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们城主冷艳高贵-第4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绷着脸道:“你叫我什么?”
  声音冷得可怕。
  但吕不韦又是一个很有决断的人,是万万不会被赵姬的声音给吓住的,他既然决定与对方分了,就一定要拉开距离,所以吕不韦又道:“听说太后有要事相商,不知为何事?”
  明明是赵姬自己找的理由,先自从吕不韦的口中说出来听的就像是嘲讽。
  赵姬饱满的胸脯一阵上下起伏,是被气的。
  她近些日子气性变得很大,有因为日日脑中全是些惹人生厌的念头,为了忘记这些念头只能不断折磨自己的身体,一会儿砸青铜器,一会儿又是骑马从梁山宫到夏宫,又从夏宫到梁山宫,连续几个来回,直到把自己折腾得精疲力尽才躺到床上。
  梁山宫灭有外人,她这样天天折腾自己谁敢说话,唯一一个能稍微劝劝她的莫胡还被派了出去。
  剩下的宫人都怕不能自保,哪来的其他想法。
  所以这段时间,赵姬甚至都没有照过镜子,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成了什么模样。
  她眉宇间全是阴郁之气,对吕不韦道:“你可知道太子傅好龙阳?”
  竟然就直接问出来了。
  显然这段时间已经忍耐到了极点。
  这点子本来就是吕不韦出的,他先看看四周,发现没有人,才装作惊讶的模样对赵姬道:“你从哪里知道的?”
  可以说是侧面承认了事实。
  赵姬差点倒下去。
  她觉得以吕不韦同叶孤城的关系,既然政治上能够一起合作,对彼此定然是很熟悉了,她之前不想找吕不韦问,只不过是因为太过难看,一旦她问了岂不就是暴露自己对叶孤城纠缠不休还被对方拒绝了?
  但是现在,即使暴露之后颜面扫地她也不在乎了,钻牛角尖之后,就一定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
  明明年纪没到,却已经有了更年期综合症的倾向。
  化身影帝的吕不韦道:“你从哪里知道的?”
  心中已经要笑了。
  要不是他和赵姬已经有了关系,他都想要以龙阳之好为借口撇开尊贵的太后了。
  听着有点渣,但他决不能再与赵姬有过多联系。
  这其实是个很好的理由,因为这年头,性向是绝对不会影响大臣的仕途的,更不要说赵姬绝对不可能到处宣扬,看在她身份尊贵的份上,最后一层遮羞布还是要的,以这原因被拒绝,简直就是丢脸到了极限,要不然她也不能忍耐到现在才找吕不韦求证。
  简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接受了现实的赵姬瘫倒在榻上,根本没有力气回答吕不韦了。
  婢女都被她赶走了,现在这时候,根本就没人能够来扶她一把。
  吕不韦心道:是时候了。
  对赵姬道:“臣见太后气色不好,最近可是有了什么烦心事?”
  赵姬不说话。
  吕不韦等了一会儿又道:“若无别事,臣就先告退了。”
  表现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将他之前与赵姬的联系全部抛在了脑后。
  赵姬根本不管他说什么,现在正处于贤者时间。
  等到吕不韦真走了,才回过神来大声忽然被他屏退的婢女。
  赵姬道:“来人!”
  一宫女从门后走了出来。
  赵姬道:“铜镜,给我铜镜!”
  小宫女并不知道怎么回事,连忙抱了一铜镜过来。
  短暂的沉默之后,梁山宫又爆发出一声可以刺穿天空的尖叫。
  “啊——”
  铜镜重重摔在地上。
  叶孤城才不知道梁山宫出了什么事。
  他其实并不关注赵姬干了什么。
  他很忙碌,虽然新政已经实施了不短一段时间,但很多事情还没有走上正轨,秦国为了之后几年的统一大业需要更多的人才,而他们现在有的人还远远不够。
  为此,除了接受外国的有志之士外,他们自己的灞下学宫也需要好好经营。
  吕不韦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在与叶孤城还有嬴政合计之后,三人决定各自负责好各自的工作。
  叶孤城本来就是国师,国师,除了因为咒术而产生的附带价值外,师这名头,在现在这年代最主要还是代表教化人。
  他本来就没有什么正经官职,而秦国因为之前缺少官学的缘故,也没有什么人是能真的负责灞下学宫的,一番计较之后,这新鲜出炉的“校长”身份就按到了叶孤城的身上。
  每个学宫就算是吸纳百家学说,也会有他们的主要学说,正如同叶孤城曾经所在的齐国稷下学宫,一开始是以道家的黄老之说为主,大师中最多的也是道家人。
  既然对灞下学宫有称为战国末第一学宫,或者是秦朝第一的期待,在选择定宫之说时就要更加小心谨慎。
  要开个好头才行啊!
  秦国朝堂上的外国臣子基本都是从学宫出来的,也清楚其中的弯弯绕,之前有一次朝会就提到此事,并且毫无悬念地推荐以法家作为大宗在学宫中推广。
  这也无可厚非,毕竟秦国的立国学说就是法家之说,如果真的抛弃法家而去讨论别家学说不是本末倒置?
  官学,说到底还是为政治为国家服务的,稷下学宫一开始也是抱着这目的建立起来的,只不过在漫长的时间中,经过一代一代的演变成了现在这幅模样,什么国家的人都可以去学习,然后可以自由选择出路,成了一个自由自在学习的天堂。
  推行新政众人的本意就是将灞下学宫建立成这样一个天堂。
  因为他们都明白,如果怀着极大的功利心来打造这学宫,定然会泯然众人,就与其他国家名不见经传的官学一样。
  这,无论是叶孤城嬴政还是吕不韦都不能忍受。
  但宗室的老顽固绝对不会这么想,在他们心中官学就是为了国家服务的,如果他们辛辛苦苦培养出的人才跑到其他国家,还不如直接一刀砍了。
  只有老顽固才会有这想法,
  观念有所不同,自然就会引起争吵,从渭南开市以来,朝廷上的争论就没有断过,虽然渭南大市已经证明了新政的威力,但宗室的老顽固也不是那么容易低头的,在知道学宫还有主流学说一事之后,就在朝廷上开了地图炮,如果主流学说不是“法家”就绝对不善罢甘休。
  他们也不是傻的,新政中有太多弱化法家的条例,如果不是他们一力阻拦,甚至连秦国视为国本的严刑峻罚,都要给改了!
  如果宽律法,秦国还是秦国吗?
  族老愤愤不平,国将不国啊!
  但不管他们再怎么愤愤不平,无论是嬴政也好吕不韦也好,都没有改变推行新政的主意,说实在的,新政推行到了后期,现在秦国的律法一定会有改变,至于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动,并不是因为他们怕了族老,而是因为时机没到。
  时机未到就动国本,会让国家内部起动荡,这他们也是知道的,新政的目的是让秦国更好更强大,如果现在内部动荡被其他国家趁虚而入,绝对不是一个好选择。
  所以他们都在按捺自己的想法。
  也只有族老才会觉得,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朝堂上掌权的人没有动手罢了。
  但有话语权的三人也很坚决,严刑峻罚可以动一动,但是学宫的指导思想不能让。
  会有法家,但绝对不仅仅是法家。
  关于灞下学宫的主要流派,目前秦国对政治有话语权的三人还开了个小会。
  法家是一定要有的,但除此之外吕不韦提出道家应该也被包含在内。
  并不仅仅是因为稷下学宫的影响,而是在现在,道家依旧是山东六国影响力最大的学说之一,道家的无为而治很适合战后的休养生息,他已经看了很远,知道要是不出意外秦国一定能统一六国,那么在天下归一之后应该怎么样治理这个国家让天下太平就成了很重要的问题。
  吕不韦认为,道家的学说可以帮助管理平民百姓,让国家在战后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繁荣昌盛。
  但在这点上,嬴政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虽然年纪小,却极有主见,满朝上下没有一个敢将他当小孩子糊弄的,特别是吕不韦,真的是非常非常欣赏嬴政。
  当然,这欣赏本身是建立在两人政治理想相同的基础上的,如果嬴政真的是法家狂热分子,他和吕不韦一定会爆发非同一般的矛盾。
  然而即使大方向相同,小方向上两人就很不一样了,就比如现在,又爆发出了小范围的争论。
  因为嬴政认为,除了法家之外,最好再抬儒家。
  叶孤城听两人说话,特别是嬴政的,竟然敢生了一种啼笑皆非之感。
  只要是后人基本上都知道始皇帝的壮举焚书坑儒,可以说就是这个历史事件,让他背下了千古骂名。
  历史上非常讨厌儒家的嬴政现在竟然主动提出来要儒法并行,叶孤城简直要为了自己的教育水平仰天大笑三声。
  但还没有等他笑出声来,一直没有争出结果的两人就将箭头指向他。
  “叶师,怎么看?”
  叶师想说我不怎么看。
  叶孤城陷入了沉思,面前这两人在争论之前就与他说过各自的想法,顺带着还吐槽了一下对方的想法,当然吐槽得很隐晦但是叶孤城听出来了。
  他早就成为了夹在两人中间的人物,因为他的总结能力非常之前,在嬴政与吕不韦争论不休的时候还总是能拿出折中的主意,让两人都非常满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争论不出结论便找叶孤城的习惯。
  能被两人这么信任是好事啊!然而等两人真的盯着他看的时候,就算是叶孤城也会觉得颇有压力。
  他向来未雨绸缪,早就猜到了两人会有今天一番争吵,心中也隐约有了方法,或许能将两人的目标都达成。
  但是真实施起来,似乎还有点难度。
  叶孤城真不确定,如果弄出来个三足鼎立,会不会出现二打一的局面。
  但他又想唐代既然能儒释道三家并行,现阶段先弄个法儒道三家并行应该可以吧?
  打定主意之后,他就在万众瞩目下开口了。
  叶孤城道:“你们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