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小郎中-第5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左少阳听到这个消息,他对李世民完全失望了,他也知道,这段历史,自己没有能改写。来看,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了。

  左少阳立即写了一封信,自己当法王的处所,苍生很苦,希望能获得大唐皇帝的恩赐资助。

  他知道,只要自己要钱,李世民是很慷慨的,而这个时候,大唐国力已经很是雄厚,拿得出钱给自己。

  李世民还是很是感激左少阳救了长孙皇后性命的,并且,他也猜到了左少阳这时候跟他要钱的目的,如果在吐蕃背后安插一把利刃,肯定能起到牵制吐蕃的巨大作用。所以,这次,李世民不但大张旗鼓封爵了左少阳这位刚仁布切的法王,给他送来了巨额金银珠宝,还派了一支一万人的精锐骑兵作为左少阳的护卫队,浩浩荡荡借道吐蕃,来到象雄。

  吐蕃刚娶了大唐皇帝的女儿,面对大唐军队过境要求,虽然知道不当,却也欠好拒绝。所以这一万骑兵顺利通过吐蕃,来到了象雄刚仁布切。

  这支骑兵的领军,竟然是当初围困合州的大将薛万砌!

  左少阳很是意外,不过,他对薛万砌的将才还是很赞赏的,当初在合州,他对薛万砌麾下军队的进退有序,作战勇猛印象很是的深刻。有他来帮自己,那才认真是如虎添翼了。

  薛万砌显然获得了李世民的严旨,让他听从左少阳的指挥,所以对左少阳很是的恭敬。

  有了这支百战之师,又有一个大唐名将统领,还有一笔巨额财富,左少阳心中大定。

  薛万砌也明白皇帝把他安插在这里是什么目的。所以帮着左少阳出谋划策,迅速壮大步队,并进一步成长经济。要壮大步队,光靠刚仁布切坛城显然是不可的,象雄也不可,因为象雄人口原本就比较少,并且居住分离。于是,两人把目光放在了泥婆罗和天竺!

  泥婆罗有一处山地部落,名叫廓尔喀。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尼泊尔雇佣军起源地。这些山民惯于高原环境作战,能吃苦耐劳,并且有着天生的职业军人本份。骨子里有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思想,是雇佣军中最讲职业道德的,拿了钱,就能为主人拼命。

  于是,左少阳大规模雇佣廓尔喀山民,几乎将整个成年廓尔喀男子都招募了,组建了一支约五千人的泥婆罗专职雇佣军。

  以手工业为龙头的刚仁布切经济继续获得快速成长。加上左少阳高超的医术,就像吸金石一般,将各地的人继续往坛城吸引。这些人主要来自贫穷的天竺和泥婆罗。

  在左少阳到西域的第四年和第五年,桑妹和白芷寒先后别离给左少阳生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前面左少阳虽然已经有了五个儿女,可是还没记事左少阳就离开来到了西域,所以那五个儿女其实没有在他身边多久,左少阳便将自己对子女的心血都浇筑在了这两个孩子身上。

  只可惜,桑妹生的女儿有些野,跟男孩子一样,只喜欢舞枪弄棒,不喜欢学医,却是白芷寒生的儿子很内向,自从识字开始,就喜欢静静地一个人呆在一边看书写字,尤其对医书感兴趣。所以左少阳对他给予了厚望。

  贞观十八年,也就是左少阳当法王第九年的时候,在每年大唐大笔大笔金银玉帛注入下,刚仁布切坛城获得了发速成长,人口已经接近十万人!而左少阳和薛万砌手中的军队,除一万大唐正规军和五千廓尔喀雇佣军之外,平时为民,战时为军的可供作战的人员已经达到了六万多人!总共已经有可供调遣的军队八万人!

  面对刚仁布切的壮大,象雄国王几多是有些担忧的,可是左少阳这位法王获得了大唐的封爵,有大唐皇帝的支持,虽然像一根毒刺一般安插在自己的心脏部位,象雄国王还是无可奈何。

  这些年,左少阳一方面成长经济,一方面快速成长军队,同时,他更是花巨资收买吐蕃的高官和赞普身边的人,安插自己的眼线。

  过去的九年,吐蕃已经征服了整个东部诸国和部落,与大唐全线接壤。整个西域只剩羊同和象雄。李世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吐蕃的厉害,越是如此,就越不敢轻易起兵器。于是,加大扶植左少阳在刚仁布切坛城的军事力量,成了牵制吐蕃的重要一着棋。原先还只是感激左少阳救了长孙皇后,所以赏给他大量金银,现在,成了有助于大唐平安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的存在而加以刻意扶植了,这一来,李世民在这上面投入的金银便成倍地增加了。

  在这些巨额资金注入下,左少阳用了九年的时候,将坛城建成了一座新城,并且是一座固若金汤的新城。

  他在薛万砌的帮忙下,修建了高大的城墙,还有宽阔的护城河,引来雪山融雪注入。城里大量囤积粮食,足够全城军民吃好几年的。还挖掘了很多眼井,包管城里饮水自给自足。

  同时,薛万砌已经将刚仁布切四周地形查看了无数遍,一旦吐蕃大军前来攻打,如何应对,心中已经了然于胸。

  而此刻,吐蕃二十万大军,已经陈兵羊同边疆了。

  羊同是象雄北面的一个大国,也是象雄抵抗吐蕃最后的盟友。如果羊同灭亡,象雄就难以自保。

  可是,象雄国王还是坚信与吐蕃的盟约,甚至没有进行像样的战争准备。线报将消息传到左少阳哪里,他知道,不克不及在对象雄国君存在任何幻想。

  于是,就在吐蕃大军攻入羊同,兵临国都之下时。左少阳的大军也攻入了吐蕃,直逼逻些城!

  这一招围魏救赵,效果明显,

  松赞干布只得紧急撤兵,回援逻些城。左少阳的目的自然不是篡夺逻些城,因为此刻吐蕃的军力远超自己,并且是百战之师,锐气正浓,觉不克不及跟他们硬碰硬。所以左少阳写了一封求援信派人紧急送往大唐长安给李世民之后,率军撤回了刚仁布切坛城。

  松赞干布想不到一个法王竟然太岁头上动土,立即要求象雄国国王将左少阳交出来。象雄国没体例交,因为左少阳手里有八万军队,更关键的是他背后有大唐撑腰。并且,狂妄自大的象雄国面对吐蕃这种要求,也是感到脸上很没面子,所以置之不睬。

  松赞干布以此为借口,又故技重施,与羊同谈判停战,然后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开始攻打象雄!

  战火终于烧到了家门口,象雄国王这才明白,吐蕃这头雄狮是要咬人的。仓促组织抵当,可是象雄国就像一头老迈的牯牛,已经不成能抵抗吐蕃的狂攻。很快,象雄全境除刚仁布切坛城之外,全部被吐蕃攻占。

  左少阳早已经知道象雄军队其实不堪一击,所以没有抛却固若金汤的坛城前去营救象雄大军。吐蕃本希望左少阳会出城援救,正好来个引蛇出洞,聚而歼之。没想到左少阳按兵不动,坚守坛城。

  吐蕃大军将坛城包抄,可是发现坛城认真是固若金汤,松赞干布没有下令强攻,反而撤兵转而进攻羊同去了。

  羊同被吐蕃第一次进攻的时候,左少阳出兵解了他们的围,可是在左少阳坛城被包抄的时候,羊同却按兵不动。比及吐蕃大军攻占大部分象雄之后,腾出手来对他,他已经成了待宰的羔羊。

  左少阳却不克不及坐等羊同灭亡,他的一万大唐骑兵在薛万砌的率领下,可谓神出鬼没,不竭袭扰后方空虚的吐蕃城镇,这支骑兵地形熟悉,机动灵活,极大地牵制了吐蕃在羊同的军事行动。

  而羊同军在这生死生死的关头,也开始配合左少阳的骑兵作战,吐蕃进攻时,他们坚守,吐蕃一旦后撤,他们就追着打。搞得吐蕃大军疲于奔命。

  可是,松赞干布究竟结果是一代枭雄,很快调剂摆设,拼着失落了几座城镇给左少阳的骑兵,集中对羊同,利用一次设伏,将羊同主力包抄,一举歼灭了。羊同就此亡国。

  接着,松赞干布挥师坛城,将左少阳的坛城重重包抄!

  左少阳见大势已去,只好固守坛城。那一万骑兵依旧机动作战,袭扰吐蕃大军。

  这时候,左少阳苦心经营九年的功效终于阐扬了作用,高大坚固的城墙,久经守城训练的六万兵民,还有五千骁勇善战的雇佣军,足够数年的粮草,零丁的饮用水源。使得吐蕃大军连续强攻数月,未能撼动坛城半点!反倒死伤了数千战士。


  第607章 重归大唐

  左少阳一直期待的大唐军队乘机出兵,两面夹击的局面并没有出现。尽管吐蕃大军倾巢出动,都集中在了象雄攻打坛城,东边空虚,但是李世民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始终没有趁机出兵攻占东部诸国。于是乎,左少阳的坛城只能单独面对整个吐蕃甚至整个西域所有军队的攻击!

  吐蕃大军甚至下了悬赏,攻破坛城,可以屠城七日!

  这是一个疯狂的号令,却也是最有号召力的号令!刚仁布切坛城的富足在整个西域都享有盛誉。不用吐蕃军队的驱使,担任前锋的其他番队已经玩了命似的攻城。

  战斗的惨烈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城中军民出现了很大伤亡。但是,城里十万军民已经铁了一条心,要保护自己的家园,前面倒下了,后面的踩着尸体继续往上。打退了吐蕃联军一次又一次的强攻。

  围城之战持续了整整半年,吐蕃联军还是没能攻下坛城!

  这时,战局在望有利于左少阳的方向发展。——严冬来了!

  严冬让本来就高大坚固的坛城城墙更加牢固,而且难以攀爬。寒风凛冽,雪花飘扬,吐蕃联军二十万在城外扎营,天寒地冻下,非战斗减员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城里由于早已经备足粮草,军民都很富足,穿着裘皮大衣在城头烤着火炉嘲笑下面簌簌发抖的攻城联军。

  左少阳高兴地给全城鼓劲:“刚仁布切的严冬持续半年以上,这半年不累死吐蕃也要拖垮他!那时候,反攻的时机就来到了。”

  全城斗志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