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战野-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只是躺在上层的床上拿马文打趣,尽量挖掘连原著小说中都没出现过的足够颓丧的字句,几乎使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负能量。张禄似乎觉得,这几天就连窗外的太阳都显得病恹恹的,恨不能一头扎在玻璃上,把自己给撞死得了……

  于吉并没有进入张禄的球形居所——虽说他的世界绝大部分还是混沌一片,貌似就那圆球可以容身,但终究是人家啊,怎可不告而擅入?仙人们挺注重个人的隐私,在主人没有同意的情况下,是不能随便登堂入室的。于吉只好现形于虚空之中,但是周边充塞的负能量,却多少使他有点儿不寒而慄,只想赶紧叫了张禄好走人。

  于吉一出现,张禄就感应到了,只得暂且撇开马文,一步便穿透玻璃围壁,迈出了圆球——显然他压根儿就忘记造门了……于吉说玉帝召见,张禄懒洋洋地扭一下腰:“等等,我去穿上衣服。”

  于吉双眉微皱,那意思——你这不是穿着衣服呢嘛?张禄耸耸肩膀:“这只是睡袍啊。”

  于是重回圆球,脱下睡袍、踢掉拖鞋,换上一身休闲装,这才出去再与于吉相见。于吉眉头皱得更紧了,说你这穿的是什么啊?还不如刚才那件袍子呢……

  张禄没必要纠正于吉落后的审美情趣,只是微微一笑,随即二仙便一前一后抵达凌霄宝殿。虽说群仙根据个人所好,穿着千奇百怪,有裹兽皮的,有披树叶的,但见到张禄的打扮,也全都瞠目结舌。张坚也觉得挺新奇,但他知道张禄来自后世,故此倒是不以为怪。

  张坚说了,你自家居所应该已经创建得差不多了吧——不必心急,哪位仙人的世界不是花费颇长时间才逐步创建出来的呢?咱们还是先关注灭祟问题吧。“欲求灭祟,先必使汝得古仙遗存也。”天上最重要的古仙遗存就在昆仑山中,我已经跟西王母打过招呼啦,这就带你前去探访。

  于是出了凌霄宝殿,就待前往昆仑山。张禄忍不住问:“玉帝出行,得无车马仪仗乎?”你都自称“朕”了,都住凌霄宝殿了,结果出门儿还腿着,这画风不对啊。

  张坚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点头:“伯爵所言是也。”左袖一招,就见两条巨龙从宝殿前的水池中破浪而出——张禄恍惚认得,这是刘累那两条龙吧?你特么竟然连他的宠物都给抢了……张坚右袖一摆,又见一乘巨车从宝殿中驰出。此车黄金为厢,白玉为饰,上以五色虹霓为其华盖,车高十丈,轮高七丈,虽然颇为华丽煊赫,但瞧形质也还是汉朝物件。张禄心说你还真是缺乏想象力啊,这没有我帮忙可真是不成……

  二龙驾车,以仙官为御,金甲力士开道,旗幡招展,很快便成一仪仗队列。张坚拉着张禄并乘,浩浩荡荡就穿越空间,进抵天凤世界,并且踏云碾雾,直至昆仑山下。

  西王母亲来相迎。张坚虽为玉帝之尊,却也不敢倨傲以待王母,急忙扯着张禄下车行礼,并且向王母介绍:“此即上成公张禄也。”王母点点头:“古仙遗存,只准一人出入。”

  张坚说当然,当然,我已经去瞧过了,这回就张禄孤身前往。王母便唤一名青衣侍女来,命她引领张禄前往遗迹。

  这古仙遗存就在昆仑山中,从半山腰上一个碧藤遮盖的洞口进入,甬道曲折向下,大概好几百里——这要是凡人,估计走半道儿就得饿死。但张禄已然成仙,即便因为道路不熟而不敢加快速度,也走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即抵达目的地。

  那名青衣侍女只把张禄带到洞口,然后递给他一柱香,关照说:“香尽即归,慎勿迟也。”这本就是西王母的产业,她老人家宽宏大度,允许别的仙人前来观览、揣摩,你们可别不知好歹,一进去就呆到地老天荒,再不出来啦。

  这支香不过半指粗细,长约尺半,但是燃烧得非常缓慢,张禄来到洞底,香也才不过燃烧了一半儿而已。他一手拈香,左右顾盼,就见甬道尽头,洞穴底层,空间骤然扩大——甬道也不过一人多高而已,前方空间却高达十数丈,宽阔也有十数丈,简直可以把自己的圆球居所整个儿塞进去,还未必能够填满喽。

  这就是古仙的遗存吗?怎么除了洞壁上有些简单刻划外,啥都瞧不见?张禄迈步而前,望向一处刻划——大概距离地面两丈多高,有一横道,两头略粗,中间稍细,就仿佛是个“一”字。可是古仙时代,应该还没有文字呢吧?

  注目这个“一”字,张禄突然觉得脑袋一晕,随即无数意念汹涌而来……

  

第八十一章、从遗存到天隙

  回顾文明的起源,可以将过往粗略地划分为传说时代和信史时代两个阶段。那么这两个阶段的变更点何在呢?因为有《诗经》,有《尚书》,有《春秋三传》中对古史的引述,再加上司马迁的《史记》,即便再保守的汉儒,也会上溯到夏后之世——头脑精奇的更连三皇五帝都深信不疑。

  在张禄穿越来的那个时空,信史时代曾经倒退到东周,要等殷墟甲骨卜辞出来以后,才能推至中商,此前都是传说,没有确切的证据——主要是文字方面的证据,学者相信在中商之前,中华文明就已经产生了,但因为找不到当时的文字,谁敢拍胸脯说必然有夏,甚至尧舜禹三代呢?

  但是这个时空却有所不同,西王母、东王公成仙于一万五千多年前,这亲历者还活着——虽然是以另外一种形态存活着——你就不能说他们那会儿不算信史时代。只是就张禄所知,那时候是基本上没有文字的,或者说没有成熟的文字,只存在着一些简单契刻而已。就好比他在古仙遗存中所见到的这些契刻。

  这些简单的刻划不成体系,也无法倒推出当时的语言系统,就如同当日他向安期生请教古仙之事,对方说古仙时代并无语法,却有传承。张禄当时就迷糊啊,既然没有语法,光是一些符号,那传承又是怎么传留下来,进而能被后世之仙所解读破译的?

  如今他终于明白了,这些刻划本身难以索解,更似乎什么都表示不了,但甫一凝神观望,便有无穷的意念透入脑海。他不禁想起了后世禅宗的一句妙语:“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每一道刻划中都蕴含着强大而丰富的意念,将古仙的修法直接传入后人心中——大概东王公、西王母之所以能够无师自通,复原了部分仙道传承,就是靠着这些意念吧。当然啦,他们要登上天界以后,才能接触到此地的古仙遗存,修道之初,大概是接触到了某些地上世界的遗存。

  洞壁上的刻划并不太多,张禄粗粗一瞥,也就二、三十处而已,大多象自己初见到的这个“一”字一般,也就简单的一两道,偶尔会有聚合在一起的三道以上刻划,最多也就四道而已。每处刻划都仿佛一部古书——或者更准确点儿来说,是修法秘籍——但凝神细观,便可探知到其中精要。

  当然啦,若是一个凡人到此,估计直接就被汹涌而来的意念给冲蒙了,而且很难得其究竟。就好比拿一本儿《高等代数》给某位古代儒士看,里面的文字大多认得,连起来就彻底的莫名所以,更别说还有那么多根本瞧不懂的数学符号了……

  张禄脑袋里突然冒出一个词儿来——无字天书。

  无字天书中记载的是修道之法,因为张禄修行有成,已成仙道,所以才能看得懂其中一二,不至于茫然毫无头绪。但他也不过刚刚掌握了初等代数的初中生而已,想要很快读懂《高等代数》,实非易与之事。估计东王公、西王母他们在凡间所接触到的古仙遗存,只是些小学算术和初中初等代数的内容吧,要等得了昆仑,才终于翻开《高等代数》的书页。

  张禄虽是初登天界,但他在裴玄仁、安期生等人的苦心教授、栽培下,基础搭得比较扎实,又有后世知识做补足,能够从全新的角度去诠释修法。所以他估摸着,自己能够读懂昆仑遗存的十之一二,其他仙人最多也就能够搞明白十之四五而已。没谁能把这些传承彻底嚼透,所以西王母才会牢牢霸着昆仑,每次只给一柱香的时间揣摩,群仙也才会排着队来请求观览吧。

  其实倘若汇聚群仙,一起来搞研究,未必不能挖掘出更多东西来。但一来这天凤世界的两位老仙儿敝帚自珍,轻易不肯示人——你以为是个仙人就能跑来观看的吗?就连玉帝他们都只放进去了一回,别的仙人更可想而知了。张禄还是沾了应谶灭祟的光,才能在玉帝张坚介绍下跑来瞧上一柱香的时间。

  还有第二点,就是群仙都缺乏进取之心,觉得天上世界逍遥无碍,于此足矣,所以就连两位主人也没有见天儿过来搞研究。

  张禄不禁慨叹,这古仙遗存被这票今仙得着,还真是明珠投暗哪……

  他一处一处刻划瞧过去,无数意念涌入脑海,但留存下来的也仅仅十之一二而已。假以时日,用心揣摩,或有所得,不过这一时半刻的,恐怕还理解不了。至于剩下那十之八九……除非等他学有所成后再进来瞧一遍,否则根本就存不住,直接就从脑袋里穿过去了。

  等到所有刻划都瞧完,再瞥一眼手中燃香,已经所剩无几了——西王母还真是掐着点儿放人啊,真正可恶

  在那些意念当中,大多相关修法,也有一些古仙的影象,就跟张禄当日在天柱山遗存中所见的差相仿佛。但是并没有蛇身巨神破天招引陨石那段,也没有大群恐龙四处逃蹿……刘累学得那招,大概有其独特的来源吧,并非在昆仑中所见。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即张禄所得这十之一二,并非刘累所得的十之一二,根据秉赋、素质的不同,不同的仙人当有各自不同的感悟。所以那招才仅仅刘累学到,别的仙人,哪怕西王母、东王公都不见得会用吧。

  张禄轻叹一声,就打算转头离开——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