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媒体,还有上次没回馈的媒体发邀请函了,几轮下来,应该就没多少记者追踪了。”别看新闻记者在采访的时候一个个凶猛的和棕熊似的,实际上却都是怕麻烦的主儿。许多记者连文章都懒得写,就让受访者自己撰写。
  80年代的媒体风气正是飞流直下之际,杨锐也不介意利用一下。
  他并不是喜欢自我隔离的学者,但是,课堂上的媒体是很没有必要的,与其让他们占据一个位置,还不如让出空间来,多填补几个学生呢。
  杨锐的教学能力一般,但是,给有志于生物学的学生们上上课,本身还是很带感的事。想想三十年后,这些读北大和清华的孩子免不了有许多成长为科学大佬了,见到杨锐,起码也是听过他课的学生。
  杨锐想的很好,自觉满足的将工作安排了下去,就到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休息室里小憩了片刻。
  如果克隆羊也做完了,旗下的三间实验室,一并北方制药在内,虽然都在做各方面的后续研究,却都不是很需要杨锐的参与了。
  科研人最需要的就是得到锻炼。大部分的科研单位,都是无法提供锻炼机会给研究员。
  而机会一旦让出来了,学者们的成长是非常快的。
  就比如中国人做两弹一星,要是论水平和积累的话,名气最大的钱学森在顶级实验室里也不过是立足而已,远没有到执掌一个超级项目的程度。中方组织的科研人员更不用说了,许多人甚至不具备本科程度,以至于要自学高等数学、高等物理、高等化学等等。
  但是,不计工本不求成功率的实验条件是非常变态的。
  差不多水平的学者,在欧美国家的可能还没有实操过两次呢,国内就已经测试三五次了。
  这样的训练模式,很容易就将学者的水平给拔上来了。
  杨锐的实验室也是这样。
  世界顶级的生物学项目,放在冷泉港之类的顶级实验室,从顶级大学里毕业的博士可能要等十几二十年,才能等到参与的机会。
  离子通道实验室,华锐实验室和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却是放开了大家尝试的。
  如此几年下来,训练出来的都是独当一面的高端学者了。
  再面对一些边角料的小项目,杨锐基本都不用插手就能完成。
  这段时间,大约也是项目负责人最舒服的时间。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这种舒服——
  “杨锐,你怎么躲在这里睡觉了!”
  蔡教授找到杨锐的时候,简直是要气急败坏了。
  “发生啥事了?”杨锐朦胧的擦着眼,慢吞吞的拍起来,将毛巾浸入门后面的脸盆里,吸饱了水,在脸上盖了几秒钟,才清醒过来。
  “你要做人体基因组计划吗?”蔡教授先问。
  “是啊,没错。”杨锐并没有掩饰的道:“您不是早知道了吗?”
  “那你还说不用国库的钱?你知道科学院现在都闹成什么样了?杨锐,你可别想着自立门户,在国内,这是行不通的……”
  杨锐赶紧斩断蔡教授的絮叨,道:“我啥时候说要自立门户了?”
  “你不用公共资金,不是自立门户是什么。”
  “不是,我只是不用国库的钱而已,和自立门户远着呢。”
  “哦,这样还好。”蔡教授不禁松了口气,连连点头:“这样还好,这样还好,你不知道,大家已经开始商量着给你凑钱了,恩,你计划用多少钱?”


第1498章 载人飞船
  “你们准备怎么给我凑钱啊。”杨锐露出微笑,道:“人体基因组计划,就算是百分之一的参与度,都得上亿元吧。”
  站在如今的时节说话,上亿元其实是说的少了。
  就规划来说,30亿美元的计划开支,百分之一的成本就是3000万美元,已经超过一亿人民币了。
  而且,这笔30亿元,其实是实验开支,并不是项目开支。
  其中少掉的,包括了各种技术授权的开支,已有的仪器设备的开支,以及最大头的人员开支。
  这就是美国人,或者说是达尔贝科等人玩的小伎俩了。
  历史上的三大科学项目,曼哈顿计划不用说,那是二战期间的秘密项目,耗费了好几万人在沙漠里搞原子弹,其艰苦程度,真是不比中国人搞原子弹差,当时花的钱虽然多,但是为了战争,也是没办法的事,大家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一切为了胜利。
  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冷战期间的项目。所谓冷战,只是硝烟少一些的战争,最终,美国能在冷战中胜出,也是多亏了该项目——整个半导体产业都可以说是阿波罗登月计划孕育而生的,也由此拉大了美苏两国的国力差距。就是在当年,阿波罗登月计划也是得到全美民众认同的,花的钱虽然海了去了,依旧是很有底气的。
  人体基因组计划的诞生,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事实上,美国人更支持的,其实是70年代末开启的攻克癌症计划。为了攻克癌症,美国人真是多少钱都肯花,感觉所有人都捡了一条命不是。
  就是论钱,花钱到科研上,也比花钱在超贵的医保账单上划算啊。
  然而,癌症是非常难以攻克的,用了十年时间耗费10亿美元的癌症攻克计划终于还是失败了——顺便说一句,如果中国有哪个老中医真的能攻克癌症,他一定是脑子有病,自私自利,宁愿朝九晚五的坐班开药,竟然也不愿躺着赚钱,不仅不要利,还不要名,更不愿意为社会做出有回报的贡献。
  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保机构,或者医药公司,都愿意拿出亿级的资金来购买攻克癌症的配方,哪怕只是一个类型只针对一种人的,参见格列卫。而他的贡献,也将改变人类历史,与袁德鲁伊齐名,甚至为叛逆期的孩子们所唱诵:想想乔布斯还活着的话,苹果手机至少能多占用人类几千亿分钟的时间吧。
  比起癌症攻克计划,人体基因组计划就基础的多,间接的多了,而它的花费却要多的多。
  让美国人支持一个不能立竿见影的项目是很难的,不能立竿见影又耗费良多的项目就更难了。
  所以,包括沃森、达尔贝科等人在内,没有人敢公布人体基因组计划的真正预算,即使如此,他们也放弃了只忽悠宇宙最富的美国爸爸,而将目光放眼全世界。
  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国际项目,它的好处是什么呢?
  主要就是钱。
  它首先是均摊了开销,任何一个国家参与进来,都是要掏钱的,哪怕是对一个国家来说,掏出几亿美元也是有点肉疼的,这可是纯开销,日后是很难看到收益的。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国际化节省了初始的投入,并节省了日常开支。
  比如人员的薪水,就是由各个参与的实验室自己支付的。
  当然,人体基因组计划开展以后,是会给一些补贴的,但那都是杯水车薪。
  在整个计划当中,随便拉一个团队出来,都是几百上千人的规模。1000人的科研猿的日常开支要多少?虽然科研猿的薪水都低的可以,但要是算上各种社保和办公开支的话,平均每人每年5万美元是少不了的。等于说,5000万美元还不能覆盖一个团队一年的开支,整个计划耗时10年,光是一个团队的开销就得5亿还不止,30亿美元只够6个团队的薪水开支!
  然而,这些钱从开始就被隐藏了下来。
  而这些团队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也是各国此前就给配置的,也是不能算在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开支里面的。
  这是人体基因组计划,能用30亿美元,覆盖整个项目的主要原因。当然,从技术上说,超过预计的技术进步,更加直接的节省下了经费。
  但不管怎么说,要想参与这样一个项目,本身是要准备大量的资金的。
  顶级至少是世界一流的实验室,顶级的学者和世界一流的研究员,充沛的经费,一样都少不了。
  杨锐说上亿元的经费,也就勉强达到门槛罢了。
  他敢说不用国库的钱,也是这样的原因。
  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中央政府真的是拿不出钱来,别说是上亿元了,1000万都很够呛。
  别的不说,现在连各种军事院所都拿不到经费,人体基因组计划这么基础的项目,怎么可能拿到大笔的中央拨款。
  杨锐与蔡教授亦师亦友,更不愿意他为难,一笑而过,道:“记者们的话糙理不糙,咱们国家还很困难。做人体基因组计划对我来说很重要,对很多人来说都很重要,但不是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没理由用国库的钱。我想从国企找一部分,从地方政府找一部分,再找跨国公司化化缘,要是还不够,我可以和达尔贝科他们谈一谈,再看看国际上有没有什么基金会能出点钱来。”
  杨锐倒是还有别的计划,但就找钱来说,还真的就是这么几个部分了。
  国企花钱是散漫的。尤其是必须上缴大部分利润的国家企业,很多都是秉承着不花钱就白上缴的念头,红火的时候都是拼命撒钱。能收集一部分国企的钱过来,绝对不会影响到国计民生,最多就是影响几个奢侈品供应商,让他们不能快点攒钱移民海外。
  地方政府也是一样的德性。后世看某某部委年底突击花钱,为的就是不在明年减少预算。那是税改以后中央政府的钱多了。税改以前,突击花钱的都是地方政府,尤其是财赋最多的沿海省份,许多都是没学会怎么花钱的大老粗在执政,浪费的经费,到哪里都是浪费。
  跨国公司和基金会更不用说了,他们在中国赚钱,给中国的科研添砖加瓦,再正当不过。
  蔡教授却是皱皱眉,道:“我知道你找国企要过钱,地方政府的钱,你要过吗?”
  杨锐迟疑了一下,摇摇头。
  “一杯酒一万块钱的酒局参与过吗?”蔡教授由此淡定了下来,问的话题也是相当尖锐。
  杨锐苦笑:“我很少参与酒局的。”
  “是呀,因为你不用向他们要钱嘛。”蔡教授叹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