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杨锐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实验室论功行赏的有效资本了。
  至于有研究员因此而离开或跳槽,那也是正常的新陈代谢。
  因为同样的理由,做出了克隆羊项目的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又怎么会缺少学者的加盟呢。
  克隆羊项目做到现在,已然是可以令无数人得利的大项目了。
  除了一点,它得做完了。
  杨锐刚得诺奖之后的首个国家级项目,动用公帑以千万计,耗费人力物力无数,假如是在欧美国家,还可以用一句Sorry来结尾,在国内就不是那么好解释的了。
  许正平等人为此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担心的。
  特别是当他们看到杨锐还一点都不担心的在家里烤牛胸肉的时候,这股子担心就更是要溢出来了。
  “杨教授,兽医们都到了,咱们要不要弄个欢迎仪式什么的?”许正平一向是事无巨细的考虑。
  杨锐头都不抬的按摩着自己的牛胸肉,道:“让兽医们照顾好羊就行了。照顾不好的,就买张火车票礼送回家,等剩下的人能在小会议室坐下了,咱们再开会。”
  “您就不担心他们做失败了。”
  “我担心啊,就是担心才不想看。”杨锐太知道这东西的成功率,或者失败率了。
  别看有上百人在照看羊,最后能生出健康的克隆羊的,还不知道能不能有一个。
  杨锐做的项目多了,也就习惯了这种成功率了。
  和别人不一样,别人做项目,一次都做不成功的时候,往往要自我怀疑。
  杨锐虽然也要自我怀疑——我复制的对不对,是不是什么细节弄错了,但总的来说,杨锐的意志是更加坚定的。
  与莫名其妙的“我一定是正确”的理念相比,杨锐至少能肯定的说“我的方向没错”。
  在科研上,能有这种信念的,已经可以称作是铁人了。
  许正平却没有一颗意志坚定的金属心,再劝道:“好不容易找了这么多人过来,咱们总得招待一下吧,要不然,人家得说咱们傲气了。”
  “连一只羊都照顾不好的兽医,见到任何一名研究员,都会觉得傲气的。”杨锐很顺利的将鄙视链给挂了起来,同时懒散的道:“你不要再担心了,咱们这个项目开局顺利,还有时间来折腾,再说了,羊下崽子也得时间,光着急有什么用。”
  “您真不着急啊。”许正平望着杨锐认真烤牛肉的背影,也是无可奈何,问:“余大厨今天休息了。”
  “今天招待同学,我自己做。”杨锐两句话将许正平给赶跑了,饭都没给吃一口。
  没多长时间,王国华就拎着一瓶二锅头上门了。
  “好家伙,你这个炉子可是够大的。”王国华对杨锐的新宅子没什么兴趣,西堡镇的院子不比京城的四合院小,倒是散发着香气的美式烤炉,很引人瞩目。
  毕竟,以前的中国人都习惯了土炉子,哪里舍得用上百公斤的钢铁做个炉子来着。
  但要就形象来说,全金属的炉子,明显更具有冲击力。
  “烤的是什么?”王国华靠近了,就开始吸鼻子了。
  “就知道吃,我今天是关心你们工作来着。”杨锐对王国华的时候,就没什么架子了,仿佛又回到了西堡镇时一样。
  “是牛肉吧?”王国华叹道:“你知道我昨天吃的啥?”
  “啥?”杨锐很配合的掀开盖子,并将牛胸肉给翻了个面,又认真的撒了点油,看着外面发出滋滋声,才盖回了厚重的铁盖子。
  “土豆烧萝卜。”王国华盯着牛肉,道:“萝卜煮的久了会有肉味,再煮土豆就像是肉煮的了。”
  “好吃吗?”杨锐一点同情心都没有的样子。锐学组是有给同学们按月给补贴的,别说够生活费了,节省一点还能补贴家用呢。
  当然,小伙子吃肉是没数的,王国华哭丧着脸,道:“你吃整块的牛肉,你问我土豆烧萝卜好不好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才来关心你们的工作嘛。”杨锐稍微认真了一些,问道:“你们学校怎么分配的?你想去哪?”


第1473章 革命的砖
  “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王国华半真半假的回答了一句,鼻子依然嗅动着,感受着烤牛肉的味道,显然没有将杨锐的话太放在心上。
  根据杨锐的判断,自己的这位发小,总的来说,应该还是个傻孩子。
  于是杨锐有意逗他道:“那你要不要去最艰苦的地方奉献自己啊?”
  王国华看了杨锐一眼,道:“你是不是傻啊,我读的是北京工业大学哎,能分配到什么艰苦的地方去?”
  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王国华。
  杨锐自从到了北大以后,还真的是很少听到“傻”的评价。
  不得不说,听着还是蛮有特点的。
  “我们这个专业,去年分配的时候,去向最差的也是回了省里,再有一个去鞍钢的,也算是运气不好。”王国华还是有些得意的。
  现如今,做公务员和进国企是两条最好的出路。
  当然,这是指干部身份的情况下。
  大学毕业生从进学校的那一天起,档案里就换成干部身份了。进入国企以后,他们照样可以一步步的升迁,或者就在系统内坐直升机,或者调出系统,照样是前途无量。
  就恢复高考以后少的可怜的经验来看,大学生毕业五年左右,就能晋升到非常不错的岗位了。三十而立,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超过普通人一辈子的奋斗目标,对大学生们来说,是非常自然的事。
  所谓天之骄子,指的就是这一代的大学生。
  他们的起点,是真真的比其他人的终点还要高的。
  后世的所谓中产阶级所骄傲的职位、收入和福利,大部分情况下,都不入大学生们的法眼。
  就王国华所说的两个最差选择,一个回省,是指在户口所在地的省直机关就职,等于后世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前百名的好位置。去鞍钢是要弱一些,但以80年代的标准来看,国企的薪水福利可要好的多。
  数倍于普通公务员或数十倍普通农民的薪水,对于大型国企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教育医疗等等待遇,也是这个时代顶尖的。
  到了80年代末,这样的大型国企其实已经很封闭了,除了父母是正式职工的,只有很硬扎的关系,才能让系统外的年轻人得到这份工作,大学生除外。
  王国华所在的北京工业大学,就是理工大的前身。
  比起日后的理工大的地位,北工大目前的地位还要更高些,分配形势良好,王国华自然是没什么担心的了。
  杨锐看着王国华架不住开心的小脸,轻描淡写的道:“某个边区万一今年需要一名大学生,建设个新工厂什么的,你会不会被分配过去?”
  王国华的小脸,瞬间起了尿意。
  “不会吧,你听到什么风声了?”王国华小心翼翼的问。
  杨锐笑道:“你怕什么?就算要一两个给革命搬砖的,也不一定就找到你嘛。”
  “怎么找不到我?我当年跳线进去的,还是你帮忙的,你不能抛下我不管啊。”王国华装模作样的大叫。
  当年跳线,是杨锐知道当年的北工大在河东的录取人数会不足,然后让王国华报了名。
  使得原本没有上到一本线的王国华,上到了以往可能需要一本线高三十分才能读到的北工大。
  而在80年代,入学分数线对毕业分配其实也是有影响的。
  王国华最怕的,就是自己因此而被分配到最差的位置上去。
  至于什么位置最可怕。
  总有革命需要,大家不愿意去的地方吧。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所以,王国华一直都是盯着最差选择去的。
  杨锐也被王国华给逗笑了,道;“你是高考的时候跳线了,毕业成绩又没有跳线,你就这么心虚?再说了,跳线只能说是运气好,谁还能把你怎么样。”
  “官字两张嘴,还不是随他们怎么说。咱们又没有背景,好位置轮不到,能不去坏位置就够开心了。”王国华倒是很实在。
  大学毕业分配,寻租空间的确是非常之大。
  只能说,因为大家分配的地方都还不错,总比非大学们要好的多,才没有激起太大的变化。
  即使如此,每年的大学分配,也都伴随着无数的悲喜剧。
  毕业既分手的劳燕双飞的剧情,到了21世纪,要毕业生自己找工作的年纪还在上演,对于依靠学校来分配的学生来说,又是何等的残酷?
  一个寝室的同学,如果分配到省里乃至于市里,或许费一辈子的力气,都爬不到留在京城的同学三五年到达的位置。
  谁上谁下,谁分配的好,谁分配的差,又是何等的残酷。
  而工作的分配,在学校来说,理论上却只是掌握在教务处管毕业生工作的一两个老师的手里。
  对王国华这样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来说,他对分配是毫无影响能力的。
  但是,换一个家庭条件好些的学生,情况又不一样了。
  杨锐也不逗王国华了,轻笑两声,问:“你有想去的地方没?”
  “你在我们学校认识人?”王国华知道杨锐问的意思,却是有些不太相信。
  在他看来,杨锐虽然得了诺贝尔奖,终究还是学术人士——对于一名纯洁的大学生来说,有这样的想法也属于正常。
  如今可没有网络,更没有厚黑学的书在卖,没有人教的话,傻乎乎的大学生还是很多的。
  杨锐只是微微一笑,道:“要说认识也有认识的。”
  “一般的关系可不成,我们学校管分配的叫侯向前,听说在部里都有人,一般领导的招呼都不听。”王国华说到此处,心里还是怀着希望,道:“你要是能七拐八拐的找到人,只要不把我分到最差的位置就行了。”
  “就这么点要求?”
  “还这么点?你现在口气够大的啊。”王国华啧啧两声,道:“我倒是想留京到部委的,北工大可没几个名额。”
  “哪个部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