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战野-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觉得自己整条膀子都麻了,只好重新把长剑交到右手——符箓倒是已经掏出来了,就捏在手心里。可是行气用符也是需要时间的,开口分辩更需要时间,张禄就怕自己符还没用呢,嘴还没张呢,瞧这架势,只要稍有闪失,就会被对面那条大汉给一刀两断不可

  他是真慌了,脑海里光浮现出来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还是先逃了再说吧。可是眼角余光瞟见那些兵卒已经基本上封死了自己逃亡的去向,这会儿就算想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啊

  正在惶急,徐晃舞刀再次逼近。张禄通过刚才那一次兵刃交磕,自己借力抽身,猛然间想出了一个主意,当即朝侧面闪躲,引诱对方一刀劈来,然后挥剑格挡——趁着兵刃再交之势,他在空中一个翻身,竟然斜向地便直朝瑟缩在树下那女子飞去……

  不仅仅徐晃慌了,赶紧转身来救,就连那些兵卒也纷纷挺起刀、矛,姿势变换——要不要去救呢?若被那恶贼伤了董氏女,我等百死莫赎啊可是自己隔得那么远,就怕根本来不及救援,跑过去也是做无用功……就这么慌乱、犹豫之际,张禄突然在空中一个拧腰转身,疾变方向,反手刺向一名堵路的兵卒。那兵卒急忙一摆长矛,闪身躲避,身侧就此露出一个好大的破绽,张禄脚尖轻点,已然是擦身而过,跳出了包围圈。

  那兵不禁满头的冷汗,其实张禄也并不比他轻松多少——刚才借徐晃之力,假装偷袭树下女子,兵器再交,其实他右臂也已经酸麻得都快抬不起来啦,那兵卒若是不躲,而横矛格挡,张禄不但无法逃脱,说不定被人家一矛杆就直接给拍地上了……

  既已逃出包围圈,张伯爵再不敢留恋,转过头去是撒丫子就跑。兵卒们还待追赶,却被徐晃一摆手给制止了——就那贼的身法,跳跃如狸,飞纵似隼,一旦脱离围困,咱们怎么可能追得上?还是赶紧救护董氏女要紧。

  远远的,就听一个声音随风飘来:“今日之事,实属误会,阁下可肯留下姓名否?”

  徐晃扬声回答道:“河东徐晃字公明汝又是何人?”可是四下无声,不见回应——估计那家伙早就逃远了吧。

  

第十二章、宅斗开始

  张禄落荒而逃,然后拼着全身的力气,放了最后一句话——一则总得说明这是误会,二来也问问那大汉究竟是谁,有名无名啊?结果身后传来回复:“河东徐晃字公明”张伯爵不禁脚下就是一个趔趄——我靠原来是徐晃

  那可是未来曹营异姓五大将之一啊,跟关二爷都称兄道弟的,最后还在江陵或者樊城什么地方,直接打败了关羽。若论武力值,估计就算跟关羽有点儿距离,差得也不太多啊,自己竟然能够在他手下连走数个回合,最后还逃出来了……老子还是很了不起的,虽败犹荣。

  不过今日乃是步战,若真在战场上撞见,徐公明手中长枪大戟,胯下再骑一匹良驹,估计自己的输面更大……而且真未必逃得了

  想到这里,更是满脑门儿的冷汗,脚下丝毫也不敢停。徐晃还问“汝又是何人”呢,张禄也不敢折返回去解释,再想开口,估计距离太远,就算报了名徐晃也听不见。算了,若能重逢,那时候再报名不迟啊,若无后会之期……你管我是谁呢。

  既然跑开了,干脆就穿林过岭,一路往东走,路上撞见个行人,也不管是好是歹,上去先作个揖,打算问问方向、道路。那人见林中猛然间蹿出个男人来,不禁吃惊,本能地就去拔腰间的佩刀。张禄心情正不爽——本打算救人的,结果被冤枉了,谁会乐意啊——二话不说,不等对方把刀完全抽出来,腿一抬,当胸一脚给踹翻在地,随即布鞋就蹬在脸上了。那人惨声告饶:“须钱自取,请勿杀我”张禄也不跟他废话,只问:“密县何所向?如何去?”

  问明白道路以后,再走了大半天,周边景物逐渐熟悉起来——其实他去家多年,密县周边多经兵燹,田野早非昔日景象,但基本山岭、道路总还是不变的。以他的脚程,很快就找到了县西的张家坞。

  要说密县的张氏,也算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张禄老爹张德是做过郡守的,这二千石官员不可能毫无根基,而就算因缘际会,瞬间高升,高升之后也必然会福泽家族,张家想不风光都不可能。当然啦,密县张家跟什么颍川荀氏、汝南袁氏等世家豪门肯定没得比,但也不是那种只有几百亩地的小田主。

  尤其张德当上太守之后,虽说为官还算清廉,但张氏家族就利用他的职位和人望,很快把密县西部的三四个村庄全都纳入治下,兼并了一万多亩土地,然后垒土砌墙,把祖居地建成了一所坞堡。乱世之中,地方上大大小小的坞堡本不在少数,一方面保护族人,避免横遭兵燹,同时也镇压佃户、奴婢的反抗。张禄一路行来,抵达坞堡之下,还没叫门,突然间不知道从哪儿蹿出两名坞丁来,手执长矛,遥遥逼住,问他:“客自何来?”

  俩坞丁瞧眼前这家伙打扮挺奇怪的,所以不敢贸然动手。

  张禄还没有来得及换上郎官的服饰,此刻还穿着跟山上修道时相同的衣衫。这衣服他是跟裴玄仁打商量,由裴玄仁下山去请人特制的,乍一看跟普通士人装扮没啥两样,细瞧却又不同。主要是为了行动方便,也符合穿越前的习惯,所以一则袖子比较窄;二是下裳比较短,才到小腿,还遮不住脚踝,并且左右两侧暗开了缝;三是下裳内有裤子,还是合裆裤,不是这年月常见的开裆裤。

  俩坞丁一瞧,这人穿着有点儿怪异,但虽然非丝非帛,总归是细麻——普通老百姓是穿不起细麻的——而且腰下佩剑。若是平头百姓,肯定上来先按翻再问话啊,你从哪儿来,为何窥探我家坞堡?难道是山贼的眼线不成吗?这既然瞧着貌似有点儿身份,还是别莽撞,先问问来历为好。

  张禄闻言,淡淡一笑,手指自己的鼻子:“吾非客也。家父张伯稚,我是张禄。”

  张家几百年来就出了张德这么一名高官,所以张禄跟族里那就是小少爷啊,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问题他离家的时候,嘴唇上还只有一点点茸毛,如今胡子已经大致长全了,面貌自然有所改变;二则这些位于坞丁最底层,担任普通守卫、巡逻工作的,一般也不会是张家本族的人……

  所以两名坞丁闻言都不禁一愣,面面相觑之后,就毕恭毕敬地请张禄——您先把剑给解下来交给我们成吗?我们再去禀报长老,好核实您的身份。张禄不以为忤,当即解剑,于是一名坞丁就捧着他的剑入内禀报,另一人则仍然执矛,押送张禄进坞。

  进了坞堡,行之不远,就有个肥硕老头儿柱着拐杖,一步三喘气地过来了。张禄认得,这是本家叔祖,暂摄族长之位,姓张名午字开达,当即深揖行礼——本来应该稽首的,但他真不习惯这年月动不动见人就跪的礼节习惯……

  张午盯着他的面孔瞧了好一会儿,这才突然间展露笑容:“果是禄儿”一边吩咐把亲戚们全都叫出来,一边就问张禄:“前岁雒中大乱,吾亦遣人访查,都云汝已为乱兵所杀,如何今日始归?”这么多年你不回家,也无音信,都干嘛去了?

  张禄老实回答,说我被仙人摄到山上,去修仙道,这回是奉师命下山办事,所以先回家一趟看看。

  张午有些不高兴:“仙道飘渺,修之何为?”我老张家就出你爹那一个当大官儿的,还希望你继承你爹的事业,也去弄个千石、二千石,光宗耀祖,也庇护张家门楣呢,怎么倒跑去修什么仙道?你就算成了仙,对家族有啥好处,还真能跟淮南王刘安似的,鸡犬升天不成吗?

  张禄心说这话一两句的也解释不清楚,干脆双眉一拧,摆出副无奈的面孔来:“仙人云吾有仙缘,合当为徒——仙人有命,谁敢违抗?若触其怒,恐一族俱化齑粉矣”

  张午闻言,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可是又有点儿将信将疑——真有仙人瞧上你了?仙人真那么大脾性?你不是被什么妖人给骗了吧?

  于是领着张禄前往正堂,时候不大,七大姑八大姨的……不对,应该是七大伯八大叔的,就全都赶过来了。要说张氏家族不算很庞大,但七八世聚居在此,大宗小宗、主脉分支的也有这么二十来户,男丁六七十人。绝大多数,张禄都还留存着记忆,乃逐一行礼——当然也都不跪,最多长揖罢了。

  就中一个少年,直冲到张禄面前,纳头便拜,而且眼泪鼻涕一大把:“阿兄尚在,弟不胜之喜。”

  张禄认得,这正是他一母所生的胞弟,姓张名秩字……张禄离家的时候,张秩尚未成年,因此还没有取字,不过如今瞧他的打扮,应该已经行过冠礼,算是成年人啦。

  赶紧双手搀扶,扯张秩起来:“吾今归家,乃喜事也,汝何泣为?”

  亲眷们闹闹哄哄的好半天,全都是表面文章,张禄耐着性子跟他们周旋。好不容易众人全都散去了,张秩就领着张禄往他居住的偏院行去。张禄走着走着,就觉得不对,问张秩:“何不居祖屋?”

  张德、张禄这支其实不算张家大宗——虽然偏得也并没多远——可是张德还没能当上太守呢,才刚举了孝廉,就老实不客气地霸占了老祖宗留下来的正房。虽说这祖屋不算很大,而且年久失修,但终究是身份的象征啊,还距离宗祠很近——就理论上来说,张德要是晚死几年,或者张禄也能做上官,就很可能小宗继大宗,把族长的位子也给抢过来。

  可是如今张秩却领着张禄往偏院跑,别说祖屋了,所居之处连一所完整的宅子都称不上,算跟别家合住。张禄当即就把脸给沉下来了,问张秩:“谁驱汝于此?”

  张秩说没什么人赶我,是族内公议,说我家人口本就稀少,爹又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