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工农中建还要给杨锐做担保。
  5。8亿美元的总额度,在银行看来,他们冒的风险比杨锐大多了。
  这从他们对河东大学临床试验中心的重视就可以看得出来,四大行都从总部派出了专人负责此事,到了动物实验和临床一期的重复实验结束了以后,更是有副总级的干部前来视察。
  没办法,国家这两年尽管是慢慢有点钱了,动不动能交得起几千万美元的经费了,但几亿美元的开支,还是很厉害的。能与之相比的,也就是一些基础项目建设,例如铁路公路大桥电信电网水电站等等了。
  比起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建好就能收费的项目,西地那非的研发,实在称不上令人省心。
  杨锐也没准备让他们省心,预防针啪啪啪的一个三连:
  “科研这种事,没人敢说百分百的。我们一定会尽力而为,大家呢,也要持开放的心态。”
  “我们临床试验中心虽然是刚刚建成,比较缺乏经验,但是,只要把握好机会,很快就会成为成熟的团队的。”
  “西地那非的动物实验和一期临床,就是安全性实验是非常好的,二期的话,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空白领域了,外国人也没有做过,我们每一步都是在创造历史了,请各位陪我一起见证。”
  几名银行的高级干部都要疯了。
  以前去贷款企业视察,人家就算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了,也会拍着胸脯吐出点新鲜鲍鱼证明一下吧。
  你们搞科研的就是这样的态度吗?
  能不能有点信心啊?
  以前都是贷款企业让我们带着信心来的啊。
  见证历史?
  谁想见证历史?
  上亿美金呀!
  都够考察多少趟巴黎了!
  巴黎……
  米兰……
  大长腿……
  烤肘子……
  比基尼……
  金发碧眼……
  一群银行干部齐齐捂着胸膛,望着单面玻璃后的大病房,只觉得自己的血压已经控制不住了。


第1506章 我要带专家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河东大学临床实验中心的大楼,就用了现成的理学院大楼。
  这楼原本是准备给理学院的学生们教学用的,部分用做教师们的教室,如今被占用了……大家其实还是很高兴。
  毕竟是有新项目落地了,对于河东大学的全校师生来说,杨锐的临床实验中心定址本校,无论怎么看都是大好事,尤其是在读的师生们,对此更是无比的期待。
  现在的分配制度,决定了学校的逼格比教学质量重要。
  好的学校就会有好的单位来要人,差的学校就对接没人去的单位,非常纯洁的工作关系,偶尔会有点捡漏的事情发生,但是,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为校争光,那真是服务大家的事。
  学校的逼格不够,人家单位根本就不会来招人,你说自己的质量如何,本届天才如何,政府单位和国企的领导难道会在乎?
  一家省属企业会非常得意自己今年抢到了一个北大的学生,两个北理工的学生,却会非常羞涩的表示,我们解决了本单位12名中专子弟的工作,当然,是在非常严谨的审核制度下解决的……
  甚至进入单位了,第一学位所在的大学,依旧会在不同场合被提及,三五不时的就会起到大作用。尤其是在垂直系统,如电力、邮政、电信、税务、铁路、水利等部门,省市国家级层面上,基本都有一个主流的学校偏好,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一把手执政期会有不同的变化,但却是现实存在的。
  像是这种全国第一,暂时唯一的临床试验中心落户河东大学,全国所有的生物学、动物学和药学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今年选人的时候,肯定会多多关注河东大学了。
  就是医院、卫生局等系统的单位,再挑人的时候,也会高看河东大学的学生一眼。
  所谓熏陶,醋熏出来的,与诺奖获得者熏出来的,理应有不同的待遇。
  对于河东大学的学生们来说,一栋理学院的大楼,真是没有那么大的魅力。
  更不要说,旁边还在加紧施工,修建新的大楼。
  学生和教职工们的兴奋,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证明,大家都在积极的申请加入到临床实验中。
  不是为了几天两毛钱一顿饭的补助——临床实验最忌讳的就是拿钱诱惑人来参加实验,这与普通人的想法是不同的。
  也就是临床一期的实验,给予的补助稍微多一点,因为要用健康人来做安全性测试,但也就是稍多一些罢了,远远不足以吸引人来踊跃参与——欧美的医药公司会变相的给出一些时间稍长的医药保险,从而对低收入群体产生一定的吸引力,但灰色区域也就到此为止了,再往前,基本都是不合法的部分,一旦被发现,实验结果都会受到重重怀疑的。
  河东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工们却不是因为补助和不存在的医保,他们的积极,归根结底,还是可以归结于奉献精神的。
  或者说,是一种英雄情结。
  这个年代,英雄还是大部分人的追求,最起码,是大部分人内心的深层次追求。
  身处象牙塔中的学生和教职工们,就更具有这样的传统了。
  一期重复实验,因此也是做的相当顺利。
  它原本就只需要几十人参与就足够了,关注的核心还是安全性和药动力学——简单来说,就是排泄出什么来了,会不会在体内生成额外的毒性云云,最麻烦的地方就是招募志愿者,分析什么的,拉几条熟练的实验狗就能做,更不要说,辉瑞已经是完成了一期的临床实验。
  杨锐做重复实验,主要就是验证一番,免得辉瑞有意蒙骗,以至于自己买到假货。
  讨个开门红,并让大家熟悉一番设备仪器,也算是效果之一,甚至不需要按照一期的步骤完整的进行。在任何国家申请牌照,也不需要做两遍临床一期来着,一五一十的做下来,别的不说,白浪费几百万是少的。
  很短暂的一遍流程之后,备受瞩目的二期临床,就摆在了台面上。
  这一次,临床实验中心的大楼,被充分利用了起来。
  二期临床实验的关注点分为两项,第一个关注点依旧是安全性,一期要做的事,二期不仅要做,而且规模要扩大。
  第二个关注点就是疗效了。
  从化合物的筛选到动物实验,再到一期临床,然后才到二期临床,前面的部分,要说关注疗效也是关注的,可都没有在人体上进行过实验,现在,终于是到了检验收获的时候了。
  黄茂为此专程从华锐实验室而来,负责一应实验工作的统筹。
  涂宪和老婆王晓芸也出差到平江来帮忙,西地那非是以杨锐的名义买下来的药品,其权益和债务也都是属于杨锐的,他自然不能让离子通道实验室或杨锐遗传工程师前来帮忙。其实要去他们来帮忙也行,只是杨锐觉得没必要而已。
  临床实验中心里最需要的还是医生,它甚至不需要常设的研究团队,谁愿意测试药品就谁拉租用实验中心好了,换一个研究团队也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当然,保险起见,新建的河东大学临床实验中心还是需要常设团队的,杨锐委托李章镇聘请了几名医生,又自己拉了几名药动力学的学者,就算是组成了临床实验中心的研究团队。
  也就是他现在声望卓著,否则,投资人们见他这样做事,非得气炸了不可。
  哪有钱都花完了,才组织研究团队的,还组织的这么随意。
  另外一个,则是因为杨锐表现出的信心不足。
  如果信心不足,您就别买西地那非啊,这东西多贵啊?
  真是崽儿卖爷田不心疼啊。
  四大行的银行干部,都心疼的不行了。
  杨锐依旧是态度平淡的指挥着大家做事。
  说是指挥,其实也是商量着来。
  他以前也没做过临床试验呢,反而是几名药动力学的学者,起码都有中成药的研制经验,结合一些公开的资料,倒也学的像模像样。
  临床试验的难度,从根子上也就是那么回事。
  后世的非洲有多所临床试验中心,像是乌干达之类的地方,能有多少合格的医生呢。
  人家做抗疟疾药,HIV类的药物之类的,照样做的风生水起。
  只是,这在银行众的眼里,就显的太过于儿戏了。
  来视察的副总听说了杨锐的威名,轻易也不愿意得罪他,就指挥着手下的经理去询问。
  “二期临床实验的标准是什么样的?”
  “您预估它的降压能力将是什么样的?”
  “咱们通过二期临床实验的把握有多大?”
  经理的问题极多,能得到杨锐回答的却不多。
  几名银行的副总,只好一天天看着雪白的病房,还有会议室里,几张写满了字的大黑板发呆。
  黑板上的东西,他们是看不懂的。
  病房里的东西,他们还是看不懂。
  看懂了也没用,或者说,无非是徒增烦恼罢了。
  几个人通过饭后讨论,基本已经明确了杨锐有骗钱的嫌疑,只是始终捉摸不定他为什么这样搞。
  “杨教授,今天的结果怎么样?”又是一个黄昏,来自工行的王晓树,追着杨锐出门的步伐,两相疲惫。
  “哦,今天的结果也不太好。”杨锐做出微微的笑容,给不知道的人看,只当他是冷静而有超级抗压能力呢。
  王晓树今天却没心情看笑了,他愣愣的一笑,道:“结果还是不好,您就不着急吗?也是,几亿美元的开销,花的都不是您的钱。”
  “怎么花的不是我的钱了。”杨锐不乐意了,道:“你们银行拿出来的是贷款,又不是送给我的,怎么?你想给我把债务抹掉?”
  “我猜就是这个!”王晓树一下子跳了起来,灵活的不像是六十岁的老干部,叱声,道:“你是想拿我们的钱搞医药开发吧,您也太狠了点,您知道1。8亿美元是什么概念?那是多少老百姓的血汗钱,您就这样抢了去……我,我也是快退休的人了,我不怕你,我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