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是杨锐演讲的地方吗?”有身着黑西装的男子登上层层阶梯,距离安德森十几米远,就喊了起来,也不知道他是冲着谁在说话。
  但是,安德森是今天的会议负责人,所有正常和非正常事务,也都得他出面来处理。
  安德森只能站出来,瞅着下方的黑西装,问:“你怎么称呼?”
  “莱纳尔多。”黑西装看到有人回答了,三步并做两步的来到了安德森面前。
  安德森的眉头皱了皱,本能的感觉到,对方并不是圈内人。
  没有这样子的圈内人。
  他用审核的目光打量着对方,西装的面料似乎很不错,有点太不错了,以至于价格远远超过普通学者所能负担的程度——大部分的学者都是中产阶级,即使能到斯德哥尔摩开会的学者,也是如此。他们可以从政府或个人投资方那里拿到机票钱,但估计是拿不到置装费的。
  另一方面,对方的西装式样也有些过于紧身和有型了,就像是对方的身材一样,并没有普通研究者的虚弱与瘦削。
  当然,普通研究员也是可能健身的,这并不是阻止对方的理由。
  安德森笑一笑,再道:“请问,你是否携带有邀请函?我们今天的会议,是对号入座的。”
  “你先回答我的话,这里是杨锐演讲的会场吗?”黑西装不再跟着安德森的节奏走了。
  安德森暗地里鄙视了一下,心说,这个是叫当众宣读论文。
  安德森轻轻咳嗽一声,道:“是的。但需要邀请函。”
  “邀请函有的是,你等着。”黑西装说完不理他了,转身面对楼梯下方高喊:“是这里没错了,都上来吧。”
  斯德哥尔摩大学也是有数百年历史的名校了,今天用的演讲堂同样是上百年的石造建筑,长长的阶梯仿佛代表着难以跨越的阶梯似的,长长的铺到前方去,足有上百节之多。
  这样的台阶,看起来气派,走起来就辛苦了。
  来宾们通常都是站在台阶下,先瞻仰一下帅气的礼堂,拍个照摆个POSE什么的,再绕到侧面去坐电梯,虽然也有人走阶梯,人数却不多。
  但是,随着黑西装的一句话,却有十几人说说笑笑的出现在了台阶下方,然后迅速的爬了上来。
  安德森突然有种要被袭击的错觉。
  “拿着,我们的邀请函。”黑西装乐呵呵的点人,从包里掏出了一叠邀请函。
  安德森先看封面的金线,没有问题,是本校做的邀请函,再打开内里,安德森自然而然的念了出来:“莱纳尔多博士,唔,我影响力,莱纳尔多博士是佛罗伦萨的教授吧,今年有五十多岁了?”
  安德森望着对方光洁的皮肤,眉头都皱了起来。
  他现在有些后悔没有安排安保人员在这里。
  “我是喜欢这个名字,算了,用这本吧。”黑西装说着竟然另递了一本邀请函过来,这次换了名字叫布尼安,现年38岁。
  仍然感觉对方不到这个年龄,但安德森无从反驳。
  与此同时,布尼安同志又塞了大把的邀请函过来,胡乱的指指身后的人,道:“这些都是我们的。”
  “等等,我得核对一下。”安德森望着这群充满彪悍之气的西装男们,汗水都要从额头上滴下来了。
  “一个个的核对,哪里来得及呢。”布尼安一把推住安德森的肩膀,让他动弹不得,再扭过头去的时候,所有人都融入了礼堂内。
  “麻烦来了。”安德森心内嚎叫了两声,再要进礼堂去找人的时候,又看到一队人从台阶下面冲上来。
  “是这里吧?”领头的用手抓着领导,精壮的眼角都有肌肉了。
  安德森无奈的站定,问:“您找哪里?”
  “杨锐,是这里吧?”
  “杨锐先生今天会在这里当众宣读他的论文……等等,你们的邀请函……”
  一队人走完了,才有位瘦瘦的男士站出来,从包里拿出邀请函递给安德森,道:“我们是FBI的。”
  “什么?”安德森惊诧莫名的看到证件,他原本以为这是只有电影中才能见到的单位。
  瘦瘦的男士微笑,说:“我能进去了吧。”
  “嗯……咦,不对,你们在瑞典没有执法权啊。”安德森勃然大怒,道:“你们美国人怎么……”
  “这是你们瑞典政府开具的函件。”对方又递出了一个信封。
  安德森默默的看了,才让人进去。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安德森大部分时间,都在与不认识的人周旋。
  “安德森先生。”礼堂内的工作人员跑了出来,又喊了起来。
  “怎么了?”安德森烦闷非常。
  “里面要打起来了。”工作人员小声道。
  安德森一惊,今天来的媒体比耗子都多,难不成要闹出丑闻了。
  他连忙往进走,且问道:“有没有通知保安?”
  “早就来了,没有用,一巴掌就被推翻了。”
  安德森不知道这是什么形容,进到礼堂内,才见到惊人的一幕。两名膀大腰圆的汉子,一手提着一个人,将他们放到了走到上,然后帮忙整整衣服。
  安德森印象里,那是两名来自伦敦的学者,现在都被吓傻了似的。
  先前自称FBI的男人亦是皱眉望着旁边,一行人的风格,与旁边的人格格不入。
  “你好,请让一下。”怪异的英语,从身后传来。
  安德森看了一眼就皱眉,怎么还有穿和服来的日本人?
  “马塞勒斯,你也来了。”日本人并不认识安德森,只向他点点头,就冲着第一批来的意大利人走过去,亲热的打起了招呼。
  他的随从倒是都穿着西装,一副精干的不行的模样,双手一插,排成了漂亮的方阵。
  安德森敢肯定,这些人绝对不是学者。
  “如何?杨锐先生的号召力就是这么强。”休斯顿恨不得笑出声来,道:“没想到宣读一场论文,还能召集半个联合国出来。”
  可不是嘛,不算毫无特点的小民族,大礼堂内粗粗一算,都得有几十上百名的异国人士了。
  “别出乱子就好。”安德森疲惫无力的说了一句话。


第1321章 关注度
  组织一场单独活动,并当众宣读论文,对杨锐来说,也是件很新奇的事。
  并不是说此事本身有什么新奇的,它的外在形式,与普通的讲演别无二致,但是,单独的当众宣读论文的核心,在于单独和宣读两点。
  要形容一下的话,单独的当众宣读论文,就相当于厂商为一款新产品做一场单独的发布会。
  普通的学者发布论文,就相当于厂商出了一款新产品,然后在报纸上打广告。厉害一点的学者,在高端期刊上发表文章,或者参加高端的学术会议,就等于厂商参加了集体展会,例如某车厂参加车展一样。
  然而,单独的当众宣读论文,厂商承受的压力就大了,等于为一款新产品专门做一场展览一样。
  这对厂商本身的名气有要求,对产品也有要求。
  如果可能的话,杨锐倒是希望新写一篇论文,再做这样的当众宣讲。
  可是,站在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角度上,杨锐现在做的全自动荧光染料标记法,却是已经绰绰有余了。
  他们特意在宣传的时候,加上了PCR的字样,从而吸引到了诸多的媒体参与。
  有媒体,有观众,谁还在乎内容怎么样呢。
  没人指望杨锐动辄拿出跨时代的技术出来,事实上,能刊登在《科学》上的文章,本身已经够厉害了,远远超出CNS级的文章,虽然每年还是会有,但多数是学者们数年潜心研究之功,最起码,也是一箩筐的灵机一动汇聚而成的,又岂是说来就来的。
  只不过,站在台上的时候,杨锐总还是希望自己拿出来的东西更好,准备的更充分。
  然而,这个世界上,原本并没有什么人,是真的能充分准备起来的吧。
  杨锐这么想着,静静的等待着主持人的串场。
  今天的主持人,是来自瑞典科学院的辛克莱,他同时也是多届诺贝尔化学奖的五人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虽然早在80年前后,辛克莱就淡出了诺奖圈子,但他只要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成员,就已经代表了大量的信息了。
  最起码,瑞典科学家对杨锐的关注度,会提高一个档次都不止。
  仅此一点,杨锐就觉得此次宣讲没有浪费。
  “现在,有请PCR的创世人,令人敬仰的科学家,来自中国的生物学家杨锐先生……”辛克莱的声音突然高昂起来,并且带动了一阵热情的掌声。
  杨锐深吸一口气,就此上台而去。
  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大会堂弄不好就有百年历史了,站在台上望过去,密密麻麻的人头,数量很是不少。
  要是看的更仔细一点,还能发现,一堆聚集起来发型乱的都是中老年学者们,人头与器械共舞的都是媒体记者们,皱巴巴的人头和板正的西装的是文青型的各界人士,板正的西装和肌肉健硕的团队是——我了个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团队。
  杨锐一眼就望见了人群中的日本和服,暗忖日本学者在瑞典竟是如此玩的开?
  再仔细看,只隐约间觉得好像有纹身在日本和服男周围的人身上显露,不禁奇怪的皱眉。
  掌声停歇,杨锐也没时间乱看了,调整了一下话筒,就缓缓开口道:“感谢大家的到来……”
  来自意大利的马塞勒斯停止了鼓掌,摸摸发红的手掌,再问身边的人,道:“这就是做出了PCR的杨锐?看不出来啊。接下来呢?他得讲多久?”
  “一般的流程是一两个小时,也有更短更长的。”来自那不勒斯大学的真学者摸了一把头上渗出来的油,很是心虚的回答。
  马塞勒斯瞪了他一眼,道:“你好好听着,有什么新消息,立即反馈给我,明白吗?一秒钟都不许耽搁。”
  “是……但是,这样的场合,每句话应该都是新消息吧……”
  “我这样解释给你听。”马塞勒斯抓住那不勒斯大学的教授的肩膀,道:“如果我们第一时间知道P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