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口可乐为什么愿意支付十数万美元给杨锐,做一个并不在他们计划中的投资?因为在他们的营销企划中,花费十数万美元而开一次会,做一个项目,实在是太平常了,即使是中国区的可口可乐公司,在找到合适的项目的时候,也愿意开销大笔的现金。
  某些时候,这样的跨国公司会支付数万美元给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学者,以换取他的“仗义执言”,或者干脆就是一次面向不在乎人群的演讲。来回的头等舱机票与酒店费用,再加上讲课开支,足以令人咋舌。
  制药公司的气魄就更大了。
  当一家公司,平均每年要为各类诉讼支出数千万美元的时候,他们在维护关系方面的大方,比一家普通工厂的全年产值还要多。
  有时候,为了一场关系到新药游说,制药公司能从口袋里掏出上亿美元来。
  阿斯特拉也是世界有数的原创药公司,每年向瑞典政府缴税无数,一年卖药卖出来的营业额动辄数百亿元。
  对这个级别的制药公司来说,他们首先需要关心的要点,就是药品的研发和新药的上市。
  其实,比起小型药品公司来说,大型制药公司的研发能力不见得更强,他们最习惯的方式,仍然是购买小型制药公司的专利,并运用自己强大的营销能力和政府关系,将药品推介出去。
  但是,药品专利仅仅是药品研发的一个环节而已。
  到了阿斯特拉的程度,他们不仅要关心有什么新药出来了,他们还要关心,我们现在能做什么新药。
  能做什么新药,取决于基础医学的开发和倡议。
  例如G蛋白偶联受体,就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新药源泉,一度有50%的新药,是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发力了。
  阿斯特拉自然不甘于人后,对于杨锐递过来的橄榄枝,他们一把就给拽住了。
  大型制药公司这样的企业,根本不怕你提条件,身在瑞典的制药公司,更是如此了。
  杨锐不是第一位对诺奖有兴趣的生物学家,也不会是最后一位。
  在当日简单的制药厂参观后,不用杨锐或者周英耀招呼,负责行程与介绍的阿斯特拉官员,就找了过来,道:“杨锐先生,听说你们中国大使馆,要举行一场晚宴。我已经报名了。”
  “哦,感谢您的参与。”杨锐表现出了相当的热情。
  “我再介绍一下自己,普利策。我是斯德哥尔摩人。我从小的时候,每年最喜欢的节日,就是诺贝尔奖颁奖式。”普利策笑笑,道:“那个时候的斯德哥尔摩,是一个最热闹的地方,我们喝酒,欢笑,一起看真正的科学家获奖。”
  杨锐微微点头。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哪怕是最活泼的瑞典人,也没有最腼腆的美国人外向,喝了酒之后除外。”普利策举了举自己拿在手里的酒杯,道:“杨锐先生,阿斯特拉公司认为,您在G蛋白偶联受体和PCR方面的研究,具有令人称赞的独创性,令人称道的影响力,您理应获得诺贝尔奖。”
  “阿斯特拉公司是这样认为的?”
  “当然。”
  “非常感谢你们的赞赏。”杨锐不禁抬头。这就是他来瑞典的意义所在了,他得告诉人们,这里有人有资格能得诺奖,这个人愿意得诺奖。
  不过,阿斯特拉公司原本就是最容易征服的瑞典公司,他们和捷利康的关系,他们身为制药公司的没节操,都决定了他们更愿意支持杨锐。但是,从踏脚石的角度来看,阿斯特拉公司又显的意义非凡了。
  杨锐也很承情的道:“阿斯特拉公司的态度对我很重要,普利策先生,你们是我在瑞典接触的第一家公司,也是第一家给予我全力支持的公司,非常感谢。”
  普利策很瑞典的笑了笑,极快的收敛了起来,说:“杨锐先生,我想说明一点,现在还不能称作是阿斯特拉公司的全力支持,当然我们非常的支持您……”
  “在什么条件下,你们才会全力支持呢?”面对这样的跨国公司,即使是瑞典跨国公司,杨锐也不用保持所谓的名士风范了。
  商业公司就是讲究交易的公司,而杨锐也是有本钱的人。
  普利策颇为意外的看了杨锐一眼,道:“您的做法,让我想起了美国人,哦,不,应该更像是英国人。”
  “哦?”
  “英国人总是语气平淡的讨论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
  “所以英国的007很出名嘛。”杨锐笑笑,又道:“我看瑞典人也总是非常冷静。”
  “不如说是冷漠。”普利策转而换过话题,道:“杨锐先生,阿斯特拉如果全力支持您,您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回报呢。”
  “我可以给你们的研究员上一个月的课,并且回答他们的问题。”杨锐道。
  普利策愣了一下,忍不住笑了起来,道:“杨锐先生,您是个擅长说笑话的人。”
  “并不是笑话,普利策先生。”
  普利策板起脸来,道:“杨锐先生,我宁可认为是一个笑话,阿斯特拉是一个有多年传统的,有自信的大型制药公司,我们很愿意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与其他国家的研究者互相探讨,但是……”
  “我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做出了去铁酮。”杨锐没有让他说完,打断道:“而且做出了7个活性物质,现在看来,三期临床也很顺利,四期临床更没有问题……”
  普利策顿时有些词穷。做出原创新药,对于任何一个大公司来说,都是大事,阿斯特拉虽然是个营销上百亿美元的大公司,他们每年能通过的原创新药——事实上,没有哪个大公司能做到年年都有原创新药的,在药品开发方面,残酷才是常态。
  “想想看。”杨锐的声音充满诱惑性,道:“我是全球最了解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者,这样自吹自擂,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我对自己的定位,您觉得恰当吗?”
  “我想,非常恰当。”普利策坚强的说出这句话,脑海中的想法,瞬间生发了出去。
  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之所以号称是王旗,就是因为它的七次跨膜机制太变态了,它几乎影响到人体的方方面面,从嗅觉到生命维持……
  换言之,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也就能够影响到人体的方方面面,由此产生的靶点简直数不胜数。
  而杨锐,他可是手持王旗的男人。
  虽然杨锐已经完成了G蛋白偶联受体第二阶段的消息还没有传出来,普利策也并不知道,但光是他在第一阶段的进度,目前还无人可以复制呢。
  换言之,杨锐就是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更难得的是,他并不是只懂得基础研究的生物学者,他还主持完成了一款新药研制。
  这样的经历,却是令普利策眼馋不已。
  “全力支持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普利策的表情变的严肃,道:“我没有决定权,但我可以向CEO汇报。”
  瑞典是最推崇扁平化管理的国家,很多人都有资格汇报到最高层。
  杨锐点点头,又笑了起来,道:“你不用太紧张,也许你可以先安排时间,让我和你们的研究者,做一些深入的交谈,例如讲座的形式?”
  “您愿意这样吗?”
  “当然。”
  “太好了,非常感谢。”普利策立即赞同道:“我马上做相应的安排……哦,您想给讲座起个名字吗?”
  “G蛋白偶联受体的体验课怎么样。”杨锐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派发试用装的销售员形象。


第1285章 药物效应
  杨锐提前了半个小时,抵达了阿斯特拉的办公区,就在休息室里静静坐着,阅读自己的文稿。
  在大公司里做讲座,是很两极分化的事,有些时候,某些教授会受到额外的吹捧,有些时候得到的则是特别的嘲讽。
  有一个好的头衔,通常比较容易得到前者。
  例如哈佛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教授或者剑桥三一学院院士等等,总是更容易令人信服,但并不绝对。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由于距离的缘故,硅谷的创业公司经常邀请斯坦福教授去讲座,但是,去的人并不一定能得到硅谷人的认同。尽管许多硅谷人都出身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但他们嘲讽起来照样很用力。那些收入丰厚的硅谷人经过多年或数年的摸爬滚打,早已不再是学校里的模样,对于斯坦福大学教授的真实实力,也都有了自己的认识。
  这种时候,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并不一定就站在产业前沿。
  而且,他们提出的所谓前沿理论,也不一定就能得到产业界的认同。
  思科公司的创始人博萨克和蕾娜夫妇,可以算作是产业界通吃的例子,他们是计算机理论方面的大拿,而且做出了超一流的实践,其所创造的路由器,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两人的身份,就可以知道他们做到这一切并不容易。博萨克是斯坦福计算机系的计算机中心主任,而桑迪蕾娜是商学院的计算机中心的负责人,在硅谷发育不全的年代里,他们基本属于理论界的第一流学者了。
  给阿斯特拉做讲座,同样不是轻松的事。
  对这样的大型制药公司,并不能单纯的视之为产业界的水平。这种级数的公司里,也是藏龙卧虎的。
  当然,原生的制药公司研究员在杨锐这样的学者面前,是没有存在感的,他们属于科研鄙视链的最下层,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不管是本科生还是博士生,如果毕业就进入制药公司,基本不会在科学前沿有所建树。
  即使有些特殊事例,通常也不是为主流所承认的科学家。
  制药公司的目标是为已知的靶点寻找化合物,放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制药公司的学者的主要工作,是在前沿科学家做了系统性的研究之后,再捡系统性研究中的某一个靶点,作为研究对象,可以说,产业界的研究员连二线科学家都算不上,只能称作是三线,所谓的成果转化者而已。
  但是,像是阿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