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战野-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跟自己一起去辅佐宇文邕。

  卫元嵩请张宾安排一个机会,让自己远远地望了宇文邕一眼,就此下定决心,改投到宇文邕门下。可是宇文邕跟宇文护不同,他是比较倾向于道教的,对佛教相当不感冒,所以卫元嵩就不方便再以沙门形象随侍其身边啦,干脆脱下僧袍,还为俗人,随即上书斥骂当世佛徒之狂妄、肆虐,有害国计民生。这一来正中宇文邕的下怀,当即封官赏爵。

  当然啦,政权都掌握在宇文护的手中,宇文邕不可能给卫元嵩什么高官要职,只能赐他空头爵位,但是短短数年间就加封至蜀郡公,那也算是空前绝后的奇迹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卫元嵩收获了不少羡慕嫉妒乃至痛恨的目光,加上他本为和尚,却摇身一变,大骂僧徒,都中僧侣和信众全都厌恶他,虽然动摇不了他的地位,却可以噤口不提,干脆当这人不存在。

  ——所以魏文成在陟岵寺里打听“蜀郡公”的根底,才没人愿意跟他说实话。

  卫元嵩把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几乎是合盘托出——当然啦,对于宇文邕有铲除宇文护想法一事,自然必须隐去,但以魏文成的聪敏,猜也猜得到啊——完了就问魏文成,说师兄你虽然不象我这么激进,但对于目前佛教界的现状也是很不满的,既然如此,你又为何要来长安淌这趟混水呢?

  魏文成心说我不是对什么现状不满,我虽然因缘际会成了沙门,其实对整个佛教都不怎么感冒……要不是这个世界神神怪怪的,谁会想着出家修行啊?当下回复卫元嵩说:“师命难违也。”随即就把自己这些年的遭遇也大致叙述了一遍。

  卫元嵩说了:“吾今请天子诏,以辩论定三教次序,本为贬佛斥道也……”宇文邕想要打击道教,阻力很大,想要打击佛教,宇文护那儿就第一个通不过,所以卫元嵩才献计搞这么一场辩论大赛,一方面这事儿宇文护不会阻拦,相反还乐见其成——当然啦,宇文护肯定笃信佛教能拿第一——同时只要安排得法,自然能够趁机打击释、道二教的声望,只要让他们输就成了。

  卫元嵩和张宾都相信,真正有道德、有能为的修行者是不会来淌这趟混水的,来的必然都是些名利之徒,想要拿捏他们很方便。别的不提,只要卫元嵩探出对方**,加以要挟,你在辩论会上还敢轻易出头吗?所以卫元嵩既不解,也郁闷,魏文成你是干嘛来了?你的本事我清楚啊,我又拿捏不住你,你若是突然间冒出头来,那不就破坏了我的大计了吗?

  他话说得很委婉,但魏文成很快就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当即笑道:“阁下此来,得无劝吾归乎?”卫元嵩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他:“可得归欤?”魏文成并不回答,却突然间转换话题:“今昼长街之上,指使官人欲捕吾者,得非阁下欤?”

  卫元嵩仗着自己跟魏文成的老交情,倒是直言不讳:“正是区区。”他说我就是为了挑事儿,先派人煽动闲居寺僧去跟你们争道——二寺相争,由来已久,魏文成不清楚,卫元嵩想要打击佛教,这些信息是肯定要拼命搜集的——引发骚乱,然后就希望派官兵将两寺僧众一并拿下,一方面减少几个参与辩论大赛的佛徒,另方面也抑压佛教的声望。“惜乎,师兄妙语,断吾之念。”

  魏文成又问了:“闲居寺僧如何?”

  卫元嵩回答道:“已尽数擒下矣。”说着话笑了笑,说我这倒是无形中帮了你们少林寺一个大忙了,只要我把那老住持拘押个一年半载的,即便不判罪,闲居寺也必然势力大损,从此少林寺在嵩山一带再无敌手。

  随即他继续询问卫文成:“若师命难违,师兄不肯即归,可得缄口而不言乎?”

  魏文成几乎是脱口而出:可以啊,但你能给我什么好处呢?想一想这么**裸地想跟对方交易,实在有**份,再说了,自己又不想当官,要好处也没啥用啊。于是沉吟少顷,对卫元嵩说:“巧言欺人,妄语惑众,此小事耳,但佛真在,自然沙汰,何劳阁下忧思?然僧道之属广占田地山林,坐收奉养,是虐民也;不劳而食,租税不出,是弱国也——阁下今为朝官,所当虑者,唯此而已。”

  卫元嵩闻言大喜:“师兄果然是真佛子,一语中的”

  b



第五十三章、佛前明灯

  魏文成对宗教本没有什么好感,即便天上真有佛祖、神仙,在他看来也是人贵自度,他度纯属扯淡。你说你厌恶了红尘俗世,想要修行,那就自己跑深山老林里找个师父去修行得啦,为什么要形成教义,形成教团,把没有修行觉悟的人也卷进来呢?你瞧天下寺院、道观之中,有几个人是真虔信教义的?有几个人是真想毕生修行的?大多不过混饭吃罢了。

  当然啦,只要不作恶,光混饭吃,虽然没志气,也不值得惩罚,但饭食是有限的,你想混饭,必然就会夺了他人口中之食。尤其如今很多寺院、道观,并不仅仅靠信众的供养为生,还要广收良田,雇佣佃户,跟封建地主没有什么区别。北有周、齐,南有陈朝,也不知道谁兴出来的规矩,修行者哪怕是坐拥金山,也都不必要纳税,时间一长,国家财政肯定会出问题啊。

  魏文成本人不是太恨骗子,相反对于受骗之人,他认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你愚昧,你上当,你活该,都不值得我去拯救。但他痛恨寄食者,更痛恨导致国弱民贫之辈。

  于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卫元嵩,卫元嵩不禁抚掌赞叹,说:“师兄果然是真佛子,一语中的”他说即便满地都是骗子,只要不影响到朝廷的施政,皇帝也是懒得管的,所以他和道士张宾也是利用这般理论去劝说的宇文邕,并且煽动说:“今天下三分,久战不决,然若我朝铲除妄夫,收其田亩、百姓,可富国而强兵,无须十载,必可力压东、南矣。”宇文邕深受启发,就此寄予厚望和重任。

  魏文成问他:“若得施展,阁下欲灭佛欤?”

  卫元嵩摇摇头:“吾本信佛,奈何灭之?”我倒是想灭道来着,就象张宾想要灭佛,但既然合作,双方都得各退一步,寻求妥协不是么?我们只想把那超过八成的假和尚、假道士给铲除喽,剩下的真和尚、真道士,数量既少,也不贪恋俗世财物,自然不会对国家造成什么影响。况且:“真理是在,谁可灭欤?”

  魏文成心说从来矫枉必然过正,等你们真的掌了权,一动起手来,会不会行灭佛、灭道之事,恐怕就连自己也扯不住缰绳啦。不过卫元嵩后一句话说得有道理——“真理是在,谁可灭欤?”只要当世真有人能够通过修行成神成佛,那这道统就不是俗世皇权所可以杀灭的。

  最终他答应了卫元嵩,说我今天白天在大街上一番言说,也算是给禅宗扬了名了,再加上你收拾了闲居寺,相信此行的收获比僧璨他们希望的还要好,我回去既有了交待,那便不必再节外生枝。好吧,我尽量在辩论会上不发言,由得儒教打压就是了。

  随即他又警告卫元嵩,说:“儒若成教,诚恐其害不在佛、道之下也。”

  卫元嵩得了承诺,欢欢喜喜地便即告辞了,对于魏文成最后一句话,貌似根本就没能理解,更没能听得进去。魏文成倒也不以为意——自己终究有来自两千年后的历史经验,所以才会放这种话,搁在古代,儒是天然的政治正确,谁敢说儒生会误国啊?哪怕到了明末儒生一误再误,所造成的危害不在阉人、武夫之下,到了清朝治史,也把所有屎盆子都往后两者脑袋上扣,儒生只要不党同那两者,一律都是白莲花……

  卫元嵩离开之后,魏文成跏趺而坐卧榻之上,不禁皱眉沉思。他预料到宗教界将会掀起一股狂风暴雨,就不知道这风雨将会有多猛烈,具体发作的日期在多久之后了。多少有点儿懊悔前世读史太少,光知道有“三武一宗灭佛”,也知道三武是指魏太武帝、周武帝和唐武宗,一宗是指周世宗,但周武帝究竟是WHO了?却实在回想不起来。宇文邕是周武帝吗?还是说下一代或者更下一代?

  周武、周武,“武”乃谥号,只要宇文邕不死,就没人知道他的谥号是啥。魏文成作为穿越者,理论上是应该知道的,可却偏偏想不起来……

  他倒并不在意灭佛之举,只是琢磨着,自己要怎样才能避过这股风浪呢?其实以他如今的能为,倒不怕被风浪没了顶——大不了还俗好啦,我又没那么虔信——可多少是件会影响到自身修行的麻烦事儿。要不然自己找个机会返回慧可身边去?广福禅寺是在北齐境内,肯定不受波及,而且就算真撞上灭佛之举,那样小破寺估计也没人搭理。少林寺就不同啦,广有山林良田,官府哪有不垂涎的道理啊?要打压就必然打压你

  正在沉吟,忽然门外沙弥通传,说又有客来拜。魏文成就奇怪啊,今晚上怎么了,一会儿一个……除了卫元嵩,理论上我在长安城内也不该有别的熟人哪。下榻迎接,就见走进来的竟然是一个陌生面孔的道士。

  同样要等关闭房门,道士才自我介绍,说:“贫道张宾。”

  魏文成不禁皱眉,心说你跟卫元嵩各行其事吗?为什么他已然来过,得到了满意答复之后,你又要跑我这儿来?总不成你想劝我入道……难道是打听出来了,自己原本是道家弟子?

  正感诧异,张宾却摆摆手,示意魏文成在榻上坐下。魏文成笑着一指因为犯懒,还没来得及收拾起来的高枰:“岂有客不坐,而主人独坐之理?”然而张宾仍然坚持,魏文成不清楚他究竟有何用意,只好满心疑惑地退回去坐下了。

  就见张宾伸手从怀内取出一件物事来,金属质地,呈长方形,也就一巴掌大小,下面还有短柄。他手捏着短柄,将那物事朝着魏文成就是一晃,随即偏头朝其面上望去——魏文成也瞧见了,那玩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