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战野-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禄悚然而惊:“法师莫非是从天上之上来的吗?请教,祟究竟是什么东西?”

  心模笑道:“祟不是东西,祟是自然——我今天说得够多了,本来你莫名其妙地撞到这儿来,我只想催你回去就是了,结果一不小心,泄露了那么多信息,只可惜这些信息你还理解不了。若再多说几句,就怕你这小脑袋彻底晕菜,那我不是助你,反倒是害你了。”

  “法师一直在助我吗?”

  心模和尚开口欲答,但最终还是笑着闭上了嘴。随即他朝张禄合什为礼,微微一鞠,接着一纵身,就跳到海里去了。张禄赶紧移目下望,就见汪洋滔滔,哪里还有和尚的踪影?即便感观外放,也什么都察觉不到。

  他脑海中是彻底的一团乱麻,越想越是疑惑——自己究竟身在幻境,还是实境?这世界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假设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平行时空,而是一个残缺的口袋世界,那么自己是真的穿越到了这个口袋世界来了吗?口袋世界之外,又是什么场景?那和尚莫非是从天外而来,就是盘古、女娲等飞去的地方?

  似乎从来都没有人提起过这世界也有尽头,无论踏遍天下的于吉,还是飞升天界的张坚……对于张坚来说,既然飞升,即不管红尘俗世,世界有尽头也好,无尽头也罢,关他仙人何事?或许正因为如此,所以从来也没有探查到吧。而对于吉来说,曾经踏遍四隅,寻找仙人遗迹,但他所认为的蛮荒,也只是中国人认知中的蛮荒吧?

  自己到来的,并不仅仅是这个世界的尽头,似乎也是真实世界……自己穿越之前的世界中,汉代中国人地理认知的尽头。这个世界仿佛是以中国为其中心,而以中国人的认知,甚至只是踏足之地作为边界的。倘若以认知为界,那么就是说,印度半岛还在,甚至西方还有罗马(大秦),若以踏足之地为界,很可能连印度都如同日本本州岛、北海道那样,付之阙如了。

  那么自己,是不是需要再去一趟印度瞧瞧呢?看看会不会撞见一堵新的无形之墙,乃是世界南方之尽头……

  越思越想,思绪越是混乱。最终他干脆盘膝坐下,搬运周天,使自己的心境逐渐平和下来。心模和尚说得不错,即便自己真去了印度,甚至向西越过葱岭,见识到了世界各方的尽头,也无法彻底摸清这口袋世界的真相。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超脱于外,才能见其全貌。

  这,就是自己穿越而来不纠缠于红尘俗世,却反求取仙道的意义所在吧?往好的一方面想,这个世界,不是变得越来越有趣了吗?自己修仙,不是变得越来越有动力了吗?

  周天搬运一番,头脑逐渐清醒过来,张禄随即起身,迈到船头,伸出手去,轻抚那堵无形的墙壁——世界的尽头啊,即便仙人也未能探查到,自己却独独得以触摸。这是不是女娲真正的遗存所在呢?

  

第六十九章、图穷匕见

  天公刘累傲立于九霄之上,俯瞰着下界的芸芸众生……

  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而已,天上世界与凡间世界,其实并不存在于同一空间,并无上下之分。相关多重世界的设定,对于这年月的凡俗来说,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理解,这和张禄穿越前的时代不同。在他穿越前,虽然绝大多数人仍然是物理盲,但只要不是太闭目塞听或者彻底反智的,仅靠日常可以接触到的各类文艺作品,就足以使普通人在少年时代便即耳濡目染,天然接受这种设定了。

  古代的传说故事,往往以“很久很久以前”作为开头,而新时代的故事,则往往以“在某个世界”作为基本设定。即便孩童们阅读童话作品,也不会认为古久以前的世界与现今不同,而会认为——在宇宙的某个角落,或许确实存在着会说话的动物,存在着种种不可思议的特异之事。

  当然啦,作为仙人,自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多重世界的构架。刘累知道天界与凡间并不仅仅表面上有所差异,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位处相异的坐标系当中。虽然未能亲历,但是根据理论推测,可知本方宇宙之外,尚有无穷宇宙——何谓宇宙?上下左右是为宇,古往今来是为宙,而倘若空间和时间彻底相异,甚至隔绝,还能算是同一的宇宙吗?

  宇宙之间的关联,可能有三种情况:一同父子,大宇宙包含着小宇宙;二同君臣,高宇宙凌驾着低宇宙;三如同僚,各方面都很相似的两个宇宙,却在细节上诸多差异,且很难进行沟通。天上之与凡间,其实位于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之间,天上并不能算是彻底凌驾于凡间之上,但天上和凡间的时空规律也相差甚远,并不属于同一层次。

  那么天上世界,是否有其父,或者有其君呢?在绝大多数仙人的认知当中,那确实是存在的,并且就是古仙归去之所在。然而正如同张禄所穿来之世,凡间虽然已知有多重宇宙存在,但进行相关探索之人却少之又少,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和文艺作品中而已,此际天上仙人们,对于如此遥不可及的存在,也大多兴趣寥寥。

  我们所得的,只是古仙留下的一点皮毛而已,如何可望再度飞升?而即便这种希望存在,仙寿也达数万年之久,但缓缓修行即可,又有什么可着急的?

  群仙之中,只有刘累是绝对的异类,尤其当他终于获准进入昆仑,见到了古仙的遗存之后,就更是对那再上一层的世界充满了难以遏制的好奇和渴望。祟既可从天外来,则仙亦可往天外去也。

  但他知道,仅凭自己一仙之能,即便抵御祟的侵袭都捉襟见肘,遑论更向其来处前进了。必须集合群仙之力,才可能开辟出一条坦荡大道来。只是要把一盘散沙的群仙凝聚成一个整体,如同凡间世界那般,万民以供一人,共举一事,实在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祟的侵袭,倒似乎在这封闭的混沌之中打开了一道浅浅的罅隙。

  刘累用尽平生之力,努力将此罅隙撕开,先得以身居天公之位,继而通过谪羿而威慑群仙,使群仙得以遵从他的统一步调。经过长期努力,如今除身份尊贵的东王公、西王母,以及深不可测的老子之外,他基本上算是已经统一了整个天界。

  如今,就待谶言中出现过的“白雀”登天,即可作为他强有力的臂助,不是为的灭祟,而是为了探索祟之所来处,打开进一步飞升的通道。

  故此他先后派遣最早党附自己的几名亲信:安期生、祝鸡翁和龙威丈人,下凡教导三位“白雀”的备选。他身居天上,亦随时关注此三人修行的进展。

  就目前看来,进度相当不错,尤其是最有可能成为谶言中灭祟之仙的张禄,短短十数年便已迈入地仙的境界,倘若再无大的挫折,可望于百年内登上天界。暂时放下心来的天公,便将目光重新归回天上,为巩固自己的权势而继续努力。

  目前天上最重要的工程,乃是天庭的构建。

  因为登仙时间最早,又抢先得到了古仙和初代今仙的大量遗存,东王公和西王母得以创造了他们无比宏大的天凤世界,群仙莫不高山仰止——这也正是二仙始终不肯屈从于天公的重要因素之一。刘累想使自己的威望更凌驾于此二仙之上,也希望能够彻底控制二仙,从而顺利出入昆仑山中的古仙遗存,他就必须改造自己那小小的“御龙池”,使之成为天上最辉煌的所在。

  到时候,群仙俱将匍匐在他脚下,亦将汇聚在他殿前,而天公的施政才能够真正畅通无碍,无仙可阻。

  然而,又该如何创建属于天公,甚至是天上帝王的宫阙呢?以刘累一仙之力,自然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办到的,想要超越天凤世界,更是难逾登天。好在他如今已可以部分调动他仙之力,共同为这仙庭来添砖加瓦了。

  其实若论眼界和创造性的想象力,如今天上地下,第一等的人物要算张禄(当然刘累并不清楚),而天公本身却连第二等都算不上。在他意识当中,只有当初在凡间所见过的夏后的宫殿可称雄伟,但那几间草屋,就算放大一千倍,也无法比上天凤的一根羽毛。最终集思广益,刘累打算把凡间有史以来最宏伟的宫殿搬到天上去——那么何时、何处的宫殿最为雄伟峻拔呢?

  舍秦之阿房,更有何宫

  于是刘累召来了仙人瑕丘仲担任仙庭的主设计师。瑕丘仲为宁人,也就是汉代的河内郡修武县,此人周时修道,汉初登仙,秦时曾随侯生入关中,觐见过秦始皇,自然也就远远眺望过正在营建中的阿房宫。根据瑕丘仲的设计,百倍扩大御龙池,并掘沟渠,以成大江。在池北起千丈土山,铺玉为阶,山顶造五楼十二城,中心特营大宫,为天公居所。大宫又突出土山之上一千两百丈,红日正悬于正殿之顶……

  大致规划完毕后,即召群仙都来助工,修建速度非常快速。根据瑕丘仲的估算,只需相当于凡间三十年的时间,仙庭可完,即便其辉煌程度比不上天凤世界,亦相差不远矣。然后可在御龙池和土山外逐渐扩充重楼叠殿,逐渐将一宫扩建为一城,将一城扩建为一国,一国而成一世界。

  群仙修筑仙庭之际,天公再次将目光移向凡间。然后他就看到龙威丈人高踞于泰山之巅,盘膝而坐,身周有霞光围绕。再往远处看,安期生在天柱山,祝鸡翁在尸乡北山,姿态也皆一般无二。

  这就奇怪了,自己是派他们下凡去课徒的,就算“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必要每时每刻都挥舞教鞭耳提面命,也不至于同时放假休养,还全都一个德性啊

  刘累的目光穿透天人之间的隔绝,无数因果联系如同蛛丝一般辐辏汇聚,他就象居中掌控大局的蜘蛛一般,伸出手去,轻抚这用事件和可能性编织成的大网。很快,就被他发现了其中的蛛丝马迹,不禁双眉一轩,惊怒交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