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他以前是农民没错,但是,他现在是尊贵的厂领导来着。
  老陈压着怒气,先是拨开想拉自己的老大娘的手,就道:“我身上带的茶饼,值上千块钱,你要是给我把包装撕烂了,你就得赔。”
  老大娘的手一抖,旋即气恼起来:“你说上千块就上千块?你们家闹饥荒了?”
  这年月,骂人家里有饥荒,是很遭人恨,老陈也干脆就不挡了,定定的看着对方,等着她撕破了包装再说。
  居委会大妈的手都碰到老陈的茶叶包了,却是没敢真的撕开来。
  她站的够近,也能看出来,老陈带的确实不是大饼。至于是不是茶叶,能不能有上千块钱,她是不信的,可也不敢赌。
  上千块钱,此时可是了不得的概念。
  旁的不说,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还没有走进所有人家的电视机,一台也就是千元左右。虽然有更好更贵的,但是,省吃俭用一千块,就为了买台电视机的人家,还是非常多的。
  “你们这些外地人,还跑到京城里来讹诈来了。”居委会大妈不动手归不动手,却是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她狠狠的瞪着老陈,心道:你一个盲流还敢这么横,我看你是哪里来的,哪里去吧。
  巷子里,很快跑出了几个年轻人来。
  为了解决高企的失业率,政府想了许多办法,其中之一就是办各种街道工厂。这方面做的最好的自然是京城,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在街道工厂里,其实也没什么事可做,但也不能远离了工厂,每日里就在街街巷巷里晃悠。
  这阵子听到响动了,几个人立即就将老陈给围起来了。
  “我的证件。”好汉不吃眼前亏,老陈慢悠悠的拿出了自己的证件,在几个人面前晃悠了一下。
  “昆明茶厂的厂长……”站在前面的年轻人把他的职务给说了出来,盲流之说,自然就没有了。
  “我是来找智科生物技术公司的,你们知道在哪里吗?”老陈懒得与居委会大妈计较,或者说,他也没什么可计较的。
  “你找智科做什么?”居委会大妈的警惕感依旧很强。
  老陈摆摆手,继续往前走。
  受到挑衅的大妈不依不饶……能够维持相对良好的治安条件,大妈们的工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老陈烦的不行,总算是找到一个公用电话,打给了智科的办公室,才算是结束了这无谓的纠缠。
  不过,上千块钱的茶饼的故事,却是不其然间传了出去。
  “茶厂的厂长,怎么可能骗人呢?我亲眼看到的,人家那么多茶叶,全都是一饼一饼的。”大妈回到自己的地盘,对于今天的故事,自然要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
  城市生活如此多姿多彩,怎么能不添加一些令人兴奋的东西呢。
  大妈一个劲的描述着自己看到的茶饼,甚至连上面的包装,都给说的头头是道。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她可是专程跑了一趟茶园呢。
  而在杨锐面前,真正的80年老茶,方才展现出其原本的容颜。
  “以前的普洱茶市场,大家最认的就是易武。福元昌,同庆号,同兴号,还有我手里的宋聘号,就是号称易武四大家的商号。”老陈几经周折,总算是见到了杨锐,说过两句话,他就掏出自己的茶饼,撬了起来。
  喝茶聊天,是茶客们早就习惯了的行为模式了。
  普洱茶的茶饼,是用茶叶压制而成的,一般的茶叶,用不着太讲究,差不多的撬起来,凑够数量,泡就行了。
  但是,对于珍贵的老茶,就不能如此仓促了。
  老陈是认认真真的,将茶饼上的茶叶,一根根的翘起来的。
  如此一来,泡出来的茶叶就不会有碎叶,也就省去了过滤的步骤,能避免过滤的器皿,破坏了茶叶的香味。
  “我这一提茶是早年的仓库里漏下来的,运气好,找到了几提红票宋聘,在当年,这也是最好的易武。”老陈骄傲的介绍了两句,又道:“80年的老茶,我手里也就剩下这么多了,红票宋聘就更不用说了,难得杨教授喜欢普洱茶,我们就以茶会友……”
  杨锐只能傻傻的点头。
  不说普洱茶的价格几何,光是80年代老茶这一点,就极为难得了。尤其是在80年代的条件下,这真的是买不到的好东西了。
  老茶泡出来的茶汤,浓如琥珀色,与五年十年的中期茶截然不同。
  闻起来,茶香味虽淡,喝到嘴里,却有浓烈的茶气温润而来。
  “我不懂喝,但是,挺好喝的。”杨锐乖乖的承认自己并不懂茶。
  老陈有点失望,他原本希望得到更加有宣传性的回答呢。
  “等这一泡茶喝完,我们再喝喝其他的茶,喝的多了,你就能比较的出来了。”老陈说完,又道:“能让诺贝尔奖获得者,喜欢上我们的茶,这就是我最大的希望了。”
  “茶我本来就是喜欢的,否则,也不会提出来买茶了。对了,我想多买一点茶,不知道可不可以?”杨锐以前是不懂茶的,但不代表他以后也不懂。总而言之,现在存下来就对了。
  比起不断贬值的现金,现在存点差不离的东西,都不吃亏。
  老陈并不是单纯来卖茶的,一边泡茶,一边道:“卖货的,当然是要卖出的,您想买多少,我赶明儿就让人发货。”
  “你们有多少货?我想多要一些。”杨锐问。
  老陈笑了:“我们是国内最大的普洱茶厂了,勐海和下关,再加上我们,基本拿走大部分的普洱茶的产量,您要多少,说个数就行。”
  “总有个数吧。”杨锐再问。
  姜志军在旁咳咳两声,道:“杨教授是科学家,喜欢数字。”
  老陈不屑的道:“我这么说吧,你就是要100吨,我也能给你拿过来。”
  “那我就要100吨。”杨锐一句话就说的老陈合不拢嘴。
  “我们……”老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杨锐知道现在的国企,现金流紧张,迅速提出一个令人心动的方案。
  老陈一下子被刺激了,道:“100吨,我就算您便宜一点,5000块一吨是少不了的,100吨可就是50万了。”
  50万,要是放到2015年的话,约莫也就能买一饼红票宋聘,换言之,老陈刚才撬开的老茶,就顶这么多了。
  杨锐如今手里的现金极多,美元资产且不说,去铁酮、辅酶Q10和PCR的利润加起来,再去掉华锐实验室开销的,距离破亿也就是转眼间的事了。上亿美元的资产,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那都是不少了。
  而就人民币资产来说,他的体育馆都是都是日进斗金了,更不用说华锐制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占领国内的输液市场。破亿人民币的收入是早就有了,至于利润,只是取决于他什么时候停止扩张而已。
  在这些资产之外,杨锐此前存下来的邮票,买下来的四合院,都属于增值超群的水平,买50万的茶叶,实在是毛毛雨。
  杨锐顺手就从身后,捞出一个手提箱,道:“这里面正好是10万块,算是定金,您赶明儿就给发货吧。”
  老陈见过爽快的,没有见过这么爽快的,愣愣的问:“您真要100吨?”
  “有多的还要。”杨锐说着停了一下,道:“但是要好的。”
  “我回去就组织发货。”老陈打开杨锐的手提箱,先将里面的钱细细的看了,又给留了收条,才说出这句话。他没有谈更多的货,这年月,只给定金要不回尾款的情况多了,他得先来一波试试。


第1395章 现货
  老陈再回北京的时候,已经是三个星期以后的事了。
  从京城到昆明的绿皮车虽慢,几天也就能有一个来回了,但是,组织货源和准备车皮,耗费了老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100吨的茶叶,光是火车皮就用了三个,装的满满当当的,才算是勉强完成运输。
  而为了搞到这三个火车皮,老陈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这也多亏了他是昆明茶厂的厂长,才能找到铁路上的关系,否则,就算是提着上好的老茶,也没人给他行这个方便。
  按部就班的申请车皮的话,半年以后运货,就算是快的了。
  80年代铁路运力的紧张,在后世是很难想象的,这是一个用东风车拉货,一个月赚两三万元的时代,可以想象运价连汽车十分之一都不到的火车皮,是何等的紧张。
  费了这么大的精神,当陈厂长与两名干部找到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时候,门房秦大爷的一句“杨教授不在”,瞬间就让老陈的嘴角起了泡。
  他的脑海里,也瞬间翻滚起来:
  100吨的茶已经运到了,要是杨锐不要的话,难道还能运回去不成?
  京城人氏可都是认龙井的,这么多的普洱茶,想要在京城里卖掉,那是极其困难的……
  好在还有10万块的定金。
  想到此处,老陈稍微稳了稳,问:“杨教授怎么不在了?我们说好的今天要见面的啊。”
  “怎么说话呢?是这会儿不在了,呸,是这会儿出去了。”秦大爷的京腔儿说了两句,一副懒得计较的模样,道:“你有预约?”
  人在屋檐下,老陈轻低头,说:“有,我给杨锐打电话了,都说好了,我把货都拉来了。”
  “我看看。”老秦对陈厂长没什么印象了。离子通道实验室人来人往的,他记忆力再好,也记不住对方是谁。
  老秦翻开记事本,再道:“劳烦给我您的证件。”
  “给您。”老陈连忙递过去证件,又递出一根烟,笑道:“劳烦您了。”
  “烟不用再给了,都有。”老秦说归说,烟还是接了过来,并且顺手给点上了。
  陈厂长立刻有些安心了,站着等老秦做事。
  十几秒后,老秦翻到后面,道:“这里有个预约,说是茶厂的陈厂长,是您吧。”
  “是我是我。”老陈连忙点头。
  “你是晚上19点啊。”老秦指指日头道:“这还有好几个钟头呢,您来太早了吧,要不说杨教授不在呢,得了,您就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