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分支领域里,中国学者大行其道到了什么程度呢,评审都是用英语写作的中国人,最后大家写邮件干脆用中文了。
  甚至于,英语国家的学者发表论文的时候,会因为语言格式不符被打回来,以至于一脸懵逼的在中国学者的要求下,修改英语论文里的句式。
  这种学术殖民,外国人自然是不喜欢的,但是,你本国的学者数量不足,能力不够,又能怎么样呢。
  热点领域被中国学者占领,外国学者往往就会改弦易辙,但是,期刊社可不能随意的改变类型。
  被占领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另一方面,期刊社与学者之间的浅合作,也是必然存在的,像是杨锐与JMC,就有了某种程度上的默契。
  以杨锐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在JMC好发表,是很久以前就证明的事了。
  大家并没有互相通气,甚至不认识,但是,杨锐有文章优先丢给JMC,后者优先发表杨锐的实验室的文章,就是一种不用言说的合作。
  而对王良才来说,《JMC》已然称得上有诱惑力了。
  影响因子4。0的期刊,当然是很有诱惑力的,它和SCI的入门级期刊,中间差的至少是三个重本。
  别说是80年代的中国人很在乎这个,再过三十年,国外的大学和中国的大学,一样很在乎这个。
  “真的能在《JMC》上发表吗?会不会太勉强了。”王良才想赢怕输的道:“万一,之后让外国人看到,咱们这个论文是好些年前的,是不是不太好。”
  “王教授,咱们得有自信,一篇《JMC》算什么,你后面的实验做下来,肯定是要上CNS的,现在就当是预热了。”杨锐的语气随意的很。
  王良才望着还是研究生年纪的杨锐,却不得不承认,人家说的没毛病。
  的确,JMC对国内学者来说是很难的事,对国外学者也不见得容易,可是,对得了诺贝尔奖的杨锐算什么?
  别说是一篇正式的论文了,诺奖获得者就是写个随笔,想发表在JMC上都不是问题。
  什么?JMC上没有随笔的栏目?那栏目还不是编辑决定的。
  在学术界,有钱不是最牛的,当然,有钱的确是很牛,但是,最牛的还是名望。
  看沙特阿拉伯就知道了,他们缺钱吗?但是,整个沙特每年发表的论文,也就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水平,比埃及多不到哪里去。
  相比之下,大家都说是一穷二白的中国,到了87年,其实也不能说是一穷二白了。
  200万的科研人员不是一天冒出来的,否则,也不会有屠呦呦的抗疟药,有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有两弹一星的出现了。
  传说中的深圳速度,也不是一天就冒头的,那是几十万的铁道兵,整建制的开拔上去,用智力用命拼出来的。
  从留美幼童回国,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开始,中国就在科学之路上狂奔起来了。
  刚开始学走的国家,免不了跌跌撞撞,但是,它终究是奔跑了起来的。
  到了80年代,青年期的新中国,它的奔跑速度,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国家。
  所谓的基建狂魔,所需要的上千万的工程人员,上亿的建筑工人,也是一点一点的积攒出来的。
  被占领的学术期刊,一篇篇的学术论文,也是学者们一点点的拼搏出来的。
  王良才现在的心虚,只能说是时代带来的局限。
  但是,他已经开始有一点点的后悔了。
  杨锐既然如此确信的话,王良才觉得,这篇小文章,应该真的能在JMC上发表了。
  再小的文章,发表在影响因子4。0的期刊上,那都是一样的。
  王良才不禁想,要是自己刚才没那么随意的话,现在是不是能独享第一作者呢?
  再要将论文的撰写权要回来,王良才也有些不好意思。只能默默安慰自己,并列第一作者在评职称的时候是差不多的,差不多的……
  其实,怎么会差不多呢,一个单独作者的JMC论文,足够一名小年轻破格提拔副教授了。
  当然,对教授来说是没有直接的影响了,可是依然,少掉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啊。
  直到第二天早上,王良才依旧沉浸在巨大的损失中。
  尽管他也知道,论文得是经过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发表出去的,才有JMC的价值。奈何压抑不住的伤心,就如滔滔江水,滚滚而下,无可阻挡。
  “王教授,正找你呢。”许正平喊了一声,叫住了要往里走的王良才。
  “哦,许主任呐。”王良才挤出一点笑容。
  “王教授,您昨天的表现,传遍了实验室,高光时刻呦。可惜咱们实验室目前是保密单位,否则的话,一定请人写篇文章报道报道。”许正平寒暄着,笑道:“不过,你也不用担心,等保密时间过去了,或者上级组织搞报告的时候,你的这个故事,还是要主打的。”
  被人如此称赞,王良才的心情再不好,也露出了笑颜,不禁谦虚起来:“恰逢岂会而已,别说报道什么的了,我还怕惹的其他研究员不高兴。”
  “没有谁真的会不高兴。咱们实验室是项目责任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但是,不管是谁完成的项目,项目负责人都是记功的。你推进了整体进度,这是对所有人都有利的事。”许正平也不讲道德品德什么的,顺便就给王良才讲了实验室的制度。
  王良才默默点头,记在了心上。
  “说到记功。取卵的课题组是谷强负责的,他就算是完成课题了,这小子运气一直好的不行。”许正平停顿了一下,再道:“课题任务有课题奖励,成果奖励是成果奖励。”
  许正平说过,再道:“成果奖励目前主要是奖金,因为很多人,包括你都是借调过来的,职级也不好确定,所以特别申请了这个政策,你完了去财务处办个手续就行了。”
  “奖金意思是给钱?”王良才有些惊讶。
  许正平点点头,道:“发表论文也有奖金,JMC是100块。”
  发表论文有奖金是惯例,相比其他学校来说,《JMC》的100块其实不能算很多,因为在地方大学,有时候发表一篇论文,能够获得的特权和福利,价值非凡。
  但是,100元的现金的刺激性却是不小。
  王良才很快意识到,自己可是身处于诺奖获得者的实验室。
  “任何一篇JMC级的论文都有100元的奖金?”王良才忍不住问。
  “没错,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目前独立财务,你们不要宣扬出去。”许正平说着笑了一下,道:“实验室内的信息都是机密,你们本来也不能说。”
  “我们以前发的奖金,最多一次就10块钱。”王良才摸摸脑袋。
  “那你看到成果奖,一定特高兴。”许正平拍拍王良才的肩膀,笑嘻嘻的走了。
  王良才突然觉得浑身是劲,恨不得冲进实验室里,再做两个成果出来。


第1450章 去核
  王良才坐在床上,盯着自己从财务处领回的信封,久久不愿挪开眼。
  信封很厚,厚的足以令人怀疑人生。
  JMC的论文奖金,要到论文正式发表了以后才有,王良才因此还有些失望。
  然而,成果奖的奖金,显然不是发表一篇论文的奖金所能比的。
  也是见到这个信封,才令王良才意识到,实验室对于成果的看重。
  毕竟,完成一个课题,往往代表着多篇重量级的论文。而论文,想要多一点的话,多刷就是了,它们都是依附于成果的。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红楼梦》的片头曲从隔壁传来,才将王良才猛的惊醒。
  新鲜出炉的《红楼梦》,堪称是本年度最吸引人的电视剧,所谓万人空巷,一点都不夸张。
  电视剧的片头曲响起的时候,就能听到院子里喊回家的声音,玩疯了的大人小孩,很容易就被叫回家了,你不回家也不行,一起玩的朋友要回家看《红楼梦》了,谁还陪你玩呢。
  王良才的小套房里没有电视机,这是唯一的遗憾,王良才前两天都是去食堂里看大电视,今天却有些懒得跑了。
  他伸手抓住床上的信封,将里面崭新的钞票倒出来,再数了一遍,然后将其中大部分拿出来,装回到信封里,心想:老婆想换彩色电视好久了,要不然,今年就用这个钱换了。
  剩下的,王良才又给分成三份,准备给家里留一份改善伙食,再一份给老婆孩子买件好衣服,最后的,给自己买几本好书。
  分配完成了,再看面前的四摞钱,王良才依旧难以置信。
  他从来没有哪个月的收入,是能干四件事的。
  别说四件了,就是四分之一件,都很了不起了。
  就比如买衣服,每个月存点钱,再到换季的时候,才能买一次衣服,还不能给家里每个人都买,肯定是今年给老婆买秋装了,就没钱买冬装的状态。
  换电器就更难了,存一两年的钱,才能买一件电器是常有的事,这期间,还不能有什么花钱的大项目。
  所以,走进普通人家去看,电器都是一只手能数的过来的。
  王良才家里没什么底子,工作多年,做到了教授,也就买到了黑白电视机,另有电风扇、录音机和单筒洗衣机,算是赶上了全国平均水平,至于电冰箱和空调之类的设备,还没有进入讨论范畴呢。
  王良才忍不住用手碰了碰钱,像是怕它跑掉似的。
  转头,王良才忍不住苦笑两声,自诩文人的他,没想到自己也是如此的爱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王良才握紧拳头,暗下决定,就抱着一堆钱进了被子,睡了个天昏地暗。
  凌晨四点。
  睡够8小时的王良才从床上爬起来,洗漱一番,就往实验室去了。
  宿舍离实验室很近,到了门口,王良才略作说明,门卫就见怪不怪的将他给放进去了。
  王良才一边走一边搓手,到了实验室的时候就觉得手指柔软了,再挑开昨日压住的炉子,加上煤炭,然后换上实验服,打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