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乡村活寡-第4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那你父亲也会吗?”吴能笑问道。

    “不会的,只会一点点,会说谢谢”依娜调皮地笑道。

    “呵呵,没想到这一路上还能碰到跟我们中国有渊源的你,依娜小姐,假若我们在加尔各答遇到什么困难,你会帮我们吗?”吴能笑问道。

    “当然了,谁让我们是朋友呢?”依娜笑道。

    “对,我们已经是朋友了,依娜小姐,我想问你一个私人问题,我知道,这可能不礼貌,但我还是想问一下,希望你不要生气”吴能笑道。

    他一直都想问问依娜的年纪,他觉得这姑娘看不出年纪,好像只有二十岁多一点,可是,从她风韵的身子来看,又觉得应该快三十了,猜不透。''   乡村活寡14

    “没问题,你可以问的,谁让我们是朋友呢?”依娜其实也很喜欢和吴能聊天,觉得他蛮帅,又很健谈,还很幽默,反倒是跟张玲聊的比较少。

    张玲也看出来了,吴能对依娜小姐充满了好奇,索性就让他放开来跟她多聊聊,满足他的好奇心。

    “依娜小姐,你多大了?我指的是年纪,我听说问女孩子的年纪很不礼貌,但我还是想问一问”吴能不好意思地笑道。

    “哦,没事,我在北京一年了,对中国人的习惯,包括男人的一些心理做了一些调查和研究,我知道,中国男人如果问一个女孩子的年纪,一般代表中国男人喜欢这个女孩子,所以,你问我年纪,说明你喜欢我,对吗?”

    

 第15章 混乱的城市

    张玲和吴能一听,相视一笑,吴能还是点点头,笑道,“没错,依娜小姐,你很漂亮,也很聪明,我确实喜欢你,所以我想问问你的年纪”吴能心想,这姑娘倒真的是比较自恋的。

    “呵呵,谢谢你吴能,我今年十九了,我十八岁到的北京”依娜小姐笑道。

    “啊?你才十九岁?那你家里那个怀孕的小妈也就十八岁?”吴能惊愕地问道。

    “对呀,有什么问题吗?我小妈跟我爸爸感情很好的”依娜认真地说道。

    “呵呵,你小妈比你都小,你爸爸的年纪都可以做她爷爷了吧?能好的了么?我真的不敢相信,依娜,如果让你嫁给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你愿意吗?”吴能坏笑道。''   乡村活寡15

    “当然不愿意了,不过,我已经有了未婚夫,他是爸爸很早给我安排好了的男人,我不喜欢他,可是,我没办法,在这件事上,我必须听爸爸的,就像我小妈一样,她必须听她妈妈的”依娜叹道。

    “哦,你们印度女人确实挺可怜的”吴能叹道,听到这里,有点遗憾,他在潜意识还是想搞一炮这个漂亮可爱的印度少女。

    “不过,爸爸还是最心疼我的,我是家里唯一一个念大学的女孩子,我那些姐姐都没有念过大学,大姐姐的孩子都比我大呢!你们中国叫外甥吧?”依娜笑道。

    “没错,看来你这一年在我们中国学了不少东西呢!对了,如果你未婚夫以后也跟你爸爸一样,娶很多老婆,你会允许他娶吗?”吴能好奇地问道。

    “我不愿意,不过,我也不会阻拦他,这是他的权力”依娜无奈地笑道。

    一两个小时的飞行,飞机徐徐地降落在了加尔各答机场。

    加尔各答是印度的最大城市,也是印度的主要港口。它位于恒河三角洲胡格利河左岸,大都市面积为1300平方公里,在纬度较低的印度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年降雨量1000多毫米。一年四季绿树葱茏,鲜花盛开,在印度的工商业、金融、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加尔各答还号称世界最大的黄麻加工中心,纺织、食品、机器制造和铁路机车等都很发达。加尔各答也是孟加拉语文化中心,著名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故居就在该市。当然,加尔各答有旅印华人华侨最大的聚居地“塔坝社区”,他们主要从事制革、餐饮、美容、镶牙等行业。

    而吴能和张玲此行的目的地,就是这个所谓的“塔坝社区”,王玥联系的代理人,他们在加尔各答的办公地点就是在“塔坝社区”。

    尽管是早餐七八点,但一处加尔各答机场,迎面扑来的就是一阵阵热浪,吴能和张玲都有些不适应,而依娜则显得有些无所谓,因为她是当地人,这种热带气候对于她而言,早已习以为常。

    “依娜,塔坝社区在哪里呀?”吴能对身边的美少女依娜笑道,刚才下了飞机,他才近距离地欣赏到了依娜与众不同的美丽,她的身材极好,修长,并不像他在飞机上看到的好像波体硕大,以为身材肯定不太好,结果一看,她还真是细腰丰臀,加上眼睛特明亮,妩媚,唇形性感,堪称极品美女呢!

    没想到一路聊过来的印度少女这么带劲,刚才他一直盯着依娜的圆翘pp,还被张玲给掐了一把,显然,张玲有些吃醋了。

    “哦,在加尔各答的市东郊吧!你们可以坐出租车过去,告诉司机你们的目的是塔坝社区,他们都知道的,吴能,如果你们在这里遇到什么麻烦,或者安顿下来后,你们可以到我家里去找我,我把电话写给你”说着,依娜从包里掏出了一张小纸条,在上面歪歪扭扭地写了一行字,然后是一串阿拉伯数字,应该是她家的电话号码,写完后给了吴能。

    “记住哦,一定要打电话给我,我还要请你到我家做客,顺便给我两个小妈看看病,你不是说你能治好她们的不孕症么?”依娜笑道。

    “好的,一定,那你怎么回家呢?你家里离这里多远?”吴能笑问道。

    “我家在西郊,离这里二十公里,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见面的”依娜笑道,然后拦了一辆黄色的出租车先行离开了。

    接着,吴能和张玲也拦了一辆出租车了,张玲懒得跟司机废话,直接将写好塔坝社区几个英文单词给他看,司机友好地点点头,启动了他又脏又破的,吴能他们说不出名字来的出租车。

    

 第16章 塔坝社区

    上车后,吴能惊讶地发现,加尔各答的出租车一色的黄。几分钟后,这辆黄车一路前行,开始了令人崩溃的一路拥堵。

    张玲和吴能都觉得,加尔各答的交通,是必须用混乱来形容的。窄窄的公路上,有火车,压路车,公共汽车,小车,摩托车甚至还有人力车。一路看过去,车与车之间基本仅有几厘米距离,路上所有的车身都基本带着几道刮痕。但那仅有的几厘米的惊心动魄和车与车相互摩擦所发出的刺耳声尤其令人惊秫。

    当然,受惊的仅仅是吴能她们这帮老外,加尔各答的司机们可能还会认为,这么近的距离,正好方便外国游客直接伸手拍打旁边的车呢!

    “玲玲,去北京的时候,我觉得北京实在没意思,太堵了,到了加尔各答,我才知道,北京的堵算个球,这才是真正的堵车”吴能笑道。

    “呵呵,加尔各答可是印度最大的城市,但这里经济并不发达,你啥都别看,就看他们城市里到处布满的电线就知道了,能子哥,你看看,那些电线像不像蜘蛛网?”张玲指着车窗外密布的电线笑道。''   乡村活寡16

    吴能其实也观察到了这个现象,这确实说明了一个问题,它们这个城市的规划肯定是无序的,当然,这都需要钱去改变它们,一个地方的城市规划与地方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没有钱,什么都白扯。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缓慢爬行,出租车终于将吴能和张玲送到了位于加尔各答东郊的塔坝社区,到了目的地了,张玲和吴能举目四望,都有些失落。

    因为加尔各答塔坝中国城给她们俩的印象,实在不怎么地,至少在张玲的脑子里,与她在电视里见过的世界其他城市的中国城无法相比。

    这里没有日本横滨中华街繁华热闹的街市,没有纽约唐人街高高耸立的中国名人铜像,没有芝加哥中国城高大亮丽的牌楼,只是在距离塔坝社区入口处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用、英文、印地语和孟加拉语四种文字写成的“塔霸中国城”。

    进入社区,迎面而来的,是马路两旁低矮的房屋和店铺。这里街道狭窄,路面年久失修。不时有印人拉着满装兰灰色生牛皮的排子车从张玲和吴能她们身边缓缓而过。

    路上见到的当地印度人居多,华人少,连贩卖东西的小贩也几乎是清一色的印度人,只有不时映入眼帘的“热锅餐厅”、“永生皮厂”、“北京饭店”等招牌,才使张玲和吴能真正意识到,这肯定就是加尔各答塔坝中国城。

    “玲玲,那姓王的在塔坝社区哪个地方上班呀?”吴能觉得这塔坝社区看上去像个小镇,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应该往前走吧!这才刚刚进塔坝社区,王青的主业好像是皮革厂的老板,这里面有好多家皮革厂,咱们找到王氏皮革就行了”张玲说道。

    “这姓王的跟妈找的那个代理人什么关系呀?靠谱不?”吴能笑问道。

    “好像是远房堂兄弟吧!那代理人说这个叫王青的是他堂叔的儿子,他堂叔五十年代跟着一个广东皮革厂的老板到加尔各答打工,后来,他堂叔自己办了皮革厂,前些年赚了不少钱,就在加尔各答安家落户了,外国人在这里安家很方便,一是投资点钱就可以了;二是跟当地女人结婚生子,也很容易加入印度国籍,这里的政府特别贪,只要给钱,啥事都好办,所以,妈找的那个代理人给他堂弟打个电话,问了下情况,肯定没问题的”张玲说道。

    “哦,那这个王青现在也是印度人了?”吴能问道。

    “没错,他出生就在这里,好像只会简单的,见面再说吧!诺,你看,看到那条街了吗?好像都是鞋店呢!我们过去看看,问下店里的老板知道王青不?”张玲说道。

    “行,走,咱们也看看有没有商机,如果鞋子特便宜的话,咱们批发一些回国卖,怎么样?”吴能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