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0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先尧早就准备好了铁锅,见杨锐进来了,立刻将准备好的板油条溜了下去,且道:“熬猪油要稍微久一点好吃,你稍等一下。”
  说着,余先尧就盯着铁锅看了起来。
  一会儿,许正平、范振龙、苏先凯等人都跑了出来。
  一桌人围着一锅米饭,满怀疑惑。
  “一人两碗,没有多的了。”杨锐淡定的道。
  “干米饭?”苏先凯奇怪的问。
  “可以浇酱油,或者猪油。”余先尧回答。
  谷强皱皱眉,道:“这是啥仪式吗?”
  “当然不是。”杨锐瞪了他一眼,道:“你见过什么仪式是吃米饭的吗?”
  “我爱吃面,吃不了两碗米饭。”谷强老实的道:“没菜,一口都吃不下去。”
  杨锐鄙视的看了他一眼,道:“你以为米饭和米饭是一样的吗?不想要就让一碗出来好了。”
  “我让出来。我两碗都让。”谷强动作很快。
  杨锐冷笑两声,将一碗拿了过来,道:“让一碗好了,别说我没警告你,再要这一碗回去的代价很大。”
  “反正我不爱吃,谁爱吃谁吃。”
  “嗯。”杨锐不多说了,向叶元甲示意一下,再摆直姿势,看向余先尧。
  “要再等一下,小火熬出来的猪油更好吃,颜色也好。”余先尧看看其他人,又道:“选酱油的就趁热吃吧……”
  “哪几位是选酱油的?”叶元甲站出来,手持酱油瓶,像是个变态版的观音似的。
  许正平和王思胜要了酱油,苏帆考虑了一下,也要了酱油。
  三个人狐疑的端起碗,在其他人的注视下,动起了筷子。
  第一口,他们还有些在意旁边人的目光,而从第二口开始,几个人的神采就完全变样了。
  一瞬间,谷强似乎意识到了一些不同寻常。
  “剩下的是要猪油的吗?”余先尧和蔼可亲的询问。
  “我们也要。”许正平、王思胜和苏帆齐齐举起了碗,因为嘴里有米饭的原因,声音都有些含糊。
  余先尧笑两声,道:“好,每个人都有,我熬的猪油啊,是特别选出来的,都是两年以上的农家猪,现在市面上卖的饲料,喂的猪是大是快,还挺肥的,但是太快了,味道太淡了……”
  他一边说,一边将熬好的清亮的猪油,直接浇在米饭上。
  每一碗米饭,他浇的猪油都很少,香味却是一下子出来了。
  谷强鼻子抽动了两下,意外的发现,自己的口水竟然泌出来了。
  半分钟后,谷强吃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口好吃的米饭。
  真正,
  好吃的,
  米饭!
  “怎么样?”杨锐是不会放过这个“我早说过了”的机会的。
  谷强满腹怨言的盯着离开了自己的第二碗米饭,叹口气道:“和这个比起来,山大食堂卖的米简直是猪食啊,那个,我还有一碗米饭……”
  “属于研究进度最快的一个组了,以后都是这样,那个组的研究进度最快,就能分享余大师的完美手艺。”杨锐说着站了起来,道:“今天下午,我会制定详细的进度表,大家也回家收拾一下,安排一下家里的生活,有需要的,明天可以再休息一天,从后天开始,我们就要以科研竞赛的态度开展工作了,大家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众人默默点头。
  如果说攻城战对士兵们来说,是最毛骨悚然,又最荡气回肠的战场绞肉机的话,科研竞赛就是研究者们最怵目惊心,又最荡气回肠的精力绞肉机。
  科研狗总是单身狗不是没有原因的。


第1197章 尽量
  紧张的,永续的科研竞赛,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就好像再坚强的部队,也不能不停的参加攻城战,总得给他们一个修整的机会。
  参与世界顶级科研竞赛的实验室也是如此,虽然高水平的实验室都有多个分组,从而能够做到轮换,但是,在竞赛的间隙略作调整,或者在占据领先位置的时候,稍稍放慢放稳一些,才是比较正常的模式。
  当然,最常见的休息模式,是属于稍显落后的实验室的。科研竞争通常只有一个胜利者,所以,已经落后许多的实验室,在追击无望的时候,往往会将开创性实验做成重复性实验,从而降低成本,暂做修养,等待下一次的战斗。
  不过,这样做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自治落后,于是降低了竞争性,竞赛的主动权就掌握在了其他实验室手里。
  若是领先的实验室暂缓公布信息,推迟发表论文,那么,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输掉第二轮的科研竞赛,甚至是第三轮,第四轮,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这也正是杨锐希望做的事。
  如今,关于G蛋白偶联蛋白的科研竞赛方兴未艾,各家实验室还都处于热身状态,杨锐是不希望打草惊蛇了。
  现在,亦是离子通道实验室仅存优势的时间。
  若是那些知名的实验室,互相之间其实都有一定的了解的,就是想要暂缓公布信息,或者推迟发表论文,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最起码,对方能够猜测你的进度,另外,还可以通过你购买的仪器和设备来了解情况。
  最直接的信息来自于出资方,不管是政府投资的项目,还是公司财团或者基金会乃至于个人出资的项目,总归都是要公布一些信息的,尤其是在发达国家,有着相当的制度保证此点。
  如此一来,开启超出原项目进度要求的项目,不管是追加经费还是使用剩余经费,都是有迹可循的。
  但是,这些通常都是属于国外实验室的通常,是属于发达国家的一流实验室的通常,不是属于第三世界实验室的通常。
  离子通道实验室就算是要向研究管理部门报备什么信息,国外的实验室也是不关心的。
  时至今日,还没有“国外友人”知道杨锐要放G蛋白偶联受体这个大卫星呢。
  再说了,卫星不是你想放就能放的,在证明自己以前,杨锐就是刻意的跑去放卫星,也不一定能有什么效果。
  然而,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
  至少在国内的环境下,杨锐是最有资格做G蛋白偶联受体的人选。
  而要说中国没人能做G蛋白偶联受体,这样的话,是没有人愿意听,也没有人相信的。
  中国人为了证明类似的否命题,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汗水。
  在1986年的春季,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再次感受到了紧迫于身的使命感。
  “把离心机的盖子装好。”
  “50毫升的试管还不配重?不想要命了吗?知不知道这东西甩起来的威力有多大?”
  “这些可是超速离心机,如果把试管甩出来的话,能把墙砸通,还砸死隔壁的两个人。”
  苏先凯在实验室里小步的走着,不厌其烦的检查每一个步骤。
  G蛋白偶联受体的第一步,就是生产大量的牛视紫红质蛋白。此处的生产和大量,都是相对于正常的实验室规模来说的,但就步骤来说,也是不会比工厂少多少的。
  此处最麻烦的地方,在于生产牛视紫红质蛋白需要低温超速离心机转过之后才能用。
  而低温超速离心机……在杨锐的离子通道实验室购买以前,全北大只有一台。
  至于现在,为了做G蛋白偶联受体,杨锐一口气买了6台,每台的价格都超过了8万美元,最贵的足有15万美元,比许多实验室的身家都多。
  如果不是自己的钱,就是离子通道实验室自己的经费,北大也不会一定会批准,不说强行组织,强行谈话并拖延都是可能的,上级领导存在的价值,就是在你们三观不和的时候,用强权压制你。
  可低温超速离心机,的确是需要的。
  牛视紫红质蛋白是用来做比较研究的,它就相当于整个实验的基础资源,数量要求是越多越好的。
  没有大量的牛视紫红质蛋白,杨锐目前要开展的项目就无从说起。
  事实上,就是因为国外实验室已经发现了牛视紫红质蛋白与G蛋白偶联受体的联系,杨锐才决定开展这个项目的。
  这使得牛视紫红质蛋白变成了一种基本物资,而且是越多越好,做多少都会消耗掉的基本物资,可惜,牛视紫红质蛋白的处理并不是基本处理……
  苏先凯的前期任务,就是了解牛视紫红质蛋白,并且将之尽可能多尽可能快的生产出来。
  这是很枯燥而有必要的工作。
  有点像是原子弹研制过程中,铀的生产。
  原子弹无论是研究还是生产,都需要大量的铀,说原子弹是建立在铀的生产之上的,也没有任何问题,朝核问题中经常提到的重水反应堆,说的就是铀的生产设备。
  但是,重要归重要,这项工作却是很不轻松的。
  不像是标准化的工厂生产,苏先凯需要不停的调整各种试剂的参数,甚至是实验方法,就好像是每天都做高考真题一样,不停的做,不停的做,还要想尽办法那的拿到高分。
  他似乎永远在做类似的题目,却总是有意想不到的失误,这令苏先凯显的焦虑。
  “怎么样了。”杨锐最近几天,也对苏先凯的工作关怀备至。
  苏先凯知道为什么,轻轻摇头,道:“我还需要一段时间,最近的溶液浓度太低了,我想稍微调高一点,然后把离心机的转速也提高一点,时间减少一些……”
  “已经没有一段时间了。”杨锐拍拍苏先凯的肩膀,道:“今天就开始往范振龙组送材料吧。”
  “不行,那怎么行!”苏先凯赶紧摇头,道:“我们现在的存货很少的,范振龙刚开始做,失误肯定少不了,正是浪费材料的时间,你等我再改进一环,积累多一点存货……”
  “老苏。”杨锐摇摇头,道:“科研竞赛就是战场,永远的不可能准备充分的。”
  “我……”苏先凯张张嘴,道:“后面断了怎么办?”
  “我相信你。”杨锐就给了这么一句话。
  因为,实话实说,杨锐也不知道怎么能增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