拿着跑去找以前定做高压锅的那家铁匠铺。

  铁匠一家很惨,两吓)月饥荒死了好几口子人”好在铁匠自己活了下来,虽然也差点没死掉。左少阳让他做的铁犁并不复杂,把要求说清楚之后,铁匠立刻开始制作,没到中午,便把两架曲辕犁的铁犁部件都做好了送到了瞿家老宅。

  而与此同时,李大壮的曲辕犁也做好了。左少阳立刻组装上,跟自己在现代社会在农村见过的用过的犁完全一样。

  中午吃完饭,两架犁都已经做好装好了,李家兄弟等人都很稀奇瞧着这对他们来说奇形怪状的东西”不知道是啥玩意儿。包括做出他们的李大壮,都不知道左少阳弄这东西是否真的能犁田。所以吃过午饭,也不去盖房子了,跟着左少阳他们下地看热闹。左贵老爷是不相信左少阳这奇怪的东西能犁田的,而且,他对农活也不感兴趣”读书人下地犁田,成何体统,他从心里是不愿意让儿子下田干活的,只是,看儿子热情这么高”也不忍心训斥他。毕竟,若不是左少阳这几个月的卖方子治病救人,愣把贵芝堂的名气闯出来,还得了这么多田地、房产,一家人只怕当时就已经被房东赵三娘扫地出门了。

  心中感念,并不等于他对左少阳下地干农活的支持。所以尽管他听说左少阳发明一种能单牛耕种的新犁”能把犁田的效率翻倍,还是没什么兴趣。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不务正业。就算真能翻一倍”他也不想去看。

  灌溉的高架筒车架好之后,持续引水浇灌泡田”二十亩田已经灌水泡好了。

  要先犁田,然后再碎泥浆平整田地。所以左少阳没有带抄,只是牵着两头牛,李家兄弟帮着扛着两架曲辕犁,带着白芷寒、苗佩兰一起出城往地里走。

  这几天的天气都很好,阳光明媚的。

  通过这几天官军临走前的清理,城里城外的死尸已经全部进行了掩埋,大街小巷也进行了清扫,已经看不出这里曾经遭受过一场饿死上万人的大饥荒。城外的乱坟岗所有的尸体也都掩埋了,两个月里尸横遍野的凄惨景象已经看不见了,只是多了无数隆起的新坟。左家的一百多亩田地是在东城石镜河上游河滩上,左少阳让苗佩兰挑选的二十亩他们自己耕种的良田,也在这一片耕地中,靠近荒坡的地方。

  他们下了官道,沿着石镜河往前走。

  此刻已经是四月初,马上便是清明了,本该是春意盎然,山花烂漫的时节,可是这场饥荒,使得合州四面群山半山以下,都变得光秃秃的,别说地上的充饥野菜,就连树木都被剥了皮煮吃了。景象十分凄惨。

  不过,他们走在田埂上,发现脚下田边地头,小草已经冒出了小小的春芽,随风而来的,也有了轻轻的花香。

  一行人来到剩下还没翻耕的田里,一众人放下手里的东西,站在田埂边看着左少阳。

  李三壮道:“左少爷,你这田里全是水,怎么用石棍碎土啊?”

  “你们往后看就知道了……”左少阳故作神秘笑道。

  唐朝耕田播种采用的是类似于北方种麦子的旱耕直播,所以要事先把水田里的水放掉,晒田十数天之后,等田土都干了,这才翻地,然后用石棍碾压碎土,再播井现在看见左少阳他们田里全都是水,虽然左少阳先前已经说了不放水,直接在水田里犁田,但这个办法还是跟他们习惯的耕作方式不同,所以前是一脸茫然和担忧。左少阳按照穿越前在农村生活的记忆,很快给一头耕牛套好犁,挽起裤管,左手拉着牛绳,右手掌着犁,嘴里吆喝着,赶着牛开始犁田起来。

  李家兄弟他们目瞪口呆瞧着左少阳赶着一头牛,很轻松很快地从田的这边犁到了那边,转个弯,又接着往回犁,而不用像他们那样,需要将直辕犁抬起来调转方向,才能往回犁。

  李二壮跑到田里,拿起土坷垃看了看:“哎哟大哥,你们来看,这家伙还真好使咧,瞧瞧这犁道,多深啊,瞧瞧这土坷垃,自己就碎成这样子了。要是先把水放干,再用这种犁耕地翻土,然后用石棍一碾,就行了,这犁真是好东西!”

  李三壮道:“好是好,可是这水田里犁了,碎土怎么办?”

  左少阳正赶着牛犁了回来,闻言笑了:“水田碎土不用像麦田那样,那效果不好,我早上让李大哥修的那农具,名叫抄耙的那个,就是专门用来碎土整田的。不过要先泡田,过几天差不多了,我再表演给你们看,看看如何用抄耙碎土平田……”

  这些人原先不相信左少阳发明的这弯弯曲曲的犁能用一头牛犁地,现在亲眼目睹了,的确比他们先前用的直辕犁好用的多,立即便信了,现在听他说平田碎土用抄耙,虽没有见过,但还是很狙信的。都等着看。

  一伙人看着左少阳把这丘田一会工夫就犁完了,速度比他们使用直辕犁要快了差不多一半,而且只用了一头牛,犁得又快又好,七嘴八舌感叹称赞起来。

  李家几兄弟也上来轮流抄犁体验了一番,左少阳在一旁解说要领,几兄弟很快就掌握了,都觉得这玩意比先前的直辕犁更好用更轻巧,犁地效果也更好。

  李家兄弟热闹也瞧过了,也知道这玩意的好处,不过他们家佃租的二十亩地兵士已经帮着翻耕完了,还播下了种子,此刻都已经冒芽了,没办法重新翻耕,只能等第二年春耕的时候再做这种新犁了。

  李家兄弟本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