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能升级……我同意,这是好事。”胡池的视野还是不一样的。别看10年以后,中国到处都在喊产能升级,但在90年代,这个词可是不受欢迎的。
  这是有数亿人尚未达成温饱目标的时代,过去几千年,中国人都不曾感受过温饱,这使得物资充裕的目标,变的宏大而令人容易理解。相反,淘汰、升级之类的概念,就很容易与浪费联系起来。
  90年代的中国人,更兴奋的观点是物尽其用。比如10KW的电机,如果不允许大型企业使用,大家能够理解,转给小型国企使用就好了嘛,此前搞支援大西北,搞三线工程,都是如此。拉一些落后的机器,再买一些新的机器,装配起来也用的很好了,做出来的产品,就算差一些,照样是能满足大量人的使用的。所谓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是从0到1的巨大改变。
  但是,GMP标准可不是这样的淘汰模式。
  至少在国内部分,不是这样的淘汰模式。
  因为GMP是全国范围的合规标准,且是最低标准——虽然实际上,这个标准高的令上千家企业绝望,但现实目的,就是为了淘汰掉这上千家的企业。
  所以,从GMP标准中淘汰出来的机械装备,除了少数通用装备,是没有地方去用的。
  以国内目前的贸易水平和装备水平,也没有什么非洲大爷收你的破烂,堆在仓库里生锈就是淘汰装备最好的结局了。
  你说什么?卖废铁?不行,国内的高炉数量不够,炼钢水平差,收不了那么多的废铁。
  在这种背景下,搞GMP标准,玩产生升级和工厂淘汰,是要冒相当风险的。
  尤其是政治风险,很是不小。
  不过,这些东西对杨锐的杀伤力很小。
  技术员就是这样,任你外面天翻地覆,只要科学不变,就总有一片立足之地。
  越是高端的技术员,越是如此,就像是一艘船在水上,技术壁垒形成了吨位,能够对抗政治风浪。
  普通技术工是裸泳级,碾压澡盆级的风浪,普通工程师如游泳圈级,碾压泳池级风浪;普通专家如快艇级,碾压湖泊级风浪;专业学者如驱逐舰级,碾压海洋级风浪,高端学者根据侧重点不同,有的是巡洋舰级,有的是战列舰级,有的是航母级,只要自己不作死往飓风里钻,照样碾压大洋级风浪。
  杨锐基本已经到了核潜艇级,他的敌人唯有核潜艇,以及毁灭级的风浪。
  类比德国人冯布劳恩,他在德国做出了V2火箭,战后却在美国主持完成了土星5号火箭,从而将第一艘载人飞船送上了月球。
  相比二战的风浪来说,一次GMP标准的制订和执行算得了什么。
  “你是要我在前面顶雷啊。”杨锐撇撇嘴,道:“GMP审核委员会遇到的麻烦,怕是比我做人体基因组计划还多。”
  “对你来说,GMP审核委员会遇到的麻烦,都不算是麻烦。”胡池站起身,帮杨锐倒茶,道:“你只要按照规定来执行,谁能说得了一二三四。”
  规定还是杨锐来决定修改的,这个确实是权力集于一身。
  杨锐不禁沉吟起来。
  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对他来说也不新鲜了。
  学者做到顶峰就是这样,合规的人太少了,想找个能监督到自己的人都为难。
  就像是杨锐制定GMP标准,国内谁人可置喙?
  别说国内了,就是国际范围内,FDA的GMP标准,都被杨锐影响了。他们下一波再做标准修改的时候,参与的专家都得将杨锐的论文读一遍才能下笔。
  而对杨锐来说,他做的GMP标准,哪怕是再不合理的条款,只要有一个勉强解释的通的点,就得被大众承认,就像是读书的时候,大家看鲁迅的语言怪,老师说的话那样——别问为什么,背下来!
  与学者制定标准的能力相比,企业标准就太过于妥协了,威慑力远远不足。
  由杨锐来做GMP审核委员会的负责人,固然会遇到政治风浪,但是,风浪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不像是胡池本人,一切风浪都可能留有痕迹。
  这大约做技术的,与做政治的最大区别了。
  想到此处,杨锐微微抬头,却道:“你要是真的推我出来,做这个GMP审核委员会的负责人,一旦就任了,我就会按自己的想法做事了。”
  “当然,你是全权负责,我只给你扫尾就行了。”胡池很有觉悟的样子。
  “就算有2000家药企被关停并转,你也无所谓是吗?”
  胡池的眼皮子跳了跳,小声道:“真会有这么多?”
  “2000家算是少了。”杨锐淡淡的道:“就国内目前的情况,凡是有县级以下的药企,基本都很难活下来。市一级的药企,也很难说。”
  以1990年的标准来说,县级药企,真的就是小作坊。
  最简单的维生素C,他们从原料厂买来维C成品,和淀粉的时候,都有可能是用脚的。至于技术水平,更是谈不上,要是用一个比喻的话,全国的县级药厂的合规率,比国产清官的比例都低。
  胡池以前都是坐机关的,偶尔陪着乔公下去视察,看到的企业都是顶尖水平的,哪里见过下面小厂的模样。
  但是,他对杨锐的信任是极强的,既然杨锐说要关闭这么多的工厂,胡池也就顺着这个思路来考量了。
  “如果是确实不符合规范的小厂,关了也就关了。”胡池缓缓的做出了决定。
  “工厂关闭容易,工人的工作就是麻烦了。”杨锐说出的正是最大的困难。
  如果不是有安置工人的麻烦,各级政府才不在乎工厂是否关闭呢。
  胡池的思路却也很官员,淡定地笑道:“我们只给他们整改意见,他们能通过规范就开工,通不过就停工。至于工人不干活了怎么办,我们不管。”
  国内许多行业的改革,到了后面,都是给工人开空饷养起来的。
  杨锐不管这些,见胡池是有确定的思路的,就道:“那GMP审核委员会的工作,我就做起来了。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参与,就交给你了。”
  胡池立即答应下来,转头就拨了电话出去。
  电话拨往远方,远方的电话拨往远方,远方的电话拨往远方……
  杨锐!
  杨锐……
  杨……锐。
  那声音仿若呢喃,来自深渊,带着毁灭的气息。


第1531章 落地
  “医药生产厂区周围,尤其是生产区域周围,不得有影响药品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污染源。要做到这一点,厂区就必须远离交通干道,周围也不能有大量粉尘、烟气和有害气体的工厂和作业场所,大家现在看到的人工湖,就是我们为了与其他厂区做隔离而设计的。”电瓶车上,年轻貌美的引导员,有些生涩的背诵着台本。
  “就是说,要达到GMP标准,就得自建人工湖?”坐在引导员后面第二排的小老板满脸懵逼,面前的人工湖比老家的堰塞湖都大,在厂区里建出来,那得花多少钱?把厂子卖掉,也就够挖塘的钱吧。
  引导员显然不知道有此一问,也是一脸懵逼,少倾,才期期艾艾的背诵道:“按照GMP标准,生产区应该有隔离设施,而且生产区的洁净厂房应该形成独立小区……”
  “多大的区?”小老板最不爱听的就是这些组合起来的句子,被绕进去以后,经常要很久才能清醒过来。
  引导员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一下子卡壳了,连此前背下来的句子都给忘记了。
  “老廖,别为难人家一个小姑娘了。前天的介绍会不是都说了,厂区干净就行了,人工湖是人家华锐药谷建的,你达不到就达不到,人家是超标准的。”坐在第三排的是名国企干部,身着一身白色,像是人工湖里的白天鹅似的,气味冲天。
  大家同在一个参观团近一周时间了,互相都有些了解。
  老廖头都不回,就嫌弃道:“那你知道是超多少标准?隔离区是800米还是80米?给我们看这些没用的有什么用?华锐有钱建药谷,那是银行给贷的款,你有本事也贷100亿出来看看,你一个月工资有1000块吗?”
  身为私人小老板,先富起来的一批人,老廖看不惯国企干部久矣,此时终于有机会一吐为快,心情大畅。
  国企干部的嘴角动了动,却是被憋的够呛。
  老廖这个小老板确实让他很看不惯,土不拉几的不说,还没有自知之明,要是放在二十年前,这样的人想当一个临时工,都得用“求”的才行。
  谁能想到,这样的货色,如今竟然能有百万千万的资财,而他堂堂大专生,一个月连1000块的工资都没有。其实,别说1000块了,他的实际工资只有468块,偶尔虽然有奖金,却也就是几十块一百块的。
  几年前的时候,他的这份工资还挺耐用的,单位的奖金也多。那时候的药厂太赚钱了,不管你生产出来的是什么垃圾货,只要搭上线了,药品是全销售的。几十号人的一个厂子,基本都是新手,生产出来的几款药竟然没有一个残次品,那时候,只要瓶子不破,外形无损,就没有卖不掉的药。
  也就是88年的GMP出来以后,大家才有所收敛,当然,主要也是各地的其他药厂起来了,销售变的没有那么容易了,利润也就压低了,但生产水平是不会轻松提高的,新建的厂子,往往还更离谱,有的时候,生产中成药的时候,工人下错了料的情况时有发生,再好的机器也没法阻止你少下料或者胡下料。其实也没关系,有些药材在采购阶段就因为回扣或愚蠢的原因而发生了变化,像是原本应该种植三年才有疗效的甘草大黄,一年就采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本该用发酵米醋的,用了工业醋酸,黄芩里面掺上桑寄生,负责采购的小哥有经验的多吃回扣,没经验的白白被骗,实属正常。
  原料药也好不到哪里去,青霉素那么简单的东西,都有生产出问题的,更不要说是复杂些的原料药了。
  药品是一个硬需求,医生让你注射青霉素的,你就得注射青霉素,让你吃党参的,你就不能自己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