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商海惊涛-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站附近一也都改建成了商业大厦或货仓,曾经繁忙的沿海码头地段则完全废置了。工厂的减少导致整个工业区人员流失严重,并且观塘的不少住宅大厦也日趋衰败,只留下不少老弱病残人员,整个观塘散发着一种破败颓废的感觉。
    对于一向标榜活力动感的香港,在市中心有这样一处破败区域委实伤脸面。历届政府也考虑过对这个区域改建,观塘虽然只有30%的房屋属于私人业主,剩下的都是公屋和所有权归政府的工业厂房,听起只要政府有意,改建应该不困难。但该区面积广阔,占地接近5。2公顷,其中涉及的业权单位有1600多个,光拆迁费用就是天文数字。政府所有的厂房内还有大量私人老板的设备和货物存放,公屋里居住的又多是老弱病残等社会边缘人,很多海是接受“综合援助”的社会最底层人员。香港讲究民主法制,没有国内的“政策性强拆”概念,讲究“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对这些领“综援”的贫苦民众,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所以香港政府计划提了很久但始终没有动静。
    今年号称香港土地爷的“香港土地发展公司”又提出一份“观塘市中心重建项目”的愿景计划,初步估算需要花费300亿港元,12年时间分三期才能建设完成。地产业界还普遍认为估算理想化,真要实行400亿的估算都不算保守。这还是亚洲金融风暴前的计划,以今日风暴横扫各国的局面来看,富翁们大都身家缩水,号称香港地产之王的李嘉诚都对此计划兴趣缺缺,没想到杨星竟然胆大包天选择这里作为在香港的第一桩地产计划。
    众人中只有李泽楷还兴致勃勃,他询问杨星,“你打算在启德机场修世界第一高楼,肯定要超过上海的‘东方之星’了。你打算修多高呢?”杨星弯曲食指比了个九字,“我咨询过美国SOM设计师事务所,他们考察过启德机场的地质后觉得可以承受超过900多米的超级摩天大楼,亚洲各地新上的高楼项目不少,我不想跟别人你追我赶的比赛,干脆修一座十几年都无法超越的高楼,咱们中国人讲究“9”是吉数,就修个999米怎么样”大家听完都像是得了缺氧性大脑贫血,集体眩晕了好一会,李显扬哑声称赞:“果然是东方之星的两倍啊”
    “超过900米,这小子疯了吗?这等把两幢摩天大楼叠在一起啊”众人心里不由的又惊又佩,姑且不论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杨星这种傲视天下,胸怀八方的气度的确在他同龄的企业家中无出其右,李泽楷和李显扬他们贵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豪门二代相比之下,也要略微逊色几分。
    最重要的是,大家联想到杨星初到香港就大胆的借壳让八家公司一起上市,被人笑为“疯子杨”,前不久提出收购山一证券又被讥讽为“虾米吃鲸鱼”。可如今他手控九家香港上市公司,个个实力不凡,日本方面对于中星国际全面入主山一证券的奇怪的沉默反应,都说明这个年轻人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成竹在胸。大家忽然觉得,一个敢在香港观塘修一座高999米大楼的家伙,敢在联合东南亚各国华人力量解救印尼华人的计划中当领袖也不算太离谱,有些人天生就是做大事的
    杨星看在场每个人神色虽然各异,但总算没人被他的狂妄吓到,拂袖离去叫嚷着:“小子狂妄,我辈安能与竖子为谋”,心想他的忽悠**总算成功了一半。他提出的观塘重建计划当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这的确是中星国际收购山一证券后打算进行的下一阶段中心任务。但这涉及的建设工期长,资金投入高等问题,让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独立承担。这次帮助印尼华人,他想当主角,除了民族感情外,就是在打东南亚华商的主意。此时抛出这个计划,除了转移李显扬的注意力外,也正好利用机会大肆宣传,吸引东南亚华商的投资眼光。
    这次亚洲金融风暴是危机但也是机会,杨星趁这次风暴在外汇市场上狠赚了一笔,利用这笔赚来的钱充实他事业的基础,发展实业一直是他的目标。取得了国内信用支持的中星国际,对于收购山一证券的计划,最大的资金问题已经被克服了。不出意外,肆虐的亚洲金融风暴最迟明年也会结束,回到正常的经济运行轨道上来。那时的中星国际旗下各企业就不能一直剑走偏锋,始终要回到各自的主业上来发展。必须确定好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杨星和他的手下早就开始再为此事做准备,最后达成的一致意见就是立足香港,走向世界,而立足香港的第一步就是要在香港建设中星国际香港本部所在的产业园区——天空星城
    这个计划实际上早就在杨星脑海里浮现过,他第一次站在启德机场外对手下发出豪言时,一半是为了激励大家的斗志,另一半也是他心底的渴望表现。当初集团为了顺应现代化生产企业集约化,一体化,上下产业链交融的趋势,吸取韩日等国大型企业从原料到制成品,从大学研究室到企业产成品上下游单位移动距离最短,效率最高的经验,打造了在五大核心城市内集产、学、研、销于一体的大型产业园。经过一年多的实验,效果非常明显,无论是生产效率的提高,还是“零库存”的存储成本减小,或是根据实际销售和采购采用的电子集中采购和柔性生产线等,为企业大大减少了成本,在国内制造业中成本控制傲视群雄,而且加工水平也在飞快的赶上韩日等制造业强国,因此接到的海外代工订单络绎不绝。
    所以杨星考虑在香港复制成功经验再造产业园也在情理之中,而且他心底还有一个遗憾想弥补。通过他接触的材料得知,前世香港经济经过亚洲金融风暴的摧残后,始终没找到一条适合香港发展方向的道路,曾经沉淀在香港人血液中的吃苦耐劳精神和不惜一切代价创业的勃勃野心都被无休止的政争和好逸恶劳的思想渐渐耗光。很多香港年轻人热衷于金融业、地产业等既享受又来钱的工作,导致香港经济空心化、去产业化、金融化,完全依赖于世界金融市场,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每次国际金融危机袭来,香港就大伤元气,周而复始。隔壁的内地省份却埋着头一直大力发展制造业,结果十年后,香港不要说与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新加坡攀比,就连紧邻的广东省的GDP都后来居上超越它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天空星城
    第二百二十五章天空星城
    香港作为中星国际的总部基地,杨星当然也会替这座城市的未来考虑一些。(。TTZW365。COM阅读网)他不是什么忧国忧民的大人物,但没人不愿意自己的公司总部位于一处欣欣向荣,新颖别致的成长型区域中。他的设想是,利用改建观塘老工业区的机会,在此处引进高科技产业链,升级成为一座高科技的工业区,使它重新焕发活力,这也是给香港政府未来发展提供未一种新思路。
    杨星一直认为一个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始终是要靠实业来支撑的,金融资产变来变去并不能真正创造实际价值,充其量不过是数字游戏,它只能是实业的补充,而不是实业的代替。身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台湾和韩国对此的态度就一直很清醒,特别是跟香港各项指标都很接近的新加坡更是如此。新加坡主权基金新加坡投资局和淡马锡控股的多年投资重点都集中于实业投资特别是高技术项目。淡马锡控股的子公司新加坡特许电子在晶圆制程方面只差英特尔一年的距离,虽然连续亏损多年,淡马锡控股也没有让它破产关闭的意思。
    相形之下,香港除了玩具、电子代工业、服装加工、转口贸易外的主要实业都乏善可陈,特别是工业制造方面只有一些消费类的轻工业产品。即使这样,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也移师就近的广东深圳、顺德等地,形成了香港开店、大陆设厂的前店后厂的格局。但这只是看重大陆熟练而廉价的人力资源,拥有亚洲排名前十位的多所大学,但香港又有几家国际知名的高技术企业?
    杨星知道现任港府高层官员对此也是有一定认识的,出台了不少吸引高技术企业的计划和政策,只是时运不济加上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少因素的干扰,在前世香港一直没能发展成高技术的创业城市。现在杨星就是想利用中星国际地处香港自由港的有利条件,比较顺畅的引进国外高新技术,绕开西方对国内的技术封锁,在香港打造一处中星国际的核心高新产业园区,为此他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从日本高价购得的8寸晶圆生产线落户于香港观塘,就是他计划的第一步。现在来看港府对此兴趣也很大,毕竟比起空中阁楼般李泽楷正在游说的“数码港”计划来,杨星的天空星城更有实质的内容和广阔的前景。
    杨星三言两语把天空星城计划向在场的人士介绍了一番,对此新加坡和其他东南压华商也是很有兴趣,此时美国的网络神话和数码大潮已经影响到世界各国的发展蓝图,金融风暴前马来西亚正在打造“数字多媒体走廊”,新加坡也在建立数字城市等计划,杨星的天空星城高技术产业区的计划对他们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即使身处还未退去的亚洲金融风暴,仍有不少人向杨星索要具体的计划书。
    看见大家兴致高涨,杨星吩咐一同前来的虞傲君干脆直接用数码多媒体技术做个展示。只见她提着两个大箱子迅速在客厅里搭建起一个数字影院来。本来这是为讲解杨星的印尼计划准备的,不过杨星知道随时都会有商机,现在他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这套系统,以便讲解他的一些看起来天马行空胆大妄为的商业计划。
    不过随后让大家啧啧称奇的是杨星的两名女助手,他们早知道杨星年少多金,最喜欢收集美女,和他们见面身边都立着几名绝色娇娃。但那位姓虞的司机美人,看起来芊芊弱弱,足下是三寸高的高跟鞋,但手提两个一人高的大皮箱毫不费力,健步如飞。此时的数字影院还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